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病人可吃的糖(糖尿病病人可吃红薯吗)

齐鲁壹点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可以吃什么糖?糖尿病适合吃麦芽糖还是木糖醇?

糖尿病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对糖尿病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糖尿病具体的发病因素以及治疗的方法却不了解。很多人误认为糖尿病是因为大量吃糖导致的,对糖尿病的误解不利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针对糖尿病患者可以吃什么类型的糖以及糖尿病患者适合吃麦芽糖还是木醇糖等相关问题,我们特邀请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唐咸玉为我们做专项解读。

糖尿病可以吃什么糖?

由于蜂蜜、果糖等糖类食物进食后会使血糖升高,增加血糖控制难度,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建议进食含糖较丰富的食物,但糖尿病患者可适当进食木糖醇等甜味剂,也可适量进食苹果、柚子、樱桃等含糖较少的水果,以满足患者对甜味的需求。

糖尿病适合吃麦芽糖还是木糖醇?

由于麦芽糖为双糖可被分解为单糖,且吸收较快,从而导致患者血糖波动较大,进食后血糖会迅速升高,因此不建议患者食用,而木糖醇为天然甜味剂,含热量较低,因此若患者无高血糖,且血糖控制达标的情况下,可少量进食木糖醇。

老年人治疗糖尿病需要严格降体重吗?

体重管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较为重要,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既不可过于消瘦,也不可过于肥胖,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同样遵循以上原则,这是因为体重过低或过高会导致患者体质下降,不利于身体健康,同时也不利于血糖控制,因此应将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

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是不建议大量吃糖的,因为人体中的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值,如果再通过饮食摄入糖分就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但是生活中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大量的使用胰岛素或者降血糖的药物,导致人体中的血糖远低于正常值,需要通过一定的摄入糖分来补充血液中的糖含量,临床上建议这类患者多吃一定的木醇糖,避免因为缺乏糖量导致疾病。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糖友,这些药您得躲远点!

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十分重要。有些药物如激素、利尿剂、烟酸等,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这些药,糖友应尽量避免服用。

激素类药物

包括糖皮质激素、避孕药、生长激素等,可引起血糖升高。糖皮质激素可促进糖原异生、减慢葡萄糖的分解和减少机体对于葡萄糖的利用,从而使人体血糖水平升高和糖耐量降低。避孕药可减少外周组织对于葡萄糖的吸收,升高血糖。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在功能上是相互拮抗的,长期使用生长激素,可使外周组织产生胰岛素抵抗,从而升高血糖。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拟交感神经类药物

如沙丁胺醇,在使用时可能会促使储存在肝脏和骨骼肌的糖原分解,导致血糖升高。然而,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给药时,其对血糖造成的波动会相应变小。

烟酸

又称为维生素B3,在起到降低血脂作用的同时,会增加胰岛素抵抗,抑制组织对于葡萄糖的利用,从而产生一定的升血糖作用。另外,目前临床上发现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胆固醇的同时,有引起血糖升高的趋势,这可能与他汀类药物会损伤患者的胰腺β细胞,进而间接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有关,但这点似乎还缺少相对明确的循证医学依据。

降压药

降压药中的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均可影响患者的血糖水平。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对糖耐量影响较大,对β细胞有毒性作用,在导致患者出现低血钾的同时还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因而糖尿病患者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会通过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及组织对于葡萄糖的利用而诱发机体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应当慎用。

免疫抑制剂

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胰岛细胞坏死、空泡样病变,从而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并增加机体胰岛素抵抗,从而使血糖升高,而且这种升血糖的不良反应与用药时间、剂量密切相关。

抗精神病类药物

氯丙嗪、氟哌啶醇、三氟噻顿、氯氮平、舒必利、奥氮平、利培酮等可导致患者产生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β细胞的反应性,从而引起血糖升高,其中氯丙嗪升糖作用最为明显。但通常情况下此类药物并不会引起严重的高血糖样不良反应。

蛋白酶抑制剂

如奈非那韦、沙奎邦韦、茚地那韦等,在抗HIV病毒治疗且维持较长时间后,可能会诱发高血糖症。患者应在治疗之前和第一年治疗中每间隔3~4个月检测基础血糖水平,若血糖稳定,才可以逐渐减少检测的次数。

化疗药物

如铂类、环磷酰胺等可对胰岛β细胞造成一定的伤害,从而使得胰岛素分泌减少,引起血糖的升高。此外,异烟肼、利福平、加替沙星、胺碘酮、甲状腺激素等药物也可以引起血糖的升高,其中人工合成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加替沙星还可能会引发血糖水平紊乱。

