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自汗盗汗(糖尿病自汗盗汗怎么回事)
糖尿病人夏天特别爱出汗,并不正常!1个固阳方,帮你把汗止住
夏天天热,而且运动量比较大,所以很多糖尿病人啊,都特别爱出汗,正常来说,夏天适当地出汗,是帮助身体排毒的一个途径,但如果糖尿病人明明啥也没干,也没运动,或者稍微活动一下,就大汗淋漓的,平常呢,浑身没劲儿,而且一整天都是蔫蔫的,干点啥都打不起精神,那么这种情况啊,就是不正常的了。糖尿病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了,很有可能是阳虚在作祟。
说到这里啊,很多糖尿病人可能会疑惑了,不是说阴虚多汗吗?但实际上,阴虚和阳虚都能引起爱出汗、汗多的问题,只不过呢,阴虚以盗汗为主,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爱出汗,而且身体呢,潮热,还感觉特别燥热,但阳虚呢,是以自汗为主,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因为机体阳气亏虚了。中医认为阳气呢,具有固摄津液的作用,一旦阳气亏虚、固摄不住津液了,津液排泄异常,就会出现自汗的问题,也就是也没干啥就哗哗冒汗,而且汗出完之后呢,还有畏寒怕冷、乏力、气短的问题。
那么这个时候啊,糖尿病人一定要趁着夏天这个补阳的好时候,补足阳气,同时呢,把深藏在身体里的寒湿邪气给除尽了,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针对阳虚自汗,中医常用到一个方子,这个方子就是桂枝加附子汤,是出自《伤寒论》的一个方子,方子里用到了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再加一味附子,它其实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再加入附子,来达到温阳固表的目的,而且因为方子里面用到了大量的温阳散寒的药材,比如附子、生姜,再加入一味桂枝,能温通经脉,从而改善糖尿病人自汗过后,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的问题,还用到了补气补血的药材,比如甘草、大枣、白芍,调和营卫、提升体质,改善身体乏力的现象。
所以桂枝加附子汤这个方子,除了温阳固表、能改善阳虚自汗的现象,还能驱散身体里的风寒湿邪,巩固营卫之气,因此也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常用方。但糖尿病人还是要在中医的指导下用药,自己不能擅自用药。
糖尿病人动不动就出汗,一吃饭就大汗淋漓,是阴虚还是阳虚?
糖尿病患者频繁出汗,尤其是进食时的大量出汗,常常引发人们对于其阴虚或阳虚属性的疑惑。
在中医理论中,出汗现象被细致地划分为自汗和盗汗。以糖尿病人群为例,有些患者在稍微活动,比如用餐后,上半身尤其是面部和头颈部会出现大量出汗,这被归类为自汗的一种表现。
实际上,许多糖尿病患者对于这一现象是否源于阴虚或阳虚存在疑问。但情况并非总是这么简单,有些患者的出汗问题是由于湿热上注造成的。
我曾接触过一位体型偏胖的糖尿病患者,他平时就很容易出汗,尤其是户外工作使得他的头颈部特别容易在活动后大汗淋漓,甚至用餐时也不例外。
观察他的舌象,发现舌体胖大,舌质淡白,舌苔白厚而腻,这些都是湿气重的迹象。中医理论认为,“湿邪郁久化热”,正因如此,湿热之气在体内不断熏蒸,导致了他的频繁出汗。
进一步探究,这位患者的饮酒习惯可能是问题的根源。他自述每周有四五次饮酒,加上饮食习惯不节,偏爱辛辣油腻食物,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内热和中满。酒本身是湿热之物,长期饮酒使得湿热内蕴,不仅导致头部出汗,还伴随着口干、口苦、口臭以及大便粘滞等症状。白天的困乏无力,也是湿邪困脾的表现。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湿气过重会使得肢体感到疲劳无力。
对于这位患者的调理,我们以清热利湿为主,辅以敛汗收涩、健脾渗湿的方法。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缓解他面部和头颈部的多汗症状,还包括改善困乏无力、大便粘滞、口干口苦口臭等问题。同时,我们也强调了戒酒的重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调理,患者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出汗现象也大大减少。
通过这位患者的案例,我想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在天气炎热时,应避免过多摄入生湿的食物,以防湿热蕴结而导致频繁出汗。
夏季尤其要注意健脾祛湿,减少肥腻、辛辣食物的摄入,减少饮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这对控制血糖也是有益的。
然而,中医讲究辨证论治,糖尿病患者不应擅自服用药物,服用任何药物前都应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
糖尿病多年,多数是气阴两虚,当归六黄汤,养阴清热,来了解一下
我国糖尿病目前发病率不低,该病也被称为富贵病,因为这个病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国界越来越富裕之后多起来的。
先看看西医怎么认识和治疗,只想了解中医部分的朋友可以下拉忽略!
