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连锁(糖尿病连锁店加盟食品器械)

南方都市报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可以接种这几种疫苗,避免感染性疾病影响血糖控制

“老龄化加速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长寿而不健康’、‘慢病 失能’,已经成为多数中国老人的生存现状。糖尿病是患病率最高的中老年慢性疾病之一。而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常见感染性疾病随之袭来,慢病与感染性风险叠加,中老年人最易受到伤害。”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在一场以“科学综合管理,守护糖尿病患者健康”为主题的活动中,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健康中国促进行动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刘维林表示。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健康中国促进行动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刘维林。

十分之一国人罹患糖尿病

而带状疱疹是其最常见的合并疾病

“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从2007年的9.4%到现在的11.7%,每十个国人中就有一人患病,而且还在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现在我国的糖尿病患病人群达到1.4亿,居全球首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郭晓蕙介绍,糖尿病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诱发微血管病变、降低免疫水平,增加了带状疱疹的发生风险。“研究显示,与一般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6%。带状疱疹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疾病。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多、症状不典型、低血糖风险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差等特点。从临床观察来看,糖尿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情况相对较多,尤以中老年人为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郭晓蕙。

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主任医师范晨璐表示:“我们团队曾经先后以糖尿病、慢性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过带状疱疹发病情况的研究。结果显示,上述总体人群的带状疱疹发病密度都是远高于普通人群的。而且糖尿病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概率也是会增加的,而且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糖尿病人群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密度也是远高于普通人群的。”

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主任医师范晨璐。

她表示,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风险升高,感受到的痛感更强,血糖控制受影响,造成糖尿病管理难度增加,糖尿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后的住院率、再住院率和并发症风险显著增加。此外,患者经济负担也会增加。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之后,治疗费用大幅上升,门诊访视次数和住院天数也明显增加。

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易感染

叠加带状疱疹后痛感更强、血糖控制更难

“糖尿病患者的人群基数大,老年患者多,共患的疾病也非常多,如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有时也需要用一些免疫制剂。这些人群其实抵抗力很差,非常容易感染,尤其是到季节交换时期,病毒性感染等特别多。糖尿病患者群体是特别容易伴发感染性疾病的人群,当血糖控制不好,可能会出现一个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它是属于慢性肾脏病,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郭晓蕙主任在分享中也提到一个印象深刻的病例,一个“糖友”同时还患有尿毒症,患上带状疱疹后,整个后背都是泛发的状态,全部都是皮疹,非常严重。另一位患者是从大腿沿着股神经分布,都是面积很大,所以也非常疼痛。

“得了带状疱疹以后,由于疼痛,糖尿病患者往往吃不好、睡不好,导致焦虑、抑郁,影响糖尿病日常管理。疼痛本身会让神经的兴奋性增加,升糖激素的分泌也增加了,用平常的药去控制血糖可能就控制不好了。此外,还有一些患者可能光顾着解决疼的问题,反而忽视了血糖控制。血糖一波动,身体抵抗力下降,也会影响带状疱疹的治疗。此外,糖尿病本身就容易出现皮肤感染,如果带状疱疹的皮疹破溃以后,没有很好地处理,导致又受到细菌的感染,治疗起来更为复杂。带状疱疹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雪上加霜,容易产生恶性循环。” 郭晓蕙主任补充道。

医防融合推动关口前移

积极预防保障老年人群健康

进入秋冬季节,中老年人,尤其是有糖尿病之类的基础性疾病人群,需格外注意高发、易发的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北京航天中心医院门诊部、疾病预防控制处主任王志忠表示:“中老年人需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增强疾病预防意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采取相对应的行动,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感染性疾病。成人免疫接种门诊作为国家的免疫接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预防保健科共同为我们的全年龄段的人群服务。”

北京航天中心医院门诊部、疾病预防控制处主任王志忠。

王志忠表示,中老年人可接种的疫苗有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预防接种被认为是经济、有效的疾病预防手段。慢性病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需要通过接种疫苗来积极预防,但也需要科学把握接种时机。比如糖尿病患者,在病情平稳期是可以进行疫苗接种的。建议在接种疫苗前咨询专业医生,主动诉说个人健康状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中老年人在接种疫苗时,要关注:年龄、保护效力、禁忌证。例如,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需要注意接种禁忌证,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避免感染性疾病影响血糖控制,秋冬季糖尿病患者可以接种这几种疫苗

