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打司美格鲁肽(糖尿病打司美格鲁肽半年血糖没达标正常吗)
“减重版”司美格鲁肽,在中国获批!医生提示:这些人不适宜注射
近日,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旗下,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减重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中国获批。 司美格鲁肽,通过模仿天然激素,调节人体血糖水平、抑制食欲。这类减重药从去年开始在美国流行,它的市场规模怎么样,又会对美国大众的餐饮消费产生什么影响?
在美国,从去年年初开始,诺和诺德旗下的这款“减重版”司美格鲁肽,商品名为:诺和盈Wegovy,以及一众胰高血糖素样肽-1,也就是GLP-1类的减重药物,就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由于这类药物有抑制食欲的功效,因此这波减重药物热潮掀起之后,华尔街开始纷纷猜测,认为消费者的行为可能会发生转变,可能会对食品饮料行业带来冲击。
今年早些时候,摩根士丹利对300名正在使用GLP-1类药物的美国消费者进行了调查,结果确实显示,他们的饮食和餐饮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
有63%的受访者表示,在开始使用GLP-1类药物后,他们每月花在外出就餐上的开支减少了;还有61%的受访者表示,点外卖的花销也下降了;另有31%的受访者称减少了购买食品杂货的费用。
消费者们在调查中还表示,全面减少了各类食品的摄入,尤其是零食、糖果、碳酸和含糖饮料以及酒类。大约有一半的受访者报告,自开始使用减重药物以来,大约减少了50%甚至更多的苏打水、酒类和咸味零食的摄入量。
那一时间,在财报会上一众餐饮品牌包括巧克力制造商好时、百事可乐、雀巢等都被分析师们质疑,减重药的流行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利润。不过部分餐饮品牌也开始另辟蹊径,转变思路将新流行视作是一个新机会,针对减重群体,推出了更健康的产品。
瑞士雀巢公司首席执行官 马克·施耐德: 在使用GLP-1类药物期间及其前后,消费者仍然需要各种营养,但可能他们和没有减重的人(需求)不同,所以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机会。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前局长接受CNBC采访时提到,使用减重药物之后,患者的卡路里摄入减少了,与之伴随,微量营养素和蛋白质的摄入也会不足。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前局长 斯科特·戈特利布: 使用减重药的人卡路里摄入不足,所以可能会出现缺乏维生素的情况,比如缺少维生素D和钙,人们也会担心减重药会导致骨骼肌肉流失。
在减重药市场,目前有两大巨头,分别是丹麦的诺和诺德以及美国的礼来公司。
过去一年多以来,华尔街对减重药市场的投资热也带动了两家公司的股票上涨。诺和诺德过去12个月股价上涨超80%,礼来股价涨超96%。
高盛近期的报告称,预计到2030年减重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300亿美元。并且高盛还上调了对于长期使用减重药的美国成年人人数预测,从1500万人上调至了1900万人,这一数字还并不包括2型糖尿病患者。
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周赋德: 在美国有超过1亿人患有肥胖症,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能服务约100万名患者。因此,这为那些多年来未得到良好护理的患者开辟一个巨大的市场。
不过值得注意,司美格鲁肽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给予了黑框警告,指出该药物和甲状腺癌可能存在联系,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患者不应服用该药物。生物医药专家接受CNBC采访时也提醒称,用药有风险。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若没有超重和肥胖症的担忧,需要谨慎用药。
“减重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我国正式获批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此次在我国获批上市的诺和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对于减重效果如何?哪些人不适宜注射?如何科学减重?
