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口服药护肝(糖尿病患者口服用药指导)

认真科普的赵博士 0
文章目录:

有脂肪肝的2型糖友必看!2025指南力荐:这3类药,既降糖、又护肝

一直以来,在2型糖尿病的诊治过程中,大家都忽视了一个隐匿的“风险因素”---脂肪肝。

有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50%-70%合并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尤其是存在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并且,这类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是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近2-3倍。

事实上,这种2型糖尿病与脂肪肝“相伴共存”的现象并非偶然,其背后反映出的是“胰岛素抵抗”与“脂代谢紊乱”在人体内的深度纠缠!

举例来说,当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时,肝脏会被迫将更多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储存,从而促进肝细胞的脂肪变性。而反过来,肝细胞内的脂肪沉积,又会刺激炎症因子的释放,进一步加重全身的胰岛素抵抗。

如此一来,在合并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就很容易形成【高血糖→脂肪肝→更高血糖】的“恶性循环”。

对此,有研究发现:脂肪肝患者的肝脏糖原合成能力较健康人群明显下降,这意味着,他们往往需要更高剂量的胰岛素才能维持血糖稳定。

而长期处于"高糖、高脂"环境中的肝细胞,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癌变的可能性,则较普通肝细胞增加3-5倍。

简言之,脂肪肝的存在让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更加不易控制,而2型糖尿病的存在,则让脂肪肝更容易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可惜的是,在传统治疗模式当中,绝大多数患者都只把注意力给聚焦在了“降糖”上,却忽视了针对“脂肪肝”的改善!

好在,由众多权威学术机构共同发布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5年)》首次打破了这一局限,明确提到有3类降糖药“既能降糖、又能护肝”。

毫无疑问,这为破解“2型糖尿病与脂肪肝共病”的困局,提供了明确的解决方案。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5年)》

一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

司美格鲁肽、度拉糖肽、利拉鲁肽等为代表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是近年来在2型糖尿治疗领域的明星药物之一。由于其名字当中都含有“肽”字,因此,也被大家习惯性地称之为“肽类”降糖药“肽类”降糖针

这类药物之所以非常出名,原因在于:一方面,司美格鲁肽、度拉糖肽、利拉鲁肽等部分“肽类”降糖药被证明具有除降糖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与肾脏保护效果”,可以改变心肾高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另一方面,则是它们还常常具有非常显著的减重作用,可以帮助肥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减轻体重甚至“逆转”糖尿病。

而如今,最新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5年)》一上来就告诉大家:【司美格鲁肽】能够改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伴肝纤维化患者的肝脏组织学特征,可以减轻患者体内的肝脂肪变性程度、缓解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而利拉鲁肽也同样被证明可以缓解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且不加剧肝脏纤维化。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5年)》

由此可见,以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等为代表的“肽类”降糖药,不光是在“心血管与肾脏保护”以及“减重”方面给大家带来了惊喜。原来,这类药物也可以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改善脂肪肝的情况,并预防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

二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

在如今的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与“肽类”降糖药齐头并进、同样成为了明星药物的,还有以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等为代表的“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也叫“列净类”降糖药

与“肽类”降糖药一样,“列净类”降糖药也被证明具有非常显著的“心血管与肾脏保护效应”特别是在慢性心衰的治疗方面,“列净类”降糖药更是已经成为了标准用药之一。

不过,与“肽类”降糖药不同的是,“列净类”降糖药的减重效果不算很强,并且,全部是以口服为给药方式(“肽类”降糖药主要通过皮下注射来给药)。

而在对于脂肪肝的改善方面,《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5年)》则是提出: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列净类”降糖药被证明可以降低脂肪肝患者血清当中转氨酶的水平以及影像学评估(肝脏超声)的脂肪肝严重程度。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5年)》

也就是说,与很多人所以为的“吃西药只会升高转氨酶并加重脂肪肝”不同,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列净类”降糖药的过程中,其实有希望让脂肪肝升高的转氨酶有所下降,同时,也让超声上显示的脂肪肝程度有所减轻。

三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

从作用机制上看,以吡格列酮为代表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一类可以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敏感性的药物,简称“胰岛素增敏剂”

理论上,吡格列酮可以通过激活PPAR-γ受体,促进脂肪从内脏(比如肝脏)向皮下的重新分布,从而改善脂肪肝以及由脂肪肝所引起的肝脏炎症。

对此,早就有临床研究证明,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使肝纤维化改善率提升至50%以上,并且,显著降低转氨酶水平。

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5年)》也有明确提到:吡格列酮可以有效缓解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患者的肝组织学特征。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5年)》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如今的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吡格列酮这类药物的实际临床地位要明显弱于前面所提到的“肽类”降糖药与“列净类”降糖药。这是因为,其不良反应问题常常被大家所诟病。

