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不能吃鸡腿皮(糖尿病能不能吃粽子)
提醒糖尿病人:春季养生的4个健康要点
进入春天,万物开始升发,气温变化无常,尤其是昼夜温差大,这个时候,人们要特别注意保护身体,以免感冒受凉,影响身体健康。不是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吗:百草回春,百病发作。这也就说明子,春天也是一个疾病好发的季节,有一些宿疾旧病往往喜欢在春天复发,其中也包括糖尿病?
那么,想要稳定自己的血糖水平,春天应该怎么养生呢?建议尽量坚持以下4个健康原则,或许可以帮助平稳体内的血糖水平。
首先要注重保暖
俗话说春捂秋冻,现在正是初春时节,最近一段时间温度是比较低的,如果这时候不注重保暖,很容易让寒气侵入身体。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本身抵抗力就低一些,更容易受凉出现感冒,还会使血糖失控。所以,糖尿病人春天养生要注意按天气情况适当增减衣服,让身体保持在温暖的状态。
其次要平衡膳食
患了糖尿病的人,饮食上是需要特别引起重视的,很多食物不能随自己的喜好吃,每天在保持总热量不超标的前提下,做到食物多样化,平衡膳食,保持营养均衡全面。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一日三餐可以定时定量,主食注意粗细粮相搭配,副食尽可能少荤多素,少油少盐保持清淡,甜食尽量不吃。
春天万物复苏,会有很多的青菜上市,糖尿病人可以每天多吃些新鲜的绿叶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每天也要适当补充优质的蛋白质,比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都可以换着吃。
家都知道鸡皮的油脂成分高,吃多了鸡皮容易增加脂肪,影响血糖值。所以,去皮的鸡腿肉比较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因为鸡腿去皮之后,脂肪含量相对较低,而且鸡肉当中有丰富的蛋白质与维生素B族,这些营养成分对身体健康是比较重要的。
因为糖尿病人每天适量摄入蛋白质与维生素B族,可以帮助控制血糖与血脂水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并发症。
同时,去皮的鸡腿肉还有锌元素和铁元素,有一定量的补益效果,所以,糖尿病人如果不喜欢吃鱼,可以经常吃一个去皮的鸡腿肉。
还要注意动静结合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每天要保持规律的运动,到了春天可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春天到处生机勃勃,经常到户外活动既可以吸收新鲜空气,又能够消耗身体能量,可以保持身心健康。
不过,春天容易有春困的现象,建议大家要注意动静结合,也就是说睡醒之后要适当户外运动,不要想睡就睡,睡太久也容易让血糖不稳定。
此外,要全面体检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天做好一年的计划,这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体检也一样,如果能够在春天全面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可以让自己了解现阶段的身体状况。
虽然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血糖控制得比较好,病情有所缓解,但是,一年一次或者两次的体检还是不能省的,而且还要注意每一周至少检查一次血糖。只有自己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才能更好地稳定血糖,促进身体健康。
快资讯
编辑:向彦红
糖友吃肉的「三吃三不吃」,内含夏季肉菜食谱!
吃肉是个技术活,既要考虑到控糖和体重,又不能忽略营养。
哪些肉推荐糖友吃?哪些肉不建议糖友吃?
今天就来聊聊糖友吃肉的「三吃三不吃」,建议收藏!
01
这样吃肉更健康
01鱼虾首选水煮或蒸
鱼虾中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对稳定血糖、保护心血管系统都有帮助。
推荐糖友每周吃2-3次鱼虾。鱼虾的营养价值相似,根据《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 年版)》,1块鱼肉(60-90克)相当于5只海虾(100-130克)[1]。
注意:做鱼虾时应首选水煮或蒸,少吃油炸、红烧、淋酱的鱼虾。
02凉拌鸡丝
鸡肉的蛋白质含量约在20%[2],且含有矿物质、B族维生素等,脂肪含量较低。
推荐糖友吃鸡胸肉、鸡腿和鸡翅,不建议吃鸡屁股、鸡皮。
对于糖友来说,夏天吃凉拌鸡丝既健康又美味。少吃炸鸡腿、炸鸡翅。
注意:每周禽畜肉的食用量建议在300-500克。
03自制酱牛肉(瘦牛肉)
牛肉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比猪肉和羊肉要多。牛肉还含有B族维生素,对糖友非常友好,可以保护神经[3],对预防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帮助。
夏季自制酱牛肉,或者做西红柿炖牛肉,都是不错的吃牛肉的做法。
注意:畜禽肉,每天加在一起的食用量,不应超过75克[4]。
02
这些肉不吃或少吃
01香肠、火腿、熏肉
《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 年版)》指出,应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1]。
无论是夜市上的烤香肠,火锅店里的午餐肉,还是亲戚家做的熏鱼、熏肉,糖友尽量少吃或者不吃。
02大肠、鸡心、羊腰子
不少人非常喜欢吃动物内脏,比如大肠、猪肝、鸡心、羊肾等,美味但不健康,胆固醇太高,能不吃就不要吃。
爱吃的糖友也一定要控制量,卫健委也建议糖友少吃动物脂肪,适当控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03肥肉
《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 年版)》中也建议糖友减少肥肉摄入[1]。
尽量吃瘦牛肉、瘦羊肉和瘦猪肉,首选蒸、煮、炖等做法,少吃烧烤、油炸。
03
吃肉知识点
01肉可以吃,汤要慎重喝
不少糖友喜欢煲汤,特别是南方的朋友。
提醒大家,浓肉汤、奶白色鱼汤的脂肪含量高,不建议喝。
如果一定要喝,可以做清炖鱼汤、鸡汤等,但也要注意少喝。
02鱼的内脏也不吃
吃鱼的时候尽量不吃或少吃鱼头、鱼皮和内脏,一般污染物会聚集在鱼的脑、肝、肾、肺等部位。
选择鱼时尽量挑体积较小的深海鱼,营养价值更高,也更健康。
03烹饪肉类时加酸,对降糖有益
我们都知道,肉类加酸可以去腥,炖牛肉时加点醋还能让牛肉更软烂。
实际上,食用醋酸对血糖也有帮助,由醋酸菌、香蕉发酵而成果酸就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5]。
糖友在制作肉食时,可适当加入一些酸味食材,比如醋、柠檬等。
04
夏季午餐食谱建议[1]
1)蘑菇青菜炒肉(平菇15克,青菜50克,猪肉20克)
2)虾仁炒西葫芦(虾仁40克,西葫芦50克)
3)清炖牛肉萝卜(牛肉50克,白萝卜75克,西红柿50克,生姜5克)
4)清蒸鲈鱼(鲈鱼80克)
5)蒜苔炒肉(蒜苔100克,猪瘦肉100克)
合理控制饮食是非常重要的非药物疗法,需要糖友的长期坚持,我们一起加油!
