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可以吃豌豆吗(糖尿病可以吃豌豆面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 如何科学吃主食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基础性疾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被糖尿病“找上门”,其中不乏年轻人。事实上,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糖尿病给人带来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对人的心脑血管、眼、肾、神经等造成慢性损害,引起功能障碍。人们常说病从口入,很多饮食习惯跟糖尿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想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必须严格对待主食。那么,如何做到科学吃主食?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解答吧。

什么是主食

据内分泌专家介绍,很多糖尿病患者对于主食的概念不太清楚,认为就是平时吃的米、面。其实,这种想法并不全面。主食是指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稻米、小麦、玉米等谷物,还包括土豆、山药等块茎类食物。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如果已经吃了土豆,是不能多吃米、面等主食的。

吃主食要定量

所谓的主食定量是指糖尿病患者每天所吃的主食必须控制在一定量的范围内,不能超过300克,偏胖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饭量。将这300克主食平均分布在三餐,定时定量,不要某一餐少吃甚至不吃,也不能多吃。另外,粗粮、细粮要搭配食用。

主食中全谷物、豆类要占1/3

糖尿病患者应做到主食中全谷物、豆类占1/3。这主要是为了控制患者总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有可能,患者可以全部吃全谷物、豆类、薯类。那么,什么是全谷物?玉米、稻米、小麦等经过适当加工,都是全谷物食物,大麦、燕麦、高粱、青稞、荞麦、薏米等,经过适当加工也是全谷物食物。豆类则是指赤小豆、绿豆、豌豆、芸豆、蚕豆、豌豆等豆类。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患者要忌口,能吃的东西很少。其实,只要血糖控制得好,一些常见的食物都是可以吃的,只不过比起正常人,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摄入量。从上文提到的主食来说,糖尿病患者能食用的主食还是很丰富的,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只能吃少数几种。

除此之外,红薯、紫薯等薯类食物以及含淀粉多的南瓜、板栗、红枣等,也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主食。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是把什么食物作为主食,都要控制摄入量。

肾病不能吃豆制品?都是误会

饮食管理是慢性肾脏病治疗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很多肾脏内科医生都将其放在和药物治疗同等的地位,“管好嘴、迈开腿”不单对于糖尿病患者,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也甚为重要。不过,在肾病患者中还存在着三大常见的饮食误区。

误区一:肾病患者只能吃素?一些肾友在确诊肾病后就自发吃起素来,肉蛋奶不吃。结果肾病没有控制好,反而很快就出现了贫血、乏力、精神不济、睡眠质量差等营养不良的表现。

其实,动物蛋白质富含无机盐、铁、维生素B12、维生素B1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再差的肾功能每日补充1至2两精瘦肉也是必需的,如果确实不喜欢食用动物蛋白,那么每日应该补充适量的豆制品。

误区二:肾病不能吃豆制品?大家都知道,蛋白质包括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大豆虽然是植物蛋白,但其蛋白含量非常高,每100克黄豆含蛋白质36.3克,多于同等重量的猪瘦肉和牛肉(分别含蛋白质16.7克和20.2克)。因此,其和动物蛋白一起被称为优质蛋白。

有蛋白尿的肾友,建议以优质蛋白为主,因此是可以食用豆制品的。但要注意的是,豆制品种类很多,黄豆、黑豆和青豆及其豆制品属于优质蛋白。而绿豆、红豆、豌豆、蚕豆、芸豆属于淀粉豆,营养价值等同于普通粮食,肾友们选择时一定要注意。

误区三:尿蛋白越多越应该多补蛋白质?很多肾友认为尿中蛋白丢失多了,就应该多吃、多补。然而,随着蛋白质摄入增多,尿蛋白漏出的量也增多,肾脏呈现高滤过状态,肾脏负担加重,肾功能减退加快,也就是说吃的蛋白质越多、漏的越快、肾损伤越严重。

目前肾病患者推荐低蛋白饮食,即在保证足够热量(30-35kcal/kg·d)的情况下,限制蛋白的摄入。同时,随着肾功能的逐渐下降,对蛋白质的摄入要求更加严格。慢性肾脏病第1、2期开始就宜减少蛋白摄入,一般推荐蛋白0.8克/公斤/天;慢性肾脏病3期,推荐蛋白0.6克/公斤/天,并补充复方α酮酸片;慢性肾脏病4-5期,病人应更严格限制蛋白,推荐蛋白0.4克/公斤/天,并补充复方α酮酸片。在蛋白饮食中,约50%蛋白应为高生物价蛋白。

文/刘翠萍(北京老年医院)

来源: 北京青年报

这6种蔬菜升糖速度最快,糖尿病人要多注意,再馋也要管住嘴!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文案丨谭医生健康科普

编辑丨谭医生健康科普

那些看似无害,实则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颇大的蔬菜。标题一出,是不是已经勾起了您的好奇心?接下来,我们就一一揭开这些“隐形升糖高手”的面纱,让您在享受美食的也能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餐桌上的甜蜜陷阱

想象一下,阳光明媚的午后,一盘盘色彩斑斓的蔬菜整齐地摆放在餐桌上,清新的香气扑鼻而来,仿佛是大自然最纯粹的馈赠。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这份馈赠背后却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甜蜜陷阱”。