此次获批上市的诺和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适用于成人体重控制。早在2021年4月,另外一种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诺和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治疗。两者的成分虽然都是司美格鲁肽,但是剂量不同,不可相互替代。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陈玲: 司美格鲁肽是一个经典的降糖药,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的患者控制血糖。比如患者在自己控制饮食和运动、血糖不好的时候,或者有一些病人在吃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可以加用司美格鲁肽。
专家表示: 诺和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虽然获批用于体重管理,但其也有严格的使用指征——使用者需初始BMI值超重或肥胖,并且存在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才能使用,例如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心血管疾病等。
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中心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医师 张鹏: 司美格鲁肽药物滥用问题是非常普遍,如果没有达到用药指征,不要乱用药 ,其实用药所带来的风险远远超过它带来的受益。
专家提醒,目前来看,注射司美格鲁肽减重效果不错,但是患者可能发生胃肠道不适、低血糖、急性胰腺炎等不良反应。 司美格鲁肽是处方药,患者应当到医院做相关检查评估,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剂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张瑞: 有些人以前有急性胰腺炎的病史,或者有些胃肠道的疾病,是不太适合用的。 我个人觉得不见得非得用药(减重),对于一般的超重患者,生活方式控制特别重要,主动去控制饮食、增加运动。
来源: 央视财经
「每日一药」一周一针,降糖兼护心——司美格鲁肽注射液
作者: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主管药师 吴钦水
药品分类:新型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受体激动剂,非胰岛素类降血糖药
本药可用于哪些疾病?☆ 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接受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
☆ 降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风险。
如何使用这个药品?☆ 可选择腹部、大腿或上臂皮下注射给药,每周一次,可在一天中任意时间注射,无需根据进餐时间给药。
☆ 如有必要,可以改变每周给药的日期,只要两剂间隔至少2天(>48小时)即可。在选择新的给药时间后,应继续每周给药一次。
应用本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本品非胰岛素类降血糖药,并非胰岛素的替代品。
☆ 本品不得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尚无本品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IV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使用经验,因此不推荐此类患者使用本品。
☆ 本品不得在冷冻后使用。
本药的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恶心、腹泻和呕吐。通常,这些反应的严重程度为轻度或中度且持续时间较短。
本药有哪些禁忌症?☆ 对本品活性成份或本品中任何辅料过敏者禁用。
☆ 甲状腺髓样癌(MTC)个人既往病史或家族病史,或2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患者(MEN 2)禁用。
特殊人群可以使用本品吗?☆ 本品禁用于妊娠期。如果患者准备怀孕或已经怀孕,都应停止本品治疗。
☆ 不应在哺乳期使用本品。
☆ 本品在18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
如何保存该药品?☆ 首次使用前:储存于冰箱中(2℃-8℃)。
☆ 首次使用后:储存于30℃以下环境或冰箱中(2℃-8℃)。
如何保存该药品?☆ 本品为处方药,需要医生开具处方到医院药房或有资格销售处方药的药店才能获得。
司美格鲁肽可以用于减肥吗?司美格鲁肽主要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还可以作用于胰岛α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减少肝糖的释放;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减缓胃的排空,增加饱腹感,抑制食欲,减轻体重,并通过这些作用共同达到降糖的效果。
药效学临床试验证实,司美格鲁肽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体重。2021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诺和诺德公司的司美格鲁肽每周1次皮下注射2.4mg,用于肥胖或超重成人(体重指数超过30,或者超过27且合并了糖尿病等并发症)的慢性体重管理。但是,迄今为止,司美格鲁肽在我国并未获批准用于减肥。目前在我国获批使用的减肥类药物,仅有奥利司他。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减重版”司美格鲁肽在我国上市 谁都可以打吗?专家详解
日前,司美格鲁肽“减重版”药品“诺和盈”正式在我国上市。此前我国已上市司美格鲁肽“降糖版”药品,它的适应证仅获批用于糖尿病。那么新上市的“减重版”司美格鲁肽和“降糖版”有什么不同?在医学临床上,它的适用人群怎么限定?我们来看专家的介绍。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李晓华:有很多患者特别关注,都前来询问(减重版药品)。虽然是新药,但是实际上它的化学成分跟以往的司美格鲁肽没有太多的区别。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 方毅:减重版的司美格鲁肽(商品名)又称“诺和盈”,降糖版的司美格鲁肽(商品名)称“诺和泰”,这两者虽然都含有司美格鲁肽,但是它在它的治疗的适应证,治疗的剂量,还有临床的数据来源方面都是不同的。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减重版”和“降糖版”司美格鲁肽药品,都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以调配、购买和使用。两者的化学成分虽然基本一样,但它们获批的治疗适应证,也就是用于临床治疗的患者人群,完全不同。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 方毅:诺和盈适用于在饮食控制、体力(活动)增加的基础上用于成人的长期体重管理,具体地来讲包括了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初始的体重指数BMI大于30千克每平方米的肥胖患者,还有一种就是体重BMI是在27~30之间的超重患者,并且合并了一种和肥胖有关的并发症,比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呼吸睡眠暂停或者心血管疾病。诺和泰适用于2型糖尿病的一个病人的治疗,不用于减重治疗。
