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打胰岛素好还是吃药好(糖尿病打胰岛素是不是很严重)
得了糖尿病,吃药好还是打针好?答案原来是这样的
糖尿病指南里有明确的规定,当血糖达到多少的时候,建议你口服药,当达到多高的时候,建议你直接打胰岛素。
如果你的餐后血糖达到了17mmol/L,几乎任何一家医院的大夫,都会建议你打胰岛素,因为血糖实在太高了。
只要空腹血糖在9mmol/L以上,糖化血红蛋白在8mmol/L以上,大夫就会建议你直接打胰岛素,为什么?答案很简单,这么高的血糖是很危险的,必须先把血糖水平降下来。
很多糖尿病人不听医生劝,让他吃药就是不肯吃,想靠运动、饮食稳定血糖,结果三年、五年、十年过去了,糖尿病并发症出现了。
本来医生劝你吃药,就是为了防止并发症,结果你可倒好,让你吃药的时候不吃,等并发症出现了,再找医生给你好好治疗,这时候治疗效果就不好了。
糖尿病并发症一旦出现,想要逆转回去的难度极大。
所以,吃药好还是打针好并没有固定答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能通过运动、饮食降下来最好,降不下来就要吃药,如果吃药也降不下来,就选择打胰岛素。
对糖尿病人来说,降糖是第一位的,不管采用什么方式。
1、如何正确自我注射胰岛素?
1)准备工作
首先胰岛素笔的消毒,一般用75%的医用酒精,记住一定不能用碘伏,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碘伏会破坏胰岛素的效果。
先用棉签蘸75%的医用酒精,对胰岛素笔的接口处进行消毒,然后再将专用的胰岛素针头装上,接着就是调整胰岛素剂量。
根据医嘱,需要打几个单位,就调整到几个单位。如果需要打10个单位,把剂量调整到10就可以了。
2)注射部位
胰岛素的注射部位,选择上臂、大腿、腹部和臀部都可以,但通常都打腹部,因为打腹部最方便,腹部吸收也最快。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在腹部注射胰岛素,就是在肚子上随便打,这是不对的。
在腹部打胰岛素,首先要避开脐周。先找到肚脐,然后以自己的手指为准,以肚脐为中心三指宽的范围内,就是脐周。这个范围不可以打胰岛素。
另外,在注射胰岛素的时候,要检查注射部位的皮肤,有没有硬结。如果有硬结,一定要避开,以免影响胰岛素吸收。
3)注射胰岛素
先对注射部位皮肤进行消毒,同样用75%的医用酒精。以注射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转圈,消毒直径是5~6厘米。
待酒精挥发后开始进针,大多数人可以垂直进针,如果你比较瘦或者针头过长,可以将皮肤捏起来进针,或者斜着(45度)进针。
扎的时候不能扎在肌肉上,还要看看有没有回血。因为扎到肌肉或者血管里,会导致胰岛素吸收加快,为了避免吸收不稳定,一定要注意有没有回血。
如何判断有没有回血?就看针管里有没有红色的血丝,没有的话就可以直接注射。
注射完之后不要立马拔针,立马拔针会有胰岛素滴出来,这样不仅浪费胰岛素,还会造成注射剂量不准确,要停留10-16秒钟再拔针。
拔针的同时,用干棉签按压注射部位,大概按压五分钟。
4)注意事项
为什么要避开脐周?因为肚脐周围3~5厘米的地方,血液分布比较丰富,神经分布也会多一些,在这个范围打胰岛素,不仅会增加痛觉,还有容易导致出血。
每次注射要有2厘米的间隔,比如说我今天打这个位置,下一针的注射位置,要距离今天的注射位置2厘米。不仅注射位置要更换,注射针头也要更换。
2、降糖药物怎么吃?
1)什么时候适合吃降糖药?
如果你的空腹血糖在7~8mmol/L之间,可以先通过运动、饮食控制调整3个月,3个月过之后血糖降到正常标准,那你就不用吃药,坚持运动、饮食控制可以。
如果3个月之后不行,空腹血糖还是在7~8mmol/L之间,这时候就应该吃药了。为什么?因为治疗的越早,并发症出现就越晚,所有的糖尿病人都一样。
2)不要随意调节药量
对很多糖尿病人来说,吃降糖药是第一步,糖尿病人群最常吃的药,就是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最大的优点是副作用小,尤其对于肾脏、肝脏、心脏来说,几乎没有副作用。所以,二甲双胍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药。
但是部分糖尿病患者错误地认为,既然二甲双胍不伤肾,那就根据吃饭多少来定量。比如说,平时饭后吃一片,如果多吃一两饭就吃一片半,如果再吃了点甜品就吃两片,晚上饿了吃点儿小零食再补半片。
这种吃药模式是错误的,而且还有一定的风险。降糖药的用量,一定不能自己随意调节。一旦降糖药的量没把控好,就可能出现低血糖,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甲双胍还好一点,多吃一片一般不会低血糖。其他降糖药就不行,比如刺激胰岛素分泌的磺脲类药物,像格列美脲、瑞格列奈等等就不能多吃,多吃一片可能就会低血糖昏迷。
3)联合用药效果更好
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发现,同时吃两种降糖药,比只吃一种效果更好,且药效持续的时间也更长。因为这两种降糖药,刚好可以相互弥补对方的不足,增强对方的作用,减少对方的副作用。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降糖药#
糖尿病吃药和打胰岛素,哪个更好?
