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高钙蛋白粉(糖尿病人钙高了有什么危害)

广海医生谈 0
文章目录:

羟苯磺酸钙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用药,服用时注意哪4点

王大爷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有将近20年的糖尿病病史,平时都是在三餐前注射胰岛素,但是没有规律监测血糖,所以血糖控制的情况自己不是非常清楚,但是最近几天感觉自己的眼睛看东西有点模糊,眼前总是有黑色的蚊子飞过,而且眼睛经常干涩。

刚开始以为自己是干眼症犯了,于是买了眼药水,但是过了几天之后,自己的视力下降非常厉害,在眼前的东西也慢慢看不清楚,于是赶紧去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这是得了早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且视力减退,视物不清,都是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医生给他调整了降糖方案,同时开具了另一种药物羟苯磺酸钙,他自己很疑惑,反问医生自己又不缺钙,怎么开钙片呢?医生解释道,羟苯磺酸钙并不是补钙用的药物,而是保护血管的药物,可有效缓解和保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嘱咐王大爷一定要按时服用,服用了一段时间后视力慢慢恢复了正常。

01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羟苯磺酸钙?

多贝斯为商用名,通用名为羟苯磺酸钙胶囊,具有调节微血管壁生理功能的作用与功效,羟苯磺酸钙可通过调节微血管壁的生理功能,减少阻力,降低血浆黏稠度和血小板高聚集性,从而防止血栓形成,同时能提高红细胞的柔韧性,间接增加淋巴的引流而减轻水肿。

羟苯磺酸钙胶囊适用于微血管病的治疗,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肾小球病变,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肝硬化病变等,慢性器质性疾病导致的微循环障碍,静脉曲张综合征,微循环障碍,伴发静脉功能不全,静脉剥离和静脉硬化的辅助治疗。

羟苯磺酸钙胶囊服用时,在进餐时吞服即可,不能嚼碎,羟苯磺酸钙胶囊应禁用于对本品过敏者,也不建议用于妊娠头三个月及哺乳期,用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部不适,胃灼热,食欲下降,恶心,可减轻或终止给药。

02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所引起的一种并发症,是血糖水平的升高,导致视网膜微血管发生病变导致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同时也是导致成人发生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紊乱,其他相关危险因素还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等,就目前而言,控制危险因素是面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方式,血糖、血压和血脂的良好控制,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糖尿病人血管糖分含量较高,影响毛细血管细胞出现萎缩、变性,使毛细血管循环发生障碍堵塞,视网膜血液循环丰富,容易出现微血管病变,早期可出现少量出血,微血管瘤,继而毛细血管闭塞,引发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因子促使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新生血管较脆弱,刺激会突发破裂出血,出血后疤痕收缩,视网膜脱落,最终失明。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主要是控制好血糖,每半年或一年检查眼底一次,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患者也要在家规律监测血糖,在出现眼部不适的症状时,应尽快就医。

03

羟苯磺酸钙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用药,服用时注意哪4点

1、用药人群:对羟苯磺酸钙胶囊过敏的患者应禁止服用本品,因为羟苯磺酸钙可通过胎盘屏障从而对胎儿造成损伤,所以处于妊娠期的女性使用前,请咨询医生权衡利弊之后再考虑服用本品。

另外,还有少部分的羟苯磺酸钙能从乳汁中分泌,宝宝的身体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善,一旦喝了含有药物的奶水,很难通过自身排解代谢,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因此哺乳期及妊娠期妇女一定要慎用本品。

2、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不全,需透析的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服用这种药物,有经验的医生会为患者调整用药量,个别患者服用这种药物后会出现皮肤反应,发热,关节痛,发生这些症状后应停止用药。

还有一些人在用药后发生胃肠紊乱,这种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减量或暂时停药,总之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严重不良反应或不适的时候,要立即就医治疗。

3、注意服用剂量:临床上羟苯磺酸钙多维胶囊规格有250毫克,500毫克两种,建议在治疗时,可以先从每次250毫克每日三次开始,观察治疗效果是否有不良反应,在使用一个月以后,调整为每次250毫克,每日两次或者每次500毫克,每日一次,长期口服。

其次由于羟苯磺酸钙对胃肠具有刺激性,因此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吞服,与食物一起消化,从而可以减轻胃肠刺激反应。

4、注意监测血钙、肝肾功能:长期口服羟苯磺酸钙的人群要定期检测血钙水平,防止发生高钙血症,其次肝肾是羟苯磺酸钙的主要代谢场所,因此长期服用时,一定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发现异常需立刻调整药物剂量或者停药。

