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吃的甲钴胺(糖尿病吃甲钴胺有啥好处)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0
文章目录:

甲钴胺是糖尿病患者的“好帮手”!有啥作用?要吃多久?药师详解

67岁的秦叔得糖尿病已经13年了,几个月前他老是感觉两手麻木、疼痛,双脚也发凉,就到医院骨科、皮肤科、神经内、外科检查一圈,最终发现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医生根据他的病情给开了甲钴胺,先是在医院打了2周的注射液,后来让回家按时吃甲钴胺片。

一次在他和老友外出踏青吃药的时候,被一贯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老李发现,好奇地问他吃甲钴胺干啥,有啥作用?要吃多久?秦叔知道这药是来改善自己手脚麻木、疼痛的,其他的却不知道从何说起。秦叔是机关单位的老干部,在小区老年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威望,大家平时有啥拿不定主意的事就找他。老李的问题让他回答不上来,感觉有点颜面扫地。为了在老友面前挽回面子,秦叔特意跑来药店找我“补习”甲钴胺的相关知识。

一、甲钴胺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了解过甲钴胺的人知道,甲钴胺本质上一种内源性维生素,也就是维生素B12,不过甲钴胺只是其中一种,维生素B12家族成员比较庞大,除了甲钴胺外,还有氰钴胺、羟钴胺以及腺苷钴胺等“同胞兄弟”。

这种维生素能够改善因缺乏维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周围神经病变,缓解神经炎、头痛、失眠、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等。简单来说,甲钴胺是一种能够营养、修复神经的药物,而且不需要生物转化,也不经肝脏代谢,直接发挥活性作用,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也能放心使用,国产价格药品只有几块钱,可以说药美价廉,对其对应的患者群体非常友好。

二、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吃甲钴胺

糖尿病不单单是血糖异常升高,其危害是出现全身性的并发症,其中7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也就是像秦叔一样出现手脚麻木、疼痛、发凉以及感觉异常的表现;此外还可出现胃轻瘫、腹泻、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等自主神经病变。

而甲钴胺能够直接参与神经组织间的甲基传递,进入神经细胞中参与合成轴突结构蛋白、促进合成髓鞘中的卵磷脂,修复人体受损的神经、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等。因此,糖尿病患者服用甲钴胺能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各种不适。

三、糖尿病患者吃多久甲钴胺可以停药?

一般来说,甲钴胺进入人体需要至少3个月,才会发挥恢复神经的作用,因此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一般需要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滴注甲钴胺2~4周,之后继续服用3个月~6个月的甲钴胺,具体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调整。需要注意的是,服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根本在于长期控制血糖稳定。

四、改善神经病变,除了吃甲钴胺,糖尿病患者务必做到这几点

1、坚持服用降糖药。这是糖尿病控制血糖的基本,患者需要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二甲双胍、米格列醇等降糖药。秦叔之所以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就是不坚持服用降糖药的结果。他有每天坚持测量血糖的习惯,有的时候发现血糖下来一点就以为自己病情减轻了或者痊愈了,自己自作主张悄悄少吃一顿降糖药,导致血糖忽高忽低,加速了神经病变的出现。

2、监测血糖同时定期筛查神经病变。秦叔虽然知道每天要监测血糖并且记录下来,但是没有听说过定期筛查神经病变,所以直到出现手脚麻木辗转了好几个科室才发现问题。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等筛查,争取早干预,提高预后效果。

3、饮食、运动等多方式联合控制血糖。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保证营养均衡,少糖、少盐、少油,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每天坚持40分钟左右的快走或者慢跑,将体重指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等。

为啥糖尿病人要吃甲钴胺?甲钴胺片可以治疗4种病,但也有副作用

导语:现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现在的临床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常见用药,都被更大效率的利用和开发,不仅仅只有单一的效果,比如今天要讲到的甲钴胺。

一说起甲钴胺,或许很多人都比较熟悉这种药物,对于治疗神经方面的问题有着一定的效果。

而且经过医学专家的多项研究,甲钴胺这样的药物的前景特别好,除了可以修复神经以外,还能够用来治疗多种疾病见效稳定又快值得人们去尝试。

01

为啥糖尿病人要吃甲钴胺?