【来源:劳动观察】

摘要: 糖尿病患者感染带状疱疹风险更高,专家提醒:50岁 人群在秋冬季要做好预防。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专家指出,老龄化加速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长寿而不健康”“慢病 失能”已经成为多数中国老人的生存现状。糖尿病是患病率最高的中老年慢性疾病之一,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常见感染性疾病在秋冬季是高发季节,中老年人要有预防意识。

中国1.4亿糖尿病患者

常见的合并疾病是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郭晓蕙表示,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从2007年的9.4%到现在的11.7%,呈逐渐增长的趋势,目前患病人群达到1.4亿,居全球首位。“糖尿病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诱发微血管病变、降低免疫水平,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生风险。研究显示,与一般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6%,是常见的合并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

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主任医师范晨璐表示,其团队曾经先后以糖尿病、慢性肾病、慢性阻塞性非疾病等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过带状疱疹发病情况的研究。结果显示,上述总体人群的带状疱疹发病密度都是远高于普通人群的。年龄、慢性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等都是带状疱疹的高风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在50岁以后,各慢性病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病密度及发生风险大幅增加。此外,糖尿病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概率也会增加。

抵抗力差、易感染

叠加并发症后血糖控制更难

“糖尿病患者的人群基数大,老年患者多,共患的疾病也非常多,如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有时也需要用一些免疫制剂。这些人群其实抵抗力很差,非常容易感染,尤其是到季节交换时期,病毒性感染等特别多。当血糖控制不好,可能会出现一个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它是属于慢性肾脏病,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郭晓蕙主任指出。

“得了带状疱疹以后,由于疼痛,糖尿病患者往往吃不好、睡不好,导致焦虑、抑郁,影响糖尿病日常管理。疼痛本身会让神经的兴奋性增加,升糖激素的分泌也增加了,用平常的药去控制血糖可能就控制不好了。此外,还有一些患者可能光顾着解决疼的问题,反而忽视了血糖控制。血糖一波动,身体抵抗力下降,也会影响带状疱疹的治疗。此外,糖尿病本身就容易出现皮肤感染,如果带状疱疹的皮疹破溃以后,没有很好地处理,导致又受到细菌的感染,治疗起来更为复杂。带状疱疹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雪上加霜,容易产生恶性循环。” 她表示。

医防融合推动关口前移

积极预防保障健康老龄

进入秋冬季节,中老年人、尤其是有糖尿病之类的基础性疾病人群,需格外注意高发、易发的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北京航天中心医院门诊部、疾病预防控制处主任王志忠表示,成人免疫接种门诊作为国家的免疫接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预防保健科共同为全年龄段的人群服务。中老年人群、慢病人群是疫苗需要覆盖的重点人群。

王志忠指出,中老年人可接种的疫苗有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预防接种被认为是经济、有效的疾病预防手段。慢性病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需要通过接种疫苗来积极预防,但也需要科学的把握接种时机。比如糖尿病患者,在病情平稳期是可以进行疫苗接种的。建议在接种疫苗前咨询专业医生,主动诉说个人健康状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中老年人在接种疫苗时,要关注:年龄、保护效力、禁忌证。例如,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需要注意接种禁忌证,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头图为“科学综合管理,守护糖尿病患者健康“媒体沟通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糖尿病个案讨论:44岁糖尿病友伴多种并发症,多学科合作怎么治?

瑞京糖尿病连锁医院每周都会针对典型病例、医药前沿、临床应用……等方面,组织瑞京各家连锁医院、台湾李氏联合诊所等进行网络连线研讨、学习,以这种常态机制,通过案例分享、病例剖析、专家解读,来提高各医院医护诊疗、技能、学识等水平,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严谨、更科学、更周到的诊疗服务。

今天瑞京糖尿病连锁医院连线病例讨论是由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陆菊明教授主持,个案报告由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医生冯秀梅、护理师邢海洋、营养师王丹丹分享。

这次讨论的病例:冯先生,44岁,主诉“发现血糖升高6年,血糖控制不佳1月”,2019年12月21日就诊于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

