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六味地黄丸治疗什么病)
六味地黄丸可以用来调理糖尿病吗?
王医生先给大家更正有关六味地黄丸的2点常见误区:第一,六味地黄丸不是保健品,它是药品;第二,六味地黄丸是可以治疗调理肾虚,但它只适合肾阴虚患者,肾阳虚的患者服用它,反而会适得其反。
肾阴虚患者常表现为手脚心易发热,脸部发红发热,夜里盗汗,舌质偏红;而肾阳虚患者的表现症状常为脸色发白,怕冷乏力,严重者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问题。
因此,对症才能用药,对于六味地黄丸调理糖尿病,也是一样的道理。
糖尿病在中医里,称为消渴症,中医认为糖尿病是因为人体的五脏柔弱而导致体质阴虚,糖尿病患者一般肺胃燥热、肾阴亏虚,所以在治疗调理方面可以滋阴补肾。六味地黄丸作为补阴名方,对于阴虚证的糖尿病患者,是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如果患者是肝胃郁热证或阴阳两虚证或气阴两虚兼瘀证,那六味地黄丸就不适用了,所以,对于六味地黄丸是否可以用来调理糖尿病这个问题,同上述的肾虚例子一样,辨证才是首要。
另外,是药三分毒,如果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可能出现如腹泻、腹痛、食欲不振、便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所以建议大家不可私自服用药物,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以免发生意外。我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王强医生,如果您感觉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糖尿病患者用对六味地黄丸,才能让身体受益
说到六味地黄丸,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有好多糖友认为六味地黄丸能治疗糖尿病,还没有副作用,故自行在药店购买,按照说明书服用。
然而这是不正确的!
虽然六味地黄丸不需要处方,随处可以买到,但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中医的精髓体现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随意服用不仅不能治病,还可能加重病情。
本文就带您详细了解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的组成
六味地黄丸由六味中药材组成,始出于宋代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中成药中的明星产品。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六味药物组成。
六味地黄丸方解
六味地黄丸别看仅仅六味中药,但其组成却是按照严格的套路来的。
在中医里,有一种组方原理叫君臣佐使。方剂的君臣佐使就相当于一个团队的各种职能,只有各司其职,才能克敌制胜。
六味地黄丸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
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
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
但熟地黄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两味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均为佐药。
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
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主治肾阴不足证,症见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齿松发脱,健忘,男子遗精、早泄,或见女子经少或经闭、崩漏,失眠,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或骨蒸发热,午后颧红,形体消瘦,小便黄少等为主。舌脉则以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为主。
六味地黄丸的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功能、改善性腺功能障碍、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哪些糖友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
糖尿病在中医学属消渴病范畴,中医学认为消渴病病机主要在于阴虚燥热。
对于具有多饮、耳鸣、盗汗、舌红、尿多、便干等肾阴不足证候的糖尿病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后,虽然没有明显的降糖作用,但可以起到改善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哪些糖友不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
