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圈(糖尿病圈名大全霸气十足)
联合国糖尿病日之际,北京糖圈发生的那些事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在此之际糖尿病圈的活动也是精彩纷呈,在此按时间顺序列举北京糖圈的几件大事,与读者朋友分享。
《中国职场糖尿病白皮书》在京发布
2015年11月12日,深敏医疗科技联合爱康集团和北大医院,于爱康集团旗下北京臻景医疗中心发布了《中国职场糖尿病白皮书》(以下简称为“白皮书”)。
“白皮书”的分析发现:在职场研究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是3.6%,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是5.5%,但知晓率(23.1%)和血糖控制达标率(30.6%)却均低于中国整体水平(30% 和 40%)。政府、公共事业、科研机构以及教育机构都属于糖尿病,糖尿病 并发症,糖尿病 合并症的高发行业。
为更好地管理糖尿病,发布会上,深敏医疗科技推出的“深敏血糖”App作为WellDoc中国独家授权,继承了WellDoc的临床治疗优势,在本地化的过程中按中国的指南进行了严格的评估,添加了中国指南的额外元素,为患者提供即时的、个体化行为指导,并以此打造了中国特色的“深敏控糖教练”。
蓝光点亮永定门
2015年11月13日,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支持的“联合国糖尿病日暨蓝光行动”主题活动(以下简称“蓝光行动”)在北京隆重举办。2015年蓝光行动活动主题为“健康生活与糖尿病”。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让全社会进一步深刻认识到糖尿病防治工作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必然联系,倡导健康生活,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联合国糖尿病日暨蓝光行动自2010年在中国的万里长城点亮第一盏蓝色灯光起程,到如今已成为我国最大规模的糖尿病防治公益活动。
当晚,在高大威严的北京市标志性建筑永定门城楼点亮象征治疗糖尿病希望的蓝光,并举办主题活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周军局长、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王华宁司长、中国科协科普部杨文志部长、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苏志、国际糖尿病联盟副主席纪立农教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领导翁建平教授、蓝光行动项目负责人邹大进教授、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任唐芹、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郭立新教授、北京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主任委员郭晓蕙教授等领导出席活动。现场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北京医学会内分泌与代谢病分会、媒体代表、患者代表等300余人参加活动。
在本次盛会上,作为媒体代表发言的是我刊资深编辑钟卉,她代表媒体在发言中谈到:“联合国糖尿病日是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的节日,具有特殊意义的蓝光温暖着“糖友”也温暖着我们这些围绕糖尿病工作的媒体人。
享健康·乐生活·创未来
11月13日,由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主办的以“享健康、乐生活、创未来”为主题的2015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活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
来自北京市大型三甲医院的二十八名专家教授,三十二家媒体单位,涉及医疗、养老、大健康、科技、互联网等各个领域的数十家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来自北京还有天津、河北、黑龙江、内蒙等地近万名糖尿病患者以及关注糖尿病防治及医疗健康发展的市民,积极参与了本次盛会。
本次活动主题创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享健康”板块提供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十余项免费检测和专家义诊咨询、健康课堂活动;“乐生活”板块,体验专门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新技术食品和贴心生活用品;“创未来”板块利用现代科技,为患者日常管理和远程诊疗提供新方法和新路径。本次活动紧跟时代发展,融入科技创新和互联网 的新理念,在把传统项目做精做细的前提下,重点突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充分体现了北京糖协“一切为了糖尿病病人”的服务宗旨,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向红丁:我能让你战胜糖尿病》新书签售
11月14日,“穿越糖潮”大型糖尿病科普教育平台正式启动,在北京王府井书店,象征“穿越糖潮”平台开放的第一步,公益科普读物 “穿越糖潮”系列之《向红丁:我能让你战胜糖尿病》图书正式上市,并举行了签售活动。本次活动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华糖尿病协会、北京快舒尔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天津九安医疗集团赞助,北京博采雅集文化传媒公司承办。
本次活动的另一个热点是随书籍将赠送百万台九安血糖仪。由天津九安医疗集团无偿赞助,目前首批赞助的5万台血糖仪已经随书上市。
除上述活动外,还有各大医院、相关机构举行的义诊、咨询等大型活动,在此不一一列举。有这么多政府、医疗机构、社会团体关心糖尿病患者,正如全国点亮蓝光一样,糖尿病患者又有了新希望!