现病史

患者6年前查血糖高,诊断为“2型糖尿病”,当时予药物降糖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后根据血糖变化调整为德谷胰岛素16u睡前皮下注射,盐酸二甲双胍0.5g 3/日。

近1月患者未控制饮食,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12-13mmol/L,今日以“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收入院。现症状:头晕、乏力、腹胀,偶有心慌,双下肢发凉。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

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及接触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脑梗死等病史,否认外伤史、手术史、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

  • 无吸烟史,偶尔少量饮酒。
  • 婚育史:24岁结婚,育1女。
  • 家族史:母亲患糖尿病。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 肾功:肌酐67.5umol/L, 尿酸559umol/L
  • 血脂:胆固醇7.23mmol/L,甘油三酯6.78mmol/L,低密度脂蛋白5.24mmol/L
  • 同型半胱氨酸15.9umol/L
  • 肿瘤标记物:铁蛋白984ng/ml
  • 尿七项:尿微量白蛋白49.88mg/L,尿白蛋白/肌酐9.59mg/gCre
  • 血常规、肝功、甲功五项、乙肝五项、离子全项、尿常规未见异常
  • 糖化白蛋白 19.5%,糖化血红蛋白 7.4%
  • 糖耐量试验 OGTT (2019-12-22 如下图)

辅助检查结果

  • 心电图:1.窦性心律, 2.T波改变, 3.逆时针旋转。
  • 神经电生理改变符合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轻-中度)。
  • 眼科:右眼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轻度)
  • 颈及下肢血管彩超:1.右侧锁骨下动脉后壁混合回声斑形成, 2.双侧颈总动脉交界处混合回声斑形成 3.左侧足背动脉米粒样强回声斑形成。
  • 心脏、腹部彩超:未见异常。
  • C13试验阴性。
  • 颈椎片提示颈椎退行性变。
  • 重复频率提示下肢震动感觉偏差。
  • 骨密度:骨质情况良好。

临床诊断

  •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 2型糖尿病肾病?
  • 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右眼轻度)
  • 动脉硬化
  • 高尿酸血症
  • 高脂血症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颈椎病
  • 腹胀

治疗方案

  • 降糖: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改为贝那鲁肽注射液0.16mg早中晚餐前5分钟皮下注射、盐酸二甲双胍片1g 2/日、恩格列净片10mg 1/日。
  • 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硫辛酸0.6g/日静点,银杏叶提取物35mg/日静点。
  • 改善眼部循环:羟苯磺酸钙胶囊0.5g 3/日。
  • 促进胃肠动力:多潘立酮片10mg 3/日。
  • 降脂:非诺贝特胶囊0.2g 1/日。
  • 降尿酸:苯溴马隆片50mg 1/日。

中药方剂

  • 土茯苓30g 钩藤20g 法半夏10g 葛根30g
  • 生龙骨25g 生牡蛎20g 炒苍术15g 川芎25g
  • 益母草30g 猪苓15g 茯神15g 枳实15g
  • 青皮15g 木香10g 丹参30g 炒麦芽15g
  • 炒莱菔子30g 地龙10g 片姜黄10g 虎杖10g
  • 生山楂10g2019-12-24开始口服,2019-12-31停用

血糖监测

复查

  • 2019-12-30:尿微量白蛋白17.1mg/L,尿白蛋白/肌酐15mg/gCre肾功:肌酐117.1umol/L,尿酸238umol/L。血脂:甘油三酯1.43mmol/L,胆固醇4.13mmol/L,低密度脂蛋白 2.79mmol/L。
  • 2019-12-31: 停用中药、恩格列净片。
  • 2020-01-02:肾功:肌酐100.4umol/L。
  • 2020-01-05:肾功:肌酐86.5umol/L。

问题讨论

  • 患者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在SGLT2治疗过程中肌酐升高约50%,停用后逐渐下降,考虑中药或SGLT2?
  • SGLT2类药物有降低eGFR作用,一般多长时间出现肌酐升高?升高程度是多少?多久恢复正常?需要停药吗?

