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 断食(糖尿病 断食治疗)

环球网 0
文章目录:

我科学家发现间歇性禁食 减少糖尿病认知损伤新机制

科技日报讯 (记者史俊斌 通讯员靳军)记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食品学院刘学波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多个专家团队,近日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通讯》上在线发表其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间歇性禁食模式在改善2型糖尿病及相关脑认知损伤作用中的新机制。

刘学波教授团队基于脑—肠轴理论体系,立足“间歇性禁食作为一种膳食调节模式,对改善慢性代谢性疾病及神经认知具有保护作用”基础,致力于寻找这种禁食模式对糖尿病诱发的认知损伤到底有怎样的影响?他们联合深圳华大农业应用研究院、瑞典查尔莫斯理工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等多个国际顶尖团队,历时3年,发现间歇性禁食模式可显著提升2型糖尿病小鼠的认知功能,糖尿病症状也显著改善,同时引起了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改变,促进了肠内有益菌以及多种菌群代谢产物的生成。研究进一步采用肠道宏基因组、血浆代谢组、脑转录组等多组学技术与动物行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证明该禁食模式对肠道菌群—代谢物的改变,直接增强了大脑海马体的线粒体生成和能量代谢,进而减轻了糖尿病小鼠认知损伤。

该项成果首次揭示了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在间歇性禁食模式改善糖尿病及认知损伤中的重要参与机制,为营养干预和改善代谢相关机体健康问题提供了新启示。

责编:李文瑶

间歇性轻断食 有效干预糖尿病 健康生活有妙招

来源|都市现场综合北京台

转载请注明所有来源

据统计,2017年全球成人糖尿病达4.25亿,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就有1.14亿,还有4860万人群。 处于糖耐量受损的糖尿病前期,但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 仅为 39.7%。

中科院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6月20日在北京发布研究成果,提出间歇性轻断食,可以干预2型糖尿病和干预1型糖尿病,并正式启动了有3000名糖尿病,及前期患者参与的临床干预试验。

科学节食是目前国际上最有效的改善代谢、延长寿命的方式。

而这一团队研究结果证明,糖尿病患者间歇性轻断食,可以干预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有助恢复破坏的胰岛β细胞、增加β细胞数量,并且有改善脂肪肝和改变肠道菌群的效果。

这对糖尿病整体防治来说,干预效果要好于普通饮食的节食效果。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陈雁:原理主要是可以恢复胰岛素水平。

间歇性轻断食是一周只需要2天进行节食和食用少量蔬菜水果,其它5天一日三餐可以正常饮食,同时不对控制体重提出严格的要求,这也改变了以往众多2型糖尿病患者一提节食控制体重就望而却步的尴尬局面。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在北京启动了3000名糖尿病及前期患者参加的临床干预试验,进行干预前后3个月、1年前后的对照,及部分人群为期5年的体检跟踪对照,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出规律,针对不同的代谢类疾病设计出更佳的干预方案。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陈雁:具有可持续性,不过长期还是要通过降低体重来控制血糖。

一天的饮食控制在8小时内!“轻断食减肥法”你试过吗?你适合吗?

天气渐热

在社交平台上能看到五花八门的“减肥法”

其中轻断食减肥法备受大众追捧

轻断食有没有科学依据?

轻断食和节食有啥区别?

哪些人不适合轻断食呢?

轻断食是“不吃不喝”吗?

轻断食≠节食

记者在某网络平台输入“轻断食”三个字,相关笔记数量达到37万篇,不少博主称,按照他们亲测的食谱来吃,都可以短时间内瘦下来。

对于轻断食,很多人将它误认为是通过“忍饥挨饿”或节食的方式来减肥。其实,这是错误的。

“节食就是控制饮食,只是一个简单的不吃或者少吃,轻断食也叫作间歇性能量控制,它实际上是一种摄入能量和控制能量交替的膳食模式。”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医师张舒说。

轻断食减重需要注意什么?

