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可以控制(糖尿病可以控制到正常水平吗)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血糖平稳人不老!3个方法稳定血糖,赶走糖尿病

俗话说“养血等于养命”,血管健康与否能决定一个人身体的健康程度,因为血液会随着血管流向身体各个器官,促进组织器官的血液循环代谢,让身体处于年轻健康的状态。

当血糖升高,红细胞膜和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糖化”,就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受到自由基的损害,从而引起大量内皮素释放,血管收缩与扩张不协调,血小板凝聚能力增强,结合脂质、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血管堵塞,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所以想要显得年轻健康,就要稳定血糖,保持血管干净,3个方法降血糖,赶走糖尿病!

方法一:提高胰岛免疫力,促进胰岛素分泌

食物是提高免疫力最好的帮手,《太平圣惠方》中将芝草孢子列为“上上药”可以药食两用,可以很好的提高胰岛免疫能力,调节内分泌,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抑制血糖升高,稳定血糖,防治糖尿病。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芝草孢子中富含芝草多糖可以结合胰岛细胞膜进行修复,防止自由基损伤胰岛;芝草中的总萜烯类物质能促进葡萄糖代谢,合成肝糖元缓解代谢器官的工作负担;同时富含腺苷、微量元素锗和矿物质能加速血液循环清理血管,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

不过芝草孢子作为真菌类食材,有一层富含几丁质的细胞壁很难被胃酸所消化、不利于吸收,因此一般将其破壁成粉后冲水服用,古单方名为:芝草孢子粉。

方法二:适当增加运动量,促进葡萄糖代谢

适当的运动可以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饭后适量运动有助于消化吸收,提高肠胃对葡萄糖的分解代谢率,防止血糖持续升高,稳定血糖水平,适合高血糖人的运动有:慢走、游泳、太极拳、乒乓球等。

方法三:每顿饭少吃一点,增加用餐次数

少吃多餐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一种方式,通过减少每餐摄入的总糖量,减轻器官代谢葡萄糖的负担;增加用餐次数是为了降低糖尿病人饥饿感,补充身体所流失的蛋白质和脂肪。这里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进餐4-6次,每餐适当补充100克蛋白质,210~230克碳水化合物以及500克膳食纤维,这样既能均衡膳食,又能补充身体所流失的营养。

美媒:干预生活方式可使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逆转 无需药物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新媒体专电 美媒称,最新结果显示将近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经过短短12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后就彻底缓解病情。

据美国新图谱网站6月3日报道,保持健康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和减掉多余体重有助于控制2型糖尿病无疑并非新闻。然而,近年持续不断的研究发现,许多被诊断患有这种疾病的人仅仅利用生活方式干预,无需药物就可有效地逆转病情。

这一最新研究成果以迄今为止最强有力的证据证实了特种饮食和体育锻炼对逆转2型糖尿病的效用。这项试验招募了大约150名受试者,他们都在三年内确诊2型糖尿病,平均年龄42岁。

这些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标准护理,干预组遵循强化特种饮食和体育锻炼计划。干预计划包括在一开始采用名叫“剑桥体重规划”的12周低热量饮食。接下来,受试者又用12周时间过渡到一般性健康饮食,但仍要对热量加以控制。按照要求,干预组还须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体育锻炼,且最好每天走路至少1万步。

结果显示,12个月以后,生活方式干预组的受试者平均减重26磅(约12公斤),而标准护理组的受试者平均减重9磅(约4公斤)。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为期12个月的研究结束时,干预组61%的人不再是糖尿病患者,而标准护理对照组只有12%的人达到类似的病情缓解程度。

在英国进行的一项类似研究发现,经过严格的体重管理干预,46%的研究对象在12个月内全面缓解了糖尿病。塔赫里说,最新试验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因为其参加者的平均年龄比英国那项试验要小10岁,而且确诊时间更近。这表明,虽然特种饮食和体育锻炼干预对所有年龄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好处,但越早进行,效果就越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与生活方式相关 专家:加强自我管理可控制糖尿病

中新网广州11月14日电 (蔡敏婕 刘梦)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谷根当日称,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虽然很复杂,但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诱发因素相对清楚,“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使糖尿病高危人群延缓发病时间,也可以使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延迟并发症的发病时间”。

糖尿病是一个和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的疾病,患病原因和生活方式、饮食结构有很大的关系。研究发现,年龄大于等于40岁,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与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都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据统计,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2.8%,患者人数约1.3亿。近些年,随着饮食结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糖尿病逐步年轻化。

徐谷根称,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综合管理,包括饮食治疗,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等方面。坚持综合管理,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可以实现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指出,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已上升至11.2%。“2型糖尿病的治疗需要从病因着手,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的肥胖及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徐谷根称。

当天,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揭牌成立中心治疗糖胖病,该中心通过综合的治疗措施,包括合理的应用保护β细胞的药物,心理疏导、精准营养、科学运动、良好的生活方式培养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行政副主任陈波称,糖尿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发病原因多样且复杂化,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回医院复诊复查。(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