五驾马车早知道~|糖尿病知识
社区里经常有很多朋友在问“五驾马车”是指哪五驾的问题,也还真的很很多糖友听说过“五驾马车”,但到底指哪五驾马车啊,还真不太清楚,那么今天糖顾问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驾马车——教育心理
糖尿病教育和心理治疗主要是让糖尿病病人了解和认识糖尿病,正确的对待糖尿病,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医务人员要针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要让全社会都对糖尿病有所认识和了解,并积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对待糖尿病有两种态度非常不可取,一种是对糖尿病满不在乎,听之任之;另一种是对糖尿病过分在乎,整天紧张焦虑。这两种心态都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第二驾马车——饮食治疗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饮食治疗。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包括控制总热能、合理营养成分、少量多餐、高纤维饮食、口味清淡、水果适宜适量、少饮酒不吸烟等。
每个糖尿病病人都必须把合理控制饮食作为向疾病斗争的必要手段,终身进行饮食治疗。不仅如此,每个青年人、中年人都该合理膳食,以保证身体健康。
第三驾马车——运动治疗
体育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体育锻炼对糖尿病病人有很多益处,比如:
1.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2.能降低血糖、血脂和血液粘稠度;
3.有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控制;
4.可减轻体重,增强体质;
5.给患者带来自信心和生活乐趣。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持之以恒,量力而为,注意避免运动损伤。
第四驾马车——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目的是让糖尿病患者不得并发症,健康的、正常的生活,并且享受和非糖尿病患者基本相同的寿命。所以,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必不可少的。
第五驾马车——病情监测
糖尿病病人要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了解血糖水平,决定用药。其次,要监测尿常规,了解尿糖、尿酮体、尿蛋白情况,以利于临床分型和排除酮症存在的可能。第三,要监测肝肾功能,以避免药物对机体的损害。
除此之外,还要监测血生化、血压和血粘度、眼底等情况,以尽早发现异常尽早处理。
本文作者 糖尿病专家向红丁
其实啊,无论是几架马车,讲的都是一个道理:驾驭好这几匹马,就能较好的控制糖尿病,避免急性或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与更多糖友交流返回平台进入“糖友圈”来发表你对糖尿病的疑问
糖尿病必不可少的五驾马车之一运动
每次在糖友圈跟糖友们交流时,总会看到这样的帖子:“糖尿病患者做什么运动好呢?”“天气热的时候晚饭后散步一个半小时,现在天冷了,而且还黑的早,有没有好的运动项目呢?给介绍介绍吧”“我最近在赶一个项目,每天加班,运动对我来说可望而不可及”
其实运动是既经济又环保的方式,糖友也深知运动对控糖的重要性,但如何根据自身条件来计划运动,并不是每位糖友都清楚,甚至对运动诸多细节心存困惑。面临的这些困扰,糖友怎么办?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糖友们运动的知识。
一、糖友们坚持运动的意义是什么呢?
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是胰岛素抵抗。什么是胰岛素抵抗?它指的是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足的现象。通俗讲就是,本来100块钱可以买10斤肉,但货币贬值后只能买到8斤。胰岛素抵抗就是胰岛素”贬值“,不能充分发挥其降糖作用。
运动可促进肌肉组织血液循环,提高肌肉细胞胰岛素受体数量,,使得更多的胰岛素到达肌肉细胞。因此,糖友们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恢复机体对胰岛素的正常反应。这就相当于,把100块钱放到余额宝里,变成了120块钱,即使货币贬值,120块钱还是可以买10斤猪肉了。同时呢,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运动会增加葡萄糖的消耗,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此外,运动又可以减轻体重,能让糖友们心情舒畅、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等等,太多好处了。
二、糖友们适合什么类型的运动呢?
