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麦片 糖尿病(快熟燕麦片 糖尿病)

糖尿病专家赵保记 0
文章目录:

燕麦有十几种,只有这4种,对控糖有好处,你选对了吗?

今年60岁的李爷爷患有糖尿病10余年。自从得病后,李爷爷平日里十分注重生活的饮食结构。最近他经常听到网上的广告商和营养学家宣传说“五谷杂粮,燕麦称王”,燕麦是非常健康的主食,尤其十分的适合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用燕麦当做主食,不仅能够管饱,而且对血糖的影响也是十分小,还会有一定控制血糖的效果。

于是,李爷爷就到超市买了大量即食燕麦片坚持长期食用,结果,不但没有降低血糖,反而在自我检测之后发现,餐后血糖数值总是异常升高。

李爷爷带着疑问找到了一直以来关系都不错的医生,经过医生详细的解答才明白:

原来,即食燕麦是一种燕麦加工品,经过一系列工艺手段,破坏了燕麦的天然结构以及原本的营养成分,甚至其中加入了坚果碎、油脂、水果干等物质,不但达不到燕麦原本的控糖的果,还会使血糖升高。

目前市场上的燕麦根据加工方式可以分为整粒燕麦、钢切燕麦、生压片燕麦、厚燕麦片、即食燕麦、速食燕麦等等十余种,但是其中只有4种对控糖有好处,即

1、整粒燕麦:可以分为两类,一种皮燕麦,是带壳的;一种裸燕麦或者燕麦米,是不带壳的,它们的物理结构与营养成分都没有改变,含有丰富的的β-葡聚糖。

2、钢切燕麦:就是将整粒燕麦切成了几段,降低了燕麦的蒸煮时间。同时其对燕麦的天然结构破坏也是很小的,营养成分也几乎没有变化。

3、生压片燕麦:就是用一些物理操作方法将燕麦压成片,其中燕麦的天然结构没有大的破坏,营养成分也没有大的改变

4、厚燕麦片:也可称为传统燕麦片或者老式燕麦片,就是将燕麦先经过轻度蒸汽或者轻度的加热处理后,再用间隙大的工具将其碾成片,蒸煮时间更短,其对燕麦的结构破坏也相对较小。

一、为什么上面4种燕麦对控糖有好处?

1.燕麦的结构与功能:

燕麦作为乔本草木科植物,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良好配比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独特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其中水溶性膳食纤维中的燕麦β-葡聚糖是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成分。

β-葡聚糖主要存在于燕麦籽粒细胞壁的亚糊粉层和糊粉层,β(1→4)糖苷键和β(1→3)糖苷键连接β-D-吡喃葡萄糖单位形成其基本结构,其属于一种高分子无分支线性黏多糖

谷类作物中燕麦的β-葡聚糖含量是最高的

FDA在1977年发表声明称机体在食用燕麦一定时间后,达到燕麦β-葡聚糖的阈值,燕麦降血糖功效就会体现出来。

2.燕麦β-葡聚糖对食物血糖指数的影响

GI即血糖生成指数,一般指的是机体在进食食物后,机体血糖的升高值与为葡萄糖的血糖升高值之比。而添加燕麦β-葡聚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食物GI值的作用。

3.燕麦β-葡聚糖对机体血糖的影响:

燕麦β-葡聚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葡萄糖在机体内的扩散速度和吸附水平,起到降低机体餐后血糖的作用。同时燕麦β-葡聚糖也可以有效降低机体的空腹血糖。

4.燕麦β-葡聚糖高黏性对血糖影响:

β-葡聚糖因其黏性特质容易形成高黏性环境,在胃肠中形成一层物理屏障,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食物与消化酶的接触,一定程度上的延缓胃排空,肠道蠕动速度减慢,葡萄糖在小肠中的吸收减少[5],进而起到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

燕麦β-葡聚糖的黏度由其分子量和含量决定,不同的加工方式,如过高的粉碎粒度、过高的温度、压力以及生产环境和酶催化等都会影响其分子量,从而影响燕麦中β-葡聚糖的含量和其生物活性。

上述4种燕麦没有过多的采取加工方式,天然结构破坏的相对较少,营养成分也没有大的改变,β-葡聚糖也没有被过多的破坏,因此可以很好的发挥燕麦的控糖功效。

二、为什么其他燕麦片不具有控糖效果?

