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功法(治疗糖尿病的功法)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我患糖尿病47年,发现这套健身功对糖尿病患者大有好处,从头练到脚,人人适宜(附视频)

我患2型糖尿病47年,今年79岁,身体硬朗,没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这套健身功(共十三节)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分享给大家。

练习这套健身功前先饮温开水400亳升左右,选择在树林、溪边等幽静的地方操练。雨天可以在自家阳台上练习。

第一节:搓面部

身子分开,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眼微闭,全身放松,两手搓热,从面部由下向上往返揉搓36次(往重返轻。加意念:红光满面)。

第二节:梳头、拍头

两手示指并拢,弯如抓爬,从额头发际往后脑反复梳36次(加意念:白发变黑发,稀发变密发,满头秀发)。

再将五指并拢,由额头向后脑拍打36次(加意念:强身固本)。

第三节:搓耳朵

用拇指与示指夹住耳廓,上下、内外反复揉搓。再将五指并拢,两手同时压住耳廊,揉搓至发热为止(加意念:按摩全身)。

第四节:揉搓枕椎

五指并拢,先用右手从上至下揉搓枕椎20次。再将五指并拢重捏枕椎,然后改用左手,以同样的方法练习(加意念:风寒不入)。

第五节:拍打、摇摆双臂

左手下垂,右手五指并拢,用右手拍打左臂,从肩臂一直拍打至手指,上下、内外共拍打20次。

再以同样的方法,用左手拍打右臂20次。然后两手下垂,右手尽力抛往左肩背部20次,用同样的方法左手抛往右肩背部20次。

第六节:捶打胸部、腹部、肋部

含胸拔背,头微下垂,两手半握拳,摆动双臂,用右拳捶左胸,左拳捶右胸,左右各捶打20次。然后两手五指并拢,从胸部拍打到腹部20次。

然后右手向外张开,用左手从上至下拍打右肋部,以同样的方法用右手拍打左肋部,再两手同时从胸部拍打至腹部,以全身发热为止。

第七节:拍打腰部

两脚分开,略宽于肩,弯腰拱背约90度,面部朝下,双手五指并拢,反手向后拍打腰部36次。拍打完毕后双手按住腰部不动,将头徐徐抬起。

第八节:重拍双腿

两脚分开,略宽于肩,弯腰、头下垂,两手手指并拢,从臂部往下拍打大腿、小腿,先外后内,反复拍打36下。

第九节:练腿

两脚分开,略宽于肩,身子下蹲,两手扶住膝盖,两脚由内向外扭划9圈。稍停片刻,再由外向内扭划9圈。稍停后,两脚和两腿同时并拢,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各划9圈,直立。

第十节:抖动全身

两脚分开略宽于肩,身体直立,双目微闭,舌舔上腭,全身放松,脚趾意似入地,像机器打桩一样,全身上提,脚尖抵地,再全身下坠,五指随着身体升降,身体上提时五指紧握拳头,身子下降时手指用力张开伸直。

这样,身子一上一下,思想集中专一数数,一般上下抖动400-1000下,以全身微微出汗为止(口中津液咽下)。

第十一节:揉眼眶

身体直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将两手拇指固定在面部,再用示指同时揉压眼眶四周,先上后下,有热感为止。

再用大拇指与示指夹住鼻梁,按压晴明穴,一按一挤,一张一弛,以眼胀为度。然后再用两手示指同揉太阳穴数下,然后转动眼球,凝视远方。

第十二节:摇头

双脚分开略宽于肩,双目微闭,左右交替摇头各10次,上仰下勾10次,再摇头10次。

第十三节:叩齿咽津

身体直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叩齿36下。叩毕用舌头在口中左右搅拌,将口中津液分两次咽下沉入丹田。然后双手重叠按住丹田(男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人性朋友手的顺序相反),静守片刻,意感丹田气动即可收功。

注:练此功法一般每个动作习练10-36或60次,为了提高功效,有的动作还要加意念(详见《战胜糖尿病并发症的经验体会》一书的210-213页)。

意念是一种心理暗示。中医学心灵感应理论指出:意念有暗示、感应、导向等作用。能够更好地提示习练者集中思想、专心致志关注某个方面或某一部位,以提高疗效。

作者:邓焕新 13307450928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荣誉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华夏医魂》丛书特邀编委

中国糖龄王

澳门文化传播大使

著名糖尿病专家送大家2个降糖运动处方,平稳血糖,安全有效

糖尿病被称为“甜蜜温柔”的杀手,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的“第三号杀手”,已成为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糖尿病在我国有“三高”、“三低”之说,“三高”指患病率高,并发症高,医疗费用高;“三低”是糖尿病确诊率低,治疗率低,治疗的达标率低。

那么,得了糖尿病怎么办,没有得的人应该如何预防呢?

