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腿冷怎么治(糖尿病腿冷是什么症状)

中医高鲁东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腿脚冰凉,麻木疼痛,3个方法,打通瘀堵,打开血液循环

很多糖尿病人啊,一到了天气比较凉的时候,就会出现畏寒怕冷的问题,尤其是腿脚总是感觉冰凉,有时候呢,冰凉的同时,还有麻木、知觉下降、疼痛等问题,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都缓不过来,即便是泡脚了,也不能缓解,那么这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应对呢?

我们先来说说,糖尿病人为什么会出现腿脚发凉的问题。因为下肢,尤其是双脚,位于肢体的末端,糖尿病人气血亏虚了,血液流通不畅了,腿脚往往最先有反应,很容易出现冰凉怕冷的现象。而且中医讲寒凝则血瘀,下肢受到寒邪的侵袭,瘀堵的程度也会加深,血液循环也会变得更差,所以天越冷,糖尿病人下肢冰凉的现象也会加重。而且因为气血到达不了下肢,一些患者呢,腿脚在冰凉的同时,还会出现麻木的现象,而且糖尿病人就算泡脚,或者穿厚袜子、厚棉裤,也缓不过来。

如果下肢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当然会加速并发症到来的脚步,糖尿病人可以尝试以下3个方法,来帮助改善腿脚的冰凉、麻木的问题。

第一个方法呢,就是要做好保暖工作。鞋子呢,要宽松且保暖,不要压迫双脚,要穿保暖的棉袜。如果糖尿病人晚上睡觉的时候,也觉得双脚冰凉,那么也可以穿着棉袜睡觉。

第二个方法呢,就是可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每天晚上可以泡脚。糖友可以用温水泡脚15分钟左右,能够很好地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但这个方法呢,不适合有糖尿病足、脚部有伤口的患者。

第三个方法啊,就是通过中药治疗,温阳散寒,改善下肢的异常现象。我之前有一位糖尿病患者,他就是下肢冰凉,而且双脚还有麻木刺痛的现象,知觉下降,已经出现了周围神经方面病变。他试过了前两种方法,不适症状还是没有得到改善。患者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他就是典型的气血亏虚,气滞血瘀,下肢缺少气血阳气的温煦。

那么针对他的治疗,我就以保元汤为基础方,方子里啊,首先用到了黄芪、人参、肉桂这三味药材,温阳散寒、补五脏之气,再加入甘草,调和药性。接下来呢,我还在方子里加入了行气、活血化瘀的药材,比如当归、川芎、桃仁等等,改善麻木刺痛的现象。之后呢,还加入了养肝血、补肾精的药材,比如白芍、淫羊藿、熟地黄、枸杞子等等,强壮筋骨。

患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啊,下肢冰凉、麻木刺痛等表现逐渐改善。

总之,糖尿病并发症一旦出现,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总感觉腿脚特别凉,可能与这6种疾病有关,赶紧就医

在寒冷季节,尤其是在停止活动时,下肢特别是脚便会感到寒冷。

这是因为人体下肢距离心脏最远, 局部血流相对缓慢所导致的。但有时即使气温并不太低,鞋的保暖作用也很好,仍然感到下肢发冷,这时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以免延误病情。

引起下肢异常寒冷的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

1.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是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病变,主要累及四肢的中、小动脉。

发病初期,大多表现为受寒后足部发冷、麻木、疼痛,走路时小腿酸胀、乏力;若病情加重,可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走几步路之后就感觉下肢无力,需要停下来歇一歇);肢体发凉、怕冷、麻木、疼痛加剧;严重者有肢体端溃疡和坏死脱落。

2.闭塞性动脉硬化

最早出现的症状是肢体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

随着病情的进展,缺血程度加重,出现下肢持续疼痛,尤其是当肢体抬到高位时疼痛加重;疼痛在夜间更为剧烈,患肢皮肤苍白、温度降低、感觉减退、皮肤变薄、汗毛脱落、肌肉萎缩、趾甲增厚变形、骨质稀疏。

