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二型糖尿病最新药(手术治疗二型糖尿病)
达格列净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降糖药,既能降糖又能护肾
参考文献: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地黄宝源颗粒和茯苓运化颗粒标本序贯给药治疗小鼠自发性2型糖尿病》研究论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5年3月
老张今年58岁,确诊2型糖尿病已经十年。这些年,他每天要吃四五种药:降糖的、护肾的、降压的……药盒塞满了抽屉。
可即便如此,去年体检时医生还是告诉他:“血糖控制不稳,肾脏功能又恶化了。”
老张愁得直叹气:“这药越吃越多,病怎么还越来越重?”
直到上个月,医生给他换了一种新药——达格列净。
没想到,短短几周,老张的空腹血糖从9.8降到了6.5,尿蛋白指标也明显好转。
更神奇的是,他发现自己居然瘦了3斤,血压也跟着平稳了。老张逢人就说:“这药神了,一颗顶过去三颗!”
这“一颗顶三颗”的达格列净,到底是什么来头?
要理解达格列净的特别之处,得先看看传统治疗糖尿病的困境。
2型糖尿病就像个狡猾的敌人,它不只是血糖高那么简单。长期高血糖会像糖水泡脏器一样,慢慢腐蚀血管、肾脏、眼睛和心脏。
数据显示,7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或肾衰竭。
传统降糖药就像“消防员”,忙着扑灭血糖这把火。比如二甲双胍能减少肝脏产糖,磺脲类药物能刺激胰岛素分泌。
但这些药只管降糖,对已经受损的肾脏、心脏却无能为力。更麻烦的是,很多患者需要同时吃降压药、降脂药、护肾药,每天吞十几片药成了家常便饭。
有位老患者曾自嘲:“我现在吃药比吃饭还讲究,早饭前3种、饭后2种,睡前还得再来个护心套餐。”
达格列净的降糖思路堪称“逆向思维”——既然血糖太多,干脆让肾脏把多余的糖直接尿出去!这招就像在身体里开了条“专属排水渠”。
正常人每天通过尿液排出的葡萄糖不到1克,而达格列净能让这个数字飙升到70克,相当于每天多排出14块方糖的量!这种通过抑制肾脏“回收糖分”的机制(专业术语叫SGLT2抑制剂),降糖效果立竿见影,还意外带来了三大惊喜:
护肾奇兵:
高血糖就像泡在糖水里的肾脏,迟早会“腌”出毛病。达格列净通过减轻肾脏过滤糖分的负担,能显著降低尿蛋白水平。有研究显示,使用达格列净的患者,肾功能恶化风险比传统治疗组降低39%。
心脏卫士:
它能让心脏“减负”。临床试验发现,达格列净使心衰住院风险直降35%,堪称糖尿病患者的“心脏保险丝”。
隐形减肥药:
每天多排70克糖,相当于白送身体280大卡的热量缺口。很多患者用药后体重自然下降,腰围也跟着缩水。
达格列净也不是“万能神药”。最新研究发现,停药两周后,单用达格列净的患者血糖会出现反弹,而配合中药序贯治疗的患者却能保持血糖平稳。
这揭示了一个关键问题:达格列净擅长“治标”,但要“治本”还需综合调理。
就像修房子不能只补裂缝,还要加固地基。
中医专家指出,糖尿病的“本”在于脾的运化失调,导致水谷精微无法正常代谢。这也是为什么现代医学开始推崇“降糖 护器官 调节代谢”的综合治疗模式。
达格列净与中药联用,或是未来糖尿病治疗的新方向——西药快速控糖治标,中药调理体质治本。
达格列净虽好,却不是人人适用。以下几类人群特别适合尝试:
血糖居高不下,尤其餐后血糖“过山车”的患者
合并高血压、蛋白尿的“糖肾”人群
体重超标,BMI>25的“胖糖友”
有心衰病史需要双重保护的患者
但要注意,用药初期可能出现尿频、口渴,这是正常现象。极少数人会出现泌尿系感染,保持私处清洁、多喝水就能预防。
孕妇、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则需遵医嘱慎用。
2024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吹响了糖尿病治疗革命的号角,治疗目标从“单纯控糖”升级为“保命护脏器”。
在这个新战场上,达格列净与GLP-1受体激动剂(既能降糖又能减重)形成黄金搭档,一个主攻“排糖护肾”,一个擅长“调节代谢”。
更令人振奋的是,我国科学家正在探索达格列净与中药联用的新方案。比如先用地黄宝源颗粒调理脾虚根本,再用达格列净快速控糖,这种“标本兼治”的策略在小鼠实验中显示出停药后血糖仍持续下降的神奇效果。
或许不久的将来,糖尿病患者真能实现“短期用药、长期获益”的梦想。
老张的故事还在继续。
现在的他每天一片达格列净,配合饮食运动,血糖稳稳达标。最近复查时,医生笑着说:“肾脏指标比三年前还好,你这算是逆生长啊!”
