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吃了甜品(妊娠期糖尿病吃中药有效果吗)
妊娠期糖尿病 生完就没事?
解惑专家:曾慧倩,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科副主任医师
在各类糖尿病患者中,妊娠期糖尿病由于病程较短而常常为患者所忽略,觉得“生完孩子没事就行了”。实际上,妊娠期糖尿病除了可能会在围产期危害母婴健康和安全,对日后妈妈和孩子的健康会有远期影响。专家建议,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咨询产科医生后制定孕期管理计划,寻找专业营养师的帮助、调整饮食,加上在医生指导下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如果上述方法无法把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不要害怕药物治疗,该用胰岛素时就用胰岛素。同时要自我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定时定量进食,保持规律生活、愉快心情和充足睡眠。
妊娠糖尿病不可忽视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科副主任医师曾慧倩介绍,亚洲人群是妊娠合并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发病率达到16%~17%。我国近年两孩政策全面放开后,高龄孕产妇增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另外,有糖尿病家族史、怀孕前就肥胖、有糖耐量异常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孕妇,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据悉,大部分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例是在妊娠期首次发现的,称为“妊娠期糖尿病”,这是由于孕期分泌的激素会导致生理性的胰岛素抵抗,从而使人血糖更高。而在分娩后6周~12周血糖就会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很多女性都会认为只是小问题。
“虽然妊娠期糖尿病的病程不长,但对妈妈和宝宝都有影响。对宝宝来说,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流产以及胎盘功能不好,或造成巨大胎儿或者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低血糖、黄疸机会也会增加。妈妈容易发生高血压、感染等妊娠并发症,到了孕期后期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宝宝会缺氧,需要手术助产、剖宫产、产伤的几率增加。”曾慧倩说。
曾慧倩提醒,更重要的是,妊娠期糖尿病并不是生完好了就“万事大吉”。“大约50%~7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进展为2型糖尿病,她们的小朋友患肥胖和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普通小朋友的2~4倍。尽管妊娠期糖尿病现在没什么给你造成不舒服,可能10年、20年后,影响就出来了。”
控制不好血糖需要用药
曾慧倩指出,其实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都没有症状,主要依靠产检时的筛查发现病情,但影响是很大的。
至于怎么干预也有讲究。有的孕妇会觉得,患上糖尿病可能是因为自己吃太多糖类了,之后少吃点甜食、主食就可以。“其实主要原因不是吃甜食,而是胰岛功能不是很好,吃了甜食进去没有办法触发身体反馈性分泌胰岛素的机制。”曾慧倩表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专业的营养指导,达到既能控制血糖也能保障胎儿的营养需求的平衡,营养科医生会根据能量换算、食物配比,给出细致到分几餐吃、东西怎么煮的指导,单纯靠自己减某一类食物很难达到这一平衡。
由于孕期需要保证一定的能量供给,因此当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不能达到理想的血糖水平时,就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很多患者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宁愿吃少一点都不愿意用药,但这样有可能会使宝宝得不到足够营养,导致生长受限。实际上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在孕期使用是安全的。”曾慧倩说。
她提醒,一旦妊娠期糖尿病这个诊断成立了,就会伴随整个孕期,“并不是血糖正常,就是妊娠期糖尿病好了,只是说控制得比较好,仍然需要持续地监测、随访。随着孕周增大,胰岛素生理抵抗在怀孕八九个月时达到高峰,那个时候的血糖是最难控制的。”(全媒体记者伍仞通讯员李雯)
高龄孕妇必须做糖耐吗?查出血糖高,这六点一定要多加注意
“糖耐”指的就是孕期糖尿病的筛查,是在怀孕24-28周期间进行。一般是医院会提前准备好葡萄糖水,让准妈妈在5分钟内喝完,会分三次不同时间抽血测定血糖值,以三次的结果判断准妈妈是否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只要这三项中任何一项的数值达到和超过临界值即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另外,“妊娠糖尿病”是指怀孕前、分娩后没有糖尿病(血糖是正常的),而只是在怀孕时才出现高血糖的现象,发生率大概在1-4%;有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的准妈妈通常会出现“三多”表现:多饮、多食、多尿,有的孕妈还会在孕后期出现呕吐现象,这是因为血糖代谢异常造成的。
高龄孕妇必须做糖耐吗?
