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 糖尿病(体重糖尿病女天天往下掉是什么原因)
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享受高质量生活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旨在提升全球对糖尿病的关注。今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活动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倡导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糖尿病健康服务的核心,促进患者享有健康生活。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2%,位居全球之首,糖尿病并发症累及血管、眼、肾、足等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体重与糖尿病
体重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过多的脂肪堆积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加重糖尿病病情。相反,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营养不良等问题,也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和身体的康复。因此,保持合理的体重对于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适当的运动锻炼和有效的自我管理等健康生活方式,更好地控制血糖和体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1
饮食管理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是控制血糖和体重的首要步骤。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可参照《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做到:合理饮食,主食定量(摄入量因人而异),建议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全谷物、杂豆类占主食摄入量的三分之一;建议餐餐有蔬菜,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GI水果;每周不超过4个鸡蛋或每两天1个鸡蛋,不弃蛋黄;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可选择少许坚果;烹调注意少油少盐;推荐饮用白开水,不饮酒;进餐定时定量,控制进餐速度,细嚼慢咽。
进餐顺序宜为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
02
运动锻炼
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同样重要,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
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并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以消耗多余的热量,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糖尿病患者要遵守合适的运动促进健康指导方法并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每周至少有5天,每天半小时以上的中等量运动,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有走步、游泳、太极拳、广场舞等。
运动时需防止低血糖和跌倒摔伤。不建议老年患者参加剧烈运动。血糖控制极差且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不宜采取运动疗法。
03
自我管理
糖尿病患者需要重视并学习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脂,控制饮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遵医嘱用药,定期进行并发症检查。同时,通过定期监测体重,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保持合理的体重范围,以减轻糖尿病对身体的损害。
正确居家监测血糖,对于规范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管理非常重要,《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通常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毫摩/升,非空腹血糖不高于10毫摩/升。居家监测血糖应遵医嘱,采用正确操作方法,按时测量。
糖尿病前期人群
糖尿病前期人群可通过饮食控制和科学运动降低发病风险,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同时密切关注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并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建议超重或肥胖者使体重指数(BMI)达到或接近24kg/㎡,或体重至少下降7%,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kcal,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至少保持在150分钟/周。
积极学习糖尿病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做好自我管理,遵医嘱定期接受个性化的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享受高质量生活。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得了糖尿病,体重一直掉,是好事还是坏事?
有朋友给华子留言,说自己患了糖尿病之后,体重就一直在掉是为什么?之前自己较胖,觉得体重减轻是好事,但是也担心这样一直瘦下去,不知道怎么办。