羟苯磺酸钙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用药,科学服用注意这4点

50多岁的张阿姨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已经有近20年的糖尿病病史,平时是三餐前注射胰岛素,但是没有规律监测血糖,所以血糖控制的情况一直不清楚。最近张阿姨感觉自己的眼睛看东西有点模糊,眼睛前面总是有黑色的“蚊子”飞过,而且眼睛经常干涩,刚开始她以为是干眼症犯了,于是买了点眼药水滴眼剂,但是过了1个月左右,张阿姨感觉自己的视力下降的厉害,近在眼前的东西也看不清了,于是赶紧来到医院。

医生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后发现张阿姨其实是得了早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且视力减退、视物不清等都是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医生在给她调整了降糖方案后,同时开具了一种药物—羟苯磺酸钙,张阿姨很疑惑,反问医生她又不是缺钙,怎么开钙片呢?医生解释道羟苯磺酸钙并不是补钙用的,而是保护血管的药物,可以有效缓解和保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嘱咐张阿姨定期服用。张阿姨回家依据医嘱规律服药后,眼睛的症状明显缓解,视力也恢复了很多。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根据统计其在糖尿病患者重点发病率约在5%-13%左右,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会逐渐升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血糖控制不佳的信号,早期可能仅仅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但后期会随着病情加重而出现视力缺失,甚至完全失明,严重损害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临床上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原则是早发现、早干预,尽可能的延缓和阻止病变的发作,保留患者视力。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

视网膜是我们眼睛内层所附着的一层神经膜,其本质是由大量的视觉细胞组成,内后黄斑、色素上皮层等多个结构,主要的作用就是收集和传递光信号,同时产生视觉信息给大脑,从而将外界信息反应在大脑中形成画面,是人体视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视网膜主要依靠眼底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提供血供和营养,如果多种原因造成视网膜毛细血管发生破裂或者阻塞,则会严重影响视网膜的营养供应,进而造成视力减退、视觉缺失等表现,糖尿病就是最常见的诱因之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本质是一种视网膜血管病,其根本的发病原因是由于视网膜毛细血管床血管改变,出现出血、渗漏或者闭塞,进而对视力造成损伤

病理学研究发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由于视网膜毛细血管的病理性改变,导致眼底组织出现缺氧,进而引起微血管功能性改变,导致视网膜和球结膜血管扩张,白蛋白由毛细血管壁漏出,诱发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等不适,但此时期的病变是可逆的,通过控制血糖、改善供血等对症处理,可以及时纠正

但是如果没及时纠正,视网膜毛细血管的病变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出现类脂质渗出与小的视网膜内出血,甚至导致血管渗漏和闭塞,进而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甚至直接导致突发性的失眠,或者局部视力缺失,而发展到这个程度往往是无法逆转的,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通常无效,需要通过手术干预才可以得到缓解

综上所述,早发现、早治疗是临床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根本原则,除了对于血糖的控制外,及时纠正眼底的血液供应也很关键,而羟苯磺酸钙就是临床常用于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之一

二、羟苯磺酸钙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羟苯磺酸钙,临床又称为2,5-二羟基苯磺酸钙水合物,是改善微循环的常用药物之一,临床常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以微循环障碍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其可以快速改善微循环状态,减轻患者临床表现,对于提高和保护视力、改善肾功能、保护末梢神经等具有重要作用。

药理学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对毛细血管的功能和结构进行调节,及时改善微循环状态,从而有效治疗多种疾病。

1、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羟苯磺酸钙可以有效抑制组胺和5-羟色胺的释放,从而抑制其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同时‚增加血浆中血红蛋白的柔韧性‚,改善微循环状态,从而有效减轻毛细血管的外渗和出血。

2、降低血液粘滞度

羟苯磺酸钙可以对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具有影响,可以降低血小板的聚集率,有效抑制缓激肽、前列腺素、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多种毛细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并且可以降低红细胞高聚性‚,激活纤维蛋白酶活性,从而降低血液的粘滞度,改善血液供应。

3、阻止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是导致毛细血管发生阻塞的发病机制,也是导致微循环障碍很难得到改善的根本原因。羟苯磺酸钙可以通过降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水平,从而阻止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并且减轻毛细血管的病理性改变,改善供血水平,降低血栓和血管阻塞的风险。

三、羟苯磺酸钙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由于羟苯磺酸钙可以有效改善微循环,因此对于因微循环障碍而诱发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常用羟苯磺酸钙治疗以下几种疾病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羟苯磺酸钙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用药物之一,临床研究表明在规范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服用羟苯磺酸钙可以有效改善和稳定视网膜病变,改善毛细血管的微循环状态,减轻黄斑水肿,从而有效提高和提高患者视力,降低失眠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因此建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可以规律服用。

