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空腹正常餐二高(糖尿病空腹正常饭后高怎么回事)

问医生 0
文章目录:

糖友患者:餐后3小时血糖比2小时还高?医生:或是这4种原因

40岁的王女士最近监测血糖发现,她的空腹血糖相对正常,但是发现餐后血糖比较高,餐后两小时血糖是8,等到餐后3小时的时候,竟然发现血糖升到11.4了。

在监测期间她也没有吃过东西,而且连续监测了几天,都发现餐后3小时的血糖要比餐后2小时的血糖高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她去咨询了相关的糖尿病医生。

糖友患者:餐后3小时血糖比2小时还高?

正常人在没有进食的时候,有个基础胰岛素分泌,可以让让我们的空腹血糖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

在吃了饭之后,还会有一个餐食的胰岛素分泌,控制餐后的血糖,保持餐后的血糖不至于太高。

而且一般的餐后血糖升高,会出现在餐后的一个一小时。到餐后两小时的时候,正常人的血糖应该不超过7.8,到餐后3个小时的时候,就应该会恢复到正常。

对于2型糖尿病的病人,首先基础胰岛素分泌会不足,而且餐食胰岛素分泌也不足。当血糖升高的时候,糖尿病的患者胰岛素分泌反应慢,所以就会出现餐后血糖升高。

到了下一餐之前,血糖应该开始回落的时候,因为胰岛素反应慢,血糖就会高高不落。

所以餐后两小时的血糖会升高,甚至比餐后一个小时还高,到了餐后三小时有可能还不降低,甚至有可能一直高到餐后4个小时后,才可能出现血糖降低的情况。所以整个血糖高峰往后移了,高血糖的持续时间延长了。

糖尿病患者餐后3小时血糖比2小时高,有4个原因

1.胃动力不足

血糖的高低除了跟胰岛素分泌有关外,还跟自身的消化吸收有很大的关系。而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跟胃本身的动力、排空快慢有关。

如果胃动力不足,胃排空时间过长,胃排空过慢,就会导致食物的消化吸收延迟,转换成血糖的高峰就会延迟。

比如出现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就会出现吃完东西后一直堆积在胃里,一个小时之后还不能正常进入到肠道进行消化吸收,在胃里面延迟到两三个小时后,才进入到肠道进行吸收,这时才出现血糖的高峰。

2.摄入食物有关

如果吃了一些不太好消化的食物,比如摄入了太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就会出现不太好消化的现象,在饮食后一两个小时后,食物根本没有进入到肠道进行吸收.

到了距离吃饭三四个小时后,食物才进入了肠道进行吸收而转变成糖分,这时也会出现餐后三个小时血糖高于餐后2个小时血糖。

3.药物因素

如果使用的降糖药物是起效快,但是作用持续时间比较短的药物。

可能就会控制住餐后两小时的血糖,但是因为药物持续时间短,到餐后三小时的时候药物已经不起效了,所以这时血糖就又升高了。

4.其他原因

如果吃饭时间太长,比如进食时间超过了1小时,也会出现餐后3小时的血糖高于餐后2小时。或者是使用较大几率的糖苷酶抑制剂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参考资料:

[餐后血糖升高的8个原因及5个对策] 向建平 《医药食疗保健》2018

[餐后血糖高怎么办?] 袁莉 《家庭保健》 2020

[餐后血糖高,并发症找上门]《糖尿病之友》 2015

餐后2小时血糖总是高?医生总结了6个原因

本文为《得了糖尿病,你该如何管住嘴》专栏第四章第四课,核心内容是介绍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后血糖的方法。以下为正文内容:


餐后血糖,对于饮食要严格控制的糖尿病患者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词。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增多以及趋势年轻化,对糖尿病的知识普及也迫在眉睫。不少糖尿病患者由于不知道糖尿病的注意事项而导致血糖波动,影响病情。

其中,餐后血糖也是糖尿病患者必须了解的一个知识点。糖尿病患者而之所以要如此重视饮食,是因为餐后是血糖最容易飙升的时候。如果饮食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血糖较大的波动,引起糖尿病并发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翁建平教授表示,如果单纯使用空腹血糖对人群进行筛查,将使46.6%的糖尿病患者及70.7%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漏诊。因此,尽早检测餐后血糖也是预防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手段。

1.饮食不合理。饮食结构不合理,暴饮暴食,导致热量超标,从而引起餐后血糖升高。

2.餐前有吃零食的习惯

{!-- PGC_COLUMN --}

。不少糖尿病患者由于饿得快,会适当吃一些零食来填肚子,导致正餐时摄入量减少,营养不均衡,导致餐后血糖升高。

3.餐后食用过量的水果。正餐之后马上食用大量的水果,导致餐后血糖升高。

4.餐后运动量不足。进餐后的半小时之内是食物吸收最旺盛的阶段,如果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控制血糖升高。但是如果餐后就躺着或者坐着,就有可能造成餐后血糖升高。