重视均衡膳食,否则极易营养不良

目前较为常用的轻断食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5:2”轻断食

第一种方法是“5:2”轻断食,是指以7天为一个周期,5天正常饮食,每天可摄入能量2000-2400千卡(kcal);2天控制饮食,每天能量摄入降到正常饮食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2:1”轻断食

第二种方法是“2:1”轻断食,是指以3天为一个周期,2天正常饮食,每天可摄入能量2000-2400千卡(kcal);1天控制饮食,每天能量摄入降到正常饮食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16:8”轻断食

第三种方法是“16:8”轻断食,是指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其中8个小时正常进食,可摄入能量2000-2400千卡(kcal),其余16个小时禁食,但可以饮水。

“18:6”轻断食

第四种方法是“18:6”轻断食,是指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其中6个小时正常进食,可摄入能量2000-2400千卡(kcal),其余18个小时禁食,但可以饮水。

张舒表示:“很多人在进行轻断食时,容易忽略均衡饮食,极易导致营养不良。维持人体机能正常运转的营养素共有七大类,即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因此在进行轻断食过程中,不仅要‘吃’,还要‘吃好’,食物选择一定要多样性,才能确保营养供应。”

如何判断轻断食适不适合自己?

首次轻断食前需要做好健康评估

以临床经验而言,张舒认为:“有较好认知和学习能力的青年或中年群体,在身体质量指数(BMI指数)大于24,个人抑制食量能力较差且身体出现内分泌或代谢问题时,可遵医嘱采用科学轻断食方法进行体重控制或减重,以改善身体机能。”

并不是所有人群都能采用轻断食的膳食模式,贫血、低血压、低血糖、胃肠功能紊乱及身体质量指数(BMI指数)偏低的人群,不适宜采用轻断食;孕妇、哺乳期女性或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也不适宜采用轻断食;从事消耗量较大的中重度体力劳动者,也不适宜采用轻断食。

张舒建议在首次使用轻断食方法进行体重控制或减重前,应先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身体评估,听取医生或营养师的专业建议,不要盲目跟风他人行为,以免损害身体健康。

轻断食会影响内分泌健康吗?

不会!反而会改善内分泌功能

很多养生族担心轻断食会对内分泌系统和人体新陈代谢产生负面影响。张舒表示科学的轻断食,不仅不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反而会改善人体内分泌系统。

很多研究显示,科学的轻断食一方面有利于加快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基础代谢率,改善内分泌系统机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平稳。尤其是对于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来说,轻断食有利于降低体脂,改善月经不调、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等问题。

如果糖尿病患者想采用轻断食改善身体机能,张舒建议患者在开始轻断食前,征求内分泌科医生的专业指导,循序渐进地配合轻断食方法调整胰岛素等药品的用量,从而实现改善身体机能的目标。

轻断食很难坚持怎么办?

万事开头难!建议灵活调整方法

据张舒介绍,从临床观察来看,部分超重或患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在进行轻断食后,都感到身体更轻松、精力更充沛。

但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轻断食。有部分患者在轻断食初期容易感到不适,甚至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抑郁、暴躁等问题,这是由于人体存在自我保护程序,当患者从长期暴饮暴食或吃得多的状态突然转变至控制饮食的状态,容易引发自我保护程序,导致身体不适。

在采取轻断食方法进行体重控制时,张舒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轻断食的周期和方法,让身体循序渐进适应轻断食的节奏,顺利度过瓶颈期。例如可将7天视为一个周期,其中6天正常饮食,剩余1天限制饮食;也可将24小时视为一个周期,早午餐正常进食,晚餐提前到下午4点至5点。

事实上,轻断食贵在长期坚持,张舒表示:“不管哪种轻断食方法,只要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会看到控制体重或减重的效果。很多患者在坚持轻断食一年后,都能达到比较好的减重效果。”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杨雯 陈进

来源: 江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