其实,关于糖耐检查,不仅是高龄孕妇要做,而是孕妇都想要做,是产检中很重要的一项检查,虽然大部分孕妈检查的结果是正常的,但也还是有必要做的,毕竟看到“结果正常”才可以更放心,对准妈妈和胎儿都好。
尤其是更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比如:身体肥胖、年龄大、有糖尿病家族史、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等,若是有这些情况的准妈妈就更不能大意,是一定要做的。
另外,通过筛查后发现准妈妈血糖异常,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那就要积极应对,根据医生的建议控制好饮食,格外注意含糖高食物的摄入,必要的时候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但都要遵医嘱进行,不能自己乱用药,也不能不当回事儿。
查出血糖高,准妈妈在饮食和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当准妈妈测出血糖不正常时,饮食是一定要注意的,不然不注意饮食,就算用药也很容易引起血糖波动,不仅不利于自己的健康,而且也不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所以,一定不能不当回事儿,得很注意。
1. “少量多餐”的饮食原则
因为准妈妈在饥饿状态下,脂肪代谢会变快,体内会产生酮体,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一定要少量多餐。
千万不要等到感觉到饿了才来吃,可以在包里准备一些零食,两餐之间吃一点。
2. 睡前要少吃一些
为了避免准妈妈在半夜感到饥饿而导致血糖过低,因此,查出有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最好能在睡觉之前吃一些点心,比如说一杯牛奶、一片吐司、一小碗燕麦粥等,但记住不要吃得太多哦。
3. 合理安排好“吃水果”
我们都知道水果的糖分是比较高的,普通人随便什么时候吃、怎么吃都没问题。但是有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就不一样了,最好在饭后2小时再吃水果,以免导致血糖一下子升高。
京妈特别提醒:
关于孕妈吃水果,尤其是血糖高的孕妈吃水果,京妈要重点提醒几点,孕妈们要牢记:水果不能用果汁来代替,一杯果汁可能用2-4个水果,这样容易摄入过多的糖分;一天的水果总量不能过多,通常一个苹果、一个橙子就够了,可在两餐之间吃;甜度高的水果避免吃,如葡萄、香蕉、甘蔗、提子、西瓜等。
4. 每天坚持适当运动
控制血糖,除了饮食方面要调控外,运动也要跟上,通过每天坚持一定的活动量,增加消耗,尤其是饭后,来帮助餐后血糖下降,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那孕妈们就可以在饭后做些简单的运动,比如楼下散步、做简单家务、练练孕妇瑜伽等。
5. 严禁甜食
甜食是“血糖升高”的最大威胁,因此有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要对甜食“学会拒绝”,比如蛋糕、甜品、水果、蔬果干、饮料等,最好不吃。
6. 高纤维食物
五谷杂粮、绿叶蔬菜等高纤维食物,是可以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因而孕妈们可以适当多吃;而像土豆、山药、红薯、主食等含淀粉多的食物则要少吃,这些食物很容易引起血糖波动。
但是,虽然饮食调整,也不能一点都不吃,我有个同事怀孕期间查出妊娠糖尿病,然后每天吃黄瓜和西红柿,结果一个月体重都没涨,这样反而影响宝宝的发育;所以,调控饮食的同时,补充营养还是必须的,孕妈还要适当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瘦肉、牛肉等,以平衡其他食物摄入不足。
总之,准妈妈们就算查出有糖尿病也不要太紧张,也不要有太大压力,只要把饮食控制好了,照样可以让宝宝健康发育,照样健康安全的生下宝宝。而且很多妊娠期糖尿病是等宝宝出生后就又恢复正常了的,所以也不必有太大心理压力。
关注「京妈说」,学习更多专业又实用的母婴育儿知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给京妈点赞并且分享给身边人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女性患糖尿病 妊娠期高危
今天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女性与糖尿病”。目前全球有超过1.99亿女性糖尿病患者,五分之二处于生育年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曹凤林提示,女性在妊娠期间一定要避免过度进补,谨防患上妊娠糖尿病。
仅控制甜品还不够
糖尿病主要分为Ⅰ型和Ⅱ型糖尿病。有糖尿病家族史、长期高热量饮食、肥胖者和患高血脂、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的人,均是糖尿病易患人群。有些女性认为吃糖多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觉得只要控制好甜品的摄入量就不会得糖尿病。但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因为糖尿病并不是单纯因为吃糖多引起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明显改善,摄入肉、蛋、奶、油质食物增多,活动量却在锐减,导致能量蓄积,长期下来身体代谢出现问题,最终容易患上糖尿病。
女患者有特殊信号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不能根治。但是糖尿病并不可怕,如果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可以控制的。早期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而女性糖尿病患者,早期还会出现生殖道感染、月经不调等症状。一旦出现此类症状,女性要尤为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要定期查体,勤测血糖。一旦发现患上糖尿病,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等措施有效控制。
谨防患妊娠糖尿病
由于内分泌变化及怀孕期间过度进补,一些女性在妊娠期间会出现妊娠糖尿病。所以女性在怀孕期间,要避免大量进补,且要随时监控血糖,筛查有没有妊娠糖尿病的可能。一旦血糖偏高,控制饮食的同时,要遵医嘱用药,将血糖控制在妊娠要求的范围内。
患糖尿病的孕妇要适度运动,散步、做家务都是可以的,但不要做跑、跳或器械健身等过于激烈的运动。孕妇在生产后血糖会有较大变化,有些妊娠糖尿病患者生产后会趋于好转,有些血糖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所以在生产后一定还要监测血糖,如果血糖高要坚持用药。
此外,已经患有糖尿病的女性,也是可以怀孕的,但有怀孕计划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则要把血糖控制好后再考虑妊娠。如果控制不好,有可能造成胎儿流产、畸形、巨大儿等,也有可能导致不良妊娠。(庄媛 陈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