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餐一餐二(糖尿病餐一餐二血糖没变化)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友的饮食处方

对于糖友来说,过节期间要保持血糖平稳,选对食物是关键。

●如何选主食

节日餐桌上的主食,有蒸、煮、炸、煎的,有酸、甜、辣、咸的,有细粮、粗粮,也有混合的。面对丰富可口的主食,糖友还是应按平日的饮食习惯,定量进餐。尽可能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主食,少吃白米、白面等过于精细的主食。

对于仅患糖尿病的朋友,建议每天至少进食一餐粗细粮搭配的主食,如两面发糕(玉米面、面粉)、金银馒头(小米面、面粉)、全麦面包、三和面(玉米面、豆面、面粉)、二米饭(粳米、黑米或小米)、小米糁饭(小米、玉米糁)等;若是合并有胃炎、胃溃疡、肝硬化等消化道疾病或消化道手术后不久的病友,就要限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麦麸、高粱、糙米、玉米、黑米等制作的主食。

●如何选蔬菜

节日期间,糖友摄入蔬菜不能减少,每日应进食300~500克新鲜蔬菜(生重),尤其是深色(绿色、红色、紫色等)蔬菜应占一半;若糖友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等疾病,应限制含盐较多的榨菜、咸菜等腌制菜品;如糖友正处于消化道手术后恢复期,应注意选择嫩叶或瓜茄等含膳食纤维较少的蔬菜,并且要切碎、煮烂,并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不选粗、硬的芹菜、豆角、韭菜、生萝卜、竹笋等蔬菜,以免对伤口产生刺激;对于牙齿有松动或脱落的老年糖友,要选择容易消化的,煮软、切碎的小块蔬菜,少选辛辣调味品加工的菜肴。

●如何选肉蛋奶豆

面对香味十足、丰盛的各种肉类食品,糖友需谨慎进食,不可超量,以平日摄入量为主。一般选择含脂肪和胆固醇相对较少的鱼、虾,鸡、鸭、鹅肉(去皮)及牛、羊、猪瘦肉等。尽量不吃红烧肉、猪头肉、肚肺汤、涮锅、浓肉汤、大块肥肉、动物内脏、腊肉、香肠、熏肉等含嘌呤和脂肪多的肉食。

肥胖合并有冠心病、高血脂的糖友,要选低脂或脱脂奶,保证每日300克液体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不要把乳饮料当成纯奶)。每周吃3~4个完整的鸡蛋(蛋白和蛋黄一起吃)。合并有肾脏疾病的糖友,要慎选豆类制作的菜肴,如家常豆腐、麻辣豆腐、拌豆腐丝、炒豆芽等,要控制进食量。

●如何选水果

节日期间,家家准备的水果也会异常丰盛。糖友要根据自身的血糖控制情况来挑选,如果血糖平稳或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可适量进食低GI(血糖生成指数)的水果。一般选择苹果、雪梨、草莓、柑橘、桃、柠檬、西瓜、樱桃等。最好在两餐之间进食,每日200克以内为宜,并适量减少主食量;对一些陌生的、含糖高的水果,还是点到为止,切不可过量。

●如何饮酒水

节日期间,糖友要保证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以白开水或淡茶水为主,避免饮用含糖软饮料。另外还要戒烟限酒。

●如何选油盐

食盐每日摄入不超过6克,若糖友合并有严重的高血压、肾脏病,每日要控制在2~3克,可选用低钠盐(高钾患者除外);若是合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者,要选无碘盐。烹调最好选植物油,不用动物油,每日用油控制在25~30克。若在饭店进餐,最好准备一碗开水,把菜肴涮一下再吃。

●如何选坚果

常见的坚果有花生、葵花子、南瓜子、开心果、腰果、榛子、松子、核桃、栗子等,这些坚果含脂肪和淀粉都比较多,属于高能量食品,糖友要注意节食。

节日期间,娱乐活动比较多,容易导致生活不规律,糖友还是要尽量按平时的作息时间,一日三餐饮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可暴饮暴食、不可漏餐(每天吃2顿饭)。还要注意进餐顺序,应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这样对控制餐后血糖有利。另外,糖友还应坚持适当运动,这样才能保持血糖平稳,健康过节。(老年健康报)

来源: 东南早报

糖友\u0026#34;福音\u0026#34;,一餐2片血糖稳稳的

热热热!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可这个时节对于糖友们来说却是治疗的好时机(夏季是一年中血糖相对偏低的季节),当然也是最考验糖友们自律性的时刻。

虽说夏季血糖一般比较好控制,但糖友们如果放松警惕或是控制不当,就容易出现并发症。那夏季控糖有哪些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呢?下面来给大家划4个重点:

吃药很讲究

夏季血糖虽较低,但糖友们如果稍不注意,就容易摄入过多热量,从而增加血糖控制难度。因此建议糖友夏季多吃蔬菜,少食多餐。同时夏季气温高,还应有规律地、少量多次增加饮水量。如果血糖控制得不错,可以在两餐之间适当进食一些水果,如梨、桃等。

血糖监测不可少

血糖监测,是糖友们最重要的功课,它不仅是显示血糖控制情况的"风向标",更是糖友们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夏季血糖易发生变化,糖友们一定要经常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值随时调整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方案。

运动要持之以恒

对于糖友们来说,日常运动是一定要有的。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切记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很容易引起血糖不稳定。建议运动遵循 "135"原则,即饭后1小时进行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每周保持5次以上的运动频率。

科学用药很重要

对于生活方式和习惯都较为良好,但血糖依然居高不下的糖友来说,就要积极调整药物治疗方案,选择更有效、适合自己的控糖药物。要知道科学选用降糖药,不仅不会伤到肝和肾,还能在血糖得以平稳控制后,对肾和肝起到保护作用。

虽说上面四个重点,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糖友们有效控糖,但想要安全、平稳地控糖,合理服用药物也是必要的。控糖药物,几乎是所有糖友不离身的生活必需品。其中, 2型糖尿病患者更是需要终身进行药物治疗。

然而在用药过程中,他们又常陷入以下窘境:

1. 使用口服类的降糖药后,只能短时间内维持血糖稳定,一旦用药时间太久,就易产生耐药性,药效也会逐渐变弱;

2. 因为选用的降糖药效果不是很好,就通过频繁更换降糖药或是自行增加用药量来降血糖,长此以往,便会对药物产生抗药性,胰岛功能也会日趋减弱。最为可怕的是,并发症或是严重的应激反应也会随之而来,甚至危及生命;

3. 降糖药价格高,且部分药物服用后,还会造成肠胃无法逆转的病变,甚至造成肝肾功能严重损伤,简直痛不欲生。

2型糖友们的烦恼, "解药"来啦

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进展性疾病,虽说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上面糖友的烦恼也是可以解决的,而解决的关键在于,要选好初始用药并遵循用药原则。

当前市面上,降糖药物种类繁多,各有优劣,让许多糖友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其中,由德国制造的阿卡波糖,是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里还把阿卡波糖定位为一线用药,它比其他药物安全性更高,低血糖风险更小。

与一般控糖药物不同的是,阿卡波糖采用的是非促泌机制,糖友在服用后,不会损伤胰岛β细胞,也不会导致患者体重增加。它是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机制,从源头控制餐后血糖。值得一提的是,它还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并因此机制获得中国IGT适应证。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药物需要长期使用,因此除了安全有效外,简单便捷的服用方式也很重要。以阿卡波糖为例,只需随餐服用,一日三次,一次2片,非常简单方便。而且今年小绿盒阿卡波糖还中选国家集采糖尿病用药,价格十分良心,算下来1个月都能省出一个包包呢,很好的减轻糖友医疗经济压力。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兼具用药效力和经济实惠的优点,为众多糖友带来了福音。

"防"远比"治"更重要

诚然阿卡波糖可以给予糖友们更多呵护,但相比于治疗,预防更加重要!关于血糖预防,有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餐后血糖7.8 ,大家一定要注意!因为这个神奇又可怕的数字"掌控"着人体健康密码,它甚至还是加速糖尿病进程的"助推器"。日常生活中,一旦我们的餐后血糖指数超过7.8就要引起重视了,即使空腹血糖正常,餐后一旦超过7.8就意味着患糖尿病前期风险更高。在国内糖尿病高发的当下,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控好餐后血糖刻不容缓。

健康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再加上药物阿卡波糖的助力,血糖就能稳稳的,糖尿病人也能健康生活!

医生常说糖尿病人主食大概2两,这2两到底是什么意思?一文说透

<点击右上角关注“糖尿病管理团队”头条号,与15万糖友一起学习靠谱的糖尿病知识>

如果你经常去医院复查或者去营养科咨询饮食问题,可能会听到医护人员跟你说:

主食不超过2两饭呀!

当时听着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回去一操作,发现问题来了:

糖尿病人都知道吃米饭升血糖,为什么还强调一餐要吃2两饭?

这2两饭到底是啥意思,是2两生米煮熟的饭,还是2两熟米饭?

要是2两生米煮的饭,吃下去血糖不得崩盘?我可不敢吃。

今天我就从营养学角度给您详细说一说。

糖尿病人都知道吃米饭血糖升高很明显,为什么医生、营养师还强调一餐要吃2两饭呢?

