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表现)

中医李隆文主任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尿路感染?一张方益气滋阴、通淋利尿,缓解糖尿病尿路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通常发病较慢,但容易反复发作,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反复感染会对患者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今天就来给大家从发病原因和调理思路上面,详细跟大家说说!

1、糖尿病合并有泌尿系统感染是由什么引起的?

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高,会出现尿糖等现象,更有利于细菌繁殖,导致感染。

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糖尿病会合并有血管病变以后,会导致血流缓慢,导致机体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对细菌的抵抗能力下降,也会容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

还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自主神经病变,导致排尿困难,甚至出现尿潴留等现象,导致尿液停留时间过长,从而引发泌尿系统感染。

另外,还有一些患者在口服达格列净片以后,也会出现尿路感染。

2、糖尿病合并有泌尿系统感染,应该如何调理?

糖尿病引起的尿路感染在中医上属于“淋症”的范畴,多为湿热下行,渗入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或肾阴亏虚所为。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清热利湿、养阴益肾的思路,用来缓解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个真实的医案,患者徐某,男性,时年63岁,患糖尿病已有4年之久,近一年以来,频繁出现尿频、尿痛等症状,尿检发现有白细胞和红细胞,经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炎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明显,经常反复反复发作,生活上有诸多不利,于是前来就诊。

经刻诊发现,患者神情疲惫,气少懒言,伴有乏力、多饮、尿频、尿痛等症状,夜尿频繁,可多达4~5次,头晕目眩,且下肢有轻微浮肿,观其舌脉,舌质淡红,舌苔薄黄。查其空腹血糖14mmol/L,尿糖( ),红细胞( ),白细胞( )。

这是典型的气阴两虚,膀胱湿热,需要养阴益气通淋。于是处以下方:黄芪、泽泻、山茱萸、生地黄、怀牛膝、车前草、黄柏、猪苓、菟丝子、琥珀末、茯苓、白茅根,水煎服,连服15剂,原达格列净片仍照服。

半个月后,患者前来复诊,自述头晕目眩、多饮多尿的症状已经减轻,尿痛的症状基本消失,夜尿减少1~2次,下肢浮肿改善。空腹血糖降为9.7mmol/L,尿糖( ),白细胞( ),红细胞( ),于是效不更方,继续连服21剂,达格列净片仍照服。

后又前来复诊,诸症渐渐消失,查其血糖空腹6.1mmol/L,尿糖正常,查其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均未检测出。于是再开15剂,让患者继续服用,用来巩固疗效。

一年后随访,患者基本上没有再出现过尿路系统感染,血糖也控制得不错。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用药思路;方中黄芪、生地黄益气健脾,滋阴生津;山茱萸、菟丝子温补肝肾;怀牛膝活血化瘀、利尿通淋;茯苓、泽泻利水渗湿;车前子、白茅根、琥珀末利水通淋;黄柏清热燥湿;甘草调和诸药。

由于这个患者气阴两虚,所以治疗中主要以益气养阴、匡扶正气、通淋利尿为主。

不过,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复诊,严格控制饮食,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血糖稳定!特别是对于糖尿病伴有泌尿系统感染,一定要注意防止复发,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服用药物进行防治。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辨证使用,切勿自行使用,以免贻误病情。

【以案说医】黄笑芝:益气育阴通淋汤治疗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经验

黄笑芝 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曾任广州第十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州市中医学会理事 、广州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分科学会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州分会专家人才库专家。2007、2008年广东省中医药高级职称评审工作评委,2009年被评为广州市优秀中医 ,2012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参与和指导多项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以女性患者多见,常呈慢性并发症过程,反复发作,治疗较为困难。张卫华自1996年4月-1998年2月,应用自拟益气育阴通淋汤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取得较好疗效,现整理如下。

一、临床资料

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选择符合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经检查确诊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小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白细胞;中段尿培养有致病菌生长。