近日,有患者在留言区问道:“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哪个更好?” 在生活中,仅有少部分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减轻体重等疗法就可以控制病情,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需用口服降糖、或胰岛素药物治疗。
皮下注射胰岛素和口服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常规手段,但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对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存在误区。有的人认为吃降糖药会“伤肝伤肾”,宁可血糖不达标也不用药;有的人认为胰岛素有“依赖性”,打上就摆脱不掉等等误解,导致血糖失控,病情恶化,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
01
什么决定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方案?
糖尿病友们要明白:治疗方案并不是医生自己决定的,而是根据患者的胰岛功能决定的。如果胰岛功能还可以,那就通过口服降糖药促进胰岛素分泌来控制病情;但如果胰岛功能差,无法分泌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就只能打胰岛素了,强行换成口服药,胰岛功能只会越来越差。
02
打了胰岛素还可以换成口服药吗?
可以。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口服降糖药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则可能需要长期加用或单独使用胰岛素。但对于初发糖尿病,或短期血糖较高的患者,可短期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视情况换成口服降糖药治疗。
03
胰岛素比口服药好?
胰岛素和口服药都必须用于合适的患者, 糖友们不要纠结用胰岛素好还是降糖药好的问题,无论是吃药还是打胰岛素都要结合个人的体质、病情阶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具体的判断。但是,在这里提醒大家,不管是口服降糖药或者打胰岛素,必须按照医嘱,不能随意调整剂量。
04
什么时候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以下情况应给予胰岛素治疗:
1、服用多种降糖药物,血糖仍不能控制。
2、出现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
3、处于应激情况下,如感染、外伤、手术等;
4、 存在严重合并症,如肝肾功能不全;
5、妊娠期间。
所以,胰岛素与降糖药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坏区分,每个人病情不一样,需要的治疗方案也不相同,需要专业的内分泌医师评估后决定,不可道听途说!
糖尿病“吃药好”还是“打胰岛素”好,医生一次说清楚
糖尿病“吃药好”还是“打胰岛素”好,医生一次说清楚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纠结的,有人说打胰岛素太早了,慢慢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就消失了,不用则退化。有人说胰岛素没有副作用,吃药对肝肾不好,长期吃药胃肠道也受不了。不同的说法,听起来似乎都有道理。
但是在具体的糖尿病的治疗中,就要因人而异:
有的人服用少量药物就可以把血糖很好的稳定住,这种情况下,是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毕竟胰岛素的费用要高些,少量的降糖药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多少副作用。
有的糖尿病人血糖非常高,通过饮食控制依然血糖不能正常,药物也增加到了一定量,这种情况有可能是胰岛功能衰退,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必须采取胰岛素治疗,药物已经失去了作用。
还有一种是胰腺可以分泌胰岛素,但是分泌胰岛素的量,加上降糖药,血糖稳定性较差,这时候就可以选择胰岛素和降糖药联合用药,增加少量胰岛素即可让血糖稳定好。
糖尿病“吃药好”还是“打胰岛素”好,医生一次说清楚
糖饮食 血糖高降糖百科 2022-05-27 07:19 发表于河北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纠结的,有人说打胰岛素太早了,慢慢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就消失了,不用则退化。有人说胰岛素没有副作用,吃药对肝肾不好,长期吃药胃肠道也受不了。不同的说法,听起来似乎都有道理。
但是在具体的糖尿病的治疗中,就要因人而异:
有的人服用少量药物就可以把血糖很好的稳定住,这种情况下,是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毕竟胰岛素的费用要高些,少量的降糖药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多少副作用。
有的糖尿病人血糖非常高,通过饮食控制依然血糖不能正常,药物也增加到了一定量,这种情况有可能是胰岛功能衰退,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必须采取胰岛素治疗,药物已经失去了作用。
还有一种是胰腺可以分泌胰岛素,但是分泌胰岛素的量,加上降糖药,血糖稳定性较差,这时候就可以选择胰岛素和降糖药联合用药,增加少量胰岛素即可让血糖稳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