1.燕麦结构的破坏: 除去上述4种的燕麦片,其他的都属于燕麦加工品,它们都经过了一定的工艺加工方法,很大程度上的破坏了燕麦原本的物理结构、营养成分等。

2.添加其他成分:商家为了提高食用感,还可能往其中添加了白砂糖、坚果碎、水果干等物质。

以上这些原因使得燕麦不仅达不到原本的控糖效果,还会使血糖升高,威胁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

三、糖尿病患者燕麦片的选择与食用的建议

1.选择颗粒较完整的燕麦:一般燕麦的颗粒越完整,物理结构破坏越小,降糖的效果也就越好;

2.选择生燕麦片,避免免煮麦片:一方面是因为生燕麦片含有的丰富的β-葡聚糖,在免煮燕麦的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将其破坏。另一方面是因为食物的烹饪手法也会影响其升糖指数,免煮燕麦已经经过一定的程序加工成熟食,就可能在二次烹饪的时候导致烹饪时间过长,导致升糖指数升高。

3.无甜味麦片:因为有甜味的麦片可能是其中添加了一些糖分,吃了之后不仅不会降低血糖,还会升高血糖;

4.适量食用:食用燕麦片需要适度,不能因为它具有控糖效果就过量食用。同时糖尿病患者还要酌情考虑减少其他的主食量,其它的控制血糖的方法也要相互配合,更好的控制好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因为个体差异性,建议糖尿病患者具体的治疗方案以及饮食的结构的调整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个人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参考文献

[1] 韩敏.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01):30-32.DOI:10.19435/j.1672-1721.2021.01.012

[2] Sadiq Butt M, Tahir-Nadeem M, Khan MK, Shabir R, Butt MS. Oat: unique among the cereals. Eur J Nutr. 2008 Mar;47(2):68-79.doi: 10.1007/s00394-008-0698-7. Epub 2008 Feb 26.

[3] Jenkins AL, Jenkins DJ, Zdravkovic U, Würsch P, Vuksan V. Depression of the glycemic index by high levels of beta-glucan fiber in two functional foods tested in type 2 diabetes. Eur J Clin Nutr. 2002 Jul;56(7):622-8. doi: 10.1038/sj.ejcn.1601367.

[4] He LX, Zhao J, Huang YS, Li 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ats and beta-glucan extract intake in the management of HbA1c, fasting glucose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Food Funct. 2016 Mar;7(3):1413-28. doi: 10.1039/c5fo01364j.

[5] Tosh SM, Brummer Y, Miller SS, Regand A, Defelice C, Duss R, Wolever TM, Wood PJ. Processing affects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beta-glucan in oat bran cereal. J Agric Food Chem. 2010 Jul 14;58(13):7723-30. doi: 10.1021/jf904553u.

燕麦是升糖还是降糖?糖尿病患者如何吃?专家一次说清楚!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文案丨栗子科普

编辑丨栗子科普

燕麦,这个被誉为"超级食物"的谷物,究竟是升糖还是降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燕麦是朋友还是敌人?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深入探讨了燕麦与血糖之间的关系,揭开了它对糖尿病患者的真实影响。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燕麦竟然兼具升糖和降糖的双重特性!这个看似矛盾的结论,背后蕴藏着令人惊讶的科学原理。更令人兴奋的是,只要掌握正确的食用方法,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安全地享受燕麦带来的健康益处。

燕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尤其是β-葡聚糖。这种特殊的纤维能够延缓胃排空,减缓糖分的吸收速度,从而帮助稳定血糖水平。研究表明,每天食用足够剂量的β-葡聚糖,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燕麦毕竟是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摄入后确实会导致血糖上升。关键在于它的升糖速度较慢,不会造成血糖的剧烈波动。这种特性使得燕麦成为糖尿病患者理想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之一

市面上的燕麦产品种类繁多,从即食燕麦片到燕麦粥,再到燕麦饼干,它们对血糖的影响各不相同。加工程度越高的燕麦制品,升糖指数通常越高。选择合适的燕麦产品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全麦燕麦片是最佳选择,它保留了燕麦的全部营养成分,包括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相比之下,速溶燕麦片经过了更多加工,可能添加了额外的糖分和香料,升糖指数相对较高。

燕麦的食用方法也会影响其对血糖的影响。单纯食用燕麦可能略显单调,很多人喜欢搭配各种配料来增加口感和风味。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配料时需要格外谨慎,避免添加过多的糖分。

一个理想的燕麦早餐组合可能是这样的:用温水或低脂牛奶泡一碗全麦燕麦片,加入少量切碎的坚果(如杏仁或核桃)以增加健康脂肪和蛋白质,再搭配一些新鲜的浆果(如蓝莓或草莓)来增添天然甜味和抗氧化物质。

这样的搭配不仅美味可口,还能提供均衡的营养,同时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对于喜欢尝试新口味的人来说,燕麦还有许多创新的食用方式。例如,可以将燕麦和鸡蛋一起做成美味的咸味煎饼,或者用燕麦代替面粉制作低糖点心。这些方法不仅能满足口腹之欲,还能控制血糖波动。

