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蛋白粉增肌(糖尿病吃蛋白粉的好处)
有糖尿病,为何“增肌”很重要?糖友增肌有四大难点,怎样克服?
为了更好地控制住血糖,有不少存在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在积极地“减重”。但其实,除了减重以外,还有一件事情对控糖也很有帮助,但却常常被大家给忽视了,这就是“增肌”!
那么,增肌究竟为何可以帮助大家改善糖尿病呢?糖尿病患者想增肌,存在哪些难点?又该如何克服呢?这篇文章一次说清楚。
肌肉---调节血糖的重要器官原创内容,创作不易!希望路过的朋友们帮忙关个注、点个赞!看完这篇文章,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谢谢!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吃完一顿饭,体内的血糖都会随着食物的消化而升高。不过,由于胰岛素的作用,血糖并不会不停地上升,而是逐渐被降下去。
那么,这些血糖是被胰岛素给“消化”掉了吗?其实并不是!它们是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被“储存”起来了,等到人体需要的时候,可以再次被“调动”出来,为我们提供能量。而血糖被“储存”的地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肝脏,还有一个就是肌肉了!
一般,血糖是以“肌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肌肉当中,当我们进行身体活动、肌肉需要消耗能量的时候,就会“调动”肌糖原来为肌肉提供能量。
也就是说,肌肉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一个【血糖代谢与调节器官】。理论上,全身肌肉组织越多,对于血糖的储存和代谢能力就越强,体内的血糖水平就会越稳定;而体内的肌肉组织越少,则意味着对血糖的储存和代谢能力越差,血糖也就越难以得到理想的控制。
大量的临床观察却发现,与普通人群相比,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更容易观察到肌肉组织萎缩以及肌肉力量下降等【肌少症】的相关表现。
所以,搞懂了肌肉对于血糖调控的意义,大家也就不难理解:对于超重/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光要“减重”,与此同时还得“增肌”;而对于体型不胖甚至偏瘦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则更应该把饮食调整与运动锻炼的侧重点给主要放在增肌上!
糖友“增肌” 有四大难点一说起增肌,不少人简单地认为:这不就是多举举哑铃,多吃点儿蛋白粉吗!
但事实上,糖尿病患者体内一直存在着一些病理因素会加速肌肉组织的流失,这使得糖友们增肌所面临的挑战比普通人更大。这其中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第一,相较于普通人群,糖尿病患者体内更容易出现高血糖、低血糖以及血糖剧烈波动等情况。
长期的血糖异常本身就会损害肌肉的生理功能,还可能对控制肌肉的神经系统造成损伤,从而加快肌肉组织的萎缩与肌肉功能的减退。
有医学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越高,往往肌肉力量的下降速度就越快。
第二,“胰岛素抵抗”效应会抑制肌肉的增长、影响肌肉的功能。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了,血糖转化为肌糖原并储存在肌肉当中,这一过程需要由胰岛素来促进。然而,糖尿病患者体内却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效应。
一方面,“胰岛素抵抗”会阻碍肌纤维蛋白的合成,这会使得肌肉质量出现下降;另一方面,“胰岛素抵抗”还会降低肌糖原的储存效率,从而减弱肌肉组织对于血糖的调节能力。
第三,糖尿病患者体内常常合并脂质代谢的异常,而脂质代谢异常会加重脂肪在肌肉组织当中的浸润。
这种脂肪在肌肉组织中的浸润,不光会减少肌肉本身的质量,同时,还会加重“胰岛素抵抗”效应。因此,这种现象会从多个层面加速肌肉质量与功能的流失。
要知道,脂肪在肌肉组织中的浸润并不只发生于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体内,在正常体重甚至偏瘦体型的糖尿病患者身上也可以出现。
第四,很多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其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减退。还有一些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功能较差,无法耐受高蛋白饮食。
这些都会使机体对于蛋白质的摄入下降,而足够的蛋白质、氨基酸是合成肌肉的前提。
总而言之,血糖异常、胰岛素抵抗、脂肪浸润以及蛋白质不足等问题,为糖尿病患者增肌带来了不少的障碍。
帮糖友“增肌” 注意三件事既然搞清楚了糖友们增肌的难点在哪里,那么,接下来就说一说,该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主要得注意三件事:
一 用好降糖药,稳定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有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减重、增肌的目的就是要减少降糖药的使用。因此,在刚开始增肌的阶段就把降糖药给减下来了。但这样做其实是操之过急了一些!
事实上,在增肌的早期阶段,利用降糖药维持平稳的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抵抗”效应,这对于增肌本身意义重大。在这一阶段不要慌着减药甚至停药,而是应该等到体重和肌肉含量达到一定的目标值以后,再尝试慢慢减药。
二 力量训练搭配有氧运动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力量训练”也叫“阻抗训练”是实现增肌的最有效手段,其他的方法往往很难取代力量训练的价值。
不过,由于脂肪对肌肉组织的浸润会加速肌肉质量与功能的下降,因此,在增肌的同时还要减脂。相对应的,也就不能为了增肌而只做力量训练,这样的效果反而不如力量训练与有氧运动相搭配。
一般,每周可以安排2-3次中高强度的力量训练,以训练核心肌群为主;与此同时,还应该安排至少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次保证30分钟以上。
三 补充足量的优质蛋白质/氨基酸
有效增肌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机体可以摄入足够的用于合成肌纤维蛋白的氨基酸。
对于胃肠道与肾脏功能均正常的患者来说,日常在饮食上应该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而对于胃肠道消化与吸收功能受损、肾脏功能存在减退的患者来说,则最好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针对性地补充更便于吸收的氨基酸。
简言之,糖尿病患者在增肌的过程当中,需要利用好降糖药确保血糖平稳;力量训练的同时得搭配有氧运动;与此同时,还需要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或氨基酸。
【参考文献】
1,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2年1月 第42卷 第1期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年4月 第13卷 第4期
3,Exercise/Physical Activity in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22
#合理用药知识大全#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请勿搬运!违者必究!---
糖尿病人需不需要吃蛋白粉?能不能吃蛋白粉,怎么吃?