是的,您没听错,就连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蔬菜,也有可能导致血糖的急剧波动。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升糖速度最快的6种蔬菜,让每一位糖友都能在享受美味的做到心中有数,科学饮食。

第一位:土豆,淀粉的“隐形炸弹”

提到土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它的美味与营养。确实,土豆富含淀粉、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许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但正是这丰富的淀粉含量,让土豆成为了糖尿病患者需要格外警惕的食物之一。淀粉在人体内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快速上升。

尤其是那些烹饪得软烂入味的土豆菜品,如土豆炖牛腩、地三鲜等,其升糖指数更是直线飙升。糖尿病患者在食用土豆时,一定要控制量,尽量选择蒸煮等简单的烹饪方式,并搭配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的食物一同食用,以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

第二位:胡萝卜,甜蜜的“视力守护者”

胡萝卜,因其富含β-胡萝卜素而被誉为“视力守护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份甜蜜却可能带来不小的负担。胡萝卜的升糖指数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其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容忽视,每百克胡萝卜的热量相当于40克大米饭或20克馒头。

胡萝卜的口感清甜,容易让人不自觉地多吃,从而导致血糖波动。建议糖尿病患者在享受胡萝卜带来的营养时,要适量食用,尤其是红色胡萝卜,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热量相对较低,对糖友更为友好。

第三位:南瓜,甜蜜的“双刃剑”

南瓜,这个秋天里的暖色调食材,不仅营养丰富,还富含葫芦巴碱等有益成分,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正是这份甜蜜,让南瓜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变得复杂起来。南瓜的升糖指数较高,多吃容易导致血糖上升。

尤其是那些经过烹饪加工的南瓜甜品或菜肴,其糖分和热量更是成倍增加。糖尿病患者在食用南瓜时,一定要注意控制量,尽量选择低糖或无糖的烹饪方式,如清蒸南瓜等。

第四位:甜玉米,自然的“糖包”

甜玉米,以其鲜嫩的口感和独特的甜味赢得了众多人的喜爱。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这份自然的甜蜜却可能成为血糖控制的绊脚石。甜玉米的糖分含量较高,升糖速度也相对较快。

建议糖尿病患者在选择玉米时,尽量避开甜玉米,转而选择普通玉米或糯玉米等糖分较低的品种。在食用时也要注意控制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导致血糖波动。

第五位:豌豆,隐藏的“淀粉高手”

豌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豆类食材,却隐藏着惊人的淀粉含量。豌豆的淀粉含量高达21.2克/百克,比许多根茎类蔬菜都要高。这意味着,如果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豌豆时不加控制,很容易导致血糖上升。

建议糖尿病患者在享受豌豆带来的营养时,要适量食用,并将其纳入主食范畴进行热量计算和控制。可以选择搭配富含纤维的蔬菜一同食用,以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

第六位:甜菜头,自然的“糖料作物”

甜菜头,这个自带甜味的蔬菜,不仅是北方地区重要的糖料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家庭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甜菜头却可能成为血糖控制的“拦路虎”。每百克甜菜头的含糖量高达8~15克,且升糖指数不低。

这意味着,甜菜头在人体内消化吸收后,会迅速分解成葡萄糖和蔗糖,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建议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甜菜头时要格外小心,尽量避免大量食用或将其作为主食替代品。

深入解析:蔬菜升糖背后的科学原理

为什么这些蔬菜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呢?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复杂的科学原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升糖指数(GI)这一概念。升糖指数是指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转化为血糖的速度和能力。

一般来说,GI值越高的食物,其升糖速度就越快。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选择低GI值的食物是控制血糖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蔬菜的GI值都高。实际上,绝大多数绿叶蔬菜的GI值都在15以下,如生菜、黄瓜、芹菜等。这些蔬菜不仅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等营养素,还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糖尿病患者在选择蔬菜时,应优先考虑这些低GI值的绿叶蔬菜。

医生视角:科学饮食,守护健康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饮食控制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科学饮食不仅意味着要避免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物,还要学会识别那些看似无害实则升糖速度快的蔬菜。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均衡饮食的原则,确保每餐都包含足够的蛋白质、健康脂肪和蔬菜等营养素。要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尽量选择低GI值的食物进行搭配和食用。

我还想强调一点:饮食控制并非一味地限制和剥夺。糖尿病患者同样可以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关键在于学会科学选择和合理搭配食物,让每一餐都成为既健康又美味的选择。

在烹饪土豆时可以选择蒸煮而非油炸;在食用胡萝卜时可以搭配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一同食用;在享受甜玉米的美味时则要注意控制量并搭配富含纤维的蔬菜等。

结语:健康饮食,从我做起

通过今天的分享,相信大家对那些升糖速度最快的蔬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糖尿病的日常管理中,科学饮食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从自身做起,关注饮食细节,学会科学选择和合理搭配食物。记住:健康饮食不仅关乎血糖的稳定和控制,更是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科学的饮食方式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宋璐璐,壹图.糖尿病知识问答[J].中老年保健,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