燕麦的益处远不止于血糖控制。它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燕麦多酚和植物固醇,这些物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是一个额外的好处,因为他们往往面临着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燕麦的高纤维含量还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增强饱腹感,对于需要控制体重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有益。研究显示,长期食用燕麦的人群通常具有更健康的体重和更好的血糖控制能力。

尽管燕麦有诸多益处,但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时仍需注意一些细节。首要的是控制摄入量。虽然燕麦的升糖指数较低,但过量食用仍会导致血糖升高。一般建议,每餐燕麦的摄入量控制在30-50克左右,具体量可根据个人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食用时间。由于燕麦能够延缓胃排空,因此最好在餐后至少两小时再测量血糖。有些人可能会发现,早晨食用燕麦对血糖的影响比晚上食用更小。这可能与人体昼夜节律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有关。

对于刚开始尝试将燕麦纳入饮食的糖尿病患者,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每个人对燕麦的反应可能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摄入量和方式很重要。

燕麦不仅可以内服,还可以外用。一些研究发现,燕麦提取物能够改善皮肤状况,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皮肤干燥和瘙痒问题。这为燕麦在糖尿病辅助治疗中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创新的燕麦产品也开始进入市场。例如,一些公司开发出了特殊加工的低升糖燕麦,声称能够进一步降低对血糖的影响。虽然这些产品看起来前景光明,但在大规模应用前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其长期效果和安全性。

回顾燕麦与糖尿病的研究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界对这个话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早期,人们主要关注燕麦的营养成分,后来逐渐认识到了β-葡聚糖的重要性。近年来,研究重点已经转向了燕麦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间接改善糖代谢。

未来燕麦在糖尿病管理中可能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一些研究者正在探索将燕麦中的活性成分提取出来,制成功能性食品或膳食补充剂。这些创新可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使血糖管理变得更加简单和有效。

燕麦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确实会导致血糖上升,但上升幅度温和,且具有多种健康益处。关键在于合理使用,将其融入均衡的饮食计划中。对于那些掌握了正确食用方法的人来说,燕麦可以成为管理血糖的有力工具,同时享受美味和健康。

每个糖尿病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在尝试将燕麦纳入日常饮食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血糖控制目标和生活方式,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建议。

燕麦与血糖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有趣。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连接营养学、内分泌学和代谢病学的纽带。通过深入了解燕麦,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管理糖尿病,还能对人体的奥秘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结束这个话题之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仅依赖于单一食物。均衡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和积极的心态,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糖尿病管理的基石。燕麦可以成为这个整体方案中的一个有益补充,但它并不是万能的解决方案。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掌握燕麦的正确食用方法,可以让这种美味又营养的食物成为血糖管理的得力助手。无论是早餐、加餐还是健康点心,燕麦都能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过合理搭配、适量食用,燕麦不仅能够帮助稳定血糖,还能为身体提供多方面的健康益处。

科学研究不断深入,我们对燕麦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关于燕麦对糖尿病影响的新发现。保持开放和求知的态度,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毕竟,在管理慢性疾病的道路上,知识就是力量。

理解其复杂性,合理利用其特性,我们就能在健康管理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拥抱燕麦,以智慧的方式享受美食,共同开启健康生活的新篇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章:

燕麦是糖尿病\u0026#34;天敌\u0026#34;?医生:血糖不稳患者注意,4类食物可多吃

声明: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临床营养学》

在当今社会,糖尿病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沉默杀手"。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已突破1.4亿,且每年仍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血糖稳定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的生命线,而饮食控制则是这条生命线上最关键的环节。您是否注意到,许多糖尿病患者对食物选择充满困惑,尤其是被誉为"健康食品"的燕麦,到底是糖尿病的"天敌"还是"帮凶"?

燕麦: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选择?

燕麦被誉为全谷物中的营养冠军,富含β-葡聚糖、膳食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每100克燕麦含有约10.6克蛋白质、66.3克碳水化合物,其中膳食纤维高达10.1克,是普通大米的近10倍。这种营养成分配比看似近乎完美,然而,对于血糖管理不佳的患者,燕麦的食用方式与时机若不当,可能适得其反。

燕麦对血糖的双面影响

医学研究表明,燕麦中的β-葡聚糖能形成粘稠凝胶,延缓胃排空速度和葡萄糖吸收,使血糖上升速度变缓。哈佛大学一项涉及247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每日食用50克燕麦的实验组,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对照组平均降低0.89%。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燕麦制品都适合糖尿病患者。市面上超过65%的即食燕麦片添加了精制糖或蜂蜜,每100克可含糖量高达18-25克,远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25克)。一项针对36名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食用添加糖的燕麦产品后,73.4%的患者血糖在30分钟内迅速上升超过3.5mmol/L。

