糖尿病胰岛素怎么分(糖尿病胰岛素怎么调剂量)
如何识别几种不同的胰岛素?这5种类型,糖尿病患者要分清
糖尿病管理中,胰岛素的使用至关重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胰岛素,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和医务人员优化治疗方案,提升血糖控制的效果。每种胰岛素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时间和特性,这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日常血糖管理策略。掌握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类型,还能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减少血糖波动对身体的负担。
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体内血糖水平。其工作机制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调节血糖水平:胰岛素通过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具体而言,胰岛素促使肌肉和脂肪细胞增加对葡萄糖的吸收,并在肝脏中抑制葡萄糖的生成和释放。这一过程对于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至关重要。
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合成:胰岛素不仅调节糖代谢,还参与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它通过抑制脂肪分解和蛋白质分解,促进脂肪的储存和蛋白质的合成。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一作用有助于减少体重波动和维持体内的营养平衡。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的有效性还体现在它对体内其他细胞的作用上。良好的胰岛素敏感性意味着胰岛素能够更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而胰岛素抵抗则会导致血糖控制困难。这就是为什么胰岛素在糖尿病管理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
胰岛素类型的选择:不同类型的胰岛素有不同的起效时间、作用高峰和作用持续时间。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血糖控制目标,医生会推荐最适合的胰岛素类型。掌握这些不同类型的胰岛素特性,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调整注射时间和剂量,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
胰岛素与血糖波动:正常情况下,胰岛素可以维持血糖水平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但在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充分,会导致血糖波动。了解不同胰岛素的作用机制,可以帮助患者调整自己的治疗方案,从而实现更稳定的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通过对胰岛素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糖尿病患者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胰岛素在血糖管理中的作用,并能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类型,优化治疗效果。不同类型胰岛素的特性和使用时机直接关系到血糖的控制水平,因此,掌握这些信息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在糖尿病的管理中,胰岛素的选择和使用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类型的胰岛素有不同的作用时间和效果,选择适合的胰岛素可以显著改善血糖控制。了解这五种主要胰岛素类型及其特点,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以下是对这五种胰岛素类型的详细介绍,包括其作用机制、使用时机和具体药物。
1. 快速作用胰岛素:即刻控制餐后血糖
快速作用胰岛素在注射后通常会在15分钟内开始发挥作用,其作用高峰通常在1至2小时内出现,效果可以持续约3至5小时。这种类型的胰岛素特别适合需要在餐前快速控制餐后血糖的患者。
例如,赖脯胰岛素(Humalog)是一种常用的快速作用胰岛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迅速被血液吸收,从而快速降低餐后血糖。这种胰岛素适合在进餐前注射,能够帮助控制餐后的血糖峰值,有效预防餐后高血糖的发生。
2. 短效胰岛素:餐前灵活调整血糖
短效胰岛素,通常在注射后30分钟内开始发挥作用,其作用高峰在2至3小时,效果可以持续约6至8小时。这种类型的胰岛素适合需要在餐前控制血糖水平的患者。
常见的短效胰岛素包括常规胰岛素(Humulin R)。它在体内的吸收速度略慢于快速作用胰岛素,但依然能够有效地降低餐后的血糖水平。短效胰岛素适用于需要较长时间控制餐后血糖的情况,例如长时间进餐或高糖餐的场景。
3. 中效胰岛素:维持基础血糖水平
中效胰岛素在注射后大约1至2小时内开始发挥作用,其作用高峰在4至6小时,效果持续12至16小时。它主要用于维持全天的基础血糖水平,适合需要稳定血糖水平但不需要餐后快速控制的患者。
中性鱼精蛋白胰岛素(Humulin N)是常见的中效胰岛素。它可以帮助维持基本的血糖水平,特别是在两餐之间或夜间。通常,中效胰岛素会在一天两次注射,以覆盖全天的血糖需求。
4. 长效胰岛素:持久稳定的血糖控制
长效胰岛素的作用机制是提供持久的基础胰岛素水平,一般在注射后1至2小时内开始发挥作用,其效果可以持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这种胰岛素特别适合需要全天稳定血糖水平的患者。
甘精胰岛素(Lantus)是一种常用的长效胰岛素。它通过稳定的胰岛素释放,帮助患者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不会产生显著的高峰或低谷。长效胰岛素通常每天注射一次,能够为整个24小时提供稳定的血糖控制。
5. 超长效胰岛素:适应全天需求
超长效胰岛素的特点是提供更长时间的血糖控制,一般在注射后1小时左右开始发挥作用,其效果可以持续超过24小时。这种类型的胰岛素适合需要超过一天的稳定血糖控制的患者。
德谷胰岛素(Tresiba)是超长效胰岛素的代表,它能够提供更为平稳和持续的胰岛素释放,减少了血糖波动的风险。超长效胰岛素适合需要极其稳定血糖控制的患者,特别是在生活方式或饮食不规律的情况下。
正确选择胰岛素类型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快速作用和短效胰岛素主要用于餐前控制血糖,中效胰岛素用于维持基础血糖水平,而长效和超长效胰岛素则用于提供全天稳定的血糖控制。根据个人的血糖控制需求和生活方式,与医生讨论并选择最合适的胰岛素类型,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糖友面对品类繁多的胰岛素,如何才能正确区分(常见胰岛素整理)
