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适合喝什么(糖尿病适合喝什么酒比较好)
这些健康饮品适合糖友饮用
天气炎热,大家都喜欢喝冰镇饮料解暑,除了白开水以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邵海琳为糖友推荐以下几种饮品,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健康饮品。
糖尿病患者可以饮茶,茶中含有茶多酚、氨基酸、脂类、维生素、矿物质等,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对于不同的茶叶,沏泡的温度也有讲究。绿茶建议冲泡水温在80℃-85℃,这样可以将茶叶中的茶多酚浸泡出来,也不会破坏绿茶中的维生素c;新鲜的白茶、红茶、普洱冲泡温度建议在90℃-95℃,能使茶中的果胶、茶多酚迅速浸出。市面上购买茶水饮料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但饮茶过多、过浓,也会影响睡眠或者药物疗效。
糖友可以适量饮用咖啡,但冲饮咖啡时不要加入奶类、脂类。建议饮用黑咖啡,帮助促进糖类代谢,提高机体代谢率。牛奶和豆浆作为提供蛋白质的来源,可以适量食用,但是应当计入一天的总热量中。糖尿病患者可以少量饮用新鲜蔬菜汁,但建议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这样既能增强饱腹感,也能避免血糖升得过高。
绿豆汤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的功效,糖友们可以饮用,但绿豆属于高糖类食物,不宜喝过浓的绿豆汤;不要把绿豆煮烂,只喝汤,不吃豆,尽量减少糖的摄入;且绿豆汤不能代替白开水。(记者狄慧)
来源: 今晚报
糖尿病人能喝什么?10种常见饮品,看看你该喝哪种?
饮品作为我们日常饮食的一部分,无论是饭前、饭后,还是饭中都可以喝,“边吃边喝”似乎是大家的一种习惯吃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饮品都适合糖尿病人。今天就列举常见的10种饮品,看看哪些饮品适合糖尿病人喝,哪些饮品不适合糖尿病人吧。
一、饮料
含糖饮料如可乐、雪碧、果汁等都是高糖产品。拿可乐来说,500毫升可乐约含有50克左右的糖,而50克的白面馒头含有28.5克的糖。也就是说,如果你喝上500毫升的可乐,那就相当于100克的馒头已经下肚了!更关键的是,馒头还需要消化才能转变成葡萄糖,含糖饮料则直接就是糖!这么多的糖短时间内涌入血液里,血糖能不迅速飙升吗?
所以,含糖饮料是糖尿病人要坚决避免喝的。
无糖饮料虽然不额外添加糖,但会增加人工甜味剂,如阿斯巴甜等,长期吃这种物质会增加体重、使肠道菌群失调,甚至过量的阿斯巴甜还有致癌作用。
故无糖饮料糖尿病人也要尽量少喝。
二、奶茶
不同品牌的奶茶含糖量差别较大,一般500毫升的奶茶含糖量在20-60克之间,就算是无糖奶茶,里面的小料(珍珠、椰果)本身也会含糖,故糖尿病人要尽量避免喝奶茶。
三、豆浆
豆浆是糖尿病人比较理想的饮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豆浆最好自制,配料可自行掌握,应以大豆为主,辅以各类杂豆,要避免加糖,或添加含糖高的物品,如大枣等。
四、柠檬水
柠檬本身就是一种低糖水果,糖尿病人是可以吃的,柠檬水当然也可以喝了。柠檬富含维生素C,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五、茶水
绿茶、红茶、花茶都可以喝,但尽量喝淡茶水。
六、牛奶
牛奶是糖尿病人最理想的饮品之一,无论是正餐喝,还是加餐喝都可以。牛奶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钙质,对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好处,建议喝纯牛奶。
七、酸奶
糖尿病人同样可以喝酸奶,但一定要看清楚酸奶的配料。一般来讲,酸奶的碳水化合物比纯牛奶多,而且有的酸奶还会额外添加糖,故酸奶不如牛奶好。
八、咖啡
糖尿病人要适量喝咖啡,大多咖啡会加糖,所以要自制咖啡,或者看清配料。另外,咖啡喝多了会影响睡眠,并通过多种机制引起或加重胰岛素抵抗,故糖尿病人喝咖啡要慎重。
九、水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糖尿病人最理想的饮品,没有之一。水除了没有热量,不能充饥外,我实在想不出它还有什么坏处。所以,如果糖尿病人仅是为了解决口渴的问题,建议只选择白开水。
十、面汤
很多糖尿病人有饭后喝面汤的习惯,这种习惯很不好。面汤是水和淀粉的混合物,喝面汤会导致淀粉摄入增加,影响血糖控制,所以糖尿病人要避免喝面汤。
糖尿病人常喝这5种饮料,医生建议:不仅解渴,稳定血糖也有帮助
"口渴不能喝饮料",这句话成了不少糖尿病患者的心头痛。炎炎夏日,看着家人畅饮各种饮品,而自己只能抿一口白开水,这种感觉确实不好受。
很多糖友甚至感叹:"得了糖尿病,喝水都得小心翼翼。"但北京协和医院的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表示,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有饮料选择的自由,有些饮品不仅能解渴,还能帮助稳定血糖。
那么,哪些饮料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这些饮料为什么能帮助稳定血糖?喝多少量才不会影响血糖控制?这些问题看似简单,背后却藏着不少健康密码。
在探讨具体饮料前,我们先了解一个基本事实:糖尿病患者需要足够的水分摄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指南建议,成年糖尿病患者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2000毫升。当血糖升高时,肾脏会试图通过增加尿量来排出多余的糖分,这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加快,容易出现脱水状态。
很多糖友担心饮料会影响血糖,只敢喝白开水,其实这种想法过于保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研究表明,适当选择低糖或无糖饮料,不仅可以增加水分摄入的多样性,还能补充部分有益营养素,对血糖控制可能产生积极影响。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5种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饮品,这些饮品不仅能解渴,还可能对稳定血糖有所帮助。
第一种:菊花茶
菊花茶是中国传统的保健饮品,深受老百姓喜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中医专家指出,菊花性微寒,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的功效,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菊花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菊花中的某些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该研究对100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观察,结果显示,每天饮用菊花茶(3克干菊花)的实验组,空腹血糖平均下降0.6mmol/L,优于对照组。
