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抽烟喝酒吗(糖尿病能抽烟喝酒熬夜吗)
糖尿病能喝酒抽烟吗?抽烟喝酒对身体有哪些坏处?
大家都知道,患上糖尿病之后,吃东西就要格外注意,很多太油、太甜、热量高的食物都会使血糖升高,不能随意吃。但最近有一些糖友反馈,查出糖尿病后,吃东西已经很小心,运动也在坚持,可就是酒跟烟一直戒不了,虽然知道这样不好,但改起来实在太难了。
如果戒不了烟还时常想喝点小酒,那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吸烟会使胰岛功能减弱。吸烟可刺激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生长激素、垂体加压素和糖皮质激素等的分泌,引起血糖暂时性升高,虽然是急性、短暂升高,但如此反复地增加胰岛素抵抗和升高血糖,会损害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从而使病情加重。
2、吸烟会加重胰岛素抵抗。烟草中的尼古丁会让血管收缩,注射部位的胰岛素吸收变得比较缓慢,进而影响到血糖。尼古丁也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同样剂量的胰岛素降低血糖的功效会变差),从而使糖尿病更加地难以管理。
3、吸烟诱发糖尿病并发症。研究表明,吸烟是2型糖尿病冠心病、肾病、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中,并发糖尿病肾病的危险性,吸烟患者是不吸烟患者的5倍,吸烟还会导致肌酐清除率加速下降,使糖尿病肾病进程加快。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并不是两三天就会形成,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高血糖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导致慢性并发症的提前发生。也许普通糖友10年才出现慢性并发症,而抽烟的糖友可能只需3年就出现了。
所以,糖尿病患者不管病程多长,病情如何,戒烟对疾病的控制是一定有好处的,如果平时吸烟量比较大,不能一下子完全戒掉,可以逐渐减量,再不行,还可以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1、饮酒会增加肝脏负担。酒精在进入身体后是通过肝脏分解的。对于正常人来说,适当的喝酒并不会给肝脏带来太大伤害,但是由于糖尿病人的肝脏解毒能力比较弱,经常喝酒势必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肝损伤,进而容易引起糖尿病肝病。
2、饮酒会导致血糖失控。每克乙醇(酒精)能产生7千卡热量,属于高热量食物,糖尿病人一旦摄入过多,会导致血糖难以控制。此外,空腹喝酒还会容易引起低血糖。因为,酒精在进入身体后会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使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减少,就会让血糖下降而导致低血糖的发生,低血糖症状过于严重时,会让身体分解大量酮体堆积在体内,进而导致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让患者出现昏迷。
3、饮酒会引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人由于长时间的高血糖,让肾脏更容易受到伤害。而长期喝酒,酒精进入身体后,是需要肾脏进行排泄的,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如果糖尿病人肾脏不是很好,酒精没办法及时排泄出体外,日积月累,就容易导致肾脏发生病变而引发糖尿病肾病。
4、饮酒会刺激胰腺。长期喝酒会损害糖尿病人的胰腺分泌功能,使其分泌的消化酶和胰腺液成分发生改变,增加急性胰腺炎的风险,最终导致糖尿病病情加重。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最好不喝酒或者少喝酒,以免对病情产生坏的影响。如果实在要喝,建议饮用一些低酒精的果酒等,但一定要避免空腹喝酒。喝酒过程中,也要注意适当吃菜或者主食,边吃边喝,随时注意身体的变化,避免出现低血糖等情况。
患上糖尿病,还在吸烟?这2个危害,你可能承受不起,尽早戒烟
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吸烟导致的疾病。吸烟早已被认为是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吸烟与糖尿病的关系其实也密不可分。
有研究表明,吸烟可以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在一项对1300名男性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每天吸烟超过30支的被测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大4倍。吸烟不仅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对于已经患糖尿病的病友来说,更是百害无一利。
在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明确写道糖尿病患者应该停止吸烟和使用烟草类制品。研究表明,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戒烟有助于改善代谢指标,降低血压和白蛋白尿。
但是,老烟民总是很难放下手里的香烟,不过糖尿病患者吸烟的这些危害你应该知道。
糖尿病患者吸烟有哪些危害?血管病变:对糖尿病患者威胁最大的就是血管病变,特别是阻塞性血管病变。据研究显示,同样是糖尿病患者,吸烟者相比不吸烟者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2-3倍。
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烟草中的烟碱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而肾上腺素是一种兴奋交感神经并升高血糖的激素,会导致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血糖波动,对糖尿病患者十分不利。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无论是哪一种烟,都要避免。及时戒烟,才能尽早获益。如果对于戒烟不知道施行,可以参考以下方法来进行。
1、给吸烟造成不便。不要准备吸烟所需要的任何物品,例如烟灰缸、打火机或者火柴等,并且将手头所有的香烟都放在不能轻易拿到的地方,锁在柜子里,或者干脆扔掉。
2、多去图书馆、电影院或者博物馆等禁止吸烟的场所。
3、尽量喝无咖啡因的咖啡,不要喝含咖啡因的咖啡及含酒精的软饮料,因为此类饮品会增加吸烟的欲望。
4、让自己忙碌起来,(例如开始学习、写字或者编制),使自己没有时间吸烟。
5、打破吸烟的习惯。对于习惯在休息是吸烟的朋友,可以改为散步和朋友聊天或者做其他的事情。
戒烟对于经常吸烟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只是治疗的一小步,对于治疗糖尿病还要做到持之以恒,长久的坚持,尤其是现在正值冬季,糖友更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
冬季糖友日常护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饮食方面需注意
冬季食欲大增,饮食不要过量 。
注意饮食清淡,少油(每日不超过25-30克)、少盐(每日不超过6克)。
保证蔬菜的摄入,保证充足的维生素。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便秘。
冬季护足需注意
使用温水(不超过37 ℃ )洗脚,若泡脚,不超过15分钟 。
用中性香皂洗脚,用浅色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擦干 。
修剪趾甲应在洗脚后,注意方法 。
干燥的皮肤应使用润肤霜防干裂 。
每天进行足部检查 。
选择合适的鞋和袜(透气性好、宽松、柔软)。
穿鞋前注意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 。
在医生的指导下处理足部小伤口 。
参考文献:
[1].邝建, 杨华章, 崔炎棠. 吸烟,饮酒的糖尿病危险性分析[C]//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 0.