我们常说的运动锻炼,其实有”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之分。“无氧运动”是指运动量超过了自身负荷能力,吸入的氧气不能满足人体氧化代谢的需要,在人体组织中进行了无氧代谢。简单说就是指强度大、节奏快、运动后心率很快、呼吸急促。“无氧运动”是肌肉缺氧状态下的剧烈运动,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因此糖友们不宜进行超出自己心肺负荷能力的“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运动时吸入的氧气能满足人体氧化代谢的需要,一般指强度小、节奏慢、运动后心率不过快、呼吸平缓的运动方式。糖友们应该根据自身综合状况进行“有氧运动”,可以增加心、脑等重要脏器的氧供,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美国糖尿病运动指南》指出,”有氧运动“还促进脂肪代谢,有助于消耗体内的过剩脂肪。
三、说完运动类型,看看哪种运动方式适合你?
选择恰当的运动方式,这是保证运动持续进行的关键因素。轻度的运动项目包括步行、做体操、打太极拳、平地踏自行车;中度运动项目有慢跑、上下楼梯、登山、跳舞游泳等;糖友们适宜进行轻中度强度的运动。
一般而言,对于老年或从未锻炼过的糖友来说,快速步行是比较好的有氧运动形式。这样的锻炼速度较慢,能够使运动始终在低强度下进行。值得一提的是,在步行时要保持抬头挺胸收腹的姿势,避免含胸驼背而致背部肌肉疲劳,从而影响运动的持续。此外,乒乓球和羽毛球也是可供选择的运动方式。
四、合理设定运动强度
合适运动量给人的感觉是锻炼后微微出汗,稍感肌肉酸痛,但休息后酸痛感消失,第二天体力充沛。糖友们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可以根据运动后的心率和自我感觉来进行判断运动强度。目标心率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目标心率=(220-年龄)×60%~80%
我们以60岁糖友为例,运动后的目标心率应该为(220-60)×60%~80%=96~128次/分。如果这位糖友运动后心率超过128次/分,就会进入无氧运动状态,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应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如果心率小于96次/分,运动强度太小则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应适度加大运动强度。每个糖友的情况各不相同,目标心率也仅作为运动时参考标准之一,不能一概而论。
至于运动频率,糖友们每天运动可分次累计,但每次运动应该超过10分钟,每天应进行半小时以上的运动。每周运动频率也很重要,应达到5~7次,尽量避免连续2天或2天以上不运动。
五、运动的最佳时间
有的糖友喜欢进餐后立即运动,这是不科学的。餐后1小时血糖会达到最高峰,此时机体需要利用的胰岛素相应增多,但大多糖友伴有胰岛素抵抗,且餐后1小时不能释放足够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通过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减轻胰负担,有助于保护残存的胰岛功能,还能够避免出现餐后高血糖。因此,运动的最佳时间是餐后1小时。
六、有并发症还能运动吗?
糖友们多合并心脑血管和肾脏疾病,运动就和他们绝缘吗?保证安全是一切治疗的前提,有并发症的糖友最好听取专科医生的运动建议。
如果在运动时出现胸闷气急、胸痛发作,则应终止运动或减少活动强度,必要时去医院就诊。
七、给上班族运动小建议。
对于上班族来说,很难拿出整块的时间来进行运动。但如果把碎片时间利用好,也可以达到规律有效地运动效果。例如,我们可以骑车上下班、走路去超市、每天花上一刻钟时间站着办公、吃完午饭进行短暂的快步行走,这都是行之有效的运动小窍门。
总而言之,只为降糖找方法,不为懒惰找借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运动几乎没用,贵在坚持,才能平稳降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