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是核心期刊吗)
- 1、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8.28亿,中国约占两成,半数以上未治疗!柳叶刀研究
- 2、《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荣登中华系列杂志2021年年度下载及阅读榜榜首
- 3、HbA1c纳入诊断标准,新型降糖药物地位提升!中国新版糖尿病指南十大更新
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8.28亿,中国约占两成,半数以上未治疗!柳叶刀研究
世界糖尿病日前夕,《柳叶刀》杂志发表的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风险因素协作组织(NCD-RisC)开展的一项全球研究显示,2022年全球有8.28亿名成年人(≥18岁)患糖尿病,是1990年(1.98亿)的4倍以上。
在全球各国中,印度的成年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2.12亿,占25.6%),其次是中国(1.48亿,占17.9%),然后是美国(4200万)、巴基斯坦(3600万)、印度尼西亚(2500万)和巴西(2200万)。
2022年,在全球≥30岁的成年糖尿病患者中,4.45亿(59%)未接受治疗,这一数据是1990年的3.5倍; 其中,印度占30%(1.33亿),其次是中国(7800万,占17.5%)。
该研究是首次对糖尿病患病率和治疗趋势的全球分析,覆盖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包括来自1108项研究的1.41亿名成年人数据。
糖尿病被定义为:空腹血糖≥7.0 mmol/,糖化血红蛋白≥6.5%或正在应用降糖药物。糖尿病治疗率定义为正在应用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的比例。
分析结果显示,1990~2022年,全球131个国家的女性和155个国家的男性中年龄校正的糖尿病患病率都升高了,全球成年男性(从6.8%到14.3%)和女性(从6.9%到13.9%)中糖尿病患病率总体都翻了一番。
加上人口增长和老龄化的额外影响,估计2022年全球有8.28亿成年人患糖尿病,比1990年(约1.98亿)增加了约6.3亿;其中,4.2亿为女性,4.08亿为男性。
1990~2022年,不同国家的糖尿病患病率变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大多数中低收入国家的增幅最大,这些国家主要位于东南亚(如马来西亚)、南亚(如巴基斯坦)、中东和北非(如埃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如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其中,巴基斯坦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从1990年的9.0%上升到2022年的30.9%,是所有国家中增幅最大的。
而一些高收入国家,如日本、加拿大和一些西欧国家(如法国、西班牙和丹麦),在过去20年中糖尿病患病率没有变化,甚至略有下降。
2022年,男女糖尿病患病率均最低的国家在西欧和东非(法国、丹麦、西班牙、瑞士和瑞典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低至2%~4 %,丹麦、法国、乌干达、肯尼亚、马拉维、西班牙和卢旺达男性的糖尿病患病率为3%~5%),日本和加拿大的女性糖尿病患病率最低。
2022年,21个国家的女性和14个国家的男性中年龄校正的糖尿病患病率超过了25%。糖尿病患病率最高(≥25%)的国家为一些太平洋岛国和位于加勒比地区、中东和北非的国家,以及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在高收入工业化国家中,美国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女性为11.4%,男性为13.6%)。
肥胖和不健康饮食是2型糖尿病患病率上升的重要驱动因素,在各国/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2022年,在≥30岁的糖尿病患者中,59%(4.45亿)未接受降糖药物治疗,这是1990年(1.29亿)的3.5倍。其中,印度占30%(1.33亿),其次是中国(7800万,占17.5%);中国女性和男性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率分别为45%和41%,印度的治疗率分别为28%和29%。
另外,巴基斯坦(2400万)、印度尼西亚(1800万)、美国未治疗的≥30岁糖尿病患者数量也较多。
自1990年以来,一些国家,包括中欧和西欧(如波兰、捷克、俄罗斯)、拉丁美洲(如哥斯达黎加、智利、墨西哥)、东亚、太平洋地区的许多国家以及加拿大和韩国的糖尿病治疗率有了巨大改善,2022年这些国家超过55%的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其中,比利时的糖尿病治疗率最高,女性为86%,男性为77%。
但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加勒比地区、太平洋岛国以及南亚、东南亚和中亚的许多中低收入国家中,糖尿病治疗率一直很低,在过去20年期间变化很小。1990年和2022年,一些非洲国家超过90%的糖尿病患者未接受治疗。
1990~2022年,糖尿病治疗率最高和最低的国家之间的差距明显扩大,女性中的差距从56%升至78%,男性中从43%增至71%。
来源:Worldwide trends in diabetes prevalence and treatment from 1990 to 2022: a pooled analysis of 1108 population-representative studies with 141 million participants. Lancet, November 13, 2024
转载: 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本刊所有文章全部免费阅读和下载!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网(www.chinacirculation.org)“期刊目录”或小程序(中国循环杂志 ),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本刊所有文章!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荣登中华系列杂志2021年年度下载及阅读榜榜首
2021年已经接近尾声。截至2021年12月20日,中华医学系列198种期刊2021年发表的所有学术论文、指南、专家共识中,全年最多阅读(Most Read)与最多下载(Most Download)的排行榜榜首均为《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其累计阅读及下载量均已突破12万次。
我国老年糖尿病患病人数居全球首位,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亟需规范
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老年糖尿病患病率为30.2%,患病人数达3550万,占全球老年糖尿病患者的1/4,位居全球首位。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仅为43.4%,且有28.0%的老年患者有低血糖发生史。
随着我国日益增长的老年糖尿病管理需求,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亟待规范,2021年前国内尚无一部关于老年糖尿病管理的权威指南,因此,迫切需要针对中国老年糖尿病患者这一特殊人群制定相应的临床指南。
顺应临床需求,多学科专家通力合作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和合并症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的重要慢病。老年糖尿病在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高度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基于当前老年糖尿病领域基础、临床研究的不断积累以及控制糖尿病与并发症药物的不断问世,迫切需要基于现有证据制定老年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的指导原则。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50余名来自糖尿病学、内分泌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肾脏病学、眼科学、康复医学、运动营养学等多个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共同撰写了《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内分泌郭立新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肖新华教授作为指南共同通信作者。该指南于2021年1月同步发表在权威期刊《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和《中华糖尿病杂志》。
