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茶叶(糖尿病茶叶可以喝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这些健康饮品适合糖友饮用

天气炎热,大家都喜欢喝冰镇饮料解暑,除了白开水以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邵海琳为糖友推荐以下几种饮品,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健康饮品。

糖尿病患者可以饮茶,茶中含有茶多酚、氨基酸、脂类、维生素、矿物质等,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对于不同的茶叶,沏泡的温度也有讲究。绿茶建议冲泡水温在80℃-85℃,这样可以将茶叶中的茶多酚浸泡出来,也不会破坏绿茶中的维生素c;新鲜的白茶、红茶、普洱冲泡温度建议在90℃-95℃,能使茶中的果胶、茶多酚迅速浸出。市面上购买茶水饮料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但饮茶过多、过浓,也会影响睡眠或者药物疗效。

糖友可以适量饮用咖啡,但冲饮咖啡时不要加入奶类、脂类。建议饮用黑咖啡,帮助促进糖类代谢,提高机体代谢率。牛奶和豆浆作为提供蛋白质的来源,可以适量食用,但是应当计入一天的总热量中。糖尿病患者可以少量饮用新鲜蔬菜汁,但建议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这样既能增强饱腹感,也能避免血糖升得过高。

绿豆汤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的功效,糖友们可以饮用,但绿豆属于高糖类食物,不宜喝过浓的绿豆汤;不要把绿豆煮烂,只喝汤,不吃豆,尽量减少糖的摄入;且绿豆汤不能代替白开水。(记者狄慧)

来源: 今晚报

糖尿病与喝茶有关?医生忠告:患有糖尿病的人,这7种茶尽量少喝

喝茶养生,是不少中国人根植于日常的习惯。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更有不少人坚信“茶能降糖”。但喝茶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常喝茶的人血糖控制一定更好吗?糖尿病患者喝错茶,会不会适得其反?医生在门诊中不止一次遇到患者疑惑:明明没吃甜食,血糖为什么还是上来了?

一些人将茶作为“天然降糖药”,每天大量饮用各种茶饮,甚至代替水。可就在这些人当中,不乏血糖波动大、病情加重的例子

医生指出,某些茶类成分复杂,并非所有茶都适合糖尿病患者长期饮用,特别是市面上流行的调味茶、代用茶,添加成分不明,很容易干扰血糖稳态。

从西医角度分析,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障碍为核心机制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引发多系统并发症。

茶叶中的某些成分如咖啡因、茶多酚、黄酮等,确有一定抗氧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但摄入过量或品种不当,反而可能对血糖控制不利,甚至影响降糖药物代谢

中医则认为糖尿病属“消渴”范畴,病位在脾、胃、肾,多由阴虚燥热、气阴两虚所致。茶性多寒凉,若不辨体质盲目饮用,极易损伤脾阳,加重气虚症状。尤其是绿茶、凉茶等寒性茶饮,久饮可导致腹泻、胃寒,反而不利于糖尿病体质调理。

医生在临床中发现,部分糖尿病患者饮茶不当,反映在三个方面:血糖反复波动、胃肠功能紊乱、药物吸收干扰。有患者每日饮强浓茶,结果出现口干、心悸、乏力现象,进一步检测发现其服用的降糖药物吸收率降低,导致控糖效果不佳。

值得警惕的是,部分糖尿病患者偏爱调味茶,如奶茶、果茶、花茶等。这些茶饮往往含有较高的糖分、奶精或香精,长期饮用可导致血糖快速升高。一些“无糖”茶饮实则含有隐形碳水,如麦芽糊精、糖醇类添加剂,也会影响血糖稳定性

医生特别提醒,患有糖尿病的人应少喝以下几类茶:首先是奶茶类,含糖量高、脂肪多,不利于代谢控制;其次是凉茶类,性寒易伤阳,损伤脾胃。

再者是浓绿茶、浓红茶,含咖啡因高,刺激中枢神经,影响睡眠与药效吸收;还有花果茶、甜菊叶茶、调味功能茶等,成分复杂,易引发过敏或药物相互作用。

血糖控制的核心在于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全面调整。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如喜欢喝茶,可选择温性茶类,如淡普洱、淡白茶、淡黑茶等,且应掌握“淡、温、适量”的原则。每次泡茶不宜过浓,每日饮茶不宜超过1000毫升,避免空腹饮用

