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糖尿病用什么胰岛素(二型糖尿病用什么药最好最安全的用药)
糖友的福利来了!2种新胰岛素:高浓度胰岛素和一周一次的胰岛素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一定不会陌生,但现实中不少糖尿病患者是比较抗拒注射胰岛素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误认为注射胰岛素后就不能停用了;二是目前大多数的胰岛素都需要每天注射2-4次,许多糖尿病人认为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但如果告诉大家,有一种胰岛素,只需要注射液很小的剂量,或者每周只需要注射一次,便可平稳控制血糖,这种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是不是很有吸引力呢?现在,这种新型胰岛素即将要与我们见面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提前了解一下吧。
1.甘精胰岛素注射液U300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U300是其中一个即将上市的高浓度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由于添加了带正电荷的氨基酸,使等电点升高,因此注射后在人体内不易溶解,可在皮下形成结晶,缓慢溶解,促使胰岛素二聚体和单体缓慢释放到组织和血液中,从而起到长效作用。
甘精胰岛素另一个优点就是降糖作用平稳,没有明显的峰谷浓度,因此也很少会引起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目前我们使用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主要为U100(Gla-100),也就是每毫升注射液中含有100单位甘精胰岛素,每天只需要注射液1次,作用可持续24小时,可在睡前注射,也避免了对日常社交活动的影响。
而今天我们要隆重介绍的是甘精胰岛素的升级版——U300(Gla-300),也就是每毫升注射液中含300单位甘精胰岛素,Gla-300除了具有原来Gla-100的所有优点以外,由于浓度更高,因此注射剂量更小,却具有更长的药物维持时间,有研究结果显示,Gla-300连续注射8天,能够维持血糖稳定长达30h,而Gla-100最长只能维持25h。不仅如此,与Gla-100相比,Gla-300的血糖控制更优,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2.一周仅需打一次的icodec胰岛素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在研发新型胰岛素,试图解决频繁注射的麻烦,2020年,好消息传来,科学家通过修饰胰岛素分子研发出icodec,注射后,icodec即可与白蛋白牢固、可逆结合,形成“循环存储库”,半衰期长达196小时!这一新型胰岛素可以一周注射一次,满足糖友的胰岛素需求。
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2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未经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使用icodec胰岛素的降血糖效果和安全性,与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U100的患者相似。
目前icodec胰岛素注射液在中国获批临床,希望这将加速该产品的全球开发计划,并实现中国与全球同步上市,从而惠及更多糖尿病患者。
当然,由于这些新型胰岛素研发成本高,上市后在价格方面可能会偏高,但由于我国药品集中采购和国家谈判的深入开展,这些药物在不久的将来也会以一个亲民的价格供广大糖尿病患者使用,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参考文献:
[1]袁晨光.甘精胰岛素注射液U300配制及质量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20:6-8.
现在不方便去大医院开药,二甲双胍能否替代胰岛素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为落实防控工作,避免去人多聚集的地方,不建议非急重症患者来医院就诊。但是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新冠病毒来得这么猝不及防,一般患者家里并没有储备多少药品。现在回答患者询问较多的问题。
问题一:胰岛素打完了,现在不方便去综合医院开药,怎么办?家里还有盐酸二甲双胍片,能否用它来代替胰岛素治疗呢?
最快捷的解决方法:就近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开药或线上开药,快递配送
推荐去住宅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缺药,如果药品能及时配送,以后就可以就近取药了。此外,为了解决慢性疾病患者的复诊问题,许多医疗机构都开通了互联网医院的就诊专区,即采用线上开药,线上记账,快递配送的方式,为慢性疾病患者续开药物。如果糖尿病患者不方便去医院开药,可以咨询当地的医疗机构有没有线上的医疗服务。
问题二:如果没有线上的医疗服务,患者自己能否自行将二甲双胍替代胰岛素治疗呢?
这得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分别回答:患者是属于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
如果您是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禁忌二甲双胍应该长期服用的。如果您的胰岛功能良好和肾功能正常,吃二甲双胍可以耐受的话,应该在治疗方案中加用二甲双胍。加用二甲双胍可减少基础胰岛素的用量,还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具有良好作用。但如果您是1型糖尿病患者,说明您的胰岛已经不能再分泌胰岛素了,这时不能单用二甲双胍或其他任何口服药代替,应该尽快想办法购买胰岛素!胰岛素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提醒您,防疫期间,如果您的药品储备充足,血糖控制稳定且达标,不建议自行调整或停用降糖药物,并要牢记:一定要做好血糖监测,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苏娜 副主任药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撰写
李妍 主任药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审校
降糖“一哥”二甲双胍仍是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线药物
#糖尿病# #降糖#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2~4倍。
二甲双胍作为一个古老而普遍的药物,广泛应用于降血糖的治疗。
二甲双胍并不能够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因此不会引起低血糖的副作用。
二甲双胍主要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又被称为”噬糖者“,即增加人体在基础状态下血糖的无氧酵解,改善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外周利用度。
从而起到降血糖的目的,尤其适用于二型糖尿病肥胖患者。
二甲双胍拥有巨大的市场二甲双胍在全球各个国家对应的都是一个巨大的病患市场。
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占据总数的95%以上,约为1.1亿人。在中国,二甲双胍2018年整体用药规模超50亿元,是不折不扣的医药大品种。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脏病和脑卒中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型降糖药被发现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甚至有取代二甲双胍的趋势。
-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显示: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较传统药物治疗糖尿病,全因死亡率和心肌梗死死亡率下降27%和30%。
- 与磺脲类降类药物相比,二甲双胍治疗可以带来更低的心血管死亡风险。
- 200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和欧洲糖尿病协会的糖尿病管理指南中指出。无论是否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无禁忌症的情况下,优先选用二甲双胍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只有在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起危险因素的时候才考虑合用SGLT2i和GLP1-RA。
没有证据证明,没有其他药物在降糖治疗的心血管获益和经济效益可以超过二甲双胍。
因此,二甲双胍仍是2型糖尿病合并ascvd及其危险因素患者治疗的一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