菊花茶的饮用方法也很简单:取3-5克干菊花,用90℃左右的热水冲泡,加盖焖3-5分钟即可饮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内分泌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可以喝1-2杯菊花茶,最好在两餐之间饮用,不要加糖。
需要注意的是,体质偏寒的糖友应适量饮用,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同时,服用降压药的糖尿病患者应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饮用菊花茶,因为菊花有轻微降压作用,可能与降压药产生协同效应。
第二种:苦瓜汁
"良药苦口",这句话在苦瓜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苦瓜以其独特的苦味闻名,却是糖尿病患者的好朋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内分泌科团队研究发现,苦瓜中含有一种类似胰岛素的物质,称为"植物胰岛素",能够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2023年发表在《中华糖尿病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苦瓜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降糖作用: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等。
该研究对150名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干预,每天饮用100ml新鲜苦瓜汁的实验组,在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了0.4%。
制作苦瓜汁时,可以将新鲜苦瓜洗净,连皮切块,加入适量水一起放入榨汁机中榨汁。考虑到苦瓜的苦味较重,可以添加少量黄瓜或西芹一起榨汁,减轻苦味,提高口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内分泌科专家提醒,苦瓜虽好,但也不宜过量。每天饮用苦瓜汁不宜超过200ml,且最好在餐前30分钟饮用,以发挥最佳降糖效果。低血糖风险高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饮用,必要时调整降糖药物剂量。
第三种:桑叶茶
桑叶在中医药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被誉为"凉茶之王"。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研究证实,桑叶中含有一种称为"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成分,这种物质能够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减缓淀粉类食物消化吸收的速度,从而降低餐后血糖上升的幅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一项临床观察发现,餐前饮用桑叶茶的糖尿病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峰值比不饮用者平均低1.7mmol/L。这一结果表明,桑叶茶确实具有一定的控制餐后血糖的作用。
制作桑叶茶也非常简单:取5-8克干桑叶,用沸水冲泡,盖上杯盖焖10分钟左右即可。北京协和医院的营养师建议,桑叶茶最好在餐前15-30分钟饮用,以充分发挥其控制餐后血糖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桑叶茶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正在服用降压药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饮用。此外,孕妇和经期女性应避免饮用桑叶茶,以免影响健康。
第四种:乌龙茶
乌龙茶作为半发酵茶,兼具绿茶的清香和红茶的醇厚,风味独特,深受茶友喜爱。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的研究表明,乌龙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茶黄素等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和调节血糖的作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内分泌科团队2024年发表的研究数据显示,长期适量饮用乌龙茶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不饮茶者。该研究分析认为,乌龙茶中的多酚类物质可能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来发挥降糖作用。
冲泡乌龙茶时,水温以90-95℃为佳,第一泡冲泡时间约30秒,之后每泡可适当延长时间。浙江大学茶学研究所的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饮用乌龙茶的量控制在3-5克干茶叶(约300-500ml茶水),最好在两餐之间饮用,避免空腹或睡前饮用。
需要提醒的是,乌龙茶中含有咖啡因,对咖啡因敏感或有失眠问题的糖友应避免在下午4点后饮用。同时,胃溃疡或胃酸过多的患者应适量饮用,以免加重胃部不适。
第五种:苹果醋饮料
苹果醋在近年来逐渐成为健康饮品的新宠。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研究发现,苹果醋中含有大量有机酸(主要是醋酸)和多酚类物质,这些成分可能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每天饮用15ml苹果醋(稀释成150ml饮料)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8周后空腹血糖平均降低了0.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了1.2mmol/L。研究人员分析认为,醋酸可能通过延缓胃排空速度、抑制淀粉酶活性等机制来降低餐后血糖上升幅度。
使用苹果醋时,千万不要直接饮用原液,应将15-20ml苹果醋加入200-250ml水中稀释后饮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内分泌科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最好在餐前饮用稀释的苹果醋饮料,每天不超过2次。
需要注意的是,苹果醋呈酸性,胃酸过多或胃溃疡患者应慎用。同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的患者也应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饮用苹果醋。
除了以上5种饮料外,还有一些其他值得糖友们尝试的饮品:
无糖豆浆也是不错的选择。中国营养学会的研究显示,豆浆中富含植物蛋白和异黄酮,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自制无糖豆浆,每天一杯(约250ml),最好在早餐时饮用。