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也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本质也属于慢性微血管病变,因此也可以通过羟苯磺酸钙来进行治疗。临床研究表明在规范降糖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可以有效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改善其肌酐清除率,同时可以保护肾脏血管的完整性,从而有效减轻糖尿病对于肾脏的损害。

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发生于四肢,患者表现为四肢出现感觉异常,严重时甚至产生剧烈的神经疼痛,而微循环障碍是诱发其发病的机制之一。临床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可以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减轻神经痛,同时可以通过改善四肢末端的微循环状态,改善末梢神经缺血缺氧的状态,从而有效保护神经。

4、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瓣功能不全或者受损导致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出现迂曲、凸显的静脉,严重时甚至发生皮肤坏死、破溃。临床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可以有效减轻静脉曲张的程度,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轻瘀血,同时可以缓解下肢疼痛、皮肤破溃等多种症状

四、科学服用羟苯磺酸钙注意4点

羟苯磺酸钙作为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常用药,往往需要长期口服,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科学服用羟苯磺酸钙应依照以下4点原则。

1、注意剂量和服用方法

临床上的羟苯磺酸钙多为胶囊,规格有250mg、500mg等2种,临床建议在治疗时可以先从每次250mg,每日3次用起,观察治疗效果的同时留意是否有不良反应,在使用1个月后,调整为每次250mg,每日2次或者每次500mg,每日1次,长期口服。其次,由于羟苯磺酸钙对于胃肠具有刺激性,因此建议在吃饭时吞服,与食物一起消化,从而减轻胃肠刺激反应。

2、注意不良反应

羟苯磺酸钙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刺激,临床表现为服药后出现胃痛、恶心、胃部烧灼感等,含有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不想吃饭等,如果出现上述反应则可以考虑减少用量,或者停药观察;其次,少数患者对于羟苯磺酸钙过敏,服药后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对于这些敏感人群不建议使用羟苯磺酸钙

3、注意特殊人群用药

羟苯磺酸钙禁用于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不建议儿童使用,因为缺乏相应的临床数据;老年人使用时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逐渐增加药物剂量,直至达到治疗效果;甲亢患者谨慎使用。

4、注意监测血钙、肝肾功能

长期口服羟苯磺酸钙的人群一定要定期检查血钙水平,防止发生高钙血症;其次,肝肾是羟苯磺酸钙的主要代谢场所,因此长期服用时一定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发现异常则需要立刻调整药物剂量或者停药。

五、总结

综上所述,羟苯磺酸钙作为改善微循环的常用药物,对于糖尿病的多种并发症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但一定要注意是在规范降糖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不能单独使用,同时要注意其对于胃肠道的刺激,监测血钙和肝肾功能,如果有异常及时向医生反应。

#心健康信科普#

羟苯磺酸钙是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常用药,科学服用注意4点

羟苯磺酸钙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血管保护剂,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等疾病,其可以减少血管壁的通透性,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改善组织供血,但是羟苯磺酸钙容易导致胃肠道不适,而且非常需要个体化用药,因此如果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多种不适。

60多岁的钱先生是一家公司的管理人员,平时需要经常外出应酬,再加上他本身不喜欢锻炼,因此很早就患上了2型糖尿病,现在长期注射胰岛素,但是由于没有监测血糖变化,导致他根本不清楚自己的血糖水平。3个多月前,钱先生发现自己的眼睛看东西有点模糊,特别是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比较明显,他以为是干眼症,就买了点眼药水来缓解,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左眼看不见东西了,于是连忙呼叫120送到医院。

来到医院后医生通过眼底检查发现钱先生左侧的黄斑区出现明显渗血,这是导致他失明的原因,于是紧急将其收治入院,并且为其进行了血块移除手术,在住院期间发现钱先生的血糖控制较差,于是又为其调整了降糖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钱先生的视力逐渐恢复了,医生嘱咐他已经确诊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于是加上了一种叫做羟苯磺酸钙的药物,嘱咐他规范吃,钱先生看到药物上有个钙字,以为是钙片,但医生解释道羟苯磺酸钙并不是钙片,而是一种保护血管结构,改善供血的药物,是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常用药,但是一定要按照医嘱服药。钱先生回家规律服药一段时间后,视力逐渐恢复。

一、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可以发生在人体任何一个部位,特别是对于下肢动脉和微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大,会严重影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出现血管渗血、破裂、慢性溃疡、坏疽等严重后果,甚至会导致截肢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发病原理涉及多个方面。

1、血管内皮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壁的内层,负责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和结构,但是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细胞的蛋白质和脂质非酶糖基化,引发激烈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进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结构

2、增加血管通透性

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通过醛糖还原酶转化为山梨糖醇,山梨糖醇会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炎症因子和血管收缩因子的产生,进而导致血液渗出