专家指导

从患者口服中药成分中未见明显肾毒性药物,且中药引起肾损伤多为慢性,此患者9天时间肌酐升高约50%,暂不考虑中药引起。

SGLT2类药物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也有降尿蛋白和肾脏保护作用。但在服用药物早期由于使入球小动脉收缩,降低肾小球灌注,短期内使血肌酐升高,随着时间增长,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高压力降低,一般2-4周内肾功得以恢复。此患者查血肌酐升高后不应立即停用恩格列净,应继续服用,密切监测肾功,若血肌酐继续升高再停药。

护理卫教

AADE评估结果

卫教指令

卫教重点

卫教前后的行为改变(出院追踪)

该患者的卫教问题是:

1.运动方面,无规律,不运动。

2.血糖监测方面:不定期监测血糖。

3.药物治疗方面:教会其熟练操作GLP-1注射方法,知道服用恩格列净的注意事项。

4.对高低血糖知识不了解。

5.相关危险因子筛查:不了解血压,血脂,血糖对并发症的影响,不知道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经过卫教后患者行为做出了改变:

1.运动方面:每天晚饭后走路30分钟。

2.血糖监测方面;出院前三天规律监测血糖。(后因为电话停机无法追踪。)

3.药物治疗方面:遵医嘱规律用药,熟练正确操作GLP-1注射方法,知道恩格列净服用的注意事项。

4.知道如何处理高/低血糖,血糖平稳,未出现过低血糖。

5.相关危险因子筛查:规律监测,定期复查。知道足部护理的重要性,并知道检查足部。

出院后血糖情况

卫教指导

病例汇报后,台湾老师给出了指导,首先老师肯定了卫教师做出的努力,使患者自我照护行为做出了改变,老师也提出了要求:希望在病例汇报中体现卫教师与患者沟通的过程,是如何同患者进行交流,如何一点一滴的去改变患者,最终达到行为改变的。这也是卫教师以后在服务患者中要注意的。

营养卫教

营养评估

体位测量

身高:172cm

体重:82kg

BMI : 27.71kg/㎡

腰围:90cm

与营养相关的身体检查

牙齿:正常

食欲:正常

胃肠道:正常

水肿:无

生化检查

膳食调查

饮食史

  • 未接受过营养卫教
  • 每日饮水约1000ml
  • 最近一个月未饮酒,以前每月饮酒约4-5次,每次约6-7两

患者每天的饮水量为1000ml,最近一个月未饮酒,以前每个月饮酒4-5次,每次约6-7两。每天吃两餐,一般早餐吃1个馒头,炒菜和炖牛肉;晚餐吃1碗米饭,炒菜,炖肉等,油比较大。

实际与建议摄取量的对比

实际摄取热量为约1800kcal, 脂肪占42%,建议热量为每公斤体重26kcal,糖类占53%,蛋白质占17%,脂肪占30%。

营养诊断

卫教内容

  •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肉鱼豆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建议至少每隔一天有奶或奶制品的摄入,或者用豆浆替代;
  • 如何吃水果,提醒患者尽量避免进餐后立刻吃水果,否则会使血糖水平更高;
  • 避免空腹饮酒;
  • 推荐烹调方法:炖、清蒸、烩、凉拌、煮等,优点:营养成分损失少,不增加脂肪,容易消化吸收;
  • 饮食和药物的配合的重要性,睡前可适量增加水果,避免夜间低血糖;
  • 充足的水分对人体的益处。

饮食计划(与患者讨论)

卫教指导

台湾老师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了很多指导:如用药、低血糖等,应针对个人状况考虑患者生活习惯再给出患者具体的建议分量。“

陆菊明教授:考虑病人比较年轻,有点超重,糖化血红蛋白也不高,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用降低体重的药物比较合理;这个病例讨论也很有必要,SGLT2应用越来越多了,这类药给临床医生使用多了一个治疗手段,也给患者带来了益处,但是任何药物都要关注他可能的不良反应,这样才能把药应用好,也就是说用好处也要注意短处,这样也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好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不是太高,但是最近血糖高,可能糖化白蛋白高一些,所以应用胰岛素治疗很快血糖下来了。还有病人的微量尿蛋白尿液浓度只超过一点,但是用尿白蛋白和肌酐的比值没有超过,所以没有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率也是没有降低的,没有肾脏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