西红柿汁也值得推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研究发现,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间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糖友可以选择鲜榨西红柿汁,不加糖,每天不超过200ml。
黄瓜汁清热解暑,水分充足,几乎不含糖分,是夏季理想的解渴饮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营养师推荐,糖尿病患者可以将黄瓜去皮榨汁,加入少量柠檬汁调味,既解渴又不影响血糖。
在选择饮料时,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饮料温度要适宜。过冷的饮料会刺激胃肠道,可能引起胃部不适;过热的饮料则可能损伤口腔和食道黏膜。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消化科专家建议,饮料温度以15-40℃为宜,尤其是胃肠功能较弱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应注意。
饮用时间也很关键。一般来说,降糖效果明显的饮料(如苦瓜汁、桑叶茶、苹果醋饮料)最好在餐前15-30分钟饮用;而具有利尿作用的饮料(如菊花茶)则不宜在睡前大量饮用,以免影响睡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内分泌科主任提醒,无论何种饮料,睡前2小时内都应减少饮用量,以免增加夜间排尿次数,影响睡眠质量。
饮料制作方法也值得关注。自制饮料优于市售饮料,可以控制原料质量和避免添加糖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营养学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选择新鲜原料自制饮料,避免使用浓缩汁或调味剂。如必须购买市售饮料,应仔细阅读营养成分表,选择无糖或低糖版本。
饮料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不容忽视。某些饮料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或效果。中国药科大学的药理学研究指出,茶类饮料中的鞣酸可能会与某些药物结合,降低药效;而含有维生素K的绿叶蔬菜汁可能会影响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效果。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服药期间应注意饮料选择,最好在服药前后1小时内只饮用白开水。
饮料多样化也很重要。单一饮料可能导致某些成分摄入过量或不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的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应该轮换饮用不同种类的健康饮料,以获取多种营养素和生物活性物质。
对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饮料选择也有所不同: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完全缺乏,血糖波动较大,饮料选择应更加谨慎。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内分泌专家建议,1型糖尿病患者最好选择不含糖分的饮料,如菊花茶、乌龙茶等,避免苦瓜汁等可能引起血糖波动的饮品,除非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同时考虑母体和胎儿的健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的专家提醒,孕期应避免含有中药成分的饮料(如桑叶茶),也要谨慎使用可能影响血压的饮料(如菊花茶)。无糖豆浆和适量稀释的苹果醋饮料是相对安全的选择。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用药复杂,饮料选择需更加个体化。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的建议是,老年糖友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饮料,特别注意饮料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饮料对血压、肾功能等的影响。
年轻糖尿病患者往往社交活动较多,难以完全避免饮料诱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青少年糖尿病门诊的建议是,年轻糖友可以适当放宽饮料选择范围,但需学会计算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必要时调整胰岛素剂量,确保血糖稳定。
糖尿病患者选择饮料时,还有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观察饮用前后的血糖变化。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的内分泌科团队建议,糖友可以在饮用新饮料前测量血糖,然后在饮用后1-2小时再次测量,观察血糖变化。如果血糖上升幅度超过2.8mmol/L,说明该饮料可能不适合自己,应减少饮用量或更换其他饮料。
总结来说,糖尿病患者并非只能喝白开水,适当选择上述健康饮料,不仅可以增加生活乐趣,还可能对血糖控制产生积极影响。但需要记住的是,再好的饮料也只是辅助手段,规范用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定期监测才是血糖管理的基石。
控制糖尿病是一场持久战,了解并掌握这些健康饮料知识,可以让糖友们在炎炎夏日也能畅享清凉,不再为解渴发愁。记住,科学选择饮料,既能满足味蕾的需求,又能守护健康的底线,让生活既"甜"且健康!
参考文献:
李明华等.《常见饮料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临床观察》.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15(3):156-162.
张芳等.《菊花提取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23,48(4):234-240.
王建国等.《苦瓜活性成分降糖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15(7):312-318.
赵立等.《乌龙茶多酚类物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4,36(2):112-118.
陈光等.《醋酸对餐后血糖调控作用机制的研究》.营养学报,2023,45(6):423-429.
刘志伟等.《桑叶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体内外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2023,39(4):245-251.
杨明等.《饮料温度对胃肠道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中华消化杂志,2023,43(5):378-383.
张丽等.《茶多酚与常用降糖药物相互作用的药理学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2024,40(2):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