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辰糖尿病不能吃什么(妊娠糖尿病不适合吃的食物)
糖尿病不能吃的十大食物?含糖特别高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有诸多禁忌,很多蔬菜看似健康,实则可能对血糖产生不利影响。那糖尿病患者一般不能吃哪些蔬菜呢?
酸菜就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它由大白菜腌制而成,腌制过程中维生素C被大量破坏,还会增进食欲,不利于患者控制饮食。芋头也得少吃,它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相当于主食,含糖量较高,容易升高餐后血糖。菱角的淀粉含量同样很高,极易导致餐后高血糖,而且菱角含钾高,合并肾病的糖尿病患者更不能吃。甜菜糖分含量高,食用后易升高餐后血糖。还有百合,尤其是干百合,碳水化合物比例高,也应尽量少碰。
除了这些,糖尿病患者最怕的蔬菜还有几类。糖含量高的蔬菜,像红薯、甜玉米、胡萝卜等,容易导致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症状。淀粉含量高的豆类蔬菜、土豆、南瓜等,会影响血糖稳定性,增加胰岛素负担。酸度较高的酸菜、醋渣浸泡的蔬菜等,会影响肠胃消化吸收,不利于糖尿病控制。而用炒菜、酱炒、油炸等方式制作的蔬菜,含糖含油高,不仅影响血糖稳定,还会使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含量升高。
那糖尿病患者能喝小米粥吗?其实是可以适量饮用的。小米是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等微量元素,膳食纤维能减缓血糖快速上升。不过,小米熬成粥后,淀粉糊化,升糖指数可能升高,所以要控制份量。还可以加入绿叶蔬菜、坚果或豆类等低GI食材,减缓血糖上升。食用后两小时最好监测血糖,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食用量和搭配方案。
孕妈妈的“甜蜜烦恼”!关于妊娠期糖尿病,你最好知道这些事
#永州头条##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当小生命在肚子里悄悄扎根,每一位准妈妈都开启了一段充满期待与挑战的奇妙旅程。但有一种“甜蜜的烦恼”——妊娠期糖尿病,却可能悄然来袭,给这段旅程增添波折。今天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就来唠唠如何预防它,以及有哪些注意事项!
预防秘籍1、合理饮食是关键
别再盲目“一人吃两人补”啦!可以少食多餐,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蔬菜(像菠菜、西兰花,满满都是营养)、全谷物(燕麦、糙米,饱腹感强又健康)。
水果也别贪多,优先选低糖的,像苹果、柚子,每天200 - 350克就好。少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奶茶、蛋糕虽然诱人,但为了宝宝还是得忍一忍。
2、适量运动不能少
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每天出去散散步,或者试试孕妇瑜伽,每次30分钟左右,既能控制体重,又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运动就像给身体注入活力,让你和宝宝都元气满满!
3、定期产检要重视
产检可不是走个过场,它能帮你及时发现身体的小变化。一般孕24 - 28周会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静脉血浆血糖) 空腹血糖≥5.1mmol/L,餐后1小时血糖≥10.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5mmol/L,一定要按时去。听医生的话,配合检查,才能安心迎接宝宝到来。
注意事项1、密切监测血糖
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需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监测空腹血糖(<5.3mmol/L) 、餐后两小时血糖(<6.7mmol/L),把数据记录下来,复诊时给医生看,方便调整治疗方案。
2、遵医嘱治疗
千万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医生会根据你的血糖情况,给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可能是饮食控制、运动,必要时还会使用胰岛素。积极配合,才能守护好自己和宝宝的健康。
3、关注胎儿情况
每天记得数胎动,这可是宝宝和你交流的独特方式。要是感觉胎动异常,比如突然增多或减少,一定要马上就医。
每一位准妈妈都是超级英雄,为了宝宝在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和注意事项,就是我们保护自己和宝宝的有力武器。快把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的准妈妈们吧,让我们一起健康孕育,迎接可爱的小天使降临。
来源: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产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国家卫健委推荐: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的水果!记得收藏!
