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糖正常会是糖尿病吗(尿常规尿糖正常)
十几年体检血糖不高、尿糖加号,杭州阿姨:这是啥情况?!
0
1
上午,五十多岁的韩阿姨拿着尿常规的检查报告单,来到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找刘恺远医生:“刘医生,我每年都体检的。十几年了,报告单上的尿糖这一栏总是有加号,但我没有高血糖,应该不是糖尿病,所以一直也没来看过病。”
刘恺远立刻给韩阿姨测了空腹血糖,结果是5.24 mmol/L,确实属于正常值。
尿糖在什么情况下会升高?
刘恺远说,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可将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几乎 100% 重吸收回血液,尿液中含糖量甚微,所以正常人尿糖检测是阴性的。
但当血糖浓度超过一定水平——肾糖阈160~180 mg/dL(8.96~10.08 mmol/L)时,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的能力,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即尿糖阳性。
所以,如果出现尿糖升高的情况,首先要考虑糖尿病。进一步检查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必要时还要做“糖耐量试验”等检查。如果患者血糖也高,则为糖尿病。
0
2
可是韩阿姨十几年的体检结果都是尿糖高,血糖正常,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了明确病因,刘恺远建议她住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尿糖升高,一定是高血糖吗?
刘恺远提到,尿糖和血糖的升高可分为两种情况:
情况一:尿糖高,血糖也高
血糖增高性糖尿
一般见于早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超过 8.96 mmol/L,就会出现尿糖阳性。
暂时性糖尿:
饮食性糖尿,如大量进食糖类、静脉输入葡萄糖或者剧烈运动后导致血糖突然升高,从而导致尿糖阳性。这种情况下,一般几小时后,血糖和尿糖就会恢复正常水平。
应激性糖尿,发生颅脑外伤、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时,肾上腺素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或延脑血糖中枢受到刺激,可出现暂时性的高血糖和糖尿。
情况二:尿糖高,血糖不高
假性糖尿
服用大量维生素C、阿司匹林、头孢抗菌素等药物后,或者进食大量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后,也可能使尿糖检测呈现阳性。实际上这是假阳性,血糖并不会相应升高。
肾性糖尿
血糖浓度正常,但由于患者肾小管病变,导致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降低,部分糖从尿中漏失,引起尿糖试验阳性。常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家族性糖尿和妊娠期等。
0
3
刘恺远分析,由于韩阿姨没有服用过影响尿糖检测的药物,可能是肾性糖尿;之前也没发生过其他肾脏疾病,所以很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家族性肾性糖尿。
经过基因检测,刘恺远发现韩阿姨确实是基因发生了突变,属于家族性肾性糖尿,表现为持续的糖尿,且血糖不升高。当这类患者的尿糖升高时,一般不会影响肾功能或代谢状态,所以也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出现低血糖时,对症处理即可。
刘恺远为韩阿姨做了详细解释,叮嘱她要避免长时间饥饿,预防低血糖。困惑多年的疑虑解开,韩阿姨感觉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主要文字来源:内分泌科 刘恺远
党政综合办公室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引用
血糖高、尿糖高=糖尿病?错!也可能是这7种假性糖尿病
一提到糖尿病,除了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三多一少”的表现,很多人还会想到血糖高、尿糖高。确实,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血糖和尿糖异常升高,但是血糖高、尿糖高就一定是糖尿病吗?
未必!出现这几种情况,当心是假性糖尿病!
血糖高、尿糖高=糖尿病?错!也可能是这7种假性糖尿病
什么是假性糖尿病假性糖尿病指的是患者虽然表现出血糖高或者尿糖高,但并非糖尿病的情况。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血糖、尿糖异常升高不就是糖尿病吗?其实未必,血糖高、尿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还有可能是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假性糖尿病。
血糖高、尿糖高=糖尿病?错!也可能是这7种假性糖尿病
血糖高、尿糖高,可能是这7种假性糖尿病!1. 甲亢
甲亢,也就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在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素分泌会异常增多,这就导致甲状腺素调节血糖代谢的功能异常,并出现升高血糖作用加强的情况,甲亢患者就会出现继发性的血糖升高、尿糖也会升高。
2. 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主要是由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生长激素对胰岛素具有拮抗作用,在患者体内生长激素异常升高会导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进而影响正常的糖代谢,出现血糖、尿糖异常升高的现象。
3.嗜络细胞瘤
嗜络细胞瘤出现在肾上腺的中心部位,它会释放一种叫做儿茶酚胺的物质,这种物质会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出现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等异常表现。
4.肾功能不全
如果患有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肾病,尿液中的葡萄糖无法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肾脏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尿糖升高就随之而来。
血糖高、尿糖高=糖尿病?错!也可能是这7种假性糖尿病
5.妊娠期或者哺乳期
女性在怀孕之后,体内性激素水平升高,部分人会因为胰岛代偿能力不够,出现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或者糖代谢异常。哺乳期女性乳腺会分泌乳糖,也会出现乳糖尿,导致尿糖升高。
6.一过性血糖高、尿糖高
如果饮食习惯不好,经常暴饮暴食或者在检查前摄入太多高糖食物或者饮料,体内的胰岛素来不及调节,也会出现血糖偏高;当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比如大喜、大哭或者大怒,人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也会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发挥,导致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此外,在经历过严重烧伤、大型手术等情况之后,人体产生应激反应也会导致高血糖的出现。这些情况出现的血糖、尿糖异常都是一过性的,一般不需要治疗。
7.进食某类药物引起血糖、尿糖出现假阳性
服用维生素C、水杨酸、阿司匹林以及黄连等中药,尿液中也有会这些物质,导致斑氏剂中铜还原,呈现假阳性,导致检测出尿糖高的结果。
血糖高、尿糖高=糖尿病?错!也可能是这7种假性糖尿病
由此可见,虽然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血糖高、尿糖高,但是血糖高、尿糖高≠糖尿病,还有可能是以上7种情况导致的假性糖尿病。
但长期的血糖、尿糖升高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因此,出现血糖高、尿糖高也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
尿里有糖就是糖尿病吗?糖尿病可不可以治愈?
