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 糖尿病(糖尿病人能喝零度饮料吗)
0糖饮料是真的,但放肆喝却不行
■廖木兴/图
控糖成饮品行业新趋势
随着消费者健康需求凸显,传统饮料由于高含糖量增加肥胖、龋齿、三高等风险而饱受诟病,减糖或无糖饮品成为时下流行。但监管部门抽检无糖饮品发现,产品与标称“无糖”并不相符,无糖饮料是否真的无糖?也备受关注。
■新快报记者 陈思陶
趋势
各大品牌上新无糖饮品
据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69%的中国受访消费者声称正在尝试减糖产品,无糖、低糖饮料在2019年的销量增长了13%,高于饮料总体0.6%的增长率。如元气森林的元气水、燃茶等无糖、零卡产品2019年销售额近10亿元,其公司成立不到3年估值达40亿元人民币。
随着控糖被消费者看重,多个品牌推出无糖或减糖产品。除了可口可乐等碳酸饮料减糖,其他饮料品类也加入其中,如乳饮料方面,蒙牛、伊利旗下乳酸菌饮品在今年4月皆推出减糖款,宣称减糖25%;植物饮料品牌银鹭今年4月推出无糖茶品牌“山云茶画”;无印良品3月上新乌龙茶、绿茶和普洱茶3款无糖茶。
控糖不仅仅是消费者的口味,也为政府有关部门所倡导,如早在2017年发布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中已提及减糖。特别是对引起“高糖预警”的奶茶,监管也较为严格,如今年3月,上海市奉贤区市场监管局抽检CoCo都可旗下奶茶门店现制产品,发现宣称“无糖”的多款奶茶产品总糖含量均在每100克3.6g—6.1g,与宣称的“无糖”不符,罚款3万余元。
在此环境下,常被质疑含糖量过高的新式茶饮品牌也开始控糖,不仅可以自选半塘、三分糖、无糖等甜度,奈雪的茶还在3月推出免费替换“0卡糖”,其甜味源于罗汉果、甜菊叶中的提取物,以及葡萄糖发酵得到的赤藓糖醇。此前,喜茶使用了低卡甜菊糖,可加1元替换原有的蔗糖成分。CoCo都可、1點點、乐乐茶等品牌则使用阿拉伯糖作为代糖。
测评
8款无糖饮料部分有代糖
饮料控糖主要针对添加糖,如蔗糖,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有关规定,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添加糖含量低于5克即可标注“低糖食品”,低于0.5克即可标注“不含糖”,这意味着标称“无糖饮料”可能仍含有少量糖分。
无糖饮料是否真的“无糖”?新快报记者在便利店购买多款无糖饮料发现,其配料及营养成分确实0糖,但部分产品并非0卡,也有其他碳水化合物成分;在口味上,多数无糖的茶饮、气泡水没有甜味,而无糖的碳酸饮料和部分果味茶饮仍有甜味,总体感觉比含糖饮品更为清爽;价格上与同品牌同规格含糖饮料相比售价差距不大。
其中原味无糖茶饮类产品配料十分简单,除水及茶叶外,没有蔗糖或者代糖,食品添加剂仅为维生素C或碳酸氢钠,如维他无糖玄米茶500ml售价8元,三得利乌龙茶1250ml售价10元,二者营养成分皆达到0卡、0脂、0糖,但钠含量NRV%为1%;东方树叶绿茶500ml售价4元,不仅0卡、0脂、0糖,钠含量也为0。另一款网红元气森林无糖茶燃茶桃香乌龙茶500ml售价6元,配料中使用了代糖成分赤藓糖醇,膳食纤维聚葡萄糖,还有浓缩桃汁、食用香精等,在其营养成分上,糖含量为0,脂肪含量为0,但作为果味茶饮,每100g有能量23KJ,碳水化合物3.2g及钠17mg。
在气泡水或苏打水中,怡泉苏打水、屈臣氏苏打气泡水330ml装售价皆4元,营养成分为0卡、0脂、0糖,但每100ml钠含量分别为27mg、12mg。元气森林青瓜味苏打气泡水,同样做到了0卡、0脂、0糖,并使用了赤藓糖醇、三氯蔗糖作为代糖,产品每100ml钠含量6mg,碳水化合物3.8g。
在碳酸饮料中,可口可乐零度330ml售价3元,0卡、0脂、0糖,根据配料其甜味来源于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和安赛蜜。
提醒