2、一般资料

本组共38例,均为糖尿病专科门诊患者,其中男5例,女33例。年龄:36~49岁15例,50~59岁11例,60~69岁9例,70~73岁3例。患糖尿病病史最短2年,最长15年。合并泌尿系感染最短3个月,最长5年,大部分患者曾经应用过抗炎治疗,但效果欠佳。合并高血压24例,合并末梢神经病变28例,合并视网膜病变12例,合并坏疽2例。

3、临床症状

素有糖尿病史,疲倦乏力口干多饮,腰酸膝软,小便频数,余沥难尽,甚则发热,尿痛,时轻时重,遇劳加剧,缠绵难愈,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均超过8.2mmol/L,最高达19.6mmol/L;尿糖( ~ ),尿检白细胞( ~ )、红细胞( ~ )。

二、治疗方法

治以自拟方益气育阴通淋汤。方药组成:黄芪30g,生地黄、怀牛膝、茯苓、车前子各15g,黄柏、泽泻、山茱萸、猪苓各12g,甘草6g。

加减:尿频、尿急、尿痛明显者加栀子、蒲公英、木通;血尿者加白茅根,小蓟;大便干结者加大黄;发热者加金银花、连翘。合并高血压者加丹参、钩藤;合并末梢神经病变者加鸡血藤、桑寄生;合并视网膜病变者加枸杞子、菊花、蕤仁肉;合并坏疽者用外治法配合治疗。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7天为1疗程,每周复查小便常规1次。治疗4个疗程判断治疗结果。治疗期间,原治疗糖尿病的中西药物照常服用。

三、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1、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3次正常或中段尿培养转阴,空腹血糖有明显改善(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3mmol/L);显效: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基本消失,尿常规检查大致正常;有效: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减轻,尿常规检查有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及尿常规检查无变化。

2、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21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5例。临床治愈病例中,治疗3个疗程者13例,4个疗程者8例。总有效率为86.84%。临床治愈病例经半年以上追踪。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14.29%,用原方法治疗,再次获临床治愈。经治疗后血糖水平有12例维持在正常范围,其余病例大多有显著的降低。

四、病案举例

【基本资料】

李某,女性,时年62岁,1997年10月24日诊。

患Ⅱ型糖尿病2年多,近半年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经尿检发现有红、白细胞,诊断为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经抗炎治疗效果欠佳。病情反复发作,近1周来病情加重而来诊。

首诊证候

刻诊:疲倦乏力,气少懒言,口干多饮,尿频、尿急,时有尿痛,夜尿3~4次,小腹坠胀,腰酸膝软,头晕目眩,不耐劳累,双下肢轻度水肿,舌淡红,苔白黄,脉沉细略数。

查尿常规:红细胞( ),白细胞( ),尿糖( ),空腹血糖12mmol/L。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消渴、淋证。

证属:气阴两虚,下元不固,膀胱湿热。

治法:益气育阴通淋。

处方:自拟益气育阴通淋汤加味。

黄芪30g,山茱萸、泽泻、黄柏、猪苓各12g,生地黄、车前草、怀牛膝、菟丝子、茯苓各15g,白茅根20g,琥珀末(冲服)3g。每日1剂,水煎,复渣分服,连服7剂。原口服消渴丸照服。

随诊过程

二诊:11月6日

服上药后口干眩晕好转,尿频尿急减轻,夜尿减少,已无尿痛。浮肿消退,余各症也有所减轻,复查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 )、尿糖( ),空腹血糖9mmol。知药已对症,仍照原方法治疗。连续治疗3周,每周复查尿常规1次。

从治疗第3周起尿检已基本正常,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消失,治疗第4周尿常规检查。尿糖(±~ )。其余全部正常,空腹血糖8.6mmol/L。以后连续复查多次尿常规,均未见有红、白细胞。临床治愈。