比方说,有临床观察就发现,约5%-15%的患者在使用了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以后会出现水肿与体重增加,长期使用还可能增加骨密度的下降风险(尤其绝经后女性)。更可怕的,其所带来的水钠潴留效应,甚至有可能导致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情恶化……

当然,除了前面所提到的这3类药物以外,《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5年)》还对其他类型的常见降糖药做了小结:

  • 二甲双胍虽然不能有效缓解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但却有可能减少脂肪肝患者进展为肝细胞癌的风险;
  • 而剩下的比如胰岛素、阿卡波糖以及“列汀类”降糖药等等,则没有研究证据显示它们对脂肪肝存在明显的保护作用。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5年)》


综上所述,最新的权威医学指南明确指出:有3类降糖药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具有改善脂肪肝的作用。

对于合并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无疑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治疗引导。

特别是,在这3类药物当中,“肽类”降糖药与“列净类”降糖药这2类都是如今在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非常热门的重要药物。可以说,这与当前主流的治疗理念几乎是“不谋而合”的。而剩下的吡格列酮,则因为不良反应问题而相对应用较少。

当然,很多时候,究竟应该优先选择“肽类”降糖药还是“列净类”降糖药,也有不少的讲究。

比方说,除了脂肪肝以外,肥胖/超重情况比较严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优先选择司美格鲁肽、利拉鲁他等“肽类”降糖药会比较好。因为,它们的减重作用更为显著。

再比如,有慢性心衰又或是肥胖/超重不太严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则最好是优先使用“列净类”降糖药。毕竟,“列净类”降糖药是心衰的标准用药之一,同时,减重作用也不会太强。

但不论如何都请合并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定记住,在“降糖”的同时,也别忘了“护肝”!


【参考文献】

1,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5年) 2025年3月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在线发表

2,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年1月 第17卷 第1期

3,2型糖尿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年6月 第20卷 第6期

---健康科普,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诊!---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惹上糖尿病,不仅要降糖,还要注意护肝

提到糖尿病,人们会想到血糖升高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而肝脏作为调控糖脂代谢的重要器官,其功能异常往往被忽视。

事实上,2型糖尿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也称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俗称“脂肪肝”)密切相关,二者常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

一方面,2型糖尿病会促使肝脏发生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甚至会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

另一方面,脂肪肝不仅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更难控制,还会加重脂代谢紊乱、加快靶器官损害。

因此,患了糖尿病,不仅要重视降糖,还要注意护肝。目前尚无药物被批准应用于脂肪肝的保肝治疗,以减重为中心的综合管理(包括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有效手段。

如何护肝?

生活干预和药物治疗,两手抓!

生活方式干预

● 饮食控制热量限制是减重的关键。患者可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方案,做到既控制总量又营养均衡,特别要注意戒酒。

● 适当运动在无其他合并症及并发症时,患者宜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动感单车等,每周锻炼3~5次,每次至少30分钟,总时长150~250分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减重目标为减轻体重的7%~10%,减重速度可控制在每周减轻0.5~1千克,尽量避免体重下降过快和体重波动。减重的同时注意增肌,避免脂肪和肌肉都减少。

经3~6个月生活方式干预未能有效减重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奥利司他等药物,但须警惕不良反应。经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仍未有效减重的患者,如果体质指数>30千克/米²,可考虑减重代谢手术。

药物治疗

● 降糖药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首选吡格列酮,其可减轻肝脏病变程度。多项研究显示,二甲双胍也可以减轻肝脏炎症,降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使患者获益更多。近年来,以胰升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为代表的新型降糖药也有减重作用,有利于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治疗。

● 护肝药和肝酶异常的患者可联用1~2种护肝药,如多烯磷脂酰胆碱、双环醇、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S-腺苷蛋氨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连续3个月检测肝酶降至正常范围后,再巩固治疗3~6个月,可逐渐减量、停药。

● 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脂肪肝,建议每天补充15g以上膳食纤维。

● 肠道菌群与机体代谢紊乱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可能成为防治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新方法。

●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者往往还有高血压、血脂异常,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降压药和调脂药。

科室简介

上海新华医院内分泌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也是国家住院医师和内分泌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现有专科医师16名,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10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博士12名,硕士3名。科室现有床位43张,年出院病人近2000人次;周一至周六均设有专科和专家门诊,年门诊量近16万人次,单科门诊量在上海各大医院处于前列。

