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致盲(糖尿病致盲的主要并发症)
糖尿病可致盲,专家呼吁糖尿病患者及早发现治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晨赫)今年11月14日是第14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在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培训项目启动会暨爱尔眼科糖尿病眼病专科门诊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我国约有3200万名以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有超过7成在就诊时已经有不可逆的视力障碍甚至失明。专家呼吁患者尽早治疗,术后随访。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糖尿病患者(20-79岁)数量已高达1.164亿人,位居全球第一。糖尿病可引发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眼肌麻痹等多种眼部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眼底并发症之一,在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者中,糖网患病率为24.7%~37.5%。按此估算,我国糖网患者在3200万~4800万。
“一般而言,糖网到了晚期,会让患者失明,且无法挽回已丧失的视力。”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会长、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总院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院长唐仕波教授表示,由于糖网严重可致盲,且病程不可逆,已成为工作年龄段(20~64岁)人群第一位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疾病,是这一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因眼部不适或视力严重衰退就诊时,有超过70%的已因严重的眼部病变导致了不可逆转的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专家会员、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湖北省区总院长邢怡桥教授强调,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糖网可以通过眼底用药、激光、手术等方式治疗,发现和治疗越早,对视力的损伤就越小。
邢怡桥同时强调,糖网是一种伴随糖尿病的眼底疾病,一次治疗不能彻底治愈。糖网经过治疗后,如果患者血糖控制不好,仍有可能会再次出现眼底出血等情况。所以术后随访、定期检查非常重要。
活动当天,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培训项目也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爱尔眼科作为中国医师协会指定的专业眼科医疗机构,将为16个城市的基层公卫人员进行专业的糖网基础诊断及治疗培训。
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副总干事张涵表示,许多糖尿病患者失明的悲剧其实是可以通过早发现、早治疗来避免的。此次启动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培训项目,就是为了通过系统的培训,提升基层公卫人员对糖网的认识,将预防的关口前移,实现糖尿病患者眼底疾病的早发现,为高危患者争取到早治疗的机会,从而更好地保护视力,大幅降低不可逆性致盲的发生。
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培训项目正式启动。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患了糖尿病还会致盲?年轻人千万要注意→
作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几年前才28岁的小吴
被确诊为I型糖尿病
由于最初无症状
小吴觉得对生活并无影响
所以并没有重视
几年后小吴的视力持续下降
被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以下简称糖网)中期
“直到几乎快看不见了才来找我。”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会长、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总院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院长唐仕波教授介绍,令人遗憾的是,最后通过手术也只帮小吴抢救回一点点视力。
糖尿病会致盲?
患病5年后将迎高发期
糖尿病会致盲?
一点都不夸张
因为一旦患上糖尿病
会使视网膜血管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中
从而变得脆弱
血管就像裂缝的水管一样
容易渗漏、出血,形成病变
事实上,糖尿病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眼部疾病。例如角膜溃疡、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神经病变等。这些疾病均易导致患者眼部出现问题,其中以糖网病变最为严重。
“不只是老年人,年轻人同样需要关注‘糖网’”。据上海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中国首位美国视觉和眼科研究学会“青年临床科学家研究奖”获得者李文生教授介绍,在多年的临床诊疗经历中,有不少因视网膜病变致盲的案例。其中最小的患者才20来岁。
李文生教授表示,患糖尿病的任何人都需要警惕糖网病变的风险。且几乎一半的糖尿病患者,在他们一生期间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糖网病变。
早期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视物将逐渐模糊直至完全失明,是该病的可怕之处。目前,糖网已成为工作年龄段(20-64岁)人群排在前位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之一。
专家呼吁
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在上海
糖尿病也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
上海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
35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1.6%
意味着每5个35岁及以上成年人中
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
与此同时,据糖尿病最新流行病学数据发布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总人数已达1.298亿。而以糖网为代表的眼部并发症却经常容易被轻视,甚至忽视。
中国科学院中科科技培训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今天联合发布了《2021年糖尿病眼病人群洞察报告》。该报告共计覆盖全国1万余名调查对象(包括糖尿病患者、糖网患者以及基层公卫医生、家庭医生等)。
《报告》数据同时显示,在已发现病变的患者中,还有将近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未能按照医嘱定期接受检查和治疗。而未能及时就医的原因,和患者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不无关系。在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中,仍有33%的用户不了解糖尿病会引发相关的眼部并发症,也不了解每一个人都有病变的可能,并且如果不治疗,最终会导致失明。
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有47%的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从未检查过眼底。甚至在眼部出现不适症状后,仍有59%的人没有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和治疗。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糖网可以通过眼底用药、激光、手术等方式治疗,发现越早,治疗越早,对患者视力的损伤就越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政策研究与健康传播中心副主任郭浩岩强调。