肾阳虚者:肾阳虚表现为夜尿增多、水肿、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质偏淡、脸色苍白,有些男性还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这些人不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但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金匮肾气丸。
如果此时服用六味地黄丸,病症就会“雪上加霜”,不但不能补肾,反而会损伤脾胃,出现厌食、腹胀、腹泻等虚寒症状,使病情加重。
湿热病症者:湿热病症的主要表现为口苦、小便黄等。六味地黄丸中的滋阴药物会使湿邪加重,湿热难去。
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者: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烦热、头晕耳鸣等。六味地黄丸虽说有补肾阴的作用,即使健康者短时期吃了也不会有什么副作用,但长期服用,很可能出现腹满、便溏、食欲不振等情况。
糖友使用六味地黄丸注意事项
六味地黄丸以补益药为主,补益药具有补虚扶弱的作用,当患者出现感冒、咳嗽、发热等外邪入侵症状时,要暂停服用补益药,以免使外邪滞留于体内,使疾病迁延不愈。
对于形体肥胖、身重肢困、口黏不爽、舌苔厚腻的患者:治疗应该以化痰除湿为主,此时应慎用六味地黄丸,否则可能助湿生痰,使痰湿之邪久滞难去。
某些身体虚弱的患者:消化力弱、脾胃功能差,主要表现为腰酸、怕冷、腹部寒凉、大便稀。六味地黄丸中滋阴药物较多,会加重脾胃负担,可能产生胃满腹胀的不适症状,应先服用健脾和中之剂,扶益胃气,待脾胃功能恢复后,再服用六味地黄丸。
服用时应忌食萝卜,少食油腻、辛辣、荤腥。
不宜长期连续服用六味地黄丸。一般建议服一个月后停一周,或吃一周中间停一两天,让身体适度休养。
六味地黄丸不能替代降糖药,切不可随意将降糖药减量或停用。
总之,六味地黄丸虽然是好药,但并不适合所有糖尿病患者,仅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属肾阴不足者,如证属肾阳亏虚或阴阳两虚者、脾胃素虚、运化不足者切忌服用。糖友必须在专业医师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
作者:河南中医药大学 葛金华
糖尿病吃二甲双胍加六味地黄丸,降糖又护肾?听听医生怎么说
家住省城的张先生,查出糖尿病已经有些年头了,一直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控制血糖。去年听小区的大爷说六味地黄丸可以控制血糖,并且还可以护肾,一想起自己年纪上来了,男性功能也大不如从前,就自己去药店买了六味地黄丸口服,这一服用就是一年多。
张先生今年已经有47岁,平时身体都挺健康的,3年前体检的时候发现空腹血糖有8.4mmol/L,经过饮食控制效果欠佳,后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血糖控制都还可以,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去年冬天开始,就开始时常拉肚子,早期的时候只有吃点凉的时候才会出现,以为是吃坏了肚子,也没放在心上,但是最近几个月哪怕正常的饮食,张先生的大便也是稀的。
但是除了大便不成形也没其他不适,就自己买了点止泻药,但是张先生吃完了药还是拉肚子,这就让张先生非常的烦恼。有一次闲聊,朋友说,你咋不去看看中医呢?张先生周末就来到了中医院,脾胃科主任详细问了张先生的病史后并告诉他:“你这个腹泻可能就是六味地黄丸导致的。”
张先生很疑惑:不是说糖尿病吃二甲双胍加六味地黄丸,降糖又护肾?怎么还能坏事?听听专业医生怎么说!
医生说糖尿病它是一种由于多种病因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即利用缺陷)所导致的一种以血糖升高为表现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在3.9-6.1mmol/L之间,餐后2小时应该≤7.8mmol/L。张先生的空腹血糖为8.4mmol/L,诊断为糖尿病是明确的。
经医生的建议,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控制血糖方向是对的,二甲双胍可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用药,可单用或联合其他药物使用。特别适用于单纯饮食及运动不能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伴有肥胖的患者。现代临床证明二甲双胍还可以改善大血管病变的因素,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推荐贯穿治疗的始终。张先生是某事业单位职工,这些年来一直从事文职工作,平时也缺少锻炼,只有1米7不到身高,体重居然达83Kg,特别是肚子,属于典型的腹型肥胖患者,这种人是比较适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控制血糖的,并且服药后张先生的血糖一直控制很好,这一次门诊空腹血糖只有5.1mmol/L,糖化血红蛋白也只有4.8%。
让我们看看这是一个什么药。六味地黄丸是市场上常用的一类中成药,也是民间流传的“补肾”药物,他的成分有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主要的作用是滋阴补肾,应用于各种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遗精、手足心热等症。六味地黄丸属于中药,只有对症了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比如临床上用来治疗阴虚盗汗,效果显著。
