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油不可以吃(糖尿病人可以吃油没)

中医内科李主任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吃这6种食用油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中医朋友李清波

人类新陈代谢需要的营养素可以分为7大类,油脂就是其中的一类。今天跟大家聊聊糖尿病的朋友如何选择好的食用油。

我们日常吃的食用油,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两大类。

无论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主要的营养成分都是脂肪酸。脂肪酸又可以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两种类型。

对于食用油来说,好的脂肪酸有3种: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α-亚麻酸;坏的脂肪酸有2种: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

下面6种食用油“坏脂肪酸”的含量较高,有糖尿病的朋友应该尽量少吃:

1、椰子油

椰子油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2.5%,而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椰子油会使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升高,不利于心血管健康,建议有糖尿病的朋友尽量别吃椰子油。

2、猪油

猪油是一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油脂,经常摄入会增加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加重心脏病和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猪油中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这些脂肪酸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使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猪油。

3、棕桐油

棕桐油在低温的时候容易凝固,这也是在食品中应用的原因,凝固后的棕桐油尤其是对糖尿病人来说,很难在短时间内排出体外,增加了身体的负担,造成血糖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升高。

4、氢化植物油

氢化植物油属于人造油脂。植物油氢化处理后,可以提高油的熔点和稳定性,增加了其硬度和可塑性,口感更好。

但是氢化植物油并不健康,因为它含有较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千层饼、牛角面包、糕点、蛋糕等加工食品基本都会使用氢化植物油,尽量少吃。

正规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成分表里都会要求标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大家购买时可以注意查看一下。

不过,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要完全舍弃那些油滋滋的美味食品了,只要注意频次和量,糖尿病人也是可以吃的。

建议每周最多吃一两次,每次适量,同时搭配新鲜的蔬菜水果。

糖尿病患者远离五大饮食误区

//

糖尿病治疗策略有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药物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想吃不敢吃的滋味太难受了。其实,避开糖尿病饮食误区,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享受美食。

误区一不吃主食就能控制血糖

主食是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摄入主食才能保证大脑能源供给。如果不吃主食,会出现乏力、暴躁、低血糖、昏厥等症状。

建议:控制摄入总能量。主食在总能量范围内优选升糖指数低的主食,每日摄入量不少于150克。以低油(小于25克/天)、低盐(小于5克/天)为宜,多吃绿色蔬菜。

误区二粗粮可以多吃

有糖友认为粗粮升糖指数低、对血糖影响小,就不限制粗粮的摄入量。其实,粗粮也是碳水化合物,吃太多会使血糖升高。

建议:主食粗细搭配。细粮有大米、精白面粉等。粗粮有小米、燕麦、糙米等。建议粗粮占主食的1/3。要注意烹饪方法,避免食物过于软烂。

误区三“无糖”食品可以多吃

“无糖”食品虽然口感不甜,但是由淀粉制作,还增加了更多脂肪,不建议多吃。

建议:“无糖”食品不能多吃,把淀粉含量计入主食量。

误区四肉不能多吃

肉类摄入太少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引发抵抗力降低和肌少症,还易产生饥饿感,不利于坚持饮食治疗。

建议:每日摄入100~150克肉类食物。可以选择鱼、虾、去皮家禽、纯瘦肉等,也可以选择豆制品,少吃动物内脏。

误区五不能吃水果

各种水果都能吃,但要控制量。

建议:推荐吃升糖指数和热量较低的水果,如柚子、橘子、草莓、苹果、梨等,每天吃150~200克。

文: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预防保健科 常淑娟

编辑:刘洋 于梦非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陈飞

油千万别吃错,否则糖尿病风险增高,血糖可能就要飙升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王涛是一个忙碌的市场经理,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

周一到周五,他几乎把时间都花在了公司会议、客户接待和报告撰写上。

即便是周末,他也无法完全放松,常常忙于各种事务的处理。

然而,最近他感觉身体有些不对劲。

虽然没有大病,但他时常感到浑身乏力,精神萎靡,甚至连做家务、爬楼梯都觉得吃力。

早晨醒来时,头晕目眩,整个人像是缺了电的手机,无法启动。

王涛觉得自己可能是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或者只是年纪渐长,体力开始下降而已。

直到有一天,他在散步时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心悸,仿佛有一颗定时炸弹在胸腔里跳动。