众所周知,糖友在临床中的治疗框架是“五驾马车”,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病情检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

从可控因素方面来说,饮食和运动对糖友来说占有重要地位,上周本君讲了饮食,今天就给大家讲讲糖尿病合理运动的那些事。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首先,运动可以促进热量消耗,增加脂肪代谢,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血糖控制;可以促进骨骼、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能力,恢复细胞对糖的吸收,使血糖水平下降。

其次,运动后,肌肉、肝脏还会摄取大量葡萄糖,使血糖进一步下降,如中等量的运动,其降糖作用能够维持12-17小时;还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有利于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所以,科学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天然处方。著名糖尿病学家向红丁教授,推荐过很多安全有效的降糖运动处方,养生君在此分享2个,供大家参考。

踢毽子:平稳血糖

小时候大家都玩过踢毽子吧,但长大后很多人都不玩了,其实踢毽子运动量不大,却能使全身得到活动,有益身心健康,特别适合糖友。

踢毽子以腿部、脚部运动为主,主要以下肢做盘、磕、拐、蹦、落等动作来完成。

这样不仅使下肢的关节、肌肉、韧带得到锻炼,充分活动腰部,带动全身血液循环;还可以加强足部肌肉的锻炼,对于糖友来说大有裨益,可减少脚部病变的发生。

动作要领:

  1. 背部稍微弯曲,眼睛看着毽子;
  2. 手臂上摆,在踢毽子时身体要保持松弛;确切地说,腿部之外的其他部位,都要放松,不要过于僵直;
  3. 将脚抬起,用脚的内侧去踢毽子;
  4. 时间不超过15分钟,感到冒汗了即可。

注意事项:

糖友刚开始踢毽子时,动作幅度应该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这样肌肉才会柔而不软、韧而不僵,不至于拉伤退或腰部肌肉。

八段锦: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八段锦是传统的健身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局限,简单易学。

八段锦中其中两个动作:“两手擎天理三焦”和“调理脾胃单举手”,非常适合糖友练习,可增加能量消耗,减轻体重,降低血糖,舒缓情绪,改善胰岛素抵抗;尤其能很好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运动期间,血糖可得到良好控制。

“两手擎天理三焦”具体操作步骤:

第1步:

  • 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部、脊椎放松。
  • 头正平视,口齿紧闭,用鼻子做深呼吸,宁神调息1-2秒,气沉丹田。

第2步:

  • 两手从体侧缓缓举到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同时两脚的脚跟随着双手的托举而起落。
  • 托举6次以后,双手掌心向下,沿着身体前方缓缓按自腹部,之后再回到最初的站姿,重复做10次。

“调理脾胃单举手”具体操作步骤:

第1步:

身体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在体侧自然下垂。

第2步:

左手从左侧翻掌上举,手臂挺直,手指并紧,手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时右手掌下按,指尖向前。

第3步:

左手从左侧落下,掌心下按,指尖向前,右手从右侧翻掌上举,手臂挺直,手指并紧,手心向上,指尖向左,如此反复练习10次。

糖友运动时,需注意5点

当然,糖友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平时可以适当做操、散步、慢跑、爬山、爬楼梯、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练剑等。

不过,糖尿病患者在运动过程中,需注意以下5点:

1、运动以餐后1小时左右为宜,饭前运动容易造成低血糖,运动前后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2、不要在空腹情况下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最好在运动前后注意加餐,可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3、运动前后注意补充足够水分,否则过多出汗会导致血液浓缩,血液粘稠,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4、老年糖尿病患者为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注意运动时脚必须穿着合适鞋袜。

5、老年、有严重并发症、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不宜勉强运动,以免发生意外。

⊙版权声明:文章选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孟孟

1分钟学会既降糖又降压的健身功法,试试看吧!

今天教大家一套医疗性静松功,该功法通过对大脑皮层的调节,使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迷走神经张力提高,儿茶酚胺类物质降低,从而达到调节血糖水平的目的。研究证明:医疗性静松功有明显的降糖、降血压的作用,尤其适合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医疗性静气功没有复杂的技巧 , 对治疗的体位、时间、场地、姿势没有特别的要求,易学、易掌握、易执行,读者朋友学起来吧!

医疗性静松功的做法

原则医疗性静松功的姿势以放松不影响呼吸为原则!

第一步两腿分开与肩同宽,松肩含胸,两臂放松,两手松松地放在大腿上,自然呼吸,要求悠悠吸,细细呼,同时配合意念,以静松为主。

第二步结合身体部位,自头部由上而下至足依次默念头部松、颈项松、肩膀松、两臂松、身体松、两腿松、两足松,在松的过程中如有不适部位可随时调整,当感觉全身舒服时则以意念结合呼吸整体放松,吸气念静,呼气念松,逐步进入松静状态,持续 30分钟结束。

第三步练功结束后,先做2次吸气鼓腹、呼气收腹的丹田呼吸, 然后搓手擦面拉耳,即结束。

医疗性静松功属于低强度运动,对年老、体力差、 病情重或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尤为合适 。

配合有氧运动降糖效果更好

医疗性静松功属于放松运动,运动强度小,可以作为有氧运动的准备活动,有氧运动作为靶强度治疗运动,降血糖的效果会更好。对于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建议联合使用医疗性静松功和有氧运动相结合的运动方式。

投稿邮箱:zhujunping@tnbzy.com

内容合作:15810397226

糖尿病志愿者招募QQ:3284200636

更多内容请访问糖友网tnbzy.com,咨询糖尿病问题请关注微信号:tnbzy2013,我们会有专人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