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喝啤酒可以吗(糖尿病啤酒能喝吗请问)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干啤,糖尿病人可以喝吗?不得不饮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3点

经常有人有这样的疑惑:“糖尿病到底能不能喝酒,经常看到有人喝干啤,也听说糖尿病人喝干啤没啥事,怎么喝都行,这是真的吗?”

有时候由于特殊情况聚会或者谈客户,在国内免不了的就是喝酒。对于普通人还好一些,但是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讲喝酒会难免让人有些担心。有些人也是听了被人的建议,会选择喝一些干啤。那么糖尿病人喝干啤是否可以呢?不得已要喝酒的时候怎么喝酒才能尽可能的安全伤害小呢?

1. 糖尿病可以喝干啤吗?

干啤和普通的啤酒在制作工艺和成分上会有一定的饿差别,干啤的主要特点是发酵度高,含极少的残糖成分。它符合现代人对啤酒的新潮追求,低热低糖,喝后不会使人轻易发胖。干啤酒源于葡萄酒,普通啤酒有一定糖分残留,干啤使用特殊酵母使糖继续发酵,把糖降到一定浓度之下。理论上说糖尿病人可以饮用干啤,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还是什么啤酒都不饮为好。毕竟干啤也只是做到了尽可能的低糖,并不是无糖。喝多了还是会引起血糖升高的,只不过比其他啤酒温和一些罢了。

2. 糖尿病人喝酒需要注意什么?

①喝酒之前吃点东西:空腹饮酒不仅仅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而且对胃黏膜有很大的伤害。胃主要吸收水和酒精,在喝酒之前吃两口主食(对于糖尿病病人最好是杂粮的)就会将危害降低一些。

②慢点喝酒:无论是糖尿病人还是正常人,喝酒都不要一口闷,慢点喝酒能减少酒精作用,避免醉的太快。饮酒快,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喝,体内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不易喝醉。如果一杯又一杯的直接干掉,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加饮酒量。

③坚决不喝高度酒: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在控制饮酒量的同时也控制一下酒精度数。高浓度的酒对血糖是有影响的,可以抑制肝糖输出,空腹大量饮酒可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而醉酒会掩盖低血糖的症状,使病人发生危险。酒精可产生大量的能量,也可以影响血糖,因此血糖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

另外,糖尿病患者长期饮酒,对身体的危害是巨大的,不仅不利于血糖的控制,甚至还会加重糖尿病症状。长期饮酒也会导致营养不良,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消耗增多,也不利于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因过量饮酒引起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并非罕见,因此一定要重视起来,不可掉以轻心,存有侥幸心理。

当不得不饮酒的时候,建议选择少量干啤即可,并且注意以上3点饮酒建议。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过年聚餐难拒绝:糖尿病人到底能喝点啤酒吗?红酒又能不能碰?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医生,我爸糖尿病二十年了,过年就想喝点啤酒,行不行?”这是我在年前接诊时听到最多的问题之一。还有人问:“红酒不是说对心脏好?能不能喝点?”

春节聚会,杯觥交错,气氛热烈,可对于糖尿病人,这一口酒,是“人情”还是“风险”?啤酒、红酒,到底能不能喝?能喝多少?怎么喝才算安全?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背后隐藏着不少误区和健康风险。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喝酒,而是不能随便喝。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看似小事、其实不小的事。

有些老糖友觉得,自己血糖控制得挺好,图个热闹,喝一小杯没关系。但你知道吗?酒精和血糖之间的关系,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啤酒糖分高,红酒含酒精,饮酒后容易出现低血糖甚至反跳性高血糖。很多糖尿病人还合并高血压、脂肪肝、心血管疾病,这些都是饮酒的“雷区”。

说个真实的事,我有位老病人,60多岁,喝了两瓶啤酒就犯病了,第二天清晨被送进急诊。不是因为血糖升高,而是因为夜间低血糖昏迷。这类情况在冬天、喝酒、又没按时吃饭的糖友中并不少见。

你可能会问,红酒不是有“抗氧化”作用吗?适量还能保护心脏?是的,有研究表明,红酒中含有白藜芦醇等成分,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益处。但问题是,这种益处是建立在“适量”的基础上。

那什么是“适量”?国家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饮酒每日不超过15克酒精,换算下来是:啤酒半瓶、红酒100毫升左右。而我们过年时喝酒的量,往往远超这个标准。

酒精会干扰肝脏对血糖的调节。尤其是吃药或注射胰岛素的糖友,酒后容易出现延迟性低血糖,而且不容易被察觉,严重的甚至可能致命。

你也许会说:“我喝完酒后血糖还挺低的,这不是好事吗?”但你不知道的是,这种血糖下降,是因为酒精抑制了肝脏的糖原输出,并不是因为身体代谢变好了。

低血糖带来的饥饿感,会让你吃更多,结果是血糖先低后高,波动更大,这对血管的伤害,比持续高血糖还严重。

还有人说:“那我喝点无糖啤酒总行了吧?”其实无糖啤酒也含酒精,酒精本身就是代谢负担,而且大多数无糖啤酒仍然含有少量碳水化合物,并不完全安全。

你可能还会提到“红酒 西餐”的养生说法。确实有些研究支持地中海饮食 适量红酒有助于心血管

健康。但别忘了,人家那是每天控制饮食、规律生活的前提下,而不是一顿年夜饭里大鱼大肉加半瓶红酒。

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问题:饮酒会掩盖低血糖症状。平时你血糖低了会发抖、出汗、心慌,但喝了酒后,这些症状会被“麻醉”,你可能根本察觉不到低血糖已经来了。

