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与乳酸(糖尿病乳酸高怎么处理)

小荷医典 0
文章目录:

比糖尿病更要命的并发症——乳酸性酸中毒,你知道吗?

许多糖尿病患者只知道治疗糖尿病,一味的认为降糖是治疗的目的,却忽略了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可以危及生命。而且糖尿病的治疗中预防并发症是主要治疗目的之一。要注意啦!并发症是比糖尿病本身还要严重的!

比如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常见于服用大量双胍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脓毒血症及严重心、肺、肝、肾慢性疾病者,易于引起乳酸生成增加、会引起代谢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

一般的糖尿病患者会以为是吃坏了东西,不以为然,但是要注意,出现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还会伴随体温降低,呼吸深而大,皮肤潮红,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出现意识障碍。

那什么是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系不同原因引起血乳酸持续增高和PH减低(<7.35)的异常生化改变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后果严重,死亡率高。

如何发生的?

1.糖尿病患者常有丙酮酸氧化障碍及乳酸代谢缺陷,因此平时即存在高乳酸血症。

2.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感染、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时,可造成乳酸堆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可与酮症酸中毒并存。

3.糖尿病患者合并的心、肝、肾脏疾病使组织器官灌注不良,发生低氧血症;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高,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更易造成局部缺氧引起乳酸生成增加;此外肝肾功能障碍也会影响乳酸的代谢、转化及排出,进而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常见症状

1.发病急,但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

2.轻症:仅有乏力、恶心、食欲降低、或有头昏、嗜睡、呼吸稍深快。

3.中至重度:有恶心、呕吐、头痛、头昏、全身酸软无力、口唇发绀、呼吸深大,但无酮味(烂苹果味)、血压降低、脉弱、心跳加快,可出现脱水表现,意识障碍、四肢反射减弱、用尖锐东西轻触四肢肌肤无感觉,肌张力下降、瞳孔扩大,严重者深度昏迷或出现休克。

辅助检查可见

血乳酸增高(>5mmol/L),血PH<7.35,阴离子间隙>18mmol/L,NaHCO3<20mmol/L。

如何能有效预防糖尿病患者出现乳酸性酸中毒?因为乳酸性酸中毒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所以我们重在预防!具体措施如下:

1.在糖尿病治疗中不用苯乙双胍。糖尿病控制不佳者可用胰岛素治疗。避免长期使用双胍类药物。

2.积极治疗各种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的疾病。如高乳酸血症、低氧血症、肝肾功能障碍。

3.糖尿病患者应戒酒,并尽量不用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药物。吃饭尽量低盐低脂。

一旦糖尿病患者出现乳酸性酸中毒时,该怎么办?

1.一般治疗

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紧急时必须及时送往医院,若有条件要吸氧。

,必要时吸氧。

2.补碱

5%碳酸氢钠,当PH>7.25时停止输碱,以免发生碱中毒。

3.补液扩容

可改善组织灌注,纠正休克,利尿排酸。用生理盐水,避免使用含乳酸的制剂。

4.胰岛素

胰岛素加入葡萄糖液静滴,以减少糖类的无氧酵解,利于血乳酸的消除。

5.血液透析

常用于水钠潴留的患者。

小编寄语: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尽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并重视起来,一旦发现异常,及早就医,生命诚可贵,请大家重视健康!

什么是糖尿病以及如何诊断?

男子因错误使用二甲双胍,导致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这错咱不能犯

男子因错误使用二甲双胍,导致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这错咱不能犯

50岁男性,姓陈。自媒体创始人,体形肥胖。

陈先生是我国第一批自媒体行业的创始人,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统筹能力。由于平时对甜食非常热衷,所以陈先生的体型是肥胖的,并且有轻微的糖尿病症状。于是他从两年前开始使用二甲双胍已达到减轻体重的作用。两年期间并未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并且体重也确实有所下降。直至近三个月身体突然不适入院诊断后才知道这些年一直错误使用了二甲双胍。

Ø 陈先生错误使用二甲双胍却不自知

在问诊的时候,医生得知陈先生近两年都在使用二甲双胍,因此问到:“你为什么要食用二甲双胍,你知道二甲双胍是干什么用的吗?”