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代谢疾病,跟遗传有关,糖尿病主要是胰岛功能出现了异常,胰岛是干啥的呢?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又是干啥的呢?胰岛素就是降血糖的,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体内血糖降不到正常范围了,就容易得糖尿病了。
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一型糖尿病是胰岛分泌不了足够的胰岛素。
二型糖尿病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能被有效利用,所以要人为的干预。咋办呢?
一型糖尿病只能体外补充胰岛素了,因为自己不能产生了!
二型糖尿病可以自己产生胰岛素,但不能有效利用,所以研制出了好几种增强利用的口服药物,(如促胰岛素分泌剂——二甲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噻唑烷二酮衍生物、DPP-4酶抑制剂等)大家只要知道是增强胰岛素的利用既可以!
注射胰岛素的病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胰岛素和降糖药的作用是降血糖,要把血糖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但是每天按时吃药,严重时还要每天挨至少一针是比较痛苦的,如果降糖药应用过量,还存在低血糖的风险,大家注意!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容易造成人体晕厥,大脑缺氧等严重问题,所以降糖药都是逐渐加量的。
更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血糖控制不好,人体长期泡在高渗糖水中就像温水煮青蛙,时间长了,神经,血管都会出问题,神经会出现损伤,表现出现麻木、疼痛等,血管会出现粥样硬化,形成斑块,这些是脑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高发因素。有的严重还会出现烂脚丫(溃烂)严重甚至需要截肢,看到这了,大家知道为何医生总是强调要规律用降糖药了吧!
糖尿病人伤口破溃不容易愈合,日久容易溃烂
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糖尿病不可怕,糖尿病的并发症才可怕。
怎么预防并发症?怎么减少并发症?这里交给大家两个中医方法,大家了解一下!
第一个是解决糖尿病麻木的问题,糖尿病麻木中医是什么认识的呢?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中医认为麻木跟气血经络不通关系密切,经络受阻,气血不通,导致出现麻木,常见的阻滞经络导致淤堵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导致的经络不通会出现胀痛,刺痛,疼痛夜间加重,看舌苔,舌质紫暗,瘀斑,嘴唇也是紫暗的,这种疼痛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像针扎一样,这种需要活血祛瘀止痛,打搅可以了解一下血府逐瘀汤颗粒,之前有介绍过,大家可在自行查一下。
2、痰瘀阻滞,这种是今天要说的重点,主要是麻木的表现!
一句话形容就是平时就麻木,四肢末梢明显,干活是更严重!这种也有办法,之前给大家分享过,大家打开链接了解一下。一个通经活络,解除麻木的方子,两味中药打粉,舒经活络,去麻木一个通经活络,解除麻木的方子,两味中药打粉,舒经活络,去麻木 文章
这两味是主药,其他表现要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减,不能机械的生搬硬套。
接下来说一下今天的正题,糖尿病后期出现阴虚内热,气阴两虚的问题!