他赶紧回到家,躺在沙发上,试图缓解不适,可是状况并没有好转。

家人见状,立刻决定送他去医院做一个全面体检。

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医生终于揭示了他身体问题的真正原因——原来,他的糖尿病风险正在悄悄升高,尤其是由于他日常饮食中不当食用的油脂,导致了他体内的血糖水平波动不稳定。

这一发现让王涛大吃一惊,因为他一直认为,只要不吃甜食,血糖就应该不会有问题。

而医生的建议让他意识到,问题不仅仅在于糖,还与油脂的选择密切相关。

医生告诉王涛,油脂作为我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血糖控制,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和有糖尿病风险的人群来说,选择正确的油脂非常重要。

王涛的情况就是因为摄入了过多的“坏油”,加剧了他体内血糖的波动。

而一些常见的油脂,正是很多人平时在烹饪中使用最多的食物,甚至认为它们是健康的选择,殊不知,错误的油脂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巨大的负担。

我们通常认为,油脂的种类和质量对我们的健康影响很大,然而,大多数人对油脂的选择却往往存在误区。

很多人习惯用植物油、花生油或大豆油等油脂来炒菜或煮汤,认为这些油是“天然”的,吃起来也更健康。

然而,医生指出,许多植物油实际上含有大量的Omega-6脂肪酸,这种脂肪酸的摄入过多可能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加剧体内炎症反应,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影响血糖的控制。

这些Omega-6脂肪酸对于人体并非完全没有益处,适量的摄入对于心脏健康和大脑功能等确实有帮助,但一旦过量摄入,就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

如今,由于现代饮食中加工食品和快餐的普及,很多人摄入的Omega-6脂肪酸过多,反而打破了Omega-3和Omega-6脂肪酸的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增加了糖尿病的风险,也加剧了慢性疾病的发生率。

王涛在得知这一点后,恍若梦中,才意识到自己在饮食上的误区。

为了降低糖尿病的风险,医生建议王涛首先要减少Omega-6脂肪酸的摄入,避免使用过多含有这种脂肪酸的油脂。

他还向王涛推荐了更健康的替代品——如橄榄油、亚麻籽油和坚果油等。

这些油脂富含Omega-3脂肪酸,能够帮助减少体内的炎症反应,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有效地控制血糖。

同时,医生还提醒王涛,食物的选择不仅仅是油脂的种类,烹饪方式也非常重要。

例如,油炸食品的高温处理会使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饱和脂肪酸,甚至可能产生对身体有害的反式脂肪酸。

这些转化过的脂肪酸不仅增加了心脏病的风险,还可能加剧糖尿病的发展。

因此,医生建议王涛尽量避免油炸食品,选择蒸、煮、炖等更为健康的烹饪方式。

王涛对这一切感到颇为震惊,他原本以为自己只是偶尔吃点油腻的东西,问题并不会那么严重。事实上,油脂的摄入量和种类,甚至烹饪方式,都对健康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王涛开始意识到,自己所吃的油脂或许正在悄悄地对他的健康造成影响。

他回想起自己平时吃过的快餐、外卖,甚至是平时家里炒菜用的油,往往都不是最优质的选择。

尤其是在工作繁忙时,他更是习惯了快速和高效的做饭方式,却忽略了油脂对血糖控制的潜在影响。

在调整饮食后,王涛开始渐渐感受到身体的变化。

几个月过去,他不再感到疲惫,精神也恢复了许多,体重有所下降,最重要的是,他的血糖水平趋于稳定,糖尿病的风险逐渐降低。

饮食中,虽然我们无法完全避免油脂的摄入,但我们可以选择更健康的油脂,避免摄入过多的Omega-6脂肪酸,减少高温油炸食品的摄入,保持饮食中的油脂与健康的比例,以便更好地管理血糖,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个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油脂的选择,还有哪些隐藏在食物中的其他“糖尿病风险因素”可能被我们忽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资料

[1]食用橄榄油助老人预防骨质疏松[J].食品工业,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