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糖尿病能治愈么(i型糖尿病如何治疗)
无声的杀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被 I 型糖尿病盯上?
清晨的阳光透过写字楼的落地窗,28 岁的程序员林阳又一次揉着发昏的太阳穴。他不知道,电脑前连续工作 12 小时的久坐,正在悄然改写他的人生剧本 —— 三个月后,当血糖仪显示 23.8 的数字时,医生沉重的语气像一记闷雷:"你确诊了 I 型糖尿病。"
这个曾经被称为 "儿童糖尿病" 的疾病,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向青壮年蔓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让这些鲜活的生命在风华正茂时遭遇如此重创?
久坐不动的都市困局
现代职场人平均每天坐着的时间超过 9 小时,比睡眠还要长。北京某互联网公司的体检报告显示,连续三年久坐员工的糖尿病检出率上升了 67%。就像汽车长期不发动会生锈,我们的身体在缺乏运动时,胰岛素的敏感性会像被蒙上灰尘的镜子,逐渐失去应有的光泽。
舌尖上的甜蜜陷阱
深夜的便利店,24 岁的销售经理陈薇习惯性拿起冰可乐和巧克力棒。她不知道,这种高热量饮食正在悄悄侵蚀她的胰岛。统计显示,每天饮用含糖饮料超过 500ml 的人,糖尿病风险激增 83%。那些被我们视为 "能量补充" 的甜蜜饮品,其实是胰岛细胞的慢性毒药。
情绪的隐形炸弹
高压职场中的焦虑就像无形的手,持续撕扯着内分泌系统。上海某三甲医院的临床数据显示,在重大项目攻坚期间,急诊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数量激增 3 倍。就像琴弦被过度紧绷会断裂,长期的精神压力会让胰岛细胞陷入崩溃边缘。
病毒的致命偷袭
去年冬天,15 岁的初中生小雨反复发热。她不知道,这场看似普通的腮腺炎病毒,正在对她的胰岛细胞展开毁灭性攻击。研究发现,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病原体,会像精准的刺客般破坏 β 细胞。这种无声的偷袭,可能在短短几周内就让一个健康的孩子成为终身患者。
免疫的疯狂误判
当免疫系统像失控的军队般攻击自身组织时,悲剧就发生了。我们看到 12 岁的芭蕾舞者朵朵,在确诊时眼中闪烁的泪光:"为什么我的身体要伤害自己?" 这种自身免疫攻击,就像电脑的杀毒软件误删了系统文件,导致整个代谢系统陷入瘫痪。
这些真实的故事提醒我们:I 型糖尿病不是突然降临的灾难,而是生活方式、环境因素与遗传易感性共同编织的陷阱。当我们抱怨工作太忙、压力太大时,或许该问问自己:今天的步数达标了吗?餐盘里的蔬菜够不够?上次开怀大笑是什么时候?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每一次起身活动、每一口健康饮食、每一次心灵放松,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起防线。毕竟,预防永远比治疗更有力量 —— 这不仅是医学的真理,更是对生命最温柔的敬意。
娄底一患者头晕乏力多年终确诊 罕见 A 型胃炎成 “隐形杀手”
红网时刻新闻3月27日讯(通讯员 鄢婷 肖会玲)56岁的樊女士,多年来饱受头晕、乏力的困扰,多次检查却找不到病因。近日,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成功帮其揪出“真凶”——A型胃炎。
A型胃炎是一种因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胃黏膜导致的慢性胃炎,在我国发病率较低,仅为0.9%。该病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胃部逐渐受损,影响维生素B12、铁、叶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最终导致贫血。因此,许多患者往往因贫血症状就医,却忽视了胃部问题。
樊女士多年来一直存在贫血、头晕、乏力等情况,做了各种检查却一直没有找到病因。近半个月来,她的症状进一步加重,还出现了腹痛、恶心、口苦、胸闷等情况。为寻求治疗,她来到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入院后,消化内科医师谢雅仔细询问樊女士病史,并完善相关检查。检验结果提示血红蛋白仅有58g/L,属于重度贫血。
为查明病因,科室主任李泓俊、副主任邹健梅带领团队进行病例讨论后,决定为患者进行骨髓穿刺。结果提示巨幼细胞性贫血,这是一种因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导致的贫血。但是,樊女士平日里无偏食习惯,也没有胃肠道手术史,排除常见病因后,医生将目标转向了发病率非常低的A型胃炎。
确定诊断方向后,医生对樊女士进行了胃镜检查及抗内因子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胃体萎缩伴肠化,胃泌素水平异常升高至200.9pmol/L,且内因子抗体呈阳性,这些指标都符合A型胃炎的临床表现。
医生指导患者出院注意事项。
经过5天的针对性治疗,樊女士的血红蛋白回升至82g/L,头晕、乏力症状明显改善,现已康复出院。
医生提醒,如果长期贫血却找不到原因,尤其是伴随胃部不适,需警惕A型胃炎的可能,尽早进行相关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健康科普
一、A型胃炎的预防
A型胃炎存在一定遗传因素,也可能与I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共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触发因素之一。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可以预防该病的发生。
患者患病后常常表现为腹痛、消化不良、餐后饱腹感、恶心、体重下降、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疲惫感、认知障碍、情绪不稳定、不孕、复发性流产等,当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诊。
A型胃炎患者是胃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胃镜复查,在出现贫血和神经系统症状前给予积极治疗。
二、哪些患者可能是A型胃炎,需进一步明确诊断的呢?