对于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服用甲钴胺,我们首先还得从降糖药二甲双胍来说起。

一说起降糖药物,或许我们大家首先就能够想起二甲双胍在降糖药的世界里,二甲双胍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它是治疗二型糖尿病的一些药物。

虽然二甲双胍降糖药效非常好,但是二甲双胍却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长时间服用的话,会容易影响肠道对于维生素B12的吸收和合成。

再加上糖尿病患者若是一直没有把血糖给稳定住,还有可能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并发症,为了能够减少这两种问题的发生,一般医生会给糖尿病患者开一些甲钴胺来改善问题。

因为甲钴胺属于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能够畅通无阻的进入到身体的神经细胞当中,参与神经元腺嘌呤核苷的合成,促进叶酸的利用和核代谢。

进而可以改善神经细胞的功能,加速对病变萎缩、退化的神经组织的修复速度,能够帮糖尿病患者更好的去控制疾病。所以若是符合这一系列的适应症,一般医生都会给糖尿病患者开具甲钴胺一起服用。

02

甲钴胺片可以治疗4种病

带状疱疹所引起来的神经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带状疱疹是非常常见的,在民间大家一般把带状疱疹称为是缠腰蛇、蜘蛛疮、蛇盘疮等等。

根源是在于感染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身体此时会长出一些比较密集的水泡,而且疼痛感特别明显,一般经常长在腹部,背部和胸部等部位。

神经内科疾病

甲钴胺对于治疗一些神经内科性疾病都有一定的效果,像比较常见的酒精性神经炎,三叉神经痛,多发神经炎以及脑外伤、血管硬化等问题。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更年期神经功能,植物神经紊乱等问题,也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巨幼红细胞贫血

当身体里缺乏维生素B12或者是叶酸时,会容易阻碍红细胞的合成,当红细胞体积变大,骨髓中的巨幼红细胞会出现增生问题,所以此时会容易导致贫血的情况出现。

这样的问题一般在孕妇的身上是比较常见的,特别是在怀孕的前期,所以补充甲钴胺以及叶酸这两种物质,可以帮助改善贫血问题。

内分泌科疾病

在目前国际上大家都认可甲钴胺是治疗糖尿病所引起来的周围神经病变非常好的一种药物。

对于糖尿病所引起来的周围神经性病变,服药可以得到有效的延缓和控制。

03

甲钴胺和维生素B12是一个东西吗?

甲钴胺和维生素B12既有联系,但是这两种药物又有区别。

维生素B12在服用之后并不可以直接被身体所利用,它进入到血液循环之后,需要经过甲基化才可以发挥和吸收,这个甲基化维生素B2就是我们大家平时所说的甲钴胺,又被称为是内源性的辅酶B12。

这也就是说维生素B12要变成甲钴胺之后才可以对身体有用处,维生素B12和甲钴胺相比较,甲钴胺对于神经组织有着良好的传递性,能够促进核酸-蛋白-脂肪代谢,同时可以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

在临床上,甲钴胺对于多发性神经炎,糖尿病所引起来的神经障碍等周围神经病变,特别是对疼痛、麻木和麻痹,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04

服用甲钴胺,需要注意哪些副作用?

在服用甲钴胺期间,一定要多多注意身体的副作用,口服甲钴胺会偶尔出现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方面的不良反应,若是出现了这些问题,一定要及早停药

若是注射甲钴胺的话,还有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头痛,皮疹,出汗等问题,若是出现了这些情况也要停止用药。

05

甲钴胺能不能长期服用?没效果怎么办?

对于有明确适应症的患者来说,若是连续用药一个月至上自身的症状没有好转或改善的话,那么一定要停止用药,然后及时就医检查。

总体而言,甲钴胺是一种好药用,对了能够帮助人们解决许多种问题,但是前提是你一定要用对了,所以为了让甲钴胺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一定要遵从医嘱合理用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吃甲钴胺就够了?这三种药,效果更佳

69岁的李先生,是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已经有27年。

可就在一周前,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李先生忽然出现双下肢麻木的症状。麻木症状为阵发性,且在夜间多发。有时,甚至还伴发下肢抽搐,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随后,便在家人陪同下,来医院进行治疗救治。

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根据与患者进一步沟通了解到,李先生虽然患糖尿病已经有多年,但平时仍然没有按时监测血糖的习惯,对于自身的血糖水平到底控制在什么范围,并不是很清楚。