无糖饮料仍有健康风险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专家介绍,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和安赛蜜等代糖的甜味远高于蔗糖,但热量为0;木糖醇、赤藓糖醇等代糖也有相当甜度,会产生极低的热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减肥群体可放纵饮用无糖饮料,一方面无糖饮料虽可能提升人们对其他高热量甜味食物的需求;另一方面,无糖饮料口味较淡,且给人低卡的感觉,容易导致增加其他食物的摄入,“喝无糖饮料配蛋糕、配火锅,热量摄入并不少”;同时,“无糖饮料不含蔗糖,但其他非健康的成分可能并不少,总热量也不低。”此外,对于无糖的新式茶饮,“奶油成分、珍珠等配料添加也含有糖分,消化吸收后仍是热量。”因此,没有蔗糖的饮品并不等于热量低,过量饮用仍然有引发肥胖的风险。
代糖对人体是否安全?该专家表示,“目前尚无权威的结论,随着研究的发展可能推翻过去的认知。但有研究显示,长期摄入含有人工甜味剂的饮料更易诱发肥胖及二型糖尿病,安赛蜜等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相比天然的糖分存在更多健康风险。”
无糖饮料真的可以畅饮嘛?真相在这里……
相信很多小伙伴
自从走上减肥这条路
就把肥宅快乐水视为大忌
这颗高糖炸弹仿佛能把所有努力,
炸得灰飞烟灭。
然而,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
在工作得头脑发晕的时候
或在刚吃完热辣火锅的时候
特别想“咚咚咚”灌进一大瓶可乐
清凉甜蜜的口感,气泡在喉咙里绽开的畅爽,
都让人回味无穷……
这时,以甜味剂代替蔗糖的零度可乐
成了很多“怕胖星人”的首选
这类减肥人士的“无糖福音水”有一个响当当的大名:代糖饮料。如使用赤藓糖醇的元気森林、降低90%热量的低卡甜菊苷喜茶:
对于嗜甜的人来说,代糖似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甜且没有热量,听着很魔幻,到底靠不靠谱呢?
能瘦,能瘦,能瘦吗?
减肥需要控制卡路里的摄入,从这个角度而言,0卡路里的代糖饮料起码不会让你喝胖。
认为零度可乐就可以无所顾忌,开怀畅饮?
那你可能要失望了……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
临床营养科的营养师表示
根据研究
长期摄入含有人工甜味剂的饮料
更易诱发肥胖及2型糖尿病
零度可乐使用甜味剂代替蔗糖,热量远低于蔗糖,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理论上,它既可以满足你对甜食的渴望,又可以避免因能量摄入过多导致的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但根据《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研究,长期摄入含有人工甜味剂的饮料更易诱发肥胖及2型糖尿病。
无糖可乐与普通可乐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工甜味剂的使用,人工甜味剂主要是指一些具有甜味但又不是糖类的化学物质。零度可乐的甜味剂主要是阿斯巴甜。阿斯巴甜是蔗糖甜度的200倍,所以2.4克差不多可以提供1斤白糖的甜度,能大大降低甜食的生产成本。
研究表明:甜味剂的甜味刺激味蕾传向大脑,而大脑却得不到真正糖的激发,血糖也没有相应地上升。这些完全不一致的信号,很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困惑,于是就可能导致食欲障碍和代谢紊乱,而这种情况,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肥胖的危险。长期每天只喝1瓶无糖可乐就会增加饮用者患上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症等的风险!