3、血管壁重构与硬化

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会触发血管壁重构和硬化,具体表现为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细胞外基质的积聚,这种重构会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进一步限制血液流动。其次,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平滑肌细胞会迁移到内膜,并在增殖过程中合成大量的细胞外基质,导致血管弹性降低,硬化程度增加

4、血液粘滞度增加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粘度会出现明显增加,这导致其血流速度减慢,从而导致供血功能进一步下降,并且有诱发形成血栓的风险,这种风险在微血管和毛细血管处最为明显,这也是为什么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多发生于四肢末端、眼部等微血管较多的部位。

5、合并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周围血管疾病会导致神经组织因为缺陷缺氧而导致损伤,神经组织的功能减弱会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加重血管病变

二、苯磺酸钙的作用机制和药理学特点

羟苯磺酸钙是临床常用的血管保护药物之一,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一线药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较好。

羟苯磺酸钙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其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来保护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1、降低血管通透性

羟苯磺酸钙可以稳定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内皮细胞间的间隙,抑制内皮细胞的脱落,从而显著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减少血浆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减轻水肿、疼痛等多种临床症状,并且可以缓解炎性反应对于血管的损伤。

2、抗氧化作用

羟苯磺酸钙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其可以快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血管内皮的损伤,维持血管内皮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3、降低血液粘滞度

羟苯磺酸钙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从而改善微循环,改善组织供血,并且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

4、抑制血小板聚集

羟苯磺酸钙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羟苯磺酸钙口服后起效较快,并且不受饮食影响,因此可以在饭前或饭后服用;其次,羟苯磺酸钙的半衰期为6-12小时,因此每日只需要服用2、3次;最后,羟苯磺酸钙在肝脏中代谢,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尿液排出,因此重度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避免造成肝肾功能损伤。

三、羟苯磺酸钙临床常用于治疗这几种疾病

羟苯磺酸钙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对于多种血管疾病、微循环障碍疾病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不同疾病的用法用量不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个体化的使用。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可以造成失明。临床效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可以显著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网膜水肿,预防和减少视网膜出血,延缓病变的进展,有效保护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是由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静脉壁薄弱,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下肢水肿、疼痛和静脉溃疡。临床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可以减少静脉壁通透性,减轻下肢水肿,并且可以通过增加静脉张力,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静脉压力,有效防治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可以降低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稳定肾小球内皮细胞和抑制内皮细胞的损伤,保护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显著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指标,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4、痔疮

痔疮是由于直肠下端和肛门周围的静脉丛扩张、屈曲和充血引起的疾病。临床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可以有效防止静脉血液渗出,减轻水肿,并且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痔疮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从而有效改善痔疮患者的生活质量

5、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静脉壁薄弱,导致静脉扩张和屈曲。临床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通过增加静脉壁的弹性和抵抗力,防止静脉扩张,有效缓解静脉曲张患者的下肢的疼痛和沉重感,减少静脉的扩张和屈曲,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服用羟苯磺酸钙注意这4点

羟苯磺酸钙在临床的应用非常广泛,常规剂量下的安全性也较好,但是其非常需要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不同疾病其使用的剂量和疗程不同,再次强调请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服用。

1、注意药物的服用剂量和方法

羟苯磺酸钙有胶囊和片剂两种类型,常规的服用方法为每次250mg ,每日3次或者每次500mg,每日2次,但是不同疾病需要的剂量不同。

严重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初始剂量为每次500mg,每日3次,服用一段时间后减少服用剂量为每次500mg,每日2次;

微循环机能不全者,如静脉曲张等:一般为每次250mg,每日3次,疗程大约在1-3个月。

其次,虽然饮食对于羟苯磺酸钙的疗效无明显影响,但是羟苯磺酸钙对于胃肠具有刺激性,因此临床建议在三餐后吞服,不要嚼服。

2、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服用羟苯磺酸钙后会出现恶心、胃部烧灼感、食欲下降等短暂的胃肠道反应;其次,长期口服羟苯磺酸钙容易影响肝肾功能,因此长期服用一定要规律监测肝肾功能变化;最后,极少数患者对于羟苯磺酸钙的成分过敏,这类患者不宜使用

3、注意特殊人群用药

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禁用未成年儿童禁用,安全性未知;老年人建议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逐渐调整药物剂量;甲亢患者慎用,容易诱发甲亢。

4、注意联合用药

羟苯磺酸钙虽然可以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但是其本身并不具有降糖的作用,并且其必须与降糖药物联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保护血管的作用,因此在服药的同时一定要结合规范的降糖治疗,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础上再进行保护血管的治疗。

五、总结

羟苯磺酸钙作为常用的血管保护剂,其对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慢性静脉病变等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在不同疾病中使用的剂量和方法不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服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