“我比较胖,听网上说二甲双胍可以减肥,而且吃了之后确实有瘦了一点,所以这两年都在吃。想着体重轻一点对糖尿病也好一点。

“药是不能乱吃的,你的肥胖主要是身体里面脂肪的堆积导致肌肉和脂肪的比例失去平衡,脂肪含量过多,所以体重才会升高。你应该做的是多锻炼,注意饮食结构,而不是盲目的吃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降糖药,不是减肥药。

另外,医生还了解到陈先生是个酷爱喝酒的人,更是一阵头疼。立刻安排陈先生去做身体检查。

Ø 确诊为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追悔莫及

结合陈先生的检查报告和他的日常生活习惯,医生得出了以下病例:陈先生体内乳酸产生过多;大量的乳酸蓄积引起了代谢性酸中毒;血碳酸氢盐含量小于10mmol/L;动脉血气的pH值小于7.35;血乳酸过高,已大于5mmoL/L;血压偏低;尿酮体呈强阳性状态。

综上所述,陈先生的身体状况有很大的问题,体内的各项指标紊乱。

目前的症状表现为:

(1)时常感受到头晕乏力、恶心干呕、食欲下降、容易打瞌睡。

(2)血压不稳定,有低血压的倾向。

(3)脉搏虚弱、心率过快,有脱水的表现。

医生确认完这些情况之后,严肃的对陈先生说:“你这个情况已经可以确诊是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了,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会导致你意识受到阻碍、四肢反应迟钝、肌肉的张力继续下降,甚至是出现深度昏迷以及休克的现象。

陈先生立刻感受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一脸焦急的问医生:“医生,那我现在应该怎么治疗啊?这个病能治好的吧?”

首先要补液扩容,通过输入大量的生理盐水,或者是5%含量的葡萄糖注射液。间断的输送新鲜的血液或者血浆。用来改善你的心脏排血量以及身体组织的循环灌注。这个作用主要是利于你排尿排乳酸,改善你的低血压,防止最坏的休克现象出现。之后严格按照我的计划进行治疗,注意饮食清淡,忌糖忌酒。”

“好的好的。”

Ø 积极接受治疗,配合用药,症状大有好转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慎重使用二甲双胍之类的降糖药物,尤其是有严重肝肾损害、或者心功能不全、以及休克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应该禁止使用二甲双胍类的降糖药物,并且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戒酒戒烟。

治疗第一疗程:医生首先给陈先生补充了碱剂和生理盐水。其目的就是用来纠正陈先生的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症状,争取在3-9个小时内把陈先生体内血液的pH值恢复到至少7.1的状态。

治疗第二疗程:为了纠正陈先生的循环衰竭症状,除了在第一疗程补充充足的碱剂和生理盐水之外,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往体内输入血浆和血液,防止失血症的发生。

治疗第三疗程:通过胰岛素的治疗。根据陈先生在第一疗程和第二疗程的治疗情况决定,医生决定采用了小剂量的胰岛素进行静脉的滴注。其主要的功效就是:降低陈先生的血糖。

治疗第四疗程:进行补钾治疗。为了防止因为补碱和注射胰岛素而导致陈先生体内的血钾含量下降,应该视情况酌情的再次补充碱成分。

治疗第五疗程:最后一个疗程尤其重要,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美兰治疗。对于像陈先生这样的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严重患者,医生决定在最后一疗程的时候酌情的给陈先生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射美兰,其主要的作用就是促进体内的乳酸脱氢氧化转变为丙酮酸。

另外,在治疗陈先生的过程中,医生特意叮嘱护士要时刻密切的监测陈先生血液的pH值、体内乳酸含量的变化以及血糖、血钾等重要指标。同时,对于陈先生的血压、脉搏以及每日排尿量的变化等情况进行记录,必要的时候需要测量陈先生的中心静脉压是否偏离正常指数。

经过五个疗程的治疗,在医生的帮助以及陈先生自己的积极配合下,陈先生的身体有了很明显的好转,陈先生感到非常的开心并且感激医生。

相比较于治疗之前的指标数据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体内乳酸含量趋于正常值;新陈代谢恢复了正常;血碳酸氢盐含量趋于正常值;动脉血气的pH值趋于正常值;血乳酸趋于正常值;血压趋于正常值;尿酮体状态正常。

在医生的努力以及陈先生本人的积极配合下,目前陈先生的症状已有所好转。

我们常说“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是当身体出现疾病的时候,也千万不要慌张,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时发现,按时治疗。

当今社会,肥胖症已经是很常见的现象,很多人都在减肥的道路上挣扎。医生建议控制体重最好的办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控制饮食,改善生活习惯。千万不要盲目听从网络的引导,而选择去吃一些所谓的减肥药,是药三分毒,这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诱发身体的疾病,这时候就不可控了。保证身体健康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