事实上,药物引起的血糖升高与药物的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患者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避免使用这些可能会诱发血糖升高的药物;若必需联合用药时,更加应当注意给药剂量和对血糖的影响,定期检测血糖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并适当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品种与剂量。此外,密切注意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那些可能会影响降糖药代谢的酶诱导剂或酶抑制剂,根据患者的基础水平和实际情况去调整药物剂量,合理、安全用药。其实,上述情况对于血糖水平处于临界状态的人群而言,同样有意义。

文/上海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 石浩强

编辑/ 管仲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点击下方图标,您的赞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哪些糖,哪些糖应该少吃

糖尿病不是直接因为吃糖引起的,但却与糖的过量摄入有关。

  • 过量的糖会造成总热量摄入过多, 在体内转化为脂肪,从而加重肥胖,并成为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温床。
  • 蔗糖、果糖等单糖或双糖摄入过多,会使血糖波动较大, 可出现餐后血糖升高。
  • 如果血液中的葡萄糖长期高于正常范围,葡萄糖大量经肝脏转化为脂类物质,就会引起血脂水平升高,导致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首次提出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对于“糖友”来说,如何控糖显然是更为迫切的要求。

好糖——食物中的天然糖分

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是一大类营养物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糖多指带甜味的单糖和双糖。

单糖包括血液内的葡萄糖、水果内的果糖和乳汁中的半乳糖;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及乳糖等。多糖又称多聚糖或复合糖,例如米饭、面食中所含的淀粉。

天然食物如各种水果、牛奶、蜂蜜等当中含有一些糖,如蔗糖、果糖、乳糖等。研究表明,蔗糖引起的血糖升高幅度并不比相同能量的淀粉引起的升幅更高。

所以,没必要绝对禁止糖尿病患者摄入蔗糖或含蔗糖的食物。

而且目前尚无证据显示,水果、蔬菜和其他食物中存在的天然糖类会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这些含糖食物。水果中的糖包括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一般果糖大约占5%~13%。但是含糖量高(15%以上)的水果,如蜜枣、柿子、香蕉等应该限制食用。

坏糖——食品中的各种添加糖

我们强调要摄取好糖,减少坏糖。那么什么是坏糖呢?各种添加糖都可称之为坏糖。

添加糖是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包括单糖和双糖,常见的有蔗糖(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等)、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他们对糖尿病患者是有害无益的。

以果糖为例,果糖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广泛运用于食品工业中,被大量添加于甜饮料、糕点和糖果中。

果糖是一种单糖, 是所有单糖中最甜的一种,也比我们最常使用的蔗糖甜,可以轻松依靠小肠黏膜的作用被吸收进人体细胞中而引起血糖迅速升高。

无糖食品并非不升血糖

无糖食品一般是指狭义上的不含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的甜味食品,但为了保证食品的口感,多含有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代糖甜味素。

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号称“无糖”的食品,虽然在加工时没有直接添加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等甜味糖, 无糖食品并非真的无糖,过多食用无糖食品后血糖同样会升高。

需注意的是, 一些无糖食品中虽未添加蔗糖,但是却有糖的替代品,如木糖醇、阿斯巴甜、糖精等。

这些成分过多食用可引起腹部不适、胀气、腹泻。当然,有些为糖尿病患者设计的无糖食品中,会添加膳食纤维作为功能成分,起到控制糖吸收速度,改善肠道功能的有益作用。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 无糖食品要适量食用。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弊端多

吃饭时,经常会有人说:“多吃菜,少吃饭”,实际上这样并不可取。根据食物中含糖量的多少, 可将其分为高糖、低糖和无糖三类。

  • 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主要包括食用糖和各种谷物;
  • 无糖食物主要包括各种食用油;
  • 低糖食物主要指蔬菜、水果和肉类。

低糖食物也就是“低碳水化合物食物”,这类食物成分中碳水化合物所占比例较少, 不同程度地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尤其对广大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预防及改善并发症有好处。但只吃低糖食物的观点也是个误区,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转变摄糖观念,注意隐形糖

有的人酷爱甜食, 一时难以戒掉糖,不妨先从转变观念开始, 主动减糖。

如从每周一次减糖餐开始,到每天少吃一种含糖食物, 久了口味就会变淡。

也可选择替代品,用水果代替甜食,烹饪时用橘皮、柠檬汁等代替糖的香味。

糖尿病患者要学会看加工食品的标签,在食品配料表中,白糖、砂糖、蔗糖、果糖等字眼排在成分表前几位的食品,说明其含糖量高,就一定要少买,或不买。

总结吃糖的健康建议:甜饮料绝对不喝;尽量多吃粗粮,从最天然的食物形态摄取碳水化合物;多吃蔬菜;水果可以吃,但要了解一下各种水果的糖分,不要盯着某种高糖分水果猛吃,均衡摄入更好。另外,减少在外就餐频率,多在家吃饭能更好控制摄糖量。

作者:岳钦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