糖尿病治疗早已过了“埋头降糖”的年代。像达格列净这样既能控糖又能护肾护心的药物,正带领我们走向“治病更治命”的新纪元。
管理糖尿病就像打理花园——既要及时除草(控糖),也要施肥松土(护器官),才能让生命之树常青。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糖尿病治疗的2类“新药”更受青睐,二甲双胍的“时代”结束了?
糖尿病,作为全球最具挑战性的慢性病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的“常胜将军”,可是在2024年,糖尿病的治疗领域却发生了重大的震荡——二甲双胍的地位被动摇了!这个曾被认为是糖尿病治疗的“金字塔顶端”的药物,今天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救世主”。
那么,为什么在2024版的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二甲双胍的作用发生了巨变?GLP-1RA和SGLT2i这两类药物又是如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崭露头角?本文将揭开糖尿病治疗的新面纱,给你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康复Therapy
一、二甲双胍:曾经的“英雄”逐渐失宠1.二甲双胍的黄金岁月已经过去?
过去十年中,二甲双胍一直是全球糖尿病治疗的“基石药物”,几乎每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都离不开它。因为它效果确切,副作用相对较少,曾一度被誉为治疗糖尿病的“黄金标准”。然而,随着新型药物的崛起,二甲双胍的辉煌逐渐被挑战。
在2024版指南中,二甲双胍依然被作为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药物”,但在临床治疗中的首选地位被削弱。对于有心血管、肾脏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不再是单纯的二甲双胍,而是开始倾向于GLP-1RA和SGLT2i等新型药物的联合使用。
2.二甲双胍的“瓶颈”是什么?尽管二甲双胍在降糖方面效果显著,但随着新型药物的不断研发和临床试验数据的不断积累,其局限性也日益显现:
- 胃肠道副作用:二甲双胍常见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往往让患者难以坚持长期治疗。
- 无法提供多重获益:二甲双胍的作用仅限于降糖,并不能有效提供对心血管、肾脏等重要器官的保护。
这些局限让它在面对现代糖尿病治疗需求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二、GLP-1RA与SGLT2i:糖尿病治疗的“未来之星”1.GLP-1RA:不仅降糖,还能“治病”
2024版指南中,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的崛起给糖尿病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这个新兴药物不仅在降糖效果上与二甲双胍不分上下,更重要的是,它具备了减重、心血管保护、肾脏保护等多重疗效。特别是在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病的患者中,GLP-1RA成为了“首选药物”。
- 减重效果:GLP-1RA帮助糖尿病患者减少体重,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减重不仅有助于血糖控制,还能减轻其他合并症。
- 心血管保护:研究表明,GLP-1RA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特别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中。
- 肾脏保护:GLP-1RA不仅对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有效,还能通过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这些优势让它成为了糖尿病治疗领域的新宠。
除了GLP-1RA,SGLT2抑制剂(SGLT2i)同样成为糖尿病治疗的新主力军。SGLT2i类药物,如卡格列净、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能够通过抑制肾脏中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减少血糖的重吸收,从而起到降糖作用。
然而,SGLT2i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降糖效果,更在于其心肾双重保护作用。近年来的临床试验表明,SGLT2i能够有效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心衰的发生,并且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同样具有显著疗效,甚至能够降低因肾功能衰竭导致的死亡率。
3.GLP-1RA与SGLT2i的“黄金搭档”在临床实践中,GLP-1RA与SGLT2i常常联合使用,形成强大的“组合拳”。这两类药物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同时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心脑肾保护,成为了糖尿病治疗的新方向。
三、为何2024版指南如此推崇GLP-1RA和SGLT2i?1.多重获益,患者获益更多
GLP-1RA与SGLT2i的崛起,与其“多重获益”密不可分。在糖尿病治疗中,控制血糖固然重要,但如今的医学研究表明,单一的降糖已不足以应对糖尿病的复杂性。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心血管疾病、肾脏损伤、肥胖等多种问题,因此,治疗时需要关注多个方面的综合管理。
GLP-1RA与SGLT2i正是在这一点上具备了无与伦比的优势——它们不仅控制血糖,还能减重、保护心血管、维护肾脏功能,因此被誉为“糖尿病的全方位治疗”。
新版指南强调个体化治疗,这一点尤为关键。对于不同的患者群体,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很大差异。心血管疾病患者应优先选择GLP-1RA或SGLT2i,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则可选用SGLT2i。
四、如何选择糖尿病治疗药物?