乳酸酸中毒,糖尿病患者的这个并发症要人命

病例分享

现病史:患者老年女性,69岁,2天前吃桃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腹痛,就诊于当地诊所,肌注止吐药物(具体不详),效果差,仍有恶心、呕吐;12小时前患者出现左上腹疼痛,性质剧烈,伴精神差、呼吸急促、双眼视物模糊,立即就诊于当地县医院,完善腹部CT示胆囊炎、颅脑CT阅片未见脑出血。按“胆囊炎、胃炎”给予输液(具体用药不详)约2000ml左右,患者腹痛无缓解;约4小时前患者出现意识丧失、血压测不出,听诊心音消失,立即胸外心脏按压并给予阿托品、副肾素、多巴胺抢救治疗,约2分钟后患者意识恢复,持续泵入多巴胺20ug/Kg/min,血压波动在70-90/40-60mmHg,心率70-80次/分左右,血气分析示pH:6.75,pCO2:25mmHg,Na :117mmol/L,K :5.1mmol/L。患者病情危重,建议转院,经家属同意由我院移动ICU接至ICU,以“糖尿病乳酸酸中毒、休克、心脏骤停”收入ICU。患者自发病以来,未进饮食,无尿>12小时,大便未排,精神差。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达180/130mmHg,口服硝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未规律监测血压;4年前因言语不流利住当地医院,诊断为“高血压、脑梗死”,经住院治疗好转出院,未遗留后遗症;住院期间发现血糖高,口服“二甲双胍、苯乙双胍”治疗,不规律监测血糖,血糖控制不详;1月前因食欲差、呕吐入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行胃镜检查发现慢性胃炎,B超发现胆囊炎,住院治疗10天后好转出院。有“肝炎”病史,具体不详,未诊治。

简要治疗经过:入ICU后,第一个血气分析乳酸:23mmol/L,出现呼吸心跳骤停,予抢救。插管接呼吸机,血管活性药物(垂体后叶素、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脉搏,林格补液,补充胰岛素,监测血糖变化,4分钟后抢救成功;立即行股静脉粗双腔穿刺置管,应用肝素、小苏打泵入,行CVVH治疗;亚甲蓝100mg静脉泵入。接获化验室危急值:905u/L,予留置胃管胃肠减压,奥曲肽50ug/h 静脉泵入。血气分析乳酸将至7.4mmol/L后停CVVH。予营养心肌、控制血糖、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在ICU诊治1周后,病情好转稳定,转入内分泌科继续治疗。

疾病相关知识

定义:

乳酸酸中毒(lactic acidosis,LA)是糖尿病患者一种较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病死率高,常高达50%以上。文献报告糖尿病患者常因应用双胍类药物(主要为苯乙双胍,即降糖灵)而诱发LA,近年来随着降糖灵的淘汰,临床LA已相对少见。

发病机制:

2型糖尿病基础状态,常见有轻微的高乳酸血症,主要可能与乳酸的氧化缺陷有关。另外,胰岛素缺乏(绝对或相对),PDH( 丙酮酸脱氢酶 )活性降低,线粒体丙酮酸利用减少,糖酵解作用增强致乳酸生成增多。

DKA时血乳酸浓度可能增高数倍,加重代谢性酸中毒,DKA时高乳酸血症部分可能是由于酮体抑制肝脏摄取以及循环血容量降低使组织灌注不足所致。

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NHK)较DKA更易导致严重的LA,因NHK常见于老年人,继发肝肾和心肺功能不全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临床表现:

乳酸酸中毒临床表现常被各种原发疾病所掩盖,尤其当患者常已合并存在多种严重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休克等;另一组症状除原发病外以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起病较急,有不明原因的深大呼吸、低血压、神志模糊、嗜睡、木僵及昏迷等症状,有时伴恶心、呕吐、腹痛,偶有腹泻,体温可下降。

临床上有上述表现,怀疑LA时,应测定血乳酸水平,如血乳酸浓度>2mmol/L血pH值≤7.35[HCO3-]≤10mmol/L,而无其他酸中毒原因时,可诊断为LA;但有学者认为动脉血乳酸浓度≥5mmol/L,pH值≤7.35为LA;血乳酸>2.5mmol/LpH值≤7.35为高乳酸血症。

诊断要点:

1.患有糖尿病,但多数患者血糖不甚高,没有显著的酮症酸中毒。

2.血乳酸水平显著升高,多在5mmol/L以上是诊断乳酸性酸中毒的主要根据。血乳酸水平超过正常(>1.8mmol/L),在2~5mmol/L时,多呈代偿性酸中毒这种只有乳酸过高而无酸中毒者,可诊断为高乳酸血症。