05
公告
最后我们发布了【食物 GI 值查阅宝典】,涵盖 1000 多种常见的主食、蔬菜、蛋白质食物。
如果想领取,来糖尿病之友主页,发关键字【1200】。领取成功后,还可以加入糖友学习群,每周都有专家教学控糖知识。
糖尿病人吃肉:4种肉坚决不吃,1种肉要多吃
一、哈佛研究:猪牛羊肉吃得越多,糖尿病风险越高?
大家都知道肉类吃太多,容易诱发多种慢性疾病,这主要是因为肉类中的饱和脂肪含量较高,但科学家发现肉类中还有一种叫“血红素铁”的物质也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尤其是对糖尿病风险的影响更大。
这里的血红素铁是指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内卟啉结合的铁,容易被身体吸收,在动物红肉、肝脏以及血液内含量很高。
2024年8月,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在《自然》子刊上的一项研究,对美国204615名参与者进行了长达36年的随访,分析这些人群的血红素铁摄入量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
结果发现,膳食内血红素铁摄入量较高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26%相关。红肉(猪、牛、羊等肉类)吃得越多,血红素铁就会越多,如果限制红肉的食用量,血红素铁的量也会相应地减少。而未加工的红肉与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联,65.6%由血红素铁摄入量介导。
另外,血红素铁摄入较多还与C肽、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胰岛素血症等代谢、糖尿病标志物状况不佳相关。
无独有偶,2023年6月,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超500万人数据的研究指出,每天多吃50g加工肉会导致糖尿病风险增加44%;即便是未加工的红肉,每日多吃100g也与糖尿病风险增加27%相关。
不过,看完这两个研究,大家也没必要因噎废食,红肉是可以吃的,只不过不要吃太多罢了。
二、糖尿病患者不能吃肉?注意这3点放心吃
不少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和文章开头的李阿姨一样,确诊后什么都不敢吃,每天只吃一些粗茶淡饭,其实这个行为并不正确,糖尿病患者并不是不能吃肉。
肉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其动物蛋白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而且肉类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所以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适量吃肉的。
不过,可以吃肉也不意味着可以使劲吃,糖尿病患者吃肉的时候注意这3点,不怕血糖飙升。
首先,要选对肉,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肉类时优先以白肉为主。
白肉中优先选择鱼肉,鱼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还有钙、磷等矿物质,更重要的是它富含的Omega-3脂肪酸有益于心血管健康。建议每周可以吃2-3次鱼肉。
也可以选择像虾肉、蟹肉、鸡鸭鹅等禽肉,这些肉类内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含量较高,且脂肪含量很低,补充营养的同时还不会摄入过量脂肪。
其次,选对烹饪的方式也很重要,烹饪肉类最好以蒸为主,避免炖肉。炖煮肉的肉类热量较高,摄入后容易导致血糖上升。同时还要避免烧烤、油炸,以免让肉类内的脂肪含量上升、营养破坏,对血糖控制不利。
最后要选对时间,最好是在早餐、午餐的时候吃。脂肪类的食物消化一般需要8小时左右,白天进食的话可以完全消化。而夜间吃肉则容易让胃肠道负担加重,也容易引起血糖上升。
三、这4种肉,糖尿病患者一口都不要沾
需要提醒的是,有几种肉建议糖尿病患者一口都不要吃,否则很容易导致血糖上升。
1、加工肉
加工肉包括有培根、香肠、腌制肉、熏肉、腊肉等,这些肉类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的盐分,内里还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长期过量适用不仅会引发高血压,对会对血糖控制也会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严重还可能会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并发。
2、带皮的肉
鸡皮、猪蹄等动物皮的热量和脂肪都很高,进入体内后很难消化,长期大量摄入容易让身体肥胖、血糖控制不稳。
3、煎炸肉
肉类在煎炸的过程中会产生糖化产物、脂肪酸,这些物质进入体内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葡萄糖摄取,增加胰岛素抵抗、血糖上升的几率。
4、动物内脏
猪大肠、猪脑、猪肝等动物内脏内的脂肪含量很高,进入体内后很容易转换成葡萄糖,导致血糖上升。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控制饮食的前提是要保持膳食均衡,切不可盲目只吃素,否则会让身体出现一些其他的异常。
来源:小播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