胰岛素是临床最常用降糖药物之一,在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胰岛素的生产厂家不同,同一厂家又有不同系列的产品,商品名、通用名,各不相同,命名也比较复杂,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非专科医生常常会把它们混淆,糖尿病患者更难分清其中的区别,以至于常常有需要注射胰岛素的糖友,出现购买和使用错误,甚至因此而影响血糖的控制,笔者参考文献,介绍将临床常用的胰岛素品种及其区别、应用及作用特点,以飨读者。
市售胰岛素虽然种类繁多,但按作用时间长短分类不外乎速效、短效、中效、长效及预混几个常用品种,下面就以此为主轴给与介绍,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目前胰岛素的来源。
胰岛素目前有三个来源:动物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
动物胰岛素:
是从猪、牛等动物的胰腺中分离并纯化的胰岛素,目前临床常用的普通胰岛素(胰岛素注射液)即为猪胰岛素。
因为动物胰岛素的生物结构与人胰岛素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注射后可能产生免疫反应,不但使得胰岛素的降糖功效下降,还会出现皮肤过敏等。目前较少作为常规降糖药物皮下使用,多于静脉使用短期降糖。
重组人胰岛素:
是利用重组生物技术合成的胰岛素,其结构与人胰岛素成分完全相同,注射后全身免疫反应,局部过敏反应等的发生率均较动物胰岛素显著减少。降糖效果提高,是目前常用的皮下注射胰岛素种类。
胰岛素类似物:
是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的胰岛素,通过对胰岛素结构的修饰或改变其理化性质,发使其挥作用更快,更符合生理需要。也是目前常用的皮下注射胰岛素。
1. 短效及超短效(速效)胰岛素包括普通正规胰岛素、人胰岛素及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品种如下表:
此类胰岛素具有发挥作用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皮下注射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静脉注射应用于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此外还可以用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
(1)在多次胰岛素注射强化治疗方案,单独使用用于控制餐后血糖,速效胰岛素餐前5min,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一天三次。
(2)用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在这两种情况下,都需要静脉应用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
(3)用于胰岛素泵治疗,胰岛素泵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的方式,模拟人体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来更好地控制血糖达标。短效及速效胰岛素均可用胰岛素泵。
(4)用于临时加餐前或者血糖偶然升高明显时,短效胰岛素由于起效快,高峰出现早,可以有效地控制偶然血糖升高,也可以用于临时加餐前使用,可以有效改善特殊情况引起的血糖升高。
2. 中效及长效胰岛素中效及长效胰岛素品种如下表:
(1)中长效胰岛素具有作用时间长、峰值比较缓的特点,所以主要是作为基础胰岛素应用,用来控制夜间及空腹血糖。早餐或睡前1小时皮下注射,每天1-2次。
(2)中长效胰岛素可以与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也可以和短效胰岛素联合应用,共同控制全天血糖。
3. 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制剂是将中效胰岛素和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按照一定比例配成的混合制剂,常见品种如下:
预混胰岛素是短效或速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的混合物,既能降低餐后血糖又能降低空腹血糖,应用非常广泛。
预混胰岛素每日皮下注射两次,早餐前的预混胰岛素中的短效制剂可以覆盖早餐后血糖、中效在中餐时发挥作用,同时保证白天的基础胰岛素用量;
晚餐前的胰岛素中的短效成分覆盖晚餐后血糖,中效成分保证整个夜间的胰岛素需要,并帮助控制第二天空腹血糖,这样减少注射次数,平衡了疗效与方便性。
提醒注意:
由于预混胰岛素预先混合的比例是固定的,但每个患者在不同情况下对胰岛素的需求不同,因此临床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包括生活方式、血糖控制情况,方案的简便程度,长期依从性等多种因素,找到患者自己对胰岛素的需要规律而决定使用哪种比例的预混胰岛素最合适,从而制定个体化的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
除了以上提及的速效、短效、中效、长效及预混几个常用品种外,在2019年中国上市了第一款双胰岛素制剂——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同样同时提供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兼顾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随着医学的进步,胰岛素在不断更新迭代,从动物胰岛素到了人胰岛素,再到胰岛素类似物,使胰岛素治疗更简便,安全,让更多糖尿病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胰岛素的种类有哪些?
2020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年,因为今年是胰岛素发现第99年。这99年,是人类抗争糖尿病的99年,也是胰岛素不断进步的99年!99年前胰岛素的发现拯救了无数糖尿病的患者,这99年中胰岛素也发生了巨大的发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胰岛素都有哪些种类?
按照不同来源分类,胰岛素可以分为三种:动物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
1.动物胰岛素:这一类胰岛素是从猪、牛等动物的胰腺中分离并纯化的胰岛素,例如目前临床常用的普通胰岛素即为猪胰岛素。因为动物胰岛素的生物结构与人胰岛素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注射后有可能产生免疫反应,从而影响效果,导致过敏,所以目前这一类胰岛素较少作为常规降糖药物皮下使用,多于静脉使用短期降糖。
2.重组人胰岛素:这一类胰岛素是利用重组生物技术合成的胰岛素,其结构与人胰岛素成分完全相同,注射后全身免疫反应、局部过敏反应等的发生率均较动物胰岛素显著减少。降糖效果提高,是目前常用的皮下注射胰岛素种类。
3.胰岛素类似物:是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的胰岛素,通过对胰岛素结构的修饰或改变其理化性质,发使其挥作用更快,更符合生理需要。也是目前常用的皮下注射胰岛素。
虽然胰岛素有不同的来源,但是在临床应用时,作用长短是选择胰岛素时重要的考量方面,根据胰岛素作用时间长短来分,胰岛素可分为:速效、短效、中效、长效及预混几种剂型。我们用一张表来更直观地看一下。
在临床使用中,胰岛素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治病,而用得不好,则会“致病”,因此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关注糖尿病##糖尿病蓝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