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血压高怎么办(糖尿病患者血压高)

内分泌糖大夫 0
文章目录:

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该怎么治疗?有什么注意事项?

#秋日生活打卡季#

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人发生心梗和脑梗的风险很高,应该怎么治疗和有些什么注意事项呢?

1,首先,要强调健康生活习惯,例如要合理饮食(不要吃太多、不要吃含糖量太多的食物、不要吃太咸、不要吃太肥腻的食物、多吃蔬菜等)、增加运动、把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肥胖的人更容易发生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病)、不要大量喝酒、努力戒烟等。这是降低血压血糖的安全有效的措施。

2,第二,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好好控制血压,糖尿病人的血压最好控制在130/80 mmol/L以下。该用药时就要用药,并且要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不要因为担心降压药的副作用而拒绝用药,更不要等出了问题才临时抱佛脚去吃药,那个时候吃药就晚了。

降压药应该重用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这两类药物能够有效降压、保护心脑肾、并且还可能对血糖产生有益的影响。

3,第三,谨遵医嘱好好控制血糖,在控制高血糖的同时,更要避免发生低血糖。

4,第四,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越高,就越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所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人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血脂,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1.8 mmol/L就应该应用他汀,努力把胆固醇降得更低一些。

简单地讲,预防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建议40岁以上的合并高血压与糖尿病的人吃他汀,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 mmol/L之内。

上面这四个方面,只要长期坚持做到,就能够把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糖尿病##关注糖尿病##糖尿病科普#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降压?如何降低风险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现象比较普遍,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只关注自己的血糖,却不太重视血压。国外资料显示,高血压患者中约20%伴有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50%伴有高血压。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为45.2%,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的29. 8% ;高血压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7.4%,显著高于非高血压患者的 10.1%。 2型糖尿病可能引起高血压,高血压还可诱发并加重糖尿病并发症从而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日本的一项研究显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无论男女,心血管死亡风险都高于不合并高血压或高血压不合并糖尿病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较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不仅血压更难控制,而且高血压的危害更大;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一定要重视血压,只有血糖和血压都达标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掌握了下面的知识,对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会有很大的帮助。

1、糖尿病患者需要重视高血压的防治,给予血压更多的关注,每次就诊都应测量并记录血压;对于高血压的患者也应定期检测血糖;

2、对于血压升高的糖尿病患者,应经常进行自我监测血压;

3、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进行相关的检查并进行充分的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继发性高血压,有无靶器官损害,有无高血脂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4、成人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是<130/80 mmHg,最新研究显示如无特殊不良反应控制在120/80以下会更有利

5.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是<140/90 mmHg,对于体质较,能够耐受的老人,可控制在130/80以下;

6、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120/80 mmHg即应开始生活方式干预,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7. 生活方式干预应贯穿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和控制血压治疗的始终

8、糖尿病患者的血压≥140/90 mmHg时应给予抗高血压药治疗;如血压≥160/100 mmHg,建议起始治疗就使用二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尽快控制血压 ;

9. 下面的四类药物:1)普利类药,也称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2)沙坦类药也称为血管紧张素受体II拮抗剂如厄贝沙坦、缬沙坦、奥美沙坦、美阿沙坦等;3)地平类降压药,也称为二氢吡啶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西尼地平等等;4)噻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缓释片等;这四类降压药均为糖尿病患者的-线抗高血压药;伴有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降压时应首选普利类药物或沙坦类药,有ACEI或ABB禁忌证的或不能耐受ACEI或ARB的患者,可给予地平类或噻类利尿剂,不伴有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首选ACEI或ARB,次选二氢吡啶 CCB或噻类利尿剂;

10、 单药治疗血压不能达标的患者,应该尽快使用二种降压药联合治疗。二种药物联合治疗时优先使用单片复方制剂 ;

11、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普利类药物和沙坦类联合治疗以控制血压,特殊情况下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且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和血钾情况。

12、二种药物联合治疗不达标者建议三种降压药联合治疗

13、三联治疗不达标者应充分分析原因,必要时加用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中枢抗高血压药、直接血管扩张药或a、β受体阻滞剂 14、四联治疗不达标者应转诊给血压管理专家

15、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优化降糖治疗方案,在无禁忌证时降糖治疗方案中最好能包含达格列净等SGLT2抑制剂;如不能使用SGLT2抑制剂,在有适应证的情况下可使用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其中司美格鲁肽只需每周注射一次就可以了,这些新型的降糖药能够明显降低心血管风险。

16、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管理好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有适应证时给予抗血小板治疗,

1)、血脂管理: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建议给予他汀类药物 ,使 LDL-C<1.8 mol/L,不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LDL-C的目标值为< 2.6 mol/L。在他汀类 药物治疗前如果TG>5.6 mol/L,可给予降TG 药物(如贝特类降脂药或高纯度鱼油),以降低发生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2)、戒烟:吸烟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吸烟则应 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


