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胆囊炎与糖尿病(胆囊炎糖尿病能吃什么水果)

家庭医生报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注意了,吃高蛋白、脂肪食品易诱发胆囊炎

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的存在增加了胆道手术的危险性及手术前后处理的难度。

中国《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2021版)》强调:胆囊切除术是胆囊良性疾病的唯一治愈性手段。目前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包括——

一、胆囊结石:多发结石以及结石直径超过3cm;充满型结石、瓷性胆囊;胆囊壁增厚超过0.3cm;

二、胆囊息肉:直径>1cm,生长迅速且形状不规则的单发息肉;

三、胆道感染: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四、胆囊恶变:胆囊癌(早期)。

治疗上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主,对于无法耐受胆囊切除术的高危人群或炎症严重解剖不清的急诊患者,可以暂行胆囊造口术。

为了引起读者的重视,现将我们遇到的一个病例故事述说如下:

2022年10月18日,60多岁的患者冯女士被120救护车送至我院急诊,因神志欠清,急救科黄冠东医生第一时间询问病史。

据冯女士的女儿介绍,冯女士有多年的2型糖尿病病史,此次腹痛3天,没有就医,也没告诉女儿,自己在家吃点止痛药略有缓解,当日疼痛难忍而挂急诊。

黄医生了解病情后,认真检查患者:患者心率150,血压75/50mmHg,神志欠清,整个腹部都有压痛,即刻完善抽血及影像检查。

检查结果一出来,把众人吓了一跳,血糖高到25.2 mmol/L,白细胞只有2.4 *10^9/L,肌酐304 mmol/L,腹部CT检查提示腹膜炎,局部小肠肠壁增厚水肿,系膜间隙内渗出、腹腔积液,胆囊结石,胆囊炎,盆腔积液。

急诊组陈杰主治医师应邀急会诊,通过家属的病史和急救科黄医生提供的检查结果,再检查患者,发现该患者仅仅在30分钟内就出现点头样呼吸,整个腹部压痛非常明显。

陈医生做了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的是淡黄色液体,可以肯定的是腹腔有脏器穿孔,陈医生和急诊组高琦副主任医师再次去看患者CT,发现有一颗高密度影游离在盆腔,和胆囊内的结石密度一样,高主任当时就判断,该患者胆囊穿孔的可能性极大。

结合所有的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脓毒性休克、急性腹膜炎、胆囊穿孔、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肾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

高主任和陈医生把治疗方案告诉患者女儿,女儿看着濒危的母亲,含着泪说:“高主任,陈医生,希望你们能救救我妈妈,不开刀的话,必死无疑,哪怕有一丝希望,我宁愿死马当活马医也要救我妈!”

家属的配合,让医生无比感动,高主任和陈医生一边制定手术方案,力争“快速,简单,有效”,一边联系急诊手术室、麻醉科、重症监护室,短短15分钟内陈医生就把患者送至急诊手术台上。

经验丰富的麻醉科严海副主任医师,快速而谨慎地进行麻醉,整个手术过程中,全程使用升压药抗休克治疗。术中证实为胆囊穿孔,腹腔大量胆汁及脓苔。陈医生为患者实施了“胆囊造口术 腹腔引流术”,整个手术时间仅用了40分钟,术后即刻护送至重症监护室(ICU)。

入ICU后患者病情危重,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值班张中伟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包括床旁超声等,充分评估病患的心肺功能及液体平衡状况,迅速予抗感染、抗休克、呼吸机辅助通气等综合治疗。

考虑到患者术前合并肾功能严重减退,体内有机酸堆积、毒素清除障碍、高钾血症、尿量减少,当晚果断地采取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

接下来的日子也是如履薄冰。由于患者胆囊穿孔毒素入血,病情复杂且凶险,持续性休克仍需较大剂量升压药维持血压。此外,感染消耗,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最低跌至20*109/L以下,治疗复杂且存在一定矛盾。

ICU吴芳副主任医师团队仔细分析病情后制定了详细而有效的治疗方案,如及时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调整抗菌方案;予以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血流动力学,优化治疗策略;并根据每日血检结果及超声评估情况,动态调整每日血液净化治疗方案,包括透析抗凝策略与每日超滤量,尽可能做到精准治疗;凝血方面的管理也是困难重重,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血栓或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经过连续13个日日夜夜的奋斗,在ICU医护团队的不懈努力下,2022年10月31日成功拔除冯女士的气管插管,4天后转出ICU,转入外科病房继续治疗,并在6天后顺利出院。

一个月后,冯女士精神抖擞地来院复诊,她激动地握着医生的手说:“感谢六院给我第二次生命,谢谢白衣天使们!”