我告诉他,减轻体重有助于控制血糖,但是糖尿病也会让人变瘦。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指的就是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体重减少。所以体重减轻也不一定都是好事,如果变瘦的同时而血糖又没有达标,就要当心了。
1、疾病原因: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一种是机体产生了胰岛素抵抗。最终会导致组织细胞无法正常利用葡萄糖(血糖)供能,只能靠分解身体储存的蛋白质和脂肪提供能量。
所以患糖尿病的人,容易出现饥饿感,会增加进食量,但摄入的糖类不能转化为能量,也不能储存为糖原和脂肪,血糖和尿糖大幅升高,而身体原有的蛋白质和脂肪却一直在慢性消耗,所以糖尿病人虽然吃得很多,但仍然会逐渐消瘦。
2、药物原因:大多数的降糖药物,也会减轻体重。比如常用的二甲双胍、列净类药物、列汀类药物、GLP-1RA类药物(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也会使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但这种药物产生的减轻体重作用,可能是好事。
因为脂肪过多会造成胰岛素抵抗,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都是超重或是肥胖者。在《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减轻体重,有可能达到“糖尿病缓解”,也就是说不使用降糖药就可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糖尿病人体重减轻是好事还是坏事,主要看血糖。如果体重下降的同时,血糖控制正常,精神状态好,不伴有虚弱,就是好事。等到体重降到标准范围后,通过调整饮食、运动以及降糖药物的用量,体重就会保持稳定,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如果体重下降的同时,血糖控制得并不好,容易疲劳,伴有虚弱、头晕、手抖等情况,就是坏事。此时需要找医生调整降糖药物,把血糖控制达标。对于体重偏低的糖尿病患者,建议启动胰岛素治疗,当把血糖控制好了,体重就会开始增加了。
有糖尿病的人,需要做好血糖监测。一般来说,需要把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把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6.5%以下。
在控制好血糖的同时,通过调整饮食、运动与药物的配合,把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需要注意的是,过度节食有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导致其他的并发症,所以要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减少进食的总热量,让自己健康地变瘦。同样也不要过度运动,以避免造成机体损伤和增加低血糖风险。
总结一下,患糖尿病之后,体重的下降有疾病和药物两种原因,超重的糖尿病人,在控制好血糖的前提下,适度减轻体重,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偏瘦的糖尿病人,要找医生调整用药和饮食,以恢复健康体重。
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糖尿病人体重解读:胖不胖,不是只有体重说了算
民间有一句话说得好“一白遮白丑,一胖毁所有”。
没错,肥胖不仅毁了你曼妙的身材,严重的话还有可能毁了你的健康。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肥胖者的胰岛细胞肥大增生,体内胰岛素的作用减低,存在胰岛素抵抗,不减肥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至于衡量糖尿病患者到底胖不胖,体重还不是唯一的标准,还需要看以下几个指标:
体质指数(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计算方法为:体重/身高(㎏/㎡ ),如果BMI ≥ 24,即为超重,BMI ≥ 28为肥胖;18.5≤BMI<24即为正常。
腰围:超重或肥胖人群体重管理专家共识中指出,中心型肥胖前期是男性腰围 85-90cm,女性腰围80-85cm;中心型肥胖是男性腰围 ≥90cm,女性腰围≥85cm。
腰臀比:即为腰围和臀围的比值。当男性腰臀比≥0.9,女性≥0.85时,可以被判定为“中心性肥胖”。
「比如已有5年糖尿病病龄的王阿姨身高为160cm,体重130斤,腰围100cm,臀围98cm,从可以计算出王阿姨得各项指标:
体质指数为65kg/1.6㎡≈25.39>24,超重;
腰围98cm>85cm;
腰臀比100cm/98cm≈1.02>0.85。
所以从各项指标来看,王阿姨越“线”了,而且从最终结果来看,王阿姨为中心性肥胖」
一.那么什么是中心型肥胖呢?
中心型肥胖也称为腹型肥胖,即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为中心型肥胖。简单理解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中间粗,两头细”,如果描述得更精准一点就是男性的“将军肚”身材,女性的“苹果腰”身材。
二.中心型肥胖有什么危害呢?
肥胖会伴随着胰岛素受体减少,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长期下去将会发展为2型糖尿病,同时它还是糖尿病相关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关键因素。糖尿病患者减轻体重不仅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还能够降低心血管风险。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减肥是重中之重。
减肥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不仅需要你有超乎常人的毅力,还需要你掌握正确的减肥方法。那些管不住嘴、动不了腿,还有那些急于求成极端减肥的人都成不了,什么沙拉代餐健身卡,绝食暴汗刮油茶...你确实没少折腾,但是走上了“歪门邪道”,减肥不见效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这些错误减肥方式不可取
人间正道是沧桑,减肥走“歪门邪道”不可取!