据了解,BMI是“身体质量指数”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又叫体重指数。它计算公式是:人体的体重(以千克为单位)除以身高的平方(以米为单位)。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
医生告诉记者,“减重版”和“降糖版”司美格鲁肽药品,都是周制剂,也就是说,一周注射一次,它们在临床治疗中的医保报销和最大注射剂量也不同。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 方毅:诺和泰适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属于医保报销范围之内,而目前的诺和盈是体重管理,目前是个自费药,不属于医保报销(范畴)。
需严格诊断评估 不是“想用就用”
记者在一些医院采访中发现,目前前往医院咨询这款“减重版”司美格鲁肽药品的患者增多,其中有一些原本不超重的女生,希望可以通过这款药物,实现“躺瘦”。但医生介绍,“减重版”司美格鲁肽并不是人人“想用就能用”的“减肥神药”。
医生告诉记者,减重版司美格鲁肽,作为处方药,不仅需要医生开具处方,而且即便是体重超重人群,在就诊时也需要经过严格的诊断评估,了解体重超重或肥胖的原因,才可能获准用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 方毅:包括进行体格检查,详细的病史详述,还有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判断肥胖的病因。在这个情况下,由专业机构的人员判断它是否适合使用。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李晓华:首先我们在临床上会区分肥胖,它有原发性肥胖,也叫单纯性肥胖,有继发性肥胖,就是说有一部分人的肥胖是由一些疾病引起的,这个就需要专业的医生来进行专业的诊治。
此外,“减重版”司美格鲁肽药品,虽然能实现一定比例的体重降幅,但它在临床使用上也有一些明确的禁忌证。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 方毅:减肥版是司美格鲁肽诺和盈,它是有严格的使用禁忌证的。包括对药物的成分是否过敏,还有就是既往个人有甲状腺髓样癌的病史或者是家族史,另外还有一个2型多发性的内分泌、肿瘤的综合征的病史都是使用的禁忌证。另外对于18岁以下的儿童,还有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有急性的胰腺炎的病史,还有胃肠道反应严重的、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都是不推荐使用的。
专家介绍,“减重版”司美格鲁肽药品主要是通过控制下丘脑的食欲中枢,减少食欲,延缓胃的排空等方面,增加饱腹感,这个药物在使用中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 方毅:主要出现的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的胃肠道反应。另外还有一部分病人会出现低血糖,有一些病人甚至还会出现皮疹、荨麻疹等过敏的现象,所以这款药物必须在专业机构人员的指导下去使用。
专家建议:管住嘴迈开腿 科学健康减重
据了解,目前很多医院前来咨询用药的患者中,很多人并非肥胖患者,专家建议,要瘦要美,更要健康。科学合理减重,不能靠打针吃药,更应该“管住嘴、迈开腿”。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 方毅:这款减肥药物上市以后也是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尤其是爱美的女性。但是在这里从专业的角度我们还是想强调一下,实际上诺和盈的临床数据是针对肥胖或者超重病人得到的临床数据,对于非肥胖的人群在这方面是没有数据的,所以我们不推荐非肥胖的人群来使用这款药物。
在进一步的采访中,专家表示,肥胖,在医学上是经过明确诊断后确定的疾病,目前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疾病。相关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成年人肥胖症人数增加了1倍多,儿童和青少年(5至19岁)肥胖症人数增加了3倍。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李晓华:目前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我们现在超重的人群可以达到百分之三十几,也就是每三个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是超重。达到肥胖的标准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十八点几,而且整个发展的趋势还是一个快速生长的趋势。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 方毅:有数据显示,到了2035年可能全球肥胖的人数超过50%,所以这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公共的卫生问题。
肥胖作为一种高发疾病,其患病原因包括多种因素,因此减重不仅要制定科学的方案,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健康治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 方毅:肥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涉及病人的遗传环境、生活习惯,还有疾病和药物。所以减重是要根据每个人来制定科学的方案,做到科学、健康的减重。首先要考虑的还是病人的饮食习惯,包括他的体育运动,还有他的生活习惯。另外他的生理、心理反应方面都是要综合考虑的。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李晓华: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尽量地减少这些含糖或者是其他饮料的一些摄入,还有大量零食的摄入,这些都是我们在管理体重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运动当然是我们控制体重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还建议大家少熬夜,因为熬夜也会导致体重增加的风险,还是希望做到起居有节。
(总台央视记者 张芸 王殿甲 郭恩友)
责任编辑:张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