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验方(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验方)

药都岐黄说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验方——我有一个治糖尿病的方子,屡用不爽,今日公之于众

【组成】:生黄芪、玄参、丹参、苍术、葛根。

【功效】:益所养阴活血。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症见】: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抵抗力弱,舌质暗淡,脉沉细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按语】:降糖方的6味药通过药理研究证明,均为降糖药物。生黄芪配生地黄降尿糖,是取生黄芪的补中、益气、升阳、固腠理与生地黄滋阴、固肾精的作用,防止饮食精微的漏泄,可使尿糖转为阴性。据药理研究,黄芪、生地黄有降血糖作用。苍术配玄参降血糖。

许多人认为,治糖尿病不宜用性味燥烈的苍术,而施今墨先生云:用苍术治糖尿病以其有“敛脾精”的作用,苍术虽燥,但伍玄参之润,可制其短而用其长。药理研究证明,苍术和玄参都有延长降低血糖时间的作用。

方中黄芪益气,生地黄滋阴;黄芪、苍术补脾健脾,生地黄、玄参滋阴养肾。四药合用,扶正培本,降血糖、尿糖确有卓效。

自古以来,有关糖尿病诸文献中,未见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报道,但在临床中遇到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者不少。通过血液流变学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液黏稠度多有增高。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常见舌质暗,舌上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怒张等瘀血征象。

所以,加用葛根、丹参2味药以活血通脉,加用活血药后疗效可增强。药理研究也证明,葛根、丹参都有降血糖的作用。

【加减】:尿糖不降者,重用天花粉,或加乌梅;血糖不降者,加人参白虎汤,方中人参可用党参代替;血糖较高而又饥饿感明显者,加玉竹、熟地黄;尿中出现酮体者,加黄芩、黄连、茯苓、白术;皮肤瘙痒者,加白蒺藜;心悸者,加菖蒲、远志、生龙骨、生牡蛎;大便溏蒲者,加薏苡仁、芡实;自学燥热且有腰痛者,加肉桂;腰痛、下肢萎软无力者,加桑寄生、狗脊。

糖尿病——名医验方,屡用屡效,今日公之于众

【药物组成】:黄芪、葛根、山药、地骨皮、丹参、 生地黄、天花粉、川芎、赤芍、三七、山茱萸。

【适用病症】:2型糖尿病。

【按语】:糖尿病的病机主要是气阴两虚,临证多兼夹血瘀。血瘀是糖尿病的主要病理产物,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黏度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差,是一致的。治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中的黄芪、生地黄、山药、山茱萸、葛根、天花粉、地骨皮益气养阴,三七、丹参、川芎、赤芍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切中病机,可明显提高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治疗糖尿病(消渴)使用频率较高的十首方剂

消渴包括糖尿病、甲亢、尿崩症等多种疾病,而糖尿病中仅有部分具有口渴多饮等消渴症状,两者内涵外延均不同,虽然消渴中大多数是糖尿病,可不全是,而糖尿病人群中消渴症状不典型者则更多。由于临床所见的糖尿病人很大一部分不具备消渴的特征,故治疗时必须跳出“三消”的思维模式,更不可拘泥于一方一法。下面介绍治疗糖尿病使用频率较高的十首方剂。

各方适应证:

(1)金匮肾气汤:证见小便清长,腰膝酸软乏力,畏寒或伴耳鸣,目下如卧蚕,少腹不仁,舌淡红少苔脉沉细无力等,证属阴阳两虚。(2)验方(以参脉饮加味):以神疲乏力为主,面色无华,消瘦或伴心悸、失眠、口渴,纳欠佳,舌淡红少苔,脉软无力,证属气阴两虚。

(3)玉女煎:此方与白虎加人参汤功用相近,常合方而用,证见烦热口干多饮,消谷善饥或伴头痛、牙痛、牙龈出血等舌稍干红,证属阴虚内热。

(4)温胆汤:证见胸闷脘痞、失眠、苔腻等证,常因过食滋腻食物所致,有化热趋势者加黄连等,证属痰湿内蕴。

(5)血府逐瘀汤:证见口渴而兼心烦易怒、失眠、胸胁疼痛舌质黯红有瘀点,脉沉涩等,证属气滞血瘀。

(6)防己黄芪汤:证见形体黄胖,身重乏力,汗出恶风,多黄汗,或兼小便不利,浮肿,舌淡红,苔白,脉浮弱者,证属气虚夹湿。(7)小陷胸汤:证见胸脘痞闷,按之则痛,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痰热互结。

(8)葛根芩连汤:证见胸闷、脘痞、烦热、肠鸣便溏粘滞臭秽或兼项强不舒,口干,喘而汗出,苔黄脉数等,证为湿郁化热。

(9)真武汤:证见头昏重目眩,心悸或身瞤动,振振欲擗地或伴腹痛、肢肿、脉沉,证属阳虚水泛。(10)黄芪桂枝五物汤:证见疲劳乏力,肌肤麻木不仁,畏恶风寒,脉微涩等,证属气虚血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