最近接连有朋友找我咨询糖尿病的问题,一个是10多年病情,另一个是30多年的病情,二者症状不尽相同,但表现出的都是一派热像:
燥热,睡不着觉,口渴,口干,口苦,颜面潮红,喜欢喝凉水,睡觉出汗,小便黄,总没力气,乏,容易发脾气,舌头很红。
以上的表现是糖尿病后期,出现了一种阴虚内热的状态,糖尿病我们中医叫消渴,因为糖尿病的人饿得快,消化快,总感觉口渴,所以中医称之为消渴。
怎么产生的呢?中医认为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者后天饮食没有节制,出现了脾胃受损,脾胃是管消化和代谢的,脾胃为中焦,是人体转化运输的轴,胃为水谷之海,食物经过胃的腐熟,消化,还要运送到脾,脾对水谷转运和吸收,化生水谷精微和气血,脾能升清,把水谷精微和气血送到脏腑、头面等部位去发挥作用,胃降浊把糟粕垃圾送到大小肠再排出体外。
脾胃是人体的轴,有生化和转输作用
脾胃损伤会产生一种脾虚湿盛的状态,这个时候是舌胖大,苔白腻,人比较能吃,大便稀的,大家会有疑问,怎么讲到脾虚湿盛了,不是阴虚内热吗?不要急,脾虚湿盛是糖尿病的前中期情况。
如果失治误治,湿在体内待久了就像沼气池一样,会发酵,发酵产生热量,生成湿热,湿热比较缠绵,不容易好,会逐渐伤及阴液,阴液受损太严重,就出现阴虚内热了。就会出现口干、口苦,盗汗、乏力、燥热等阴虚内热的表现。
要怎么办呢?
给大家分享一个养阴清热,清虚热、除湿热、止汗的方子,叫做当归六黄汤,看一下组成,我们来分析下它的作用。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黄芪、当归
(为啥叫当归六黄汤?因是由为一个当归,加上留个带黄字的重要组成。)
这个方子出自李东垣的《兰室秘藏》。为便于理解,我们给它分类一下。
第一组:生地、熟地、当归。
生地、熟地、当归可以入肝肾来滋阴养血,阴血充盛水能制火,三个共同组成了君药。
我们看,这里面生地清热凉血滋阴,熟地滋补肾精,当归养血活血,三者都有滋补肝肾的作用,两寒一热,寒热并用,而清热力量更胜温热,这样就能清热不伤阳,肝肾同源,肝血和肾阴属于都属于偏凉润的物质,肝肾同补,滋阴降火,虚火不光要用凉药清火,还得把火潜下来,肝阳上扰动加重了火热,滋补肝肾还可以起到平肝潜阳的作用。
熟地黄滋补作用强于生地黄
生地黄凉血作用更强
第二组:黄芩、黄连、黄柏
汗为心之液,盗汗属于阴虚火旺,心属火,肾属于水,由于水火不能共济,心火太过旺盛,热迫使津液外泄导致,所以用黄连清心泻火,黄芩、黄连、黄柏均属于苦寒之品,苦能坚阴,就是把阴液留在体内的意思。黄芩入上焦,又能清上焦火,黄柏入下焦,能泻下焦热,这三者配合能把人体整个三焦的火都给压下去了。三者是臣药。
黄芩入上焦,清肺火去湿热,还能安胎
黄连入中焦,可以清心火,胃火,还能泻中焦湿热
黄柏入下焦,能清肝肾之火,还能去下焦湿热
最后交上了一味黄芪,黄芪味甘,甘具有补的作用,能够补中焦,补脾胃之气,(参见:补中益气汤)黄芪还有益气固表的作用,能够用于卫表气虚的自汗盗汗,(参见:牡蛎散),糖尿病后期,阴虚内热,卫气不固,不仅自汗,还盗汗,这时候用黄芪益气实卫固表,表气一强盛,汗自然就少了。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作用
以上就是一个当归六黄汤的介绍了,既可以滋阴清热, 去除阴虚燥热,口眼干燥,口苦尿黄等热盛的问题,还可以固表止汗,解决阴虚内热出现的自汗盗汗问题,大家学会没有呢?
最后提醒大家,糖尿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出现,减少并发症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