1.胃镜检查中发现“逆萎缩”,主要表现为胃底体萎缩,胃窦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
2.胃癌风险分级检诊中的D组,胃蛋白酶原比值小于3和(或)胃泌素异常升高的。
3.贫血患者,缺铁性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不明原因的,尤其是后者。
4.患有I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免疫性疾病的。
5.多次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复查仍呈阳性的“泥沼除菌”病例,即多次除菌,呼气试验仍为阳性,但数值增高不明显的。
守护“小糖人”:胰岛素注射不用怕
儿童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致使血糖增高、尿糖增加的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儿童糖尿病绝大多数为I型,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发病高峰在学龄前期和青春期。
I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靠胰岛素替代、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相结合的综合治疗。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能降低血糖的物质,帮助细胞利用葡萄糖,使血糖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由于胰腺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必须通过外部注射来补充胰岛素。
一、目前常用胰岛素类型
速效胰岛素:作用迅速,通常在餐前立即注射,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诺和锐)、赖脯胰岛素注射液(优泌乐)等。
短效胰岛素:作用快,通常在餐前30分钟注射,如: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R)、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优泌林)等。
中效胰岛素:作用时间长,一般睡前注射,如:低精蛋白生物合成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N)等。
长效胰岛素:作用时间长,一般睡前注射,如: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来得时)等。
预混胰岛素:一般餐前注射,如: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30R)、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等。
二、胰岛素的保存
胰岛素是一种精细的蛋白质分子,它在高温、冷冻或搅动大的情况下,可以变化或破坏,已启用的胰岛素可在室温下(<25℃)保存4周,避免阳光直射,未开封的胰岛素要放在冰箱冷藏室(2-8℃)保存,不要放置于冰箱的门上,胰岛素从冰箱中取出后,需要在室温下放置1h左右,让胰岛素的温度恢复到常温时再注射,可以避免注射时的疼痛感与不适感,减少对皮下组织的刺激。
三、胰岛素的注射部位
腹部(以肚脐为中心,半径2.5cm外的距离,约两个手指的宽度)、大腿外侧、手臂(外侧四分之一部分)和臀部。
同时要注意胰岛素注射部位的大轮换 小轮换。大轮换:不同注射部位之间的轮换即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每天不同时间注射不同部位,如:早餐前上臂、中餐前腹部、晚餐前大腿和临睡前臀部。小轮换:左右轮换(左边一次、右边一次),同一注射部位也要注意轮换,每次注射时离上次注射点之间距离至少1cm,尽量避免在28天内重复使用注射点。 一旦注射部位出现疼痛、皮肤凹陷、皮下硬结、皮肤淤血瘀斑等现象,应立即停止在该部位注射,直到症状消失。为改善局部症状,国内的治疗多以中药外敷及灸法治疗为主,如采用硫酸镁、中药通瘀散外敷、香附四子散热熨、土豆片外敷、鱼石脂膏外敷等方法。目前,常规治疗方法是硫酸镁湿热敷。
四、胰岛素注射工具
胰岛素笔:方便携带,计量准确。
胰岛素泵: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
注射器:传统注射工具,适合各种胰岛素。
五、胰岛素的注射步骤(胰岛素笔)
1.注射前洗手。2.核对胰岛素类型和注射剂量。3.安装胰岛素笔芯。4.预混胰岛素需充分混匀。5.安装胰岛素注射笔针头。6.检查注射部位及消毒。7.根据胰岛素注射笔针头的长度明确是否捏皮及进针的角度(5号针头:消瘦儿童要捏皮,6号针头都要捏皮)。8.注射完毕后,针头留置10秒后再拔出。9.注射结束后立即将针头从注射笔上取下,并丢弃在带盖的硬壳容器里。
六、生活小贴士
1.外出旅游携带胰岛素应避免过冷、过热及反复震荡,乘坐飞机时,随身携带胰岛素,不能放在行李中托运。
2.酒精消毒液为宜挥发液体,用后及时盖上盖子,在购买时尽量选择容量小的酒精。同一棉签不能反复使用蘸取酒精,以免污染瓶内酒精。
3.针头一次一换,重复使用易致局部痛感增加、感染、硬结等,对使用后针头可放置在空饮料瓶内,复诊时拿回医院给医护人员处置,避免发生锐器伤害。
4.及时发现低血糖症状:血糖值≤3.9mmol/L,出现心跳加速、手抖、情绪不稳、头晕、嗜睡、出冷汗、四肢无力、视物模糊、甚至昏迷等情况时,条件允许马上监测血糖并进餐,自行处理后情况没有改善及时就医处理。外出携带糖尿病急救卡和糖果。(六安市人民医院儿科 金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