又隔3月,冯女士严格控制血糖,把机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于今年2月,来我院普外科行胆囊切除手术,术后6天即出院。

本病例中的冯女士是因为病情危重,行“急诊胆囊造口术”;在出院后,居家有效控制血糖,二期再行“胆囊切除术”,这样更有利于手术切口愈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的患者,感染不易控制,糖尿病患者进食高蛋白、脂肪食品,又易诱发胆囊炎的发作。所以,建议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的糖尿病患者应尽快择期手术切除胆囊,以防后患,确保生活质量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在胆囊疾病的诊疗上有着丰富的经验,能为更多的患者朋友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外科主治医师 陈杰

通讯员: 顾海鹰

编辑:黄萌楣

审校:陈师睿

核发:谢涛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酸甜可口的它,还能治胃炎胆囊炎

乌梅临床应用甚广,细研本品,可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又有生津止渴的作用。近年来,用乌梅治疗胃炎、胆囊炎、糖尿病及过敏性疾病等,均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胃阴虚,肝气犯胃

初诊:

患者,女,42岁。患者3个月前曾感冒发热,病后形瘦乏力,食欲不佳,西医诊断为消化功能障碍,也曾服中药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之类,效果不明显。刻下症:面色少华,胃中时有灼热,食欲不振,头昏乏力,大便量少不爽,小便短;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无力。辨证属气阴两虚,胃阴不足,肝木承土,运化失常;治以益气养胃,柔肝助运。方药:党参12克、生黄芪15克、乌梅10克、生麦芽12克、枸杞子12克、鸡内金12克、石斛9克、黄连5克、神曲9克。水煎服,5剂,每日1剂。

二诊:

服药后精神好转,饮食增加,食后胃中无灼热感,药已见效。前方加麦冬12克、白豆蔻6克,再进5剂,诸症悉平。

按:

本案立方用药,妙在方内加入乌梅一药。乌梅味酸性平,入肝、脾、肺、大肠经,有收敛生津止渴、安蛔止痛之功。近年来,笔者常用乌梅配合益气和胃、养阴生津、理气止痛药治疗消化功能不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纵观历代医家,对乌梅之用评价甚高,清代的叶天士善用乌梅治胃阴虚、肝郁脾虚之症。他认为:“凡醒胃、养胃及治胃病,必先制肝”。“治胃应重视养胃”,“乌梅味酸,且禀木气最全,花于冬而实于夏,得少阳生气而成”。故此可见,制肝、柔肝、养胃生津,乌梅均可称之为良药。本案例患病已久,消化功能障碍,方虽用参芪及消导之品,更妙在用乌梅味酸,以图酸甘化阴,共济养胃、调和中焦、柔肝助运,故效甚捷。

肝胆湿热

初诊:

患者,女,54岁。患者诉其患慢性胆囊炎3年,近来常有发作,治以疏肝理气,可有小效,但总未能彻底好。患者常感右上腹隐隐钝痛,口干喜饮,大便数日一解,小便黄。观其舌红苔黄腻,脉弦而滑。综观脉证,实属湿热夹滞,壅结肝胆;治以清化湿热,利胆通腑。方药:茵陈20克、乌梅9克、生大黄9克(后下)、木香6克、佛手9克、鸡内金10克、川楝子9克、元胡10克、山楂10克、甘草5克。水煎服,3剂,每日1剂。

二诊:

服药后病情稍安,仍上腹痛不休,思之再三,方内酌加乌梅10克,水煎服,5剂,每日1剂。药后腑气得通,小便转清,右上腹已解,嘱其以上方继服10剂,病未再复发。

按:

近代医学研究,乌梅有收缩胆囊作用,可促进胆汁分泌,故本案二诊加乌梅一味,则取其利胆止痛作用,故获效。

文/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名中医工作室

王金亮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暴饮暴食 当心诱发胰腺炎

天气越来越冷,很多人觉得没有什么比在寒冷的天气吃上一顿火锅更温暖的了。殊不知,随着脂肪摄入的增加,某些特殊人群会出现脂肪代谢异常,甘油三酯增高,导致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对此,第四医院ICU二病区主任医师刘君玲提醒,如在高油脂高热量饮食后上腹疼痛,切莫忽视,应警惕胰腺炎的发生。尤其是暴饮暴食或大量饮用高度白酒后的患者更应提高警惕。

每年天气转冷后,都会有一些患者,因过多食用油腻食物或是暴饮暴食、大量饮酒而诱发胰腺炎,甚至是危及生命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发作一般与暴饮暴食,过多饮酒,胆管内结石,胆结石、胆囊炎、糖尿病、肥胖等因素有关。近年来,由于高脂血症所引发的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数量不断攀升。

防范胰腺炎的发生应做到五个方面:一是禁烟限酒,避免大量饮酒;二是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一次进食大量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三是注意均衡饮食,清淡为主,肥胖的患者建议适当减肥;四是积极治疗胆囊炎及胆结石,据统计,三分之二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患有胆结石,百分之五的胆结石患者可引发急性胰腺炎,故患胆结石者,应积极预防、治疗并发急性胰腺炎;五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治疗高脂血症,这样才能避免胰腺的损害和胰腺炎的发生。(狄慧 史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