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吃保健品(糖尿病吃保健品流鼻血怎么回事)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吃保健品降血糖,就不用吃药和打胰岛素了?

谣言

在一些糖尿病患者的论坛圈子里,总有“资深”糖友为销售某些保健品,拿自己举例,表示吃保健品对降血糖很管用,长期服用真的可以不用吃药和打胰岛素了。然而,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服用保健品,导致血糖不降反升的报道屡见于报端。

辟谣

有些慢性疾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担心长期服药和打胰岛素有毒副作用,会“上瘾”,又求健康心切,每每被别有用心的保健品宣传误导,认为保健品对疾病有直接疗效,甚至拿保健品当药品服用。实际上,保健品应该称为保健食品,它与药品有严格的区别,是不能用来替代药品的。

第一,定义有区别。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第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标准有区别。

药品必须在制药厂生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很高,比如空气清洁度、无菌标准、原料质量等。目前,要求所有的制药都要达到药品生产质量规范(GMP)标准;而食品的生产标准则比药品生产标准低,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即可上市。

第三,功效有区别。

药品一定要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并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查批准,有严格的适应证,有规定的剂量、规格,治疗疾病有一定疗效;而保健食品则没有治疗作用,标签、说明书主要内容也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第四,产品说明和广告宣传有区别。

药品有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写明适应证、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而且只有非处方药可以通过广告宣传,处方药不得以商业广告形式推广;保健食品的说明书不会这样详细、严格,比较容易被利用,作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

第五,批准文号有区别。

正规药品的包装上一定能看到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或Z.S.J.B) 8位数字”,即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上市销售的药品,H字母代表化学药品,Z代表中成药,S代表生物制品,J代表进口药品国内分包装,B代表保健药品。药品的批准文号可以登陆国家药监局官网“药物查询”项目下进行查询,查不到或与实物不符就可以认定为假药。

保健食品也有批准文号,一般为“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

总之,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没有临床治疗作用。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目前还没办法根治,需要长期服药。

慢性疾病患者要正确对待疾病,注意密切监测自身指标,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不要相信保健食品可以替代药物使用,以免引发多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

购买保健食品时要理性,不要将其当作“救命稻草”而擅自停药或用保健食品控制病情。

辟谣专家: 王宝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中国药学会合理用药科普传播专家团成员

复核专家:刘焕龙,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西院区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中国药学会科学传播专业委员会委员

出品人:科普中国-科学辟谣

糖尿病患者,能吃保健品吗?几件事要清楚

在近些年由于生活质量提高让很多人在平时比较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很多人因为日常的饮食习惯不当而让身体缺乏一些元素,所以有很多人会服用一些保健品来帮助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而在生活中除了一些身体健康的人群,一些身体患有疾病的人,如糖尿病,他们也认为自己服用保健品能增强身体抵抗力,却不知糖尿病人是不能随便服用保健品的。

糖尿病人可以吃保健品吗?

在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商家为了抓住客户的眼球,会推出一些没有毒副作用的保健品,甚至有些保健品中宣传能够帮助糖尿病人降血糖,让很多糖尿病人蠢蠢欲动想购买服用,但糖尿病人要知道的是自己是不能随意服用保健品的,特别是一些宣传能够降糖的保健品,一些保健品如果能够起到降糖的效果,里面大多数是添加一些西药,所以这类保健品是要尽量远离的。不过除了这类保健品,其他保健品虽然糖尿病人可以服用,但也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在购买保健品时。

糖尿病人购买保健品要注意什么?