四类食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稳定剂

除了正确食用燕麦外,以下四类食物被临床证实对稳定血糖有显著效果:

1. 富含可溶性纤维的蔬菜

秋葵、芦笋、菜花等富含可溶性纤维的蔬菜,能在消化道中形成凝胶状物质,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一项涉及124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表明,每日摄入25-30克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患者,其餐后2小时血糖峰值较对照组平均降低1.78mmol/L,降幅达21.3%。

秋葵中含有的特殊多糖体,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约32%。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经常食用秋葵的糖尿病患者,其胰岛素用量可减少15-20%的现象。

2. 低糖指数的坚果类

杏仁、核桃、腰果等坚果含有健康脂肪和植物蛋白,糖指数极低(低于20)。美国糖尿病协会研究证实,每天食用28克杏仁的糖尿病患者,其空腹血糖平均下降0.4mmol/L,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3%。

值得注意的是,坚果热量相对集中,每100克核桃含有约654千卡能量。因此,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应控制在一小把(约30克)以内,否则过量摄入反而会因热量过剩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加重胰岛素抵抗。

3. 富含益生元的发酵食品

酸奶、泡菜、纳豆等发酵食品富含益生菌和益生元,能改善肠道菌群平衡。肠道微生物组失调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87%密切相关。大学一项为期3个月的临床试验显示,每日食用50克无糖酸奶的糖尿病患者,其空腹血糖平均降低0.67mmol/L,肠道内拟杆菌等有益菌数量增加42.6%。

发酵过程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能激活GLP-1受体,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并促进胰岛素分泌约25%。这解释了为什么许多长寿地区居民都有食用发酵食品的传统。

4. 富含镁元素的深绿色蔬菜

菠菜、羽衣甘蓝、西兰花等深绿色蔬菜富含镁元素,而镁是300多种酶反应的必需辅助因子,特别是与葡萄糖代谢相关的酶。糖尿病患者体内镁缺乏率高达68%,这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长达7年的追踪研究表明,每日摄入400-500毫克镁的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摄入量低于200毫克的人群降低34%。每100克菠菜含有约79毫克镁,是理想的膳食镁来源。

燕麦食用的三大误区与正确方法

您是否经常在早晨匆忙间,随手冲泡一袋即食燕麦片就出门了?这可能是大多数人食用燕麦的第一大误区。

误区一:选择即食燕麦片
超过78%的即食燕麦片经过高度加工,不仅破坏了原有的β-葡聚糖结构,还添加了大量糖分和香精。正确做法是选择原味燕麦片或燕麦粒,虽然煮制时间较长(约15-20分钟),但保留了完整的营养成分和缓释血糖的特性。

误区二:空腹单独食用燕麦
燕麦虽然升糖指数较低(约55),但仍属于碳水化合物食物。临床观察发现,42.7%的糖尿病患者空腹单独食用燕麦后,血糖仍会在45分钟内升高2.0-2.5mmol/L。正确做法是将燕麦与蛋白质食物(如鸡蛋、豆浆)搭配食用,蛋白质能进一步延缓胃排空,使血糖上升更为平缓。

误区三:晚餐大量食用燕麦
夜间人体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约30%,同样数量的碳水化合物在晚上食用比早晨食用导致的血糖反应更高。正确做法是将燕麦安排在早餐或午餐食用,每次食用量控制在30-40克干重。

燕麦食用小贴士

1. 最佳烹饪方法:将燕麦粒提前浸泡4-6小时,可减少烹饪时间并提高β-葡聚糖的可溶性。烹饪时加入少量肉桂粉(约5克),不仅增加风味,还能进一步降低餐后血糖反应约10-12%。

2. 理想储存方式:燕麦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开封后的燕麦建议在3个月内食用完毕,以免产生霉变或营养流失。

3. 最佳食用频率:对于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可每周食用3-4次燕麦;血糖波动较大者,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从每周1-2次开始尝试,逐步调整至适合自己的频率。

生活中,很多人食用燕麦后会出现"饱腹感持续时间短"的现象,这是因为燕麦中的可溶性纤维在胃中形成的凝胶随着时间推移会被消化液稀释。解决方法是在燕麦中加入1-2茶匙奇亚籽或亚麻籽粉,这些食物含有更稳定的凝胶形成物质,能将饱腹感延长约1.5-2小时。

糖尿病管理是一场长期战役,正确的饮食选择是取胜的关键。燕麦确实是许多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但前提是采用正确的方式食用。配合本文介绍的四类稳定血糖的食物,简单调整日常饮食结构,您就能有效控制血糖波动,改善生活质量。错过这些简单有效的方法,实在可惜!

血糖管理不仅关乎当下的健康状态,更决定着未来并发症的风险。希望每位糖尿病患者都能从本文获取有用信息,掌握血糖管理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