我们来看看张先生的病史,有糖尿病三年,从去年冬天开始出现腹泻,并且如果仔细观察张先生的舌象,我们就会发现他的舌象表现为舌淡苔白厚腻,舌边齿痕明显,这是典型的脾虚痰湿的证侯。另外中医认为“肥人多痰湿”,说明脾失健运可以导致痰湿内停,停于肌表,则表现为肥胖,所以张先生可能本来就是脾虚体质,而六味地黄丸为滋补肾阴的中药,方中地黄,丹皮,泽泻都是属于寒凉药性,对于本身就脾虚的张先生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到了冬天,天气寒凉就开始出现脾虚泄泄。
其实不是,六味地黄丸在糖尿病的某些证型上是非常合适的。
糖尿病的中医病名叫做“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中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而张先生平时总是觉得饿,吃点比别人多,并且还容易疲劳,运动耐力也不行,走同样的路,爬一样的楼,张先生总是感觉气喘吁吁,还容易感觉到心悸,就是属于消渴中的中消,如果辩证分型的话属于脾气亏证。
像这种证型就不能清热滋阴,而应该采取健脾的治法,只有病程较长者才会阴虚与燥热互见,日久则以阴虚为主,甚至由于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俱虚。糖尿病辩证分型繁杂,而我们首先要掌握什么是阴?什么是阳?这样才能把握基本原则,而不像张先生那样适得其反。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一种对立统一的概念,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实例,如水与火,上与下,寒与热,以及六味地黄丸所涉及到肾阴虚和肾阳虚。如果张先生表现出尿频量多,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或者有盗汗等表现,就可以通过六味地黄丸来滋阴补肾,润燥止渴。
这种人的舌象应该是舌红少苔,而不是像张先生一样舌质淡,苔白厚腻,并且还可见舌边齿痕。如果追问张先生其他症状,他可能还有神疲嗜卧,气短乏力,腹胀,自汗气喘,动则更甚,畏寒肢冷,或下肢浮肿,尿昼少夜频等症状。这是由于脾虚失治,最终导致脾肾阳虚的表现。
后来张先生在医生的指导下,立即停用了六味地黄丸,改用温补脾肾的药物治疗了两个星期,他的腹泻症状慢慢好转,并且经过此事后,他再也不敢私自乱服药了。在临床上,无论是二甲双胍缓释片还是六味地黄丸都是使用非常频繁的药物,这些药物普通百姓都能随便买到,并且一般人很少有太多的副作用,所以大家正如张先生一样放松了警惕。
我们在使用这样药物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二甲双胍是很多人用来治疗糖尿病的起始治疗药物,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类型的药物联合使用,如磺脲类等。部分病人口服二甲双胍后可能有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消化不良等,此时如果症状较轻可以不停用药物,改为在餐后服用,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直到达到最佳效果剂量。还有些人是不能够使用二甲双胍的,比如天生就是对此药物过敏的,肝肾功能不全者、心力衰竭者等。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了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乳酸性中毒等都是不能服用本品的,还有口服需要整片吞服,不能嚼碎。
像张先生这种考虑到“肾虚”兼顾补肾的患者,需要分清楚是阴虚还是阳虚亦或者是肾阴阳两虚,别看就这几个字的区别,在治疗上可以截然相反的,用错了就可能会导致不可挽救的后果,甚至使“肾虚”更加严重,像张先生这样经治疗后症状好转的真是大幸。六味地黄丸在治疗上文所述的腰膝酸软,盗汗等阴虚相关证侯疗效显著,其实它还可以治疗很多现代医学上的疾病,比如慢性肾炎、高血压病、肺结核、更年期综合症等症见肾阴虚的患者,甚至可以在原药的基础上增减一些药物来扩大治疗范围,市场上如杞菊地黄丸可以治疗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眼部疾病,这称作异病同治,正是中医学博大精深之处。
我们查阅了不少文献资料,结果显示六味地黄丸和二甲双胍合用可以改善糖化血红蛋白(可评估过去8~12周平均血糖水平的一种指标)的数值,提高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效果。但也有动物实验表明六味地黄丸可以影响二甲双胍的代谢,使二甲双胍的肾排泄率下降,这就可能导致二甲双胍在体内蓄积,引起低血糖或者其他不良反应。特别在老年人,肾功能下降的糖尿病人群中。
另外疾病的证型也随着其发展和治疗而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几乎不存在一个人一直处于肾阴虚状态,所以六味地黄丸也不适宜长期服用。医生建议您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测和中医体质辨析。只有二者合理使用,才有可能达到最佳临床效果。
我们在使用六味地黄丸的时候,如果证见脾虚泄泻就要立即停止使用,平时饮食要注意清淡,忌辛辣。另外对于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药物成分表,因为六味地黄丸原方为蜜丸,要选择无糖的产品服用,以免影响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