5.自身胰岛功能较差。有的糖尿病患者因自身胰岛功能较差,胰岛细胞对血糖的升高非常敏感,餐后血糖升高就比较明显。

6.忘记吃药或药量不足。有一些糖尿病患者是服用胰岛素促泌剂类或抑制葡萄糖吸收的降糖药,这类药物由于药性的原因需要在餐前服用。如果餐前忘记服用或者服用的剂量不足,就有可能造成餐后血糖升高,所以一定要按时按量吃药。

为降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肥胖、超重、有家族病史、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妊娠糖尿病史、运动少等人群均应特别关注餐后血糖。

那么,如何进食才能控制餐后血糖,使其处于一个较平稳的状态呢?

第一,用餐时不吃甜食。甜食不仅诗人发胖,还会升高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少吃或不吃甜食。

第二,主食选择消化速度比较慢的。消化速度慢,食物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也就相对慢一些,血糖也就可以处在相对平稳的阶段,否则容易造成餐后血糖升高。

第三,控制粗粮和干果的数量。虽然粗粮和干果在一定程度上对糖尿病患者有利,但也不宜吃太多。如果进食过多,总血糖水平上升幅度就会加大,导致餐后血糖升高。

第四,提高身体的血糖控制能力和胰岛素敏感度,也就是锻炼身体,增强体魄。把身上多余的脂肪减掉,血脂代谢也会回归正常状态,也就减小了餐后血糖升高的风险。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控制一定是最重要的控制血糖的手段之一。为了身体健康,一日三餐都要做到营养均衡、热量均衡,少盐、少油、少糖,以免餐后血糖升高,引发各种糖尿病并发症。

参考资料:

[1]《吃出“逆生长”:四方法控制餐后血糖平稳》.人民网-生命时报. 2013-12-25

[2]《糖尿病如何早防早控?专家呼吁:尽早检测餐后血糖》.央视网 .2019-05-31

[3]《调整进餐顺序可降低餐后血糖》.健康报. 2017-12-07

[4]《餐后血糖监测不能省》.健康报 .2017-03-22

33岁得了妊娠糖尿病,41岁的我不想得糖尿病

今天周六,5点多我就起床,准备和面,玉米粉、面粉、荞麦粉,合在一起,做一锅杂粮馒头。

老公和娃们都不喜欢吃杂粮馒头、杂粮饭,我也不是太喜欢吃它们,但也是为了健康考虑。

说来话长,说回到从前的往事。

2016年,我33岁,二胎怀孕。之前的检查都是好好的,在喝糖水做糖耐的时候,问题来了。

血糖,空腹没事,餐一没事,餐二高了一些。根据指标,我也算是妊娠糖尿病。

之前没怀孕时,我也进行过体检,只是查了空腹血糖,正常的。没测过餐后血糖,真是想不到,餐二的血糖居然高了。

于是,查出孕期的妊娠糖尿病后,我就开始控制血糖。对于我来说,这个过程挺“痛苦”。

最爱的水果的不敢多吃了。也不多喝喜欢的粥了。开始吃西红柿和黄瓜,开始吃掺着杂粮的馒头和米饭,开始吃荞麦面条,还好,可以喝牛奶,吃鸡蛋,吃鱼虾猪牛肉和蔬菜。

还买了一个家用血糖仪,吃过饭后扎手指头,测餐后血糖,有那么一两周,天天测,也是吃了一些苦头。

终于,瓜落蒂熟,二胎出生,我的妊娠糖尿病的病程也宣告结束。

之后的体检,主要测的是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正常,糖化血红蛋白也正常,但偏高一点点。

今年,我41岁了,距离我得妊娠糖尿病已经8年了。我的身体情况不太好,需要好好养生了。

我家长辈中,外婆得过糖尿病,我妈妈血糖偏高,我又得过妊娠糖尿病,从遗传和基础病角度来说,我得糖尿病的概率比一般人要高。

我不想得糖尿病,或者说等岁数大些7、80岁后再得,现在的我,不想得它,我得预防。

我现在是这样做的。

日常饮食方面:清淡食物,主食多为杂粮。喝汤喝粥较少。牛奶、鱼虾瘦肉、豆制品、蔬菜,适量吃。控制和注意,少吃含糖零食饮料,日常喝白开水,少吃高糖水果,平时可以吃些黄瓜西红柿。

运动方面:坚持健步行。每天步行8000-10000步。

生活方面:不要熬夜。晚上10点30前睡觉。

情绪方面:保持心情愉快,乐观生活。

先就这样做,既然当初有基础病,我还是需要注意一下的。

健康是1,要好好爱惜呵护身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