于是,我们推测患者李先生在患糖尿病的期间,血糖很可能控制得并不理想,导致患者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出现的下肢麻木这类症状,很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周围神经病变。

于是,在查体时,推荐患者重点检查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下肢的血运、肌电图,双下肢血管彩超等多个方面。

相关检查结果显示:患者随机的血糖值为19.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5%,血脂略有偏高,而肌电图则明确提示患者为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并且双下肢的血管彩超也提示患者还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其他各项功能,无明显异常。

治疗过程

考虑到患者之所以出现一系列的病变症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血糖长期得不到控制所致。此外,患者的血脂也略显偏高,存在重大风险。所以,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要尽快将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初步制定了治疗方案:口服用药二甲双胍联合恩格列净,并且还增加了阿托伐他汀钙和阿司匹林。同时,还搭配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来达到强化降糖的效果。

另外,又考虑到患者已经出现了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症状,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又使用了甲钴胺这类药物,作为营养神经的作用。

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李先生对为何要增加甲钴胺提出质疑,患者表示比较熟悉的只有降糖类药物,降脂类药物勉强也能接受,听到“营养神经的甲钴胺”,就表现的非常陌生了,为了便于与患者进一步达成共识,我们针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用到的几类药物,都向患者做了相关的知识科普。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除了吃甲钴胺,这三种药,效果更佳

甲钴胺

甲钴胺,也就是一种活性维生素B12制剂,它是维生素B12的衍生物,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维生素B12。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过程中,还是建议患者直接选用甲钴胺。

甲钴胺,因其直接参与人体神经系统中的核酸,以及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所以,对于已经损伤的神经组织,有非常好的修复作用。它是在治疗和预防周围神经病变过程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药物。在临床上也应用较为广泛,在改善因糖尿病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上,疗效非常显著。

对于一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严重的患者,我们还可以采取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比如甲钴胺还常与硫辛酸联合使用。

硫辛酸

硫辛酸是一种B族维生素,又叫作α-硫辛酸。这种物质,可以说是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氢氧化剂。它在进入人体后可以转化成为二氢硫辛酸,可以阻止蛋白质的糖基化作用。

并且还能够抑制醛糖还原酶的合成,可以阻滞或减少,葡萄糖或者半乳糖转化成为山梨醇。从而,减少病变过程中的多种自由基。并且,同时还可以再生出多种抗氧化剂。所以说,硫辛酸在营养神经方面也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除了甲钴胺和硫酸锌,还经常会用到前列腺素及前列腺素类似物制剂,如胰激肽原酶。

胰激肽原酶

胰激肽原酶是一种,在动物的胰腺中提取出的蛋白水解酶,又被称为胰激肽释放酶。

它的作用非常广泛,而最主要的作用则是扩张血管,防止血栓的形成,从而能够达到改善微循环的目的。这类物质,可以避免血管的淤堵,疏通其血流量,能够减轻血管壁的压力,对病变性血管有很好的修复和改善作用,常被用于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也可以与甲钴胺联用,能够增强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药物,也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那就是,可以改善代谢紊乱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如依帕司他片。

依帕司他片

依帕司他在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过程中,主要的作用机制是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从而阻断葡萄糖转化为多元醇。这里提到的这种多元醇,也就是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病变的罪魁祸首。所以,降低多元醇的转化合成,即可以直接改善糖尿病的神经病变症状。

因此,这类药物在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上,也有着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所以,对于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除了我们常用甲钴胺以外,还有硫辛酸、胰激肽原酶,以及依帕司他片这三种药物,也可供患者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将这三种药物分别与甲钴胺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更佳。但具体要选择单一用药,还是联合用药,或者与哪种药物联合使用,还需要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而定,不可随意用药。

患者对药物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后期治疗过程中,也非常配合。而根据患者李先生的多项指标,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考虑到患者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较轻,加用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的药物,就是甲钴胺。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入院治疗一周以后,症状已明显减轻。

总结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是由于血糖长期得不到控制,进而累及到周围的神经,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一般情况下,下肢出现症状较上肢更为常见。

因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引起,所以,建议患者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还应当控制好血糖。做到均衡饮食,增强运动,勤测血糖等。这对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