内分泌科现设甲状腺、骨质疏松、肥胖、高尿酸血症、围产期内分泌5个专病门诊,主要从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下丘脑-垂体疾病、痛风和高尿酸血症、骨质疏松、肥胖症、高脂血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内分泌科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医疗实践和研究工作,探索出了适合各类人群的诊疗方案,患者满意度高,医患关系和谐。科室围绕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的防治开展了系列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20余项,和其他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数项,在SCI收录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内分泌科将在保持已有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凝炼、集成研究重点,把内分泌科建设成为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学科。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有救!葛根芩连丸新功效,肝功能恢复显著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文案丨岐黄张大夫科普

编辑丨岐黄张大夫科普

糖尿病和脂肪肝,这两个名字一提起来,谁不心里一沉?一个管着血糖,一个牵着肝脏,两个“麻烦精”凑到一起,就像雪上加霜。偏偏这对组合还特别“亲密”,很多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肝功能异常,一查,竟然还合并了脂肪肝!更让人头疼的是,药物一吃一大把,却效果平平。难道只能任由病情恶化吗?最近,一个曾经被忽视的中药——葛根芩连丸,突然火了。研究发现,它不仅能控制血糖,还对脂肪肝有显著改善作用。

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并不是少见现象。据统计,超过50%的糖尿病患者会合并脂肪肝。这主要是因为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密切相关,血糖长期过高会导致脂肪堆积在肝脏中,形成脂肪肝。更可怕的是,如果脂肪肝得不到控制,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就像是在原本已经脆弱的健康基础上,再加上一块随时可能崩塌的砖。然而,传统的治疗手段却一直难以同时兼顾糖尿病和脂肪肝。

葛根芩连丸的出现,给了大家一个新的希望。这是一个传统的中成药,原本是用来治疗湿热泻痢的,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它竟然对糖尿病和脂肪肝都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作用。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其实,这背后有着科学的依据。

我们先来说说糖尿病和脂肪肝的关系。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作用不足或抵抗性增加,导致血糖升高的同时,身体对脂肪的代谢也出现紊乱。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糖越高,脂肪堆积越多,肝脏负担越重。更糟糕的是,脂肪肝还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让血糖更难控制。两者相互作用,像一对难以分开的“难兄难弟”

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糖尿病用降糖药,脂肪肝靠减肥和护肝药。虽然这些方法有效,但见效慢,而且副作用也不少。比如很多降糖药会加重肝脏负担,护肝药又可能干扰血糖控制。对于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患者来说,这种“分开治疗”的方式显然不够理想。

葛根芩连丸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能够同时调节血糖和脂肪代谢。研究发现,葛根芩连丸中的主要成分葛根、黄芩和黄连,具有多重药理作用。葛根含有丰富的异黄酮类物质,具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的作用。黄芩和黄连则有抗炎、保护肝脏的效果。尤其是黄连中的小檗碱,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发现它不仅能降糖,还能抑制肝脏脂肪堆积

一项针对葛根芩连丸的临床研究显示,服用葛根芩连丸的糖尿病患者,其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血糖水平都有显著改善。而且,与单纯使用降糖药相比,患者的脂肪肝程度也有明显减轻。这说明葛根芩连丸不仅能控制血糖,还能直接作用于脂肪肝。

除了临床数据,还有很多患者的真实反馈。一位45岁的刘先生,患糖尿病已有8年,同时还有中度脂肪肝。为了控制血糖,他长期服用降糖药,但肝功能指标一直不好,甚至有些恶化。后来在医生建议下,他尝试了葛根芩连丸。3个月后,他的肝功能指标明显好转,脂肪肝也从中度减轻到了轻度。这让他非常惊喜,而血糖控制也更加平稳。

那么,葛根芩连丸到底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简单来说,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第二,抑制肝脏脂肪堆积,减轻脂肪肝;第三,抗炎和抗氧化,保护肝脏细胞。这些作用协同起来,就能同时对糖尿病和脂肪肝起到治疗作用。

当然,任何药物都不是万能的。葛根芩连丸虽然效果显著,但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尤其是对于严重脂肪肝或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另外,单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重要。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适量运动,脂肪肝患者则需要避免高脂肪、高糖饮食。这些看似简单的习惯,实际上对疾病的控制非常关键。

对于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患者来说,葛根芩连丸的确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它的出现,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医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思路。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药物都不是“灵丹妙药”,只有结合科学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控制疾病,恢复健康。

最后,给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患者一些简单的建议:

1. 每餐少吃一口,控制血糖和体重。

2. 每天坚持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比如快走、游泳。

3. 避免熬夜,规律作息,保护肝脏。

4. 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切忌盲目尝试偏方。

糖尿病并不可怕,脂肪肝也可以逆转。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积极面对,科学调理。葛根芩连丸的出现,虽然不是万能解药,但它为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治疗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早日走出疾病的困扰,重拾健康的生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