在病变晚期,可出现趾、足或小腿的干性坏疽和溃疡,且较为广泛。糖尿病患者常有湿性坏疽和继发感染。

闭塞性动脉硬化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多见于腹部主动脉下端的大、中型动脉闭塞,两下肢同时发病。

对于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等老年患者,如发生上述症状,需要引起警惕。

3.肢端动脉痉挛症

肢端动脉痉挛症又称雷诺综合征,是由于支配周围血管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表现为手指等四肢对称性阵发性发白,随后潮红、疼痛,通常因寒冷刺激或情绪激动而诱发。

在寒冷季节中发作较频繁,起病缓慢。患者在受寒之后,尤其是与冷水接触之后容易发作,故冬季多发。

对于抵抗力低的患者,由于指端缺血而发生的溃疡,有可能导致骨髓炎、败血症等疾病,这也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正确而及时地应用抗感染药物 有助于防止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多表现为乏力、怕冷、腹胀、 便秘、嗜睡、月经过多;重者可出现黏液性水肿,表现为眼睑浮肿、鼻宽大、唇舌肥厚、皮肤干燥角化、毛 发稀疏干黄、眉毛外侧1/3脱落、声音低粗、心率缓慢、不可凹陷性水肿。

在寒冷季节,有些严重患者可出现黏液性水肿昏迷,表现为体温低、低血压、呼吸浅慢、心率缓慢、 低氧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5.神经系统疾病

一些神经衰弱的患者,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可出现持续性下肢寒冷的感觉。

表现为心悸、气短、 多汗、腹胀、头痛、易失眠、疲乏等症状。而这些患者在体格检查时并无异常现象,此时应考虑是否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嫌疑。

临床上,我们常见有些癔症患者由于言语暗示产生的双下肢寒冷感觉。

可见,下肢寒冷也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作者:卫生部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潘琦

糖尿病患者感觉脚冷、脚麻千万别随意泡脚,口服4种药物可以缓解

60岁的王大爷是一个有着20多年糖尿病病史的“老糖友”了,平时对自己的血糖非常关注,并且听从医生的规定定时定量的服药,并且每天都进行监测,血糖控制一直挺好,结果就在几天前穿着拖鞋就来到医院,说自己的脚底板莫名其妙的破了,而且涂药涂了几天也没好,害怕自己是糖尿病足。

医生通过检查发现王大爷的血糖水平控制得很好,而且脚底板的破溃也没有明显的感染痕迹,进一步追问才发现,原来王大爷从别人手中得到了几包泡脚的中药,恰逢自己是感觉脚冷,于是最近都在家泡脚,而脚底的溃口就是泡脚后出现的,于是医生最后诊断为:烧烫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过抗菌、促进伤口愈合、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王大爷的伤口快速愈合了。

一、糖尿病的患者为什么感觉脚冷、脚麻

糖尿病的患者老是感觉脚冷、脚麻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糖尿病对于下肢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缓慢侵蚀所导致的,也就是是临床上经常诊断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细胞是人体最脆弱的组织之一,其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当刺激过度时就会对神经细胞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其中高血糖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当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时,高血糖就会激活葡萄糖的旁路代谢,导致产生更多的山梨醇和醛糖,当这两种物质浓度过高时就会对于神经组织具产生毒副作用,造成神经细胞出现肿胀和坏死,从而形成不可逆的神经损害。

其次,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身体产生更多的糖基化终末产物,这种产物会沉积于营养神经的血管周围,引发炎症反应,同时激活血管内的凝血功能,导致血管内皮的基底膜逐渐增厚,最终导致血管管腔逐渐狭窄,进一步导致神经发生缺血、缺氧,最终坏死。

二、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不要随意泡脚

当糖尿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就会时常出现双脚发麻、发冷的感觉,有些人选择使用温开水泡脚来缓解症状,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