3)、限酒:限酒有助于控制血压。相关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轻度饮酒与高血压没有相关性,但中度和重度饮酒与高血压相关。建议糖尿病患者戒酒,如果不能戒酒则应控制饮酒量并选择低度酒。男性每日乙醇摄入量不超过25g,每周不超过140,女性每日乙醇摄入量不超过15 g,每周 不超过80g;

4)保持心理平衡,避免精神紧张、焦虑:精神紧张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而升高血压。必要时可建议患者至心理门诊进行心理治疗。

17、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

分类

血压水平

危险分层

1级高血压(轻度)

SBP 140~159 mmHg 和(或)DBP 90~99 mmHg

无并发症为高危,有并发症为很高危

2级高血压(中度)

SBP 160~179 mmHg和(或)DBP 100~109 mmHg

无并发症为高危,有并发症为很高危

3级高血压(重度)

SBP≥180 mmHg 和(或)DBP≥110 mmHg

不论是否有并发症均为很高危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SBP≥140 mmHg 且 DBP<90 mmHg

SBP 140~~179 mmHg时,无并发症为高危,有并发症为很高危;SBP≥180 mmHg 时,不论是否有并发症均为很高危

有糖尿病又有高血压,该如何降压?医生给出了详细的策略

【粉丝来信】老李坐在自家阳台上,默默地观察着对面的住户。他偷偷地将目光移向隔壁的窗户,那是一个年轻女子的家,此刻窗户半开着,模糊的水雾和轻柔的香气传递过来。

正在此时,老张突然从楼下走了上来,捕捉到了老李偷窥的动作。他火速上前,狠狠地拍了老李的肩膀:“老李,你这是干什么?不害臊吗?”

老李被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转过头来,见到老张,他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想要解释但嘴巴却说不出话。

“你这老不正经的,还有脸在这儿坐?”老张指着老李,大声训斥。

小区的其他邻居也被吵醒,纷纷聚集过来。老李此刻像是被针扎了,心跳得厉害,他站起身与老张对峙。两人情绪都非常激动,不过还没等两人争执几句,老李突然捂着胸口,面露痛苦之色,随后晕倒在了地上。

大家吓了一跳,老张忙抱起老李,喊人叫救护车。

不多时,老李被送到了医院。医生经过检查,告诉大家:“老李这次是因为血压升高导致的昏迷。他既有糖尿病又有高血压,平时就要特别小心。”

一、了解糖尿病和高血压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体内的胰岛素不足或不起作用,导致血糖水平升高。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糖尿病:1型糖尿病通常在年轻人中发生,由自身免疫攻击胰岛素产生的胰岛细胞引起;2型糖尿病通常在成年人中发生,与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有关。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血压持续升高,这可能对心脏、血管和其他器官造成损害。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因此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二、双重负担的风险

心血管疾病: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会显著增加患者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这两种疾病相互加重,损害了血管的弹性和功能。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硬化,使血管变得狭窄,增加了心脏负担,容易引发心脏病。同时,糖尿病会损害血管内膜,增加了血栓形成和中风的危险。

肾脏疾病:高血压和高血糖的双重冲击对肾脏功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高血压可以导致肾小动脉病变,降低了肾脏的血流,长期高血糖也会引发肾脏的糖尿病性肾病。这两者联合作用可能导致慢性肾病,最终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视力问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高血压也可能对眼睛造成损害。这两种疾病都会影响视网膜的血管,导致视力模糊、出血和最终失明的风险增加。因此,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需要定期眼科检查,以及严密的血糖和血压控制,以降低视力问题的风险。

神经系统问题:这两种疾病都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引发神经病症状。高血糖可以损害末梢神经,导致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表现为麻木、刺痛和失去感觉。高血压则可能引发中枢神经系统问题,如中风和认知功能下降。双重负担可能导致神经系统问题更为复杂和严重。

三、降低血压的策略

医疗管理:患者应该积极接受医疗管理。这包括定期检查,监测血糖和血压水平,以及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药物。

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管理这两种疾病的关键。

a. 饮食:采用心脏健康的饮食,例如DASH(膳食方法防治高血压)饮食,有助于降低血压。此外,控制血糖的饮食也至关重要,避免高糖和高碳水化合物食物。

b. 体育活动:规律的体育活动可以降低血压和改善糖尿病管理。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c. 体重管理:减轻超重和肥胖有助于改善糖尿病和高血压控制。每减少5-10%的体重都可以带来显著的好处。

d. 戒烟和限制酒精: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药物治疗:有时,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足够控制血糖和血压。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处方,如降血糖药物和抗高血压药物。

四、监测和自我管理

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他们的血糖和血压水平。这可以通过家庭血压计和血糖仪来实现。自我管理非常重要,因为它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他们的疾病,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五、定期随访医生

定期随访医生是管理这两种慢性疾病的关键。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调整治疗计划,并监测任何潜在的并发症。患者应积极参与医疗决策,并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

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可能会增加一系列健康风险,但通过综合的治疗策略,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这两种疾病,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医疗管理、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自我管理和定期随访医生是管理双重负担的关键要素。最重要的是,患者需要积极参与管理自己的健康,以实现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