一、要选择含有微量元素类的保健品

微量元素对身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对健康的人很重要,对糖尿病人来说也有很好的控制病情效果,当糖病人身体缺乏一些微量元素时,很容易让血糖跟着发生波动而发生异常,所以在挑选保健品时要尽量选择含有微量元素的保健类品。

二、要了解保健品的基本功效

糖尿病人在选购保健品前,不管是选购哪一种保健品,都需要对这些保健品做一个详细的了解,对于它的一些基本功效以及后期服用会带来的效果和副作用都要了解,才能避免一些有害的保健品让自己服用。

三、膳食纤维的保健品也要注意

虽然糖尿病人可以选择一些含有膳食纤维的保健品,膳食纤维对糖尿病人来讲也是有非常好的效果,能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但是在挑选这类保健品时要警惕,要查看保健品中膳食纤维的成分以及含量,如果过多摄取这些膳食纤维很容易让肠胃的消化能力降低,容易让糖尿病人发生肠胃疾病。

温馨提示,糖尿病人虽然可以服用保健品,但是市面上的保健品五花八门,在选购时一定要擦亮眼睛,让自己详细挑选,避免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保健品让自己误服,这样很容易影响到血糖,还容易带来其他危害。不仅没有保健的作用,有时候带来的伤害还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不寒而栗!“网红”保健品治糖尿病,超有效?看看这配方,没中毒已是万幸

糖尿病是常见慢性病之一,现代医学还无法治愈,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得不终身服药。但在浙江台州,有一家网店宣称,有一种食品能代替药物降低血糖。

对此,稽查人员立即进行了调查。

食品代替药物降血糖?假的!

稽查人员以消费者的名义,从一家网店购买了店内正在销售的所有可疑商品。

外观上看,一款标称由中国中医药科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联合监制的仁和胰宝胶囊,标明了可以清除药毒、修复胰岛。

售价最高、标称为胰岛素二代的产品,更是宣称拥有美国技术支持、由美国军方医学院糖尿病研究中心监制,且仅供中国大陆销售。

除此之外,这些商品的包装盒上还印有“国食健字”保健食品的批准编号,也就是消费者熟知的“蓝帽子”,经稽查人员查证,这些批准文号都是虚假的,包装盒上的厂名、厂址也都无法对应。

浙江省台州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副主任 张文斌:我们查看样品的包装盒及说明书,其中一种药显示可以治疗糖尿病,我们判断它可能含有降糖药成分。

为了进一步取证,稽查人员将这批商品送往专业检测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分析,结果发现,这些保健食品中都不同程度的含有西药成分。

在被检测的19个样品里,有14个样品被检出含有西药成分。

其中,8个样品被检出含有盐酸苯乙双胍的化学成分,另外6个样品还同时被检出含有格列苯脲的化学成分。

而这两种化学物质,都是抑制中度二型糖尿病、有一定分泌胰岛素功能的处方药。

宣称具有降血糖功效的保健食品,不但被检出含有西药成分,而且还使用虚假的“国食健字”保健食品编号,事实上,已经违反了我国《食品安全法》中的规定。

网店供货商不到一年

进货金额达40万元

在确定生产和经营者存在违法行为后,稽查人员立即对网店经营者进行问询,店主提供了供货商居住在河南省的线索,稽查人员立即会同当地公安部门成立了专案组,在河南省巩义市控制了供货商。

据供货商周鹏卫交代,他并不知道给自己供货的上家身份,双方通过微信联系发货,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累计在这上家手里进了五个品种、四十多万元的货品。

通过倒查快递单,办案人员锁定了一个叫朱想娜的发货人,周鹏卫手里的货物就是从朱想娜家的地下储藏间发出的。

办案人员联合当地公安部门采取收网行动, 确认朱想娜就是周鹏卫销售渠道的上家,是个面向全国的批发商。而她主要是通过微信群进行销售。

浙江省台州市市场监管局路桥稽查队副队长 杨慧荣:朱想娜到案以后,主动交代上线货物从郑州中牟县的一个地方发出,另外,还掌握到一个线索,朱想娜的上线,第二天还会向朱想娜发货。