3.酸中毒的证据如pH<7.35,血碳酸氢根<20mmol/L,阴离子间隙>18mmol/L等。如能排除酮症酸中毒肾功能衰竭等诊断,结合血乳酸水平显著升高即可确认为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排查:

老年女性,以往多次查血糖达WHO诊断糖尿病标准,发现糖尿病史4年,血糖长期控制不良。目前出现恶心、呕吐及意识不清,伴有深大呼吸,查血糖17mmol/L,高度怀疑该病。但化验血酮体阴性可排除酮症酸中毒。

预防:

①对需用双胍类降糖药治疗的病人,尽量选用比较安全的二甲双胍,不用苯乙双胍(降糖灵,DBI);

②对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肺功能不全及休克的病人忌用二甲双胍或DBI。

预后:

由于本症预后危重,又无满意地治疗方法,其死亡率极高。有人报道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死亡率约为50%当血乳酸水平超过25mmol/L时则罕见存活者。故对本症必须提高警惕,体现预防为主。

治疗

1.补液扩容 是治疗本症重要手段之一。最好在CVP监护下,迅速大量输入生理盐水,也可用5%葡萄糖液或糖盐水,并间断输新鲜血或血浆,以迅速改善心排血量和组织的微循环灌注,利尿排酸,提升血压,纠正休克。

注意事项

①避免使用含乳酸的制剂而加重乳酸性酸中毒;

②选用血管活性物质纠正休克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等可强烈收缩血管的药物,以免造成组织灌注量的进一步减少,可用异丙肾上腺素纠正休克。

2.补碱纠酸 乳酸性酸中毒对机体损害极为严重,必须及时有效进行纠治。

(1)补碱制剂:

①碳酸氢钠最为常用,只要患者的肺功能能维持有效的通气量而排出大量CO2,而且肾功能能避免钠水潴留,则首选碳酸氢钠;

②二氯醋酸(DCA)纠正乳酸性酸中毒,这是一种很强的丙酮酸脱羧酶激动药,能迅速增强乳酸的代谢,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乳酸的生成;

③如中心静脉压显示血容量过多,血钠过剩时,将NaHCO3改为三羟甲氨基甲烷(THAM),注意不可漏出血管外;

④亚甲蓝制剂也可用于乳酸性酸中毒。

(2)补碱方法:

①轻者口服碳酸氢钠0.5~1.0g/次,3次/d,鼓励多饮水;中或重者多需静脉补液、补碱,可补充等渗碳酸氢钠溶液直至血pH值达7.2。但补碱不宜过多、过快,否则可加重缺氧及颅内酸中毒,多数人主张用小剂量碳酸氢钠。也有人主张大量补碱给予1.3%NaHCO3 100~150ml加入生理盐水内静滴,严重者可直接静脉注射,然后维持静滴,12h内总量500~1500ml,尽快使血pH值上升到7.2,当血pH值≥7.25时停止补碱,以避免反跳性碱中毒。

②二氯醋酸一般用量为35~50mg/kg体重,每天量不超过4g。

③亚甲蓝用量一般为1~5mg/kg体重,静脉注射。④如病情不危重,可用5%葡萄糖液加胰岛素、碳酸氢钠和氯化钾联合静滴,安全有效。

3.补充胰岛素

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即可诱至乳酸性酸中毒,从而需用胰岛素治疗。如为非糖尿病患者的乳酸性酸中毒,也主张用胰岛素和葡萄糖,以减少糖的无氧酵解,有利于消除乳酸性酸中毒。

4.血液透析 /CVVH

用不含乳酸根的透析液进行血液或腹膜透析,可有效促进乳酸的排出,并可清除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药物,常用于对钠水潴留不能耐受的患者,尤其是苯乙双胍引起的乳酸性酸中毒患者。

5.其他

①注意给病人有效吸氧;

②注意补钾,防止因降酸过快、输钠过多而引起低血钾和反跳性碱中毒;

③每2h监测血pH值、乳酸和电解质;

④其他,参见DKA和HNDC(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一般措施。

6.除去诱因

除去诱因是有效纠正乳酸性酸中毒并防止其复发的重要措施。治疗手段包括病因治疗、控制感染、给氧、纠正休克,停用可能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药物等。其他措施包括补钾以避免低钾血症,必要时使用甘露醇、肝素和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