大家不要思维定势,2两饭不单单指白米饭,而是泛指100g主食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所以这里的2两饭可以是白米饭、也可以是杂粮饭、也可以是杂豆饭、或者是2两面粉制成的馒头、包子、面条等主食。这些主食提供的碳水化合物,虽是升血糖的"罪魁祸首",却是供给大脑最高效清洁的"燃料",是保持血糖稳定的中坚力量。吃过量的主食血糖自然会高,但吃不够时,大脑需要的营养供给不足,易出现思维迟钝、头晕、易疲倦等,也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加剧血糖波动。经常性低血糖使大脑供能不足,还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性损伤,也易诱发急性心血管疾病。

吃不够碳水化合物,身体所需能量不足就会动用脂肪和肌肉供能。脂肪过度分解容易酮体,出现饥饿性酮症,蛋白质过度分解,增加肌肉流失,引起消瘦、免疫力低下。

人在饥饿时,主食是最有饱腹感的,当过分减少主食量时吃,这一餐吃的饱腹感很弱,可能就会通过吃更多的肉、鱼类等荤菜以及油一点菜肴,这样一来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就过量了,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也增加心血管病的患病率,所以饭还是要好好吃。

一餐2两饭适用于所有糖尿病人控糖吗?

适用大多数糖尿病人,而非全部糖友。

糖尿病人的碳水化合物需达到每天总热量的50%-60%才能保证身体正常需求,折合为食物量约是每天250~350g。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也推荐我们每天250~400g粮谷类食物。所以糖尿病人一天半斤粮的说法是基于这个基础。一天半斤粮,合理分配三餐,一餐不超过2两饭,简单安排约是早餐50g(1两),午晚餐各100g(2两)。

有一种较粗略的主食计算方法:(身高-110)*5=一天主食量。如一位身高165cm的糖友,一天主食量粗略算为(165-110)*5=275g。主食升糖是必然的,粗粮较精白米含更多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矿物质,在胃肠道中消化较慢,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释放与吸收,降低升糖指数,所以有条件的糖友吃的主食可以试试粗细粮搭配。

那这2两饭是生重还是熟重?

最引争议的不是2两饭,而是2两饭到底是生重还是熟重。

我们以白米饭为例,2两(100g)熟米饭,碳水化合物才26g。而2两大米含有78g碳水化合物。不用说就知道吃2两生米煮的饭比2两熟米饭升糖力度大。

我们再来看看2两熟米饭和2两生米煮成的饭有多少?

我选了一个家里常用的装饭的碗,直径10.5cm,深度5.5cm。

直径10.5cm

深度5.5cm

盛了一份2两(100g)熟米饭

2两(100g)熟米饭

又将一份2两大米,把它煮成熟米饭约200g,盛到同样的碗里(如图)

2两大米,煮成熟米饭约200g

一看,很多糖友就诧异了,2两生米就煮这么点饭,并没有想像的那么“恐怖”。

是的,生米煮成饭的生熟比是2~2.2倍,与煮饭时放水量多少有关系,也与大米的吸水量有关系。举个例子:50g大米可以煮一碗粥,蒸米饭却连半碗都不到,所以您吃2两饭真不多。如果是吃馒头,50g的面粉只能做出约75~80g的馒头,约是半个。米、面、薯类、杂豆类有一定的吸水性,若以按熟重计算会导致能量、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而鱼肉类在煮熟后会有一定程度的缩小,以按熟重算会导致油脂蛋白质摄入过多的问题。故而配餐时所说的原料多少克均是烹调前的生重。

米饭怎么煮不升糖?教你一些小技巧

糖友吃米饭一般建议吃煮的Q弹米饭而不是过于软糯的,Q糖的米饭淀粉糊化少,升糖速度和力度相对会减弱点。

有的糖友可能对软糯和Q弹没有概念,这里有一些常见的煮米饭小技巧,大家可以试试:

1、以市面上常见的粳米和灿米为例,粳米和水的比例约为1:1.2,籼米和水的比例为 1:1.5,约是食指放入锅中的米上边,水量不超过食指的第一个关节既可。

2、煮杂粮饭千万不要把米和没泡好的杂粮或杂豆一起混合放到电饭锅里,要先把杂粮或杂豆浸泡15~20分钟后同大米放下去。因为杂粮饭我们一般以杂粮是否煮熟为标准,大米就会煮的过烂。另外,煮熟就起锅,不要再在锅里焖,焖一焖,就会过于软糯。

米饭的升糖速度与煮的时间长短有关,与粗细粮与进餐的顺序有关,与当餐的食物搭配有关。详细学习怎么吃,可以看我以前写的这篇文章:糖尿病人控糖的"八十一难题"之——主食怎么吃不容易升血糖?

关于饮食您还有哪些问题和我讨论呢?欢迎给我留言。

本文作者:营养师 郭碧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