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型糖尿病降糖药(一型糖尿病降糖药首选)
国产原创糖尿病新药,西格列他钠,降糖、降脂、副作用低
有朋友问华子,看到了国家药监局的通报,由我国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糖尿病新药,西格列他钠上市了,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降糖药?
华子说,西格列他钠是世界首个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PPAR)全激动剂。如果从药理作用上看,西格列他钠与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TZD)类药物有相似之处,但作用更加全面。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可以调节血脂,副作用也较低。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患了糖尿病,就是身体中的胰岛素分泌变少了。但很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可以正常分泌胰岛素,只是身体中的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也就是说,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对血糖利用减少,才导致了血糖升高。
造成胰岛素抵抗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肥胖,有些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注射胰岛素,产生的降糖效果也十分有限。但是在采取饮食控制与增强运动,把体重减轻之后,仅靠口服药物就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
但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控制和增强运动,仍然不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时,就需要使用药物来改善症状。常用减少胰岛素抵抗的药物有二甲双胍(但作用较弱),还有噻唑烷二酮(TZD)类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TZD类药物的作用,可以激动PPAR中的γ受体,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食欲。但是TZD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使用时会导致体重增加,与其他降糖药联合应用时可能导致低血糖,还有可能加重心力衰竭,罗格列酮可能会导致肝损伤,吡格列酮可能会增加膀胱癌的发生率,使用的限制较多。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PPAR)有三个亚型,分别为α、δ、γ。其中PPAR-γ受体与血糖调节相关,而PPAR-α、PPAR-δ受体与血脂调节相关。
我国自主研发的西格列他钠,是世界首个上市的PPAR全激动剂,对α、δ、γ三个亚型都会产生激动作用,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可以调节血脂。
在三期临床试验中,西格列他钠可以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低1.32%~1.52%,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等都会产生较好的控制效果。
在用药安全性方面,西格列格钠对PPAR的α、δ、γ三个亚型都有激活作用,可以平衡三个亚型的糖脂调节作用,避免了单一激活γ亚型所带来的潜在副作用。在水肿、体重增加等常见副作用上,西格列他钠明显低于传统的TZD类药物。
在进行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中,西格列他钠引发的不良反应与安慰剂组相当。也就是说,西格列他钠在发挥降糖、调节血脂作用的同时,没有导致不良反应增加,安全性很好。
总结一下,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发病原因,改善胰岛素抵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核心需求。但传统的TZD类药物副作用较大,限制了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西格列他钠不仅可以降糖,还可以调节血脂,而且副作用较低,安全性很好,给2型糖尿病的治疗带来更多选择。
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一针减重20斤!这一降糖药竟成“减肥神药”,糖友称:买不到药
1,网上爆火的“减肥神药”竟是降糖药
“扎一针,不用节食、不用运动,就能轻松瘦......”
不知何时起,一款糖尿病治疗药物在网上名声大噪,备受关注的原因竟然是能够减肥........这款被传疯的“网红药”竟然是司美格鲁肽,本是效果明显的降糖药现在却被当成了“减肥神药”。
2,减重是司美格鲁肽降糖后的副作用
司美格鲁肽是一种通过GLP-1受体影响对葡萄糖代谢产生多种作用的生理激素,可以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和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机制来降低血糖,两者均为葡萄糖依赖性。
因此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反之亦然,也就是双向调节,和普通的降糖药物不同,属于一种“智能”的降糖药,血糖正常的时候,注射再多它也不会发挥作用。
通俗地讲,体重减轻是司美格鲁肽降糖后的副作用,它可以减少人体饥饿感,延缓胃排空,从而减少进食、增加饱腹感,达到减重的作用。
3,糖尿病患者称:已经买不到药
司美格鲁肽在国内的使用很普及,除了显著的降糖效果外,还有减重、降压和降脂的多种功效。
然而现在却遭到大批量“减肥人士”的哄抢,市场上购买司美格鲁肽的人群里,用来减肥比用来糖尿病治疗的人还多,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司美格鲁肽供不应求,有不少粉丝朋友说,现在一药难求!个别医院确实出现了短期“断供”的情况,导致有用药需求的糖尿病患者只能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拿到药。
4,国内并未批准用于减重治疗,司美格鲁肽减重有风险
现在门诊中也有不少“减肥人士”来开药,但在中国,司美格鲁肽只被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属于一种降糖药,且具有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作用,暂未批准用于减肥。
是药三分毒!司美格鲁肽虽有较好的减重效果与安全性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一些人会出现头晕、反胃、腹泻甚至更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建议减肥还是要按照最好最健康最科学的方式:增加运动、控制饮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
中国1类创新降糖药:普卢格列汀,上市啦!2型糖尿病患者新选择!
2025年1月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降糖药普卢格列汀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新选择。
Hello,朋友们,我是临床药师郭燕子。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类降糖药家族中的第11个新成员!它就是普卢格列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它吧。这类降糖药能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血糖水平,是近些年使用率增长最快的降糖药。而刚刚上市的普卢格列汀相较前面10个同类产品的独特优势在于,通过化学结构改造,在化学结构中引入氟原子,对二肽基肽酶-4具有更高选择性和更强抑制性。简单地说就是降血糖作用更持久,引发低血糖和导致体重增加的可能性更低。
普卢格列汀在上市之前,进行过两项Ⅲ期临床试验:一项是普卢格列汀片单药的Ⅲ期临床试验;另一项是普卢格列汀片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的Ⅲ期临床试验。这两项临床试验结果均显示普卢格列汀具有持久的降糖作用,且不易诱发低血糖和增加体重。普卢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4周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降幅达0.63%;并且50.0%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7%,换算成平均血浆葡萄糖水平即8.6mmol/L,糖尿病指南推荐一般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即为小于7.0%;空腹血糖降低0.7mmol/L;餐后2h血糖降低1.73mmol/L。同时,普卢格列汀的低血糖发生率仅为0.7%。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推荐普卢格列汀类药物作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
普卢格列汀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效果不佳时,单药或联合其他降糖药使用。适合新诊断且糖化血红蛋白轻度升高的患者。
药师温馨提醒您:
普卢格列汀禁止用于1型糖尿病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普卢格列汀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如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联用时,需警惕低血糖风险,可能需要减少后者剂量。
用药期间仍需坚持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和体重管理。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我国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降糖药普卢格列汀。它的降糖作用持久,低血糖发生率低,且不增加体重。它的上市为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有效、更安全的控糖选择。
您了解了吗?欢迎一键三连,点赞加关注,用药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