经常会有糖尿病人或者他们的子女来问我,
孙医生,得了糖尿病能不能吃蛋白粉啊?
孙医生的观点是任何食物都能吃,关键是吃进去多少量,任何食物都能吃,花费和效果是不是能成正比。
蛋白粉作为一种精加工后的蛋白质成分,当然可以吃。
可孙医生有问题要问你,日常不吃蛋白质食物吗?
吃了蛋白质食物再添加蛋白粉,那么蛋白质的摄入量是不是就超标了呢?
花样繁多的鱼肉蛋虾奶不好吃吗?要去吃寡而无味的蛋白粉。
事实上,日常的饮食就能够保证足够的蛋白量,例如我们平时吃进的鱼、肉、蛋、虾、奶里面含有的主要营养素就是蛋白质。
保证一定的蛋白质量是对糖尿病人饮食的要求,当然很多糖尿病人吃进的蛋白质量多了,吃进的饭量多了,这也是血糖长期控制不理想的原因。
有些人认为蛋白质是营养品,是提高生活品质的一种体现;花费了一定的金钱,能够体现子女的孝心。
事实上,蛋白粉几乎都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还有一部分是从蛋清、牛肉中提取。蛋白粉的成分相差不大,追求高价格、名品牌,进口的等等其实意义都不是很大。吃进体内,都是要分解为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
国际上评价蛋白质好坏的标准是 PDCAAS 值,全称叫“蛋白质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分数”,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评估小组在1989年提出的蛋白质质量评估方法。
这种评估方法是以2-5岁儿童的必需氨基酸需求量为基准,将食物中可被利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之相比较。满分为1,即100%,表明该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质。
简单来说就是评价蛋白质经过消化之后的氨基酸配比是不是和人体需要的配比吻合,最好的得1.00分,也就是100%。目前市场上的蛋白粉差不多都是1.00分。同样是1.00分的普通食物,还有干酪中的蛋白、鸡蛋中的蛋白、牛奶中的蛋白、大豆中的蛋白。
对于普通人来说,专门去购买蛋白粉来补充蛋白质,一部分可能是智商税,不要相信导购天花乱坠的说明,说下大天来,也是蛋白质,多花了钱,对身体来说也没有什么额外的好处。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正常饮食后再添加蛋白粉,摄入的蛋白质量多了,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对于已经存在肾脏损害的糖尿病人,建议以动物蛋白为主,尽量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入。
那么蛋白粉适合什么人吃呢?
只有那些健身强度比较大的增肌训练,目的是为了练成浑身都是肌肉的“肌肉男”,才需要额外补充蛋白粉,而且在训练前的半小时吃进去效果才是最好。
好好吃饭,营养均衡,才是糖尿病朋友饮食治疗的不二法则。
我是爱生活、爱美食的孙医生,持续为大家提供优质控糖知识。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会影响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好好控制血糖、体重才是治疗的根本。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点赞、转发,让更多的人知道健康的事儿。
肌肉是血糖稳定器,IT男增肌半年实现糖尿病逆转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0日讯 40岁陈先生在医生指导下增肌半年,实现糖尿病逆转,昨天他兴奋地说,“没想到这是真的呢!”目前初发的年轻糖尿病患者一般多肥胖,脂肪多肌肉少,甚至有肌少症情况。“力量训练是糖尿病人的重要运动形式!”武汉市东湖医院内分泌专家管雅文号召糖尿病人积极运动起来。
40岁陈先生从事IT行业,平时不爱运动,经常点外卖吃,还喜欢喝碳酸饮料,2年前在体检中发现血糖升高,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仗着自己年轻,而且也没什么不舒服,陈先生不以为然,生活方式依旧如前,降糖药也是吃吃停停,直到半年前觉得疲乏无力时,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就诊,发现已经患上脂肪肝、2型糖尿病继发性大血管病变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还有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骨质疏松等多种慢性疾病。管雅文告诉他,如果不加以管理控制,后期会有更多的并发症发生,将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
陈先生这才意识到疾病的严重后果,请医生一定要帮帮他。经过系统检查及评估,管雅文发现陈先生体型偏胖,内脏脂肪较多,肌肉量偏少,没有其他免疫相关疾病,并不是一定要依赖胰岛素治疗,同时经过胰岛功能评估,陈先生C肽水平大于1.25ng/ml。管雅文告诉陈先生,他满足糖尿病逆转条件,只要他好好配合,就能够实现糖尿病逆转。
管雅文指出陈先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生活方式问题,告诉他一定要戒掉碳酸饮料,尽量少吃外卖,保持饮食清淡,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同时饮食运动管理,适当减重,系统学习如何进食、如何进行运动,尤其是加强力量训练。从此,陈先生调整了饮食结构,并积极运动,基本上每周都要去健身房进行力量训练,目前他的上臂围由之前的32厘米增加至37厘米,在未吃药的情况下血糖也能维持在正常水平。
“肌肉是天然的降糖药,是血糖稳定器”据管雅文介绍,每公斤肌肉能够储存20到30克葡萄糖,以肌糖原形式储存起来。40岁后人体肌肉量会以2%速度流失掉,不及时增加,会导致血糖升高。一般情况,肝脏容量有限,而肌肉却是有极大空间的,肝脏能储存大概100g到120g糖原,而肌肉储存糖原大概200g至400g。
(长江日报记者毛茵 通讯员吴萍 喻茜 视频制作毛茵)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