酒精还可能与降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比如服用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的人,饮酒后低血糖风险更高。有些药物本身代谢也要靠肝脏,酒精一来,加重肝脏负担,副作用就来了。

也不是说糖尿病人就一滴酒也不能碰。关键是认清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没有并发症,有没有服药,有没有空腹等因素。

如果非要喝,请记住几点:

第一,一定要吃饭后喝,千万不能空腹饮酒。空腹喝酒,低血糖风险大增。

第二,控制量,千万别贪杯。红酒不超100毫升,啤酒控制在半瓶以内。

第三,喝完酒要监测血糖,特别是睡前。有条件的,夜间也要测试一次,防止低血糖。

第四,喝酒当天不要注射过量胰岛素或吃降糖药,需咨询医生调整剂量。

第五,喝酒后不要开车、不要独处,最好有人陪伴,防止突发低血糖无人发现。

说到底,酒是一种社交工具,不是必需品。糖尿病人最重要的“仪式感”,是血糖稳定,不是举杯痛饮。

如果真想喝点“有仪式感”的东西,也可以选择无糖汽水、柠檬水、淡茶水,既有气氛,又不伤身体。

很多糖友一听“不能喝酒”,就感觉生活没意思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很有滋味。掌控自己身体的感觉,比一时的酒劲更有成就感

有时候,不喝酒,也是对自己最大的体面。人到中年、老年,拼的不是豪饮,是稳健。

别让一杯酒,把一年辛苦控糖的努力“喝”回原点。过年团聚的意义,不是喝多少,而是陪伴和健康

糖尿病人到底能不能喝酒?答案不是“能”或“不能”,而是要“有条件、有控制、有底线”地喝,最好还是不喝。

如果你实在控制不住想喝,记得那句话:

糖尿病人喝酒,不怕你喝一口,就怕你喝不停。

酒要敬人情,别敬病情。

参考文献:

王伟,李雪,赵丽.《糖尿病患者饮酒行为及其对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年,第14卷第6期.

刘建华,张洁.《酒精对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影响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年,第41卷第10期.

陈丽,马俊.《糖尿病患者饮酒与低血糖风险相关性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年,第30卷第8期.

糖尿病人喝酒会有哪些影响?4大危害不可轻视

酒是很多场合不可缺少的一种饮品,如应酬、亲朋好友相聚上,这些场合都免不了要喝酒,而很多人应该知道如果经常喝酒会给自己对身体带来伤害,特别是糖尿病的糖尿病人,在平时如果经常喝酒容易导致一些副作用的发生。

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专科主任医师赵玲在此前接受采访表示,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不建议喝酒的,比如在平时喝一些啤酒,啤酒当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喝了之后会引起血糖波动。还有大部分糖尿病人合并有高尿酸血症,喝了啤酒之后会对尿酸造成影响,所以糖尿病人为了健康着想一定要戒酒,不管是啤酒还是白酒最好是远离。

糖尿病人喝酒会带来哪些副作用?

一、会导致肝脏的负担加重

由于酒精在进入身体后是会通过肝脏分解的,而对于正常的人来说,适当的喝酒并不会给肝脏带来太大伤害,但是由于糖尿病人的肝脏解毒能力比较弱,如果在平时经常喝酒就会导致肝脏的负担加重,从而导致肝损伤,进而容易引起糖尿病肝病。

二、导致血糖不能稳定

由于酒精本身是一种高热量食物,如果糖尿病人没有控制的饮用就容易导致身体热量过多而让血糖不稳定,另外如果是经常空腹喝酒也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由于酒精在进入身体后会抑制肝脏分解糖原,就会让血糖一度下降而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在低血糖过于严重的时候就会让身体分解大量酮体堆积在身体内,进而出现酮症酸中毒严重,会让患者出现昏迷。而且一次低血糖的发生比高血糖更严重,它会让身体的一系列器官受到伤害,更加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

三、刺激胰腺

有一些糖尿病对身体胰岛素分泌会出现障碍,如果长期的喝酒就会在酒精刺激下促进胰腺分泌,就很容易导致胰腺炎的出现。

四、会引发糖尿病肾病

由于糖尿病人会因为长时间的高血糖让肾脏更容易受到伤害,而长期喝酒会让酒精进入到肾脏,由于酒精进入身体是需要肾脏进行排泄的,如果长期喝酒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如果糖尿病人肾脏不是很好,这些酒精没办法及时排泄出体外,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肾脏发生病变而引发糖尿病肾病。

温馨提示,糖尿病人要知道在平时要避免喝酒,才能够避免血糖出现波动或者让酒精给身体带来伤害,而如果自己是在需要的情况下喝酒就要特别的注意,要尽量选择一些热量比较低的酒,可以选择红酒,另外尽量不要空腹喝酒,空腹喝酒容易导致低血糖,在喝酒前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食物,避免酒精造成低血糖,让低血糖给身体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