糖尿病是一种让人痛苦的慢性病,它就像一个紧箍咒一样,让你和美味佳肴从此无缘,它打破了你以往的生活习惯,只能按照它的要求生活,要不然就让你“死去活来”。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像孙悟空一样,即使有通天的本领,在面对糖尿病时,也只能被其牵着鼻子走。
于是他们急于寻找治愈糖尿病的良方,哪怕是骗子,也在所不惜!他们到处打听治愈糖尿病的“偏方”、“秘方”或者所谓的最新研究成果。由于国家对某些不法医疗单位和不法药品销售的监管还有许多力所不及的地方,某些人利用糖尿病患者的这种心理,发布欺骗性广告,甚至盗用知名医疗或科研单位之名欺骗患者。许多人受骗多次仍不甘心,不仅耗费了大量钱财,而且耽误了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那么,糖尿病到底能不能治愈呢?专家说,糖尿病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但是,你也没必要绝望,甚至是剑走偏锋。因为,糖尿病虽然是一种终身疾病,但并不等于绝症。虽然目前现有的医学水平不能治愈,但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的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必要时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糖尿病病人同样可以快乐的生活,一样的长寿。有的糖尿病人单纯地通过克服以前不良的生活方式,严格地控制饮食,规律地运动,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情,在一段时间内即使不使用降糖药物也可以正常地生活。
人到底是怎么患上糖尿病的?糖尿病是一组多因性的内分泌-代谢病,也是一种典型的身心疾病;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以及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多尿、多饮、多食、烦渴、消瘦和疲劳等,严重时可导致酮症酸中毒以及种种并发症和伴随症。糖尿病的遗传因素已得到证实,但遗传因素不能完全解释糖尿病。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中起重要作用,这些因素包括生活事件、挫折和心理冲突等。
有以下情况者,患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
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2.肥胖或体重超重的人。
3.饮食过量,短期内体重增加较多的人。
4.运动少的人。
5.工作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的人。
6.女性有分娩巨大胎儿史(即新生儿出生体重大于4kg)者。
7.曾患妊娠期糖尿病的人。
8.患高血压的人。
9.患高脂血症(特别是高三酰甘油血症)的人。
10.曾有过高血糖或尿糖阳性历史的人。
有以上情况的朋友,在35岁后应去正规医院检查,看是否有血糖的异常。即便查体正常,也应注意经常性监测血糖。
尿里有糖就是糖尿病吗?正如有些尿糖阴性者可能是糖尿病患者一样,有些尿糖阳性者也可能不是糖尿病患者。尿糖阳性而血糖正常者,不能诊断为糖尿病。尿糖阳性而又不是糖尿病的情况主要可见于以下情况:
①孕妇:20%~30%的孕妇尿糖可呈阳性反应,特别是在妊娠后期。某些正常孕妇在妊娠后期及哺乳期尿中可能有乳糖出现,也可能引起尿糖阳性。
②肾性糖尿: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疾病,患者肾小管运转葡萄糖的机制异常,肾糖阈减低,患者无论何时尿里总有糖分,但是血糖不高。如经检查肾脏其他功能正常,一般无须特殊处理。
③尿糖假阳性:可能与尿中含有大量结合的葡萄糖醛酸盐,或与服用水杨酸盐(如阿司匹林)、水合氯醛等药物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有人发现尿糖阳性的非糖尿病者今后发生糖尿病的机会要比尿糖阴性者大,所以对尿糖阳性者应更注意随查,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
本文医学观点来自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向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