指南内容丰富详尽、提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管理策略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经过系统文献检索汇集当前最新高级别国内外老年糖尿病相关的研究证据,尤其是大量高质量的中国证据,详尽地讨论与老年糖尿病相关的问题,包括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综合评估、血糖管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的危险因素管理、急慢性并发症管理等,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的共患疾病及处于特殊情况的管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
此外,指南也强调老年糖尿病患者异质性大,需要采取分层和高度个体化的管理策略,提出了适合老年糖尿病的血糖管理路径(包括非胰岛素治疗路径与胰岛素治疗路径)及简约治疗理念,并且阐述了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去强化治疗策略”,强调要平衡治疗获益风险比,指南的发布,有利于老年糖尿病的“精细化管理”和临床结局的改善。
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特点,明确诊疗治疗思路
健康状态个体差异很大,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及复杂的基础疾病,因此,《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明确指出应对老年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分层和个体化的管理策略。
同时,指南仍提出需要结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性,包括老年患者低血糖风险高、认知功能差、营养不良风险高、并发症及合并症多、餐后血糖升高多见及多重用药普遍的问题,优先选择低血糖风险低、简便且依从性高、对患者体重影响小、不增加患者重要脏器安全性、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且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小的降糖药物。对于必须联用胰岛素才能将血糖控制满意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尽量简化胰岛素方案,强调胰岛素治疗方案需“去强化”。
此外,指南也指出需要重视老年糖尿病共患疾病管理,加强对老年患者心力衰竭、骨质疏松、肌少症及衰弱、跌倒、认知障碍及口腔疾病等共患疾病的筛查与支持治疗。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院内管理、居家管理及养老机构管理等特殊情况,指南也给出了相应的指导原则,便于广大临床医生参考与借鉴。
指南规范老年糖尿病诊疗,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立足于国内、国际最新的临床和科研证据,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有关老年糖尿病诊治的新的治疗理念和路径,具有科学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是现阶段指导中国老年糖尿病规范诊治的纲领性文件。指南一经发表就引起广泛关注,受到业内广泛好评。该《指南》的颁布能够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方位、全周期的规范化综合管理,有助于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HbA1c纳入诊断标准,新型降糖药物地位提升!中国新版糖尿病指南十大更新
近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发布。新版指南共包括19个章节,相较于2017年版指南在以下十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更新。
要点一:患病率仍在上升,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2015 至 2017 年达到 11.2%。糖尿病的知晓率(36.5%)、治疗率(32.2%)和控制率(49.2%)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水平。
要点二:首次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没有糖尿病典型临床症状时必须重复检测以确认诊断。
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
要点三:HbA1c目标应个体化
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没有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采取更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反之则采取相对宽松的HbA1c目标。
要点四:新型降糖药物地位提升
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
一种降糖药治疗血糖不达标者,应采用 2种甚至 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也可加用胰岛素治疗。
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 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或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 2 抑制剂(SGLT2i)。
要点五:2型糖尿病患者要减重
超重和肥胖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目标为减轻体重的5%~10%。
要点六:要开运动处方
成人 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 15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应增加日常身体活动,减少静坐时间。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慎行运动治疗。
要点七:将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纳入血糖控制目标
推荐糖尿病患者的TIR控制目标为>70%,但应高度个体化,同时关注低血糖以及血糖波动。
要点八:新增“低血糖分级”定义
I级低血糖:血糖<3.9 mmol/L且≥3.0 mmol/L;
II级低血糖:血糖<3.0 mmol/L;
III级低血糖:没有特定血糖界限,伴有意识和/或躯体改变的严重事件,需要他人帮助的低血糖。
要点九:所有的糖尿病患者远离烟草
新版指南建议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不要吸烟及使用其他烟草类产品及电子烟,并尽量减少二手烟暴露。
要点十:强调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管理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血脂紊乱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至少应每年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对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
新型降糖药物GLP⁃1RA和SGLT2i能够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来源: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 37(4) : 311-39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房颤科普》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提供科学、靠谱、有用的房颤防治知识!
如果您有关于房颤的问题,请您留言,我们会择期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予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