五、讨论

1、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中医多从消渴、淋证论治。从病因病机分析,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糖尿病患者罹病日久,气阴两伤,脾肾两虚证占了大多数。在此情况下,湿热之邪容易外犯、流注膀胱而为淋证,在急性发作时表现为正虚邪实,在慢性期表现为正虚邪恋,治疗时既要照顾糖尿病本虚证,益气养阴,扶助正气;同时也要考虑合并泌尿感染邪实证,通淋利尿祛邪外出,在治疗用药方面,益气养阴切忌滋腻碍邪,通淋利尿避免苦寒伤阴。益气育阴通淋汤是在济生肾气丸基础上化裁而成。方以黄芪、生地黄、山茱萸、怀牛膝、茯苓益气养阴,补肝肾,健脾胃,补而不腻;以车前子、黄柏、泽泻、猪苓清热利尿通淋,利不伤阴;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体现出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标本同治的指导思想。临床治疗结果证明,本方对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有较好疗效,既可控制和治疗感染,也对维持正常血糖水平也有帮助。

2、糖尿病患者由于抵抗力较差,很容易合并感染,尤其是泌尿系的感染。由于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植物神经病变,常有排尿不畅,尿潴留情况发生,进而发展成神经源性膀胱,为细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又因尿糖的增高而为细菌的繁殖提供了养份。特别是女性患者由于尿道较短,感染机会更大,本组中女性患者33例,占86.8%,证明女性患者是糖尿病合并感染防治的重点人群。糖尿病患者常以多尿为主要临床症状,在合并泌尿系感染早期,常被原发病症状所掩盖而不易被发现,患者常不能及时得到诊断而贻误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而形成慢性过程,反复发作,这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3、尿糖检验作为糖尿病患者监察病情,指导饮食和检验治疗效果,无疑是一种方便、快捷、无痛苦的方法,但尿糖的高低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与血糖同步,尤其是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由于细菌对葡萄糖的分解利用提高,尿糖值不能正确反映出病人的血糖水平。本组病例尿糖水平大多在( ~ )之间也证实这个观点,因此对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以尿糖值作为糖尿病检测时,应特别注意,否则会贻误病情,不利于感染的治疗与血糖的控制。

4、对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的治疗还应注意防止复发问题,本病容易复发的原因除了易感因素(包括再次感染)外,尚有治疗不彻底的问题。因此,对临床治愈患者还应注意追踪观察,定期复查。在临床治愈后还可间断服用本方一段时间以防复发。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作者:黄笑芝 主任中医师】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尿路感染?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这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具体如下:

  1. 高糖环境: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有的高浓度尿糖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使细菌容易在尿路中繁殖,进而引发尿路感染。这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尿路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1. 血糖控制不良:长期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其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功能减弱,导致组织修复能力和抵抗能力降低。此外,高血糖状态还可能使微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血液循环障碍,降低机体组织对抗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
  2. 免疫系统衰退:糖尿病患者中,中老年人占比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会逐渐衰退,这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并延长治疗时间的重要因素。
  3. 神经源性膀胱炎:糖尿病容易并发神经源性膀胱炎,可能会导致尿潴留,为细菌提供了更多的生长空间和机会,从而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
  4. 性别和年龄因素

女性糖尿病患者:由于女性尿道较短,细菌上行感染比男性更容易。此外,女性尿道口常有大肠杆菌存在,性交或导尿等容易诱发感染。妊娠妇女尿路感染的发病率也较无妊娠的同龄女性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妊娠也是尿路感染的重要原因。

男性糖尿病患者:到五十岁以后容易患前列腺肥大,增加了尿路感染发生的机会。

  1. 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如果存在先天性畸形或者是尿路梗阻等情况,也会影响正常的排泄功能,导致尿液在体内堆积,从而引发尿路感染。
  2. 药物因素:某些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也容易诱发泌尿系统感染,比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能抑制葡萄糖吸收,使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也容易使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高糖环境、血糖控制不良、免疫系统衰退、神经源性膀胱炎、性别和年龄因素、泌尿系统结构异常以及药物因素等。因此,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和血糖控制,以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