1. 过运动:
什么是过量运动呢, 比如,对于一个不经常体育锻炼的人,单次进行中高强度及以上运动超过1小时,如长时间的快跑、登山,或者运动后感觉很累、很费力,说明你可能过量运动了。,这种过度的运动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如睾酮降低,并导致ACTH等激素升高。
2. 生酮饮食:
生酮饮食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同时增加脂肪的摄入量。
如果一个人停止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且不配合运动的话,减掉的体重很可能会反弹回来,之前做的努力,吃过的苦,抵过的馋,所有一切都可能前功尽弃。
而且无论摄入哪种类型的脂肪,机体都可能处于酮症状态,这可能导致对动物脂肪或饱和脂肪的严重依赖,会带来长期的健康风险。
3. 节食减肥、饮食不规律:
关于吃,减肥的人很容易步入误区:要么一顿饱一顿饥,要么顿顿饥。
其实,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
节食减肥是最不提倡的一种方式,虽然你胖,但是你的身体每天还需要营养物质来维持其正常运转,如果长期节食,会使你身体的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质、糖分缺乏等物质缺乏,从而导致全身症状以及多系统受到损害;
同时节食减肥还会导致人体基础代谢水平下降,并产生强力的ACTH饥饿,而且一旦没忍住开了口,那么很容易会暴饮暴食,从而导致体重反弹。
饮食不规律同样如此,如果你一顿饥一顿饱,那么饱的那一顿很可能是暴饮暴食,从而导致体重反弹,得不偿失,那么还不如好好吃饭呢。
减肥从来没有捷径,坐吃躺瘦的好事也从来不会发生在你我身上,记住,你曾经吃过多少肉,就必须留多少汗,急功近利的减肥不可取!
四.糖尿病患者正确减肥,要做到这4点
对于糖尿病患者,我们提倡健康的减肥方式,即平衡膳食 适量运动,:既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偏食,宜在专业医师、营养师的指导下,通过合理热量差,配合运动提升人体自身的基础代谢率,轻松愉快健康的减脂。
①要早睡: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躺在床上刷手机迟迟不入睡的时候,肚子有时候会饿的咕咕叫,当你抵挡不住饥饿感,很可能会吃点零食甚至咬牙点了外卖填饱肚子。没错,熬夜会消耗身体能量,因此常常会有饥饿感。
同时,熬夜还会使身体的代谢发生紊乱,不利于脂肪的代谢,甚至还会加重体重。
因此科学减肥,建议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因失眠导致激素紊乱而引起血糖波动过大,进入恶性循环。
②要适度吃主食水果:
想要健康减肥,即使是糖尿病患者也不能拒绝摄入碳水化合物,因为碳水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建议糖尿病患者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5%,或者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方案和食谱。。
豆类、富含纤维的谷物类(每份食物≥5 g纤维)、低GI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食物均为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减肥的糖尿病患者,通过合理的搭配,也可以吃得丰富多彩,健康而营养。
③要适度吃肉:
减肥不是不让你吃肉,而是要适度摄入肉类,因为肉类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如鱼肉、鸡肉、猪肉、牛羊肉等。注意肉类的烹饪方式和总量。
④要适度运动
规律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减轻体重,因此建议减肥的糖尿病患者要适度进行运动,可以结合自身的健康状态,做一些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如:快走、打太极拳、骑车、打乒乓球等。对于有运动风险的患者,可咨询专业医师,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案。特别提醒大家:对于有心脑血管高危风险的人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且运动前要进行必要的评估,特别是心肺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医学评估(如运动负荷试验等)。同时需警惕运动过程中、运动后,发生低血糖。
当然,血糖过高时,也不宜剧烈运动,所以为了优化运动时的安全性,建议与医生联系,获得专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有来医生.肥胖和糖尿病的关系[EB/OL].
https://www.youlai.cn/ask/697A9AzgOng.html
[2] 糖尿病与肥胖有有什么关系?[EB/OL].
https://mip.haodf.com/zhuanjiaguandian/6127960142.htm
[3] 中国医学论坛报.2型糖尿病与肥胖的九大真相.[EB/OL].
https://www.sohu.com/a/299644062_456026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
[5] 李晓玲.肥胖伴糖尿病及冠心病患者的体重管理[J].2019,34(11).
[6] 公众号idiabetes.生酮饮食知多少.
图片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也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仅供参考请谨慎阅读。未经本平台和相关权利人书面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或引用。若本内容存在任何疏漏,请尽快与本平台联系,可发送信息至【causahealth-content@causacloud.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