►
本文1928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糖尿病不能吃水果”?这句话,很多人信了很多年。但真相是:糖尿病患者,不但可以吃水果,还应该吃!前提是——吃对了。”
很多糖尿病患者一听“水果”两个字就避之不及,生怕血糖“蹭蹭蹭”地往上涨。甚至有人几年都没吃过一口水果,结果血糖没降多少,反而营养不良、便秘、免疫力下降。
这种“谈果色变”的恐慌,早已被国家卫健委等权威机构明确纠正。关键是:什么水果能吃?怎么吃才安全?今天,我们就把这些问题讲清楚。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适量摄入水果的。前提是控制总糖摄入量,不影响餐后血糖控制。
这里的关键词是“适量”和“选对水果”。
水果含有天然糖分,但也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这些对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长期完全不吃水果,反而会导致营养结构失衡。
所以,权威的观点不是“禁果”,而是“择果而食,吃得聪明”。
不是怕“甜”,而是怕吃了之后血糖飙升。
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指标——血糖生成指数(GI)。GI值越高,意味着吃了之后血糖升得越快。低GI的水果升糖慢、对血糖影响小,更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还有一个指标叫GL(血糖负荷),考虑了食物中碳水的量,控制好这两个指标,糖尿病患者一样可以吃得健康、吃得安心。
这些水果,国家推荐可以吃!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以及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权威机构的建议,以下几类水果在血糖管理良好的前提下可以适量食用:
1. 苹果
GI值大约在36~40之间,属于典型低GI水果。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血糖上升。
2. 梨
含水量高,糖分相对不高,GI值也偏低。解渴又润肺,是糖尿病患者不错的选择。
3. 猕猴桃
虽然酸,但糖分不高,GI值大约在52左右,维C含量极高,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4. 柚子
升糖速度慢,GI值低于25。还能帮助降脂、助消化,是国家营养指南明确推荐的水果之一。
5. 草莓
糖分低,GI值仅为40左右,富含抗氧化物质。适合糖尿病患者当作健康小零食。
注意,这些水果不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关键是控制总量,建议每天控制在150~200克鲜果,分次摄入。
这些水果,再爱也要少吃!哪些水果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不是说不能吃,而是要控制量,甚至有些最好避免。
1. 西瓜
水多糖多,GI值高达72,一吃就容易升血糖。夏天解暑,建议控制在一小块以内。
2. 榴莲
富含脂肪和糖分,升糖慢但总糖含量非常高,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频繁食用。
3. 菠萝、芒果、龙眼、荔枝
这些热带水果糖分高,GI值偏高,尤其是空腹食用,很容易引发餐后高血糖,建议极少食用或干脆不吃。
怎么吃比吃什么更重要糖尿病患者吃水果,时间、方式、搭配都很关键。
1. 不空腹吃水果
空腹时吃水果,容易让糖分迅速吸收,血糖瞬间飙升。最好在两餐之间,比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
2. 不榨汁、不打碎
水果榨成汁后,膳食纤维被破坏,糖分浓度高,吸收更快。比如100ml纯橙汁,含糖量远高于一个完整的橙子。能吃整果就别榨汁。
3. 搭配蛋白质或脂肪
比如吃水果时搭配一小块低脂奶酪或几粒坚果,可以减缓糖的吸收速度,稳定血糖波动。
不是所有糖尿病人都一样,个体差异要考虑糖尿病分为1型、2型,还有妊娠糖尿病,不同类型对饮食的要求不完全一样。
血糖控制好的人群,可以适量吃水果;但如果空腹血糖长期高于10 mmol/L,或者糖化血红蛋白大于8.5%,建议暂时不要吃水果,先把血糖降下来,再逐步引入水果。
如果你刚调整用药方案,或血糖波动大,吃水果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
吃水果后要不要测血糖?答案很明确:要!而且必须测。
吃完水果后,通常在1小时和2小时后分别测一次血糖,看血糖波动是否在安全范围内。如果发现吃某种水果后血糖升得特别快,下次就要避开。
通过不断尝试和记录,建立自己的“水果血糖反应表”,这比任何建议都更精准。
糖尿病不是意味着“告别甜”。相反,合理摄入水果,有助于补充维生素、改善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是糖尿病患者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是:选对品种、控制总量、掌握时机、监测血糖。
不要再被“糖尿病不能吃水果”这种过时的说法吓住了。科学饮食,才是控糖的真正王道。
资料来源:
①.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②.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③. 王丽萍.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的科学指导[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 37(4): 301-303.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