担心甲醇中毒?那倒是不太可能
虽然长期摄入阿斯巴甜不利于身体健康,但它也并不会像许多传言中提到的那样,会造成甲醇中毒,甚至还会致癌。
阿斯巴甜在人体内,被分解为三个元素:甲醇、天冬氨酸及苯丙氨酸。当你的身体摄入阿斯巴甜时,它的一部分被分解成甲醇。虽然大量甲醇有毒,但少量对人体无明显损害。甲醇通常也可以在水果、果汁、发酵饮料和一些蔬菜中找到。
阿斯巴甜分解产生的甲醇量很低,事实上,它远远低于许多常见食品中的含量。但有苯丙酮酸尿症的患者及部分有阿斯巴甜不耐症的人群,会产生诸如呕吐、恶心等症状,不能食用。
总体而言,目前还没有发现阿斯巴甜对人体有危害或者致癌的案例。
建议
1. 减肥路上,偶尔嘴巴寂寞了,喝些代糖饮料是完全没问题的,也不会胖,但是如果把它当水喝,可能会有风险,不是很建议哦。所以减肥时不要过于依赖这些“零度”饮料,偶尔喝喝就行了,毕竟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
2. 尽管甜味剂的甜味没有引起血糖上升,但是它可能会欺骗大脑,引起人的食欲增加,让我们进行补偿性能量摄入。同时,零度可乐与普通可乐一样,含有咖啡因、碳酸等其他对身体无益的成分。
信息来源:青春杨浦
编辑:邱丽娜
杨浦区融媒体中心
26岁糖尿病小伙通宵上网后猝死 商家曾多次劝离无效 家属索赔近百万 律师:网吧允许通宵上网违法
一名26岁男子在网吧通宵上网后不幸死亡,父母把网吧告上法庭索赔近百万元,网吧则主张男子承担全部过错。最近,上海闵行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图源:看看新闻
网吧的公共视频显示,2024年11月15日下午,小雷在包间里呕吐了4次。晚10时许,小雷更是脱掉上衣,赤裸上身反复在椅子上呻吟、翻滚,还多次从座椅上跌落。
次日凌晨,小雷长时间赤裸上身躺在地上,发出虚弱的呻吟声……
直到第二天上午11点,工作人员发现他失去意识紧急拨打了120。尽管竭力救治,可为时已晚,小雷最终仍不幸死亡。
图源:看看新闻
小雷父母与网吧协商赔偿不成,一纸诉状将网吧告上法庭。
小雷父母认为,网吧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小雷多次出现晕厥、倒地等明显异常状况,网吧却没有及时干预,才导致其子死亡;要求网吧承担一半的责任,赔偿99万5千余元。
网吧方面称,小雷刚出现身体不适时,店长就曾4次进入包间劝离,但都遭到了拒绝。而且,小雷在清醒的时候曾表示自己血糖高、身体热,要躺在地上降温,因此,网管发现他躺在地上时,还以为他只是“躺地上降温”。
图片源自网络 与新闻事实无关
网吧方面还提出,小雷明知自己是糖尿病患者还放任进食,漠视工作人员的劝阻是导致他死亡的核心原因。
据了解,小雷在2022年查出糖尿病,一般会在用餐前打针胰岛素针剂,不过,这次小雷仓促出门,他在涉事网吧三天里只带了一支胰岛素。
法院审理后认为,小雷对自己的健康管理存在重大疏忽,在这起案件中责任更大。
网吧工作人员虽多次劝离,但未采取拨打急救电话或报警等进一步救助措施,没能防止悲剧发生,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法官同时指出,网吧还违反相关规定,擅自把营业时间延长到通宵,给小雷滞留网吧提供条件,增加了其死亡风险。
法官表示,考虑到死者作为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自己知道有基础病,需要每天要打胰岛素的情况下,他也没有按时打胰岛素,也没有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做到认真负责的态度。
最终,法院酌定,死者自身承担80%的主要责任,被告网吧承担20%责任,赔偿小雷父母近40万元。
头条号作者“安律说法” @安律说法 对此进行了分析。
律师:网吧允许通宵上网违法
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22条的规定,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每日营业时间限于8时至24时。
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31条规定,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文化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一)在规定的营业时间以外营业的;……
网吧允许男子通宵上网,很显然已经违法。
(零度时评综合华商报、看看新闻、头条号作者@安律说法)
仅代表律师观点,不代表零度时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