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团团提醒您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科学防治糖尿病
远离“甜蜜的烦恼”
点亮“在看”
提醒更多人↓↓↓
患了糖尿病还会致盲?没错,年轻患者要注意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几年前才28岁的小吴,被确诊为I型糖尿病。由于最初无症状,小吴觉得对生活并无影响,因此没有重视。几年后小吴的视力继续下降,就诊时已被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糖网)中期,这时的小吴几乎已经快看不见了。
作为常见致盲性眼病,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之一的糖网,由于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有病变的可能,且早期无症状、易忽视。今天是世界糖尿病日,专家们一致呼吁,为提高患者的健康医疗意识,普及眼底健康知识,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患病5年后将迎发生高发期
糖尿病会致盲?一点都不夸张。因为一旦患上糖尿病,会使视网膜血管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中,从而变得脆弱。血管就像裂缝的水管一样,容易渗漏、出血,形成病变。
糖尿病也是影响本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本市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35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1.6%,意味着每5个35岁及以上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
与此同时,据糖尿病最新流行病学数据发布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总人数已达1.298亿。而以糖网为代表的眼部并发症却经常容易被轻视,甚至忽视。
事实上,糖尿病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眼部疾病。例如角膜溃疡、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神经病变等。这些疾病均易导致患者眼部出现问题,其中以糖网病变最为严重。
中国科学院中科科技培训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今天联合发布了《2021年糖尿病眼病人群洞察报告》。该报告共计覆盖全国1万余名调查对象(包括糖尿病患者、糖网患者以及基层公卫医生、家庭医生等)。
《报告》数据显示,在此次参与调研的患者中,约77%的患者因为患上糖尿病后,继而出现了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眼部不适问题。经样本调查发现,5年是糖网发生的高危期,也是产生病变的分水岭。目前报告中未被确诊为糖网的糖尿病患者,患病时长多在5年内。而已经被确诊为糖网的患者,患病时间大多在5年以上。
“不只是老年人,年轻人同样需要关注‘糖网’”。据上海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中国首位美国视觉和眼科研究学会“青年临床科学家研究奖”获得者李文生教授介绍,在多年的临床诊疗经历中,有不少因视网膜病变致盲的案例。其中最小的患者才20来岁。
李文生教授表示,患糖尿病的任何人都需要警惕糖网病变的风险。且几乎一半的糖尿病患者,在他们一生期间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糖网病变。
早期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视物将逐渐模糊直至完全失明,是该病的可怕之处。目前,糖网已成为工作年龄段(20-64岁)人群排在前位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之一。
要接受定期检查和治疗
《报告》数据同时显示,在已发现病变的患者中,还有将近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未能按照医嘱定期接受检查和治疗。而未能及时就医的原因,和患者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不无关系。在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中,仍有33%的用户不了解糖尿病会引发相关的眼部并发症,也不了解每一个人都有病变的可能,并且如果不治疗,最终会导致失明。
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有47%的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从未检查过眼底。甚至在眼部出现不适症状后,仍有59%的人没有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和治疗。
患者小吴(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几年前才28岁的小吴,被确诊为I型糖尿病。由于最初无症状,小吴觉得对生活并无影响,因此没有重视。几年后小吴的视力继续下降,等再去医院就诊时,已被确诊为糖网中期。但此时的小吴仍没有遵从医嘱定时来院进行眼底激光治疗。“直到几乎快看不见了才来找我。”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会长、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总院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院长唐仕波教授介绍,令人遗憾的是,最后通过手术也只帮小吴抢救回一点点视力。
“糖网病变初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视物逐渐模糊直至完全失明,且病程不可逆。”唐仕波教授表示,而超半数遵循医嘱定期检查治疗的糖网患者,病情均得到了有效控制。他提醒,一经发现糖尿病就应该马上检查眼底。无眼底病变的,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眼底。
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权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87%的糖尿病患者大多就诊于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但是糖网病变患者的基本诊疗措施和适宜技术却在三级医疗机构实施。
《报告》显示,在此次接受调研的基层公卫医生和医疗机构中,有75%的单位没有相关检查设备,并且具备确诊病情能力的医疗机构只有18%。此外,虽然超半数的内分泌科基层医生从医时长超过10年,但仍有部分医生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甚至是有误的,难以为糖尿病患者和糖网患者提供科学的防治引导。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糖网可以通过眼底用药、激光、手术等方式治疗,发现越早,治疗越早,对患者视力的损伤就越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政策研究与健康传播中心副主任郭浩岩强调。
为提升基层公卫人员对糖网的认识,将预防的关口前移,实现糖尿病患者眼底疾病的早发现,大幅度降低不可逆性致盲的发生。活动现场,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公卫医师分会主办的“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培训项目。”发布了阶段性工作成果。项目目前已在全国15个城市开展,覆盖了50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的近2000名医务人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梁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