①糖尿病患者很难控制温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个特点就是会降低四肢末端的感觉,导致患者出现感觉异常。由于高血糖对于感觉神经的损害,糖尿病患者往往无法准确感知冷热,对于温度的改变也相对迟钝,这往往导致即使水温已经较高,但糖尿病患者依然感觉不热,并且不断加入温开水,结果往往导致皮肤烫伤因此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应该减少泡脚,或者在泡脚前测定水温,水温最好不超过40℃

②长期泡脚会导致足底皮肤更加缺血缺氧

足底皮肤长期浸泡后就会变白、起皱,甚至疼痛,这其实是皮肤吸水后使得表皮变软、细胞肿胀所导致这种情况在正常人身上问题不大,但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而言就比较危险了。糖尿病患者因为末端循环功能不佳,在泡脚初期虽然可以改善循环,但时间过长后随着皮肤收缩就会加重足底皮肤缺血、缺氧,严重时甚至发生皮肤坏死脱落,这也是很多人泡脚有容易起皮的原因。因此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分钟左右即可

③擅自加入中药容易引起不适

有许多患者为了追求某种疗效,喜欢在泡脚的过程中加入各种各样的中药材,其实这是不科学的。首先,中药材在40多℃的常温下是完全无法发挥效用的,需要通过专业的烧制仪器才能将药物的精华煎出来;其次,一些中药材对于皮肤有刺激性,如冰片、姜片等,这种刺激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比较危险的,非常容易造成皮肤损伤,甚至感染因此在泡脚程中不要随意加入中药材,或者加入已经熬制好的中药汤剂即可,并且中药材一定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师。

三、双脚发麻、发冷不如试试这几种药

①维生素B族

维生素B族是一大类维生素的总称,其中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9等都对于神经有保护作用,临床上经常被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发的周围神经病变,值得一提的是临床研究表明将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9联合使用时,其营养和保护神经的效果要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因此临床可以选择将维生素B1、甲钴胺和叶酸片联合使用,可以更加高效的营养神经

②改善末端微循环药

改善下肢末端血液循环对于减轻神经损害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常用的药物有羟苯磺酸钙、迈之灵等,其中羟苯磺酸钙最为常用,其主要作用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可以调节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同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有效改善四肢末端循环,减轻神经损害。

③改善代谢紊乱药

依帕司他是临床常用于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其可以与山梨醇进行不可逆的结合,从而减轻山梨醇对于神经的损害。

④止痛药

对于双下肢出现刺痛或者疼痛难以忍受的患者,建议使用止痛药,其中常用的药物有普瑞巴林、加巴喷丁、曲马多等,这些药物都是专门用于治疗神经痛的,但这些药物多少都有副作用,而且都是处方药,建议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

四、双脚发麻、发冷平时这样处理更科学

①注意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双下肢发麻、发冷或者乏力,往往是血糖控制不佳的信号,因此一定要做好血糖监测,如果发现血糖异常升高要积极纠正诱因,或者前往专科医师进行调整降糖方案。

②注意足部保暖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对于温度的变化比较迟钝,经常是冷冰冰的,因此注意足部保暖就非常重要。

③适当活动脚趾

临床研究表明每天主动将脚趾和脚掌进行屈伸活动,可以明显改善下肢循环状态,从而减轻下肢感觉异常,同时还可以点按足部及下肢的穴位以刺激足部神经,改善神经功能。

④注意穿透气的鞋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最好穿透气的鞋子,以免过度出汗导致足部出现真菌感染,其次可以适当在足部涂擦润肤霜以防止皮肤干裂,汗脚的病人可以适当的涂一些滑石粉以防止出汗过多。

⑤足部出现破溃及时就医

糖尿病患者足部一旦出现破溃是非常难以自我愈合的,因此如果足部出现破溃一定要保持伤口干燥,并且及时就医,防止继发感染。

五、总结

糖尿病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最好不要随便泡脚,即使泡脚也要注意水温、泡脚时间等问题;其次,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采用药物进行有效控制,这比泡脚要有用得多;最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自我防护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足部的破溃伤口一定不能忽视,尽早就医治疗。

#健康明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