在饮茶时间上,医生建议选择两餐之间,不影响药物吸收。若服用磺脲类、双胍类药物,更应避免与茶同服,以免影响药效发挥。老年糖尿病患者因肾功能下降,更需警惕过量饮茶增加肾脏负担。

医生强调,饮茶不能代替饮水,更不能代替药物。部分患者将茶饮作为“替代治疗”,减少药量甚至擅自停药,极易导致血糖失控,诱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科学控糖,应以药物、饮食、运动三位一体为基础,茶饮仅为辅助调理。

在日常饮食中,医生提倡多摄入天然植物性食物,如苦瓜、洋葱、秋葵、燕麦、紫薯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与植物化学物,可帮助调节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比起追求“降糖茶”,更应关注整体饮食质量与规律性

心理状态对血糖也有重要影响。中医讲“怒伤肝,忧伤脾”,长期焦虑、紧张情绪会加重内分泌紊乱。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保持平和心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这些生活细节对血糖稳定同样至关重要

糖尿病是一种可控但需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医生指出,患者不能寄希望于某一种食物或饮品“根治”病情,而应建立科学的健康认知,从饮食、运动、情绪、药物四方面协同管理,才能实现长期稳定控糖。

临床数据显示,坚持科学控糖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控糖不规律者。而那些误信偏方、盲目饮茶“保健”的患者,往往在病情恶化后才追悔莫及。医生提醒大众,健康不是实验,不宜靠“试试看”来验证饮食是否合适。

医生总结:糖尿病患者并非不能喝茶,而是要喝对茶,喝好茶,喝得有节制。饮茶应以调理为辅,切忌替代治疗。每一杯茶背后,都映射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糖尿病的管理,不在于限制,而在于智慧选择与长期坚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张莉,杨晓明.不同茶饮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3,31(5):412-415.

[2]李晨曦,王晓燕.茶叶成分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24,22(4):236-240.

[3]王蕾,刘玉梅.糖尿病患者饮茶行为与血糖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23,39(6):567-570.

糖尿病人建议多喝这6种茶

得了糖尿病,这个食物不敢吃,那个饮料不能喝,但是清汤寡水的日子过久了,难免希望生活多点滋味。

今天给糖友们推荐6种茶,不升糖,还有一点点营养价值,虽然聊胜于无,总归对健康有益无害,就当是平淡生活的调剂品吧。

绿茶:含多种微量元素

绿茶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叶绿素、茶多酚等营养元素。这些成分对血脂和血压有一定的益处,但是不耐高温,最好使用80度左右的水冲泡,以免这些破坏营养成分。

红茶:含抗氧化物质

红茶是绿茶发酵的产物,制作的过程中会损失掉大部分的维生素,但是却会增加一些抗氧化物质。比如,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茶红素、茶黄素等,都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

与绿茶不同,这些物质需要高温冲泡才能析出,所以,喝红茶建议使用沸水冲泡。

桑叶茶与苦瓜茶:改善“消渴”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桑叶和苦瓜都有治疗“消渴症”的功效。中医所说的“消渴症”不完全等同于西医的糖尿病,但是两者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是重叠的。

“消渴症”患者的症状就类似于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有这些症状的患者可以试试这两种茶。

现代研究发现,桑叶和苦瓜中的一些成分可能有降糖效果,比如桑叶中的黄酮类物质, 苦瓜中的苦瓜素等。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发明出新的降糖药物。

菊花茶: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菊花茶都含有比较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中医理论中,菊花茶还有清肝明目的功效,糖尿病患者很多合并眼底病变,不妨试试这种茶。

菊花茶的冲泡也不宜温度过高,80度左右为宜。

玉米须茶:利尿消肿

玉米须中的一些物质有一定的利尿作用。糖尿病人如果合并肾功能不全,可以选择玉米须茶。

不过,肾功能损害如果比较严重,就需要限制水分的摄入量,这类糖友无论喝哪种茶,都要注意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