[2].富振英, 王克安. 2型糖尿病与吸烟[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0.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由妙手医生·执业药师审核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更多问题可关注妙手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糖尿病人做好这7点,可降低死亡风险
日前,一项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宗耕研究组的最新研究发表在糖尿病领域权威期刊《Diabetes Care》(糖尿病护理)。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这7点(包括:吸烟、饮酒、体力活动、饮食、睡眠时长、久坐、社会联系),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58%、癌症死亡风险降低43%、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65%、肺部疾病死亡风险降低74%、消化系统疾病死亡风险降低72%有关。
看来,保持以上7点健康生活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是的,大家行动起来,看看具体如何做吧!
一
吸烟
及早戒烟、百害无利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指出吸烟不仅是导致癌症、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吸烟还会增加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大血管病变。近年来不少人选择电子烟,但电子烟可能引起肺损伤、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氧化应激等,同样带来健康风险。
因此,《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建议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不要吸烟及使用其他烟草类产品及电子烟,并尽量减少二手烟暴露。
二
饮酒
能不喝酒,就不喝酒
对于糖尿病患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8年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中,明确不推荐饮酒。
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能不喝酒就不喝酒,只要喝酒,就不健康。
三
体力活动
每周150分钟运动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指出,规律运动不仅可以帮助降低血糖,还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体质、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预防多种并发症。
建议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健步走、慢跑、骑行、跳绳等,持续时间≥45分钟,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主要帮助降低血糖,还能起到减重效果,改善胰岛素抵抗。
同时适当进行抗阻运动,比如可以借助哑铃、弹力带、瑜伽球等进行负重抗阻运动,增加肌肉质量,从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的同时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
运动可以循序渐进,运动持续时间逐渐增加到每周至少达到150分钟,每周至少5天,每次运动30~60分钟。
四
饮食
注意控制热量、饮食多样
2017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版)》给出饮食建议,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很多患者确诊糖尿病之后便长期以杂粮为主食,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全谷物、杂豆类应占主食摄入量的1/3。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水果不是不能吃,而应该控制好每次摄入的时间和总量,建议两餐之间吃水果,每次在150克~200克左右,甚至可以模仿水果拼盘,进行多样化的摄入;每日蔬菜摄入量300克~500克,深色蔬菜占1/2以上,其中绿叶菜不少于70克。
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常吃鱼、虾、蟹、贝及禽类,畜肉适量,减少肥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
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保证每日300g液态奶或者相当量的奶制品的摄入。适当摄入豆类及豆制品,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五
睡眠时长
11点前入睡,8小时睡眠
睡眠不足也会带来血糖问题。长期睡眠不足可引发一系列生理改变,如交感神经兴奋、应激系统启动,体内皮醇、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还会引起胰岛素抵抗。
而胰岛素抵抗使人体内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地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稳定。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就可能引发糖尿病。
睡个好觉,建议尽量晚上11点前入睡,并保证8小时睡眠,休息后要有神清气爽的感觉。
四
久坐
久坐会加重血管功能障碍
长时间静坐会导致代谢需求和血流量下降,使得血压急性升高;也可能导致餐后血糖、胰岛素和甘油三酯水平急性升高,加重血管功能障碍,继而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建议大家,每坐着工作或学习1小时,就起身活动一下,最好到室外活动手脚与躯干,舒活一下筋骨,以加强血液循环。如无条件,也可以离开座位3~5分钟,做几个蹲下起立的动作,健身效果会很好。
七
社会联系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持好心情
除了生活规律,按时休息外,还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充实生活内容;做好情绪管理,保持开朗、乐观、积极态度,保持心情舒畅。
综合健康时报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