通过送货司机提供的线索,办案人员在河南省中牟县将生产有毒、有害、假冒保健食品的货主刘伟抓捕归案。

在他的生产加工场所,存放着大量已包装完成的胶囊板片、半成品原料粉末。

办案人员现场收缴了已经生产但尚未销售的保健食品胶囊大约70万粒。而刘伟发给朱想娜等人的货品达到200多万粒,累计销售金额大约二十万元。

西药原料被伪装成鱼食寄出

据货主交代,胶囊生产中最主要的原料——西药粉末,是安徽亳州一个叫张兴林的人托运给他的。

办案人员立即对张兴林进行了控制,发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制假场所。

经过调查跟踪,办案人员发现,张兴林偶尔会去中药生产厂买些装在黄色蛇皮袋里的中药粉末,还会不定期到托运站去寄,从托运单上看,他寄送的货物标明的是鱼食。

浙江省台州市市场监管局路桥稽查队副队长 任耀:趁着快递人员不注意,我们在木桶里面抓了一把白色粉末,根据比对,和刘伟那里缴获的西药的形状一致。

在货运站,办案人员将正在托运药品粉末的张兴林抓获。在张兴林加工粉末的仓库里,存放着很多还没有拆封的西药格列本脲片以及装着中药粉末的蛇皮袋。

浙江省台州市市场监管局路桥稽查队副队长 任耀:他雇了一些老年人,从瓶子里面把西药倒出来,收集在一起。

在拆包加工点,拆完倒空西药的瓶子满地都是,堆放在房屋的一角,经办案人员清点,在张兴林的加工点收缴的西药空瓶多达32万个。

而进入另一个加工点,眼前的肮脏场面更是让人无法想象。一袋袋连张兴林自己都分不清成分的颗粒细粉堆得满地都是。

被收集到一起的西药颗粒在机器上被打成药粉,再和其他的粉末随意配比后进行粗略搅拌,就成为了卖给下家的成品药粉。

而蛇皮袋中的中药粉末,是张兴林从中药厂批发来的药渣碎屑,目的是让胶囊散发出一些中药的味道。

犯罪嫌疑人 张兴林:他们要多少,我给他多少 。他们当时说做八万粒,我就拿药片的八万粒,打够这个重量就行了。

在张兴林的仓库里,办案人员收缴了25箱还没有拆封的格列本脲片,经过对这些药品批号的检索,并且通过与厂家核实,确定都是正规药厂生产的正品西药。

根据这一线索,办案人员在安徽省太和县抓获了不具有药品经营资格的供货商李盼盼。至此,这一覆盖全国的制售有毒、有害、假冒保健食品案彻底告破。

非法添加药量不均 或致食用者猝死

据不法分子交代,他们的产品之所以销量这么大,因为服用者感觉这些保健品的降血糖效果非常明显,多数人都会回购。

而事实上,这些效果都来自里面非法添加的西药成分。但是,由于添加的西药成分没有标准,食用者很有可能因此患上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重者可能出现肝肾代谢机能障碍,甚至猝死。

浙江省台州市市场监管局稽查支队队长 应建德:一板胶囊里面,这一颗的含量是非常高,另外一颗可能就是基本上没有。我记得我们查到一个案件,一颗降糖类的保健食品里,含有8片的格列本脲成分,再加上4片的苯乙双胍成分,相当于一颗里面含有12颗药品成分。如果有人对这种药品敏感的话,对他的身体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稽查人员还介绍说,这样的保健食品几乎没有持续的品牌经营,基本上都是一个品名和包装,一次印刷几百盒或一两千盒,用完了再换其他品名和包装。

记者随机找了一家药店,在处方药区的柜台上找到了格列本脲片,一瓶内容量为100片的包装,零售价为2.5元。而添加了西药成分的有毒、有害保健食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时,价格已经达到了每盒125元。

浙江省台州市市场监管局稽查支队队长 应建德:对于造假的人来说,成本最大的是印刷、包装,加起来一盒成本可能是几毛钱,不会超过一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