1.心血管疾病患者:首选GLP-1RA和SGLT2i,二甲双胍可以作为辅助手段。
2.肾脏功能受损的患者:SGLT2i优于二甲双胍,其显著的肾脏保护作用可以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程。
3.体重管理困难的患者:GLP-1RA由于其显著的减重效果,成为肥胖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选择。
五、总结:糖尿病治疗的未来已来
2024版糖尿病防治指南无疑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随着GLP-1RA与SGLT2i等新药物的推崇,糖尿病治疗不再仅仅局限于降糖,而是向着全方位、个性化的管理迈进。在这个新时代,糖尿病患者不再是“单打独斗”的战士,而是依赖于强大的药物“联盟”共同对抗这一慢性病。
糖尿病治疗的未来,是精准、综合、个性化的治疗,通过药物的合理搭配与多重获益,帮助患者实现更长、更健康的生活。
糖尿病治疗的“黄金时代”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的药物选择和治疗理念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而二甲双胍作为治疗的基础药物,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部分,但它的独立地位已经不复存在。对于医生和患者而言,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是应对糖尿病挑战的关键。
@头条健康#药物##健康#
中西合璧,异曲同工:津力达颗粒在老年二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在糖尿病的治疗领域,中西医结合疗法正逐渐成为最新热点。近日,河北省人民医院的齐翠娟教授分享了一例老年二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津力达颗粒的病例,为我们揭示了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的新思路。
河北省人民医院齐翠娟教授会上分享
患者是一位77岁的老年女性,长期遭受口干、多饮、多尿的困扰,这些症状已持续15年之久。5年前,她开始出现便秘、间断的口干、多饮和肢端麻木等症状,治疗方案调整为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但血糖控制并不理想。1年前,病情进一步恶化,被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开始规律使用多种降糖药物,但血糖波动依然很大。一个月前,患者自行加用恩格列净后,口干症状加剧,还出现口苦、全身乏力、尿频尿急、尿液浑浊及体重明显下降等问题,遂入院诊治。
入院检查发现,患者消瘦,BMI仅为17.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体征明显,且合并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齐教授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首先采用胰岛素泵进行强化降糖治疗,有效控制了血糖水平,但患者反映口干症状未明显缓解。随后,调整治疗方案为德谷门冬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并加用津力达颗粒。
津力达颗粒作为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的功效,适用于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的糖尿病患者。联合用药过程中,患者口干、乏力等症状明显缓解,血糖水平进一步下降,且胰岛素和西格列汀的用量相应减少。这一变化彰显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独特优势。
津力达颗粒之所以取得显著效果,与其多靶点药理作用密不可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津力达颗粒能保护胰岛功能,增强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稳定调控血糖。同时,它还能调节血脂、降低体重,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津力达颗粒还能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改善微循环,降低早期肾损害和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此外,齐翠娟教授分享到,在临床实践中,津力达颗粒与西药联合应用的疗效也得到了广泛验证。多项荟萃分析显示,在二甲双胍、瑞格列奈、吡格列酮、格列齐特和西格列汀等西药的基础上加用津力达颗粒,能够进一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
通过这个病例的分享,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津力达在改善糖尿病症状、降低血糖、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疗效,长期应用安全性好。对于老年二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那些病程长、并发症多、对西药治疗有顾虑或副作用明显的患者,津力达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无疑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案。
展望未来,齐翠娟教授表示将继续探索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更多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她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将成为更多患者的选择,帮助他们摆脱糖尿病的困扰,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