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脸色(糖尿病脸色发黄严重吗)
糖尿病急症有哪些?4大“致命危机”别忽视,身体早发出了信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糖尿病不是“甜蜜的负担”,它的急症更不是“偶发的小插曲”。你可能不知道,糖尿病的4大急症,来得比你想象的凶猛,甚至可能在几小时内,将一个人推入生命的边缘。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就是血糖高点,少吃点甜的、控制饮食就好。可真正让人防不胜防的,是那些出其不意的“急变”,你根本没时间慢慢调整饮食。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个平时挺精神的人,突然意识模糊、口吐白沫?为啥有些糖尿病人,明明吃得很少,却忽然昏倒?这些背后,很可能就是糖尿病急症在敲门。
高血糖昏迷、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这四大急症,是糖尿病人绕不开的“死亡四骑士”。它们不挑时间,不问场合,可能在饭后、运动中、甚至睡梦里,悄无声息地发作。
我们先说高血糖昏迷。这个名字听着像“慢慢昏过去”,但它来得可快了。尤其是中老年糖尿病人,一旦几天没吃药、发烧、呕吐、感染,血糖就会像坐电梯一样飙上去。
超过33毫摩尔每升的血糖,身体就开始当机。人会口干舌燥、眼神呆滞,像极了中暑。但你别误会,它不是晒太阳晒的,是血糖高得让细胞脱水、脑子缺水。
接着说低血糖。它是糖尿病人最容易“踩雷”的急症,尤其是吃药多了、运动猛了、饭吃少了的时候。低血糖不是“饿”那么简单,它会让你出冷汗、手抖、心慌、嘴软,严重时会直接晕倒抽搐。
有时候你看一个糖友脸色发白、眼神游离,别以为他累了,很可能是大脑已经在报警。
低血糖特别像一个“隐形杀手”,它悄悄地、不声不响地从你身后伸出手。
再讲第三个: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简称DKA。这听着像个专业术语,但其实就是身体“燃烧脂肪”燃到走火入魔的状态。
糖尿病人一旦胰岛素不够,身体就会烧脂肪来供能。这本来是应急之法,可脂肪一燃,血里的酮体就飙升,它们是酸性的,烧得多了,血就变酸,整个人的生化系统都“短路”。
你会看到他呼吸变深变快,嘴里有一股烂苹果味,肚子疼得弓着腰,最后昏迷过去。这不是剧本,这是很多年轻1型糖尿病孩子进医院的真实场景。
第四个压轴的,是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简称HHS。这个最容易被误判,它不像酮症那样有味道,也不像低血糖那样有抽搐,它更像一个“温水煮青蛙”。
血糖一路飙升,水分被逼出细胞,血液变得又浓又稠,脑子跟着“浆糊”一样。人会越来越糊涂,像喝醉一样说胡话,直到昏迷。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伴有感染、脱水时。
四种急症,四种死法,但信号早就写在身体上。
你是不是经常口干舌燥、尿多得像水龙头开了?是不是饿得快、瘦得快、乏得快?是不是偶尔出冷汗、眼前发黑、心跳乱跳?这些都不是小事,是身体在用尽最后的力气提醒你:血糖出事了。
比起慢慢高的血糖,急症才是真正的“突袭”。它不像高血压,能撑很多年;也不像脂肪肝,悄悄演变。糖尿病急症是那种,一脚油门下去,直接把人撞进ICU的狠角色。
每一个糖尿病人、每一个有糖尿病亲人朋友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些信息。
生活中你会看到:有人冬天手脚冰凉,非说是“体寒”;有人夏天出冷汗,却以为是更年期。其实很可能是低血糖;有人嘴苦、口干、夜尿频繁,还以为是肾虚,却不知道是血糖已经飙破天际。
体感是很诚实的,别让误解耽误了真正的病。
很多人说,不就是血糖高点嘛,吃点苦瓜、喝点山药汤不就降下来了?
这就好像你房子起火了,你却在研究该用哪种牌子的矿泉水灭火。糖尿病急症不是靠食补能拦得住的,它需要你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早早地看见它的影子。
比如:出门一定带糖,尤其是老年人,低血糖不会提前预约;比如:感冒发烧别硬撑,血糖会趁虚而入;比如:运动虽好,但别空腹猛练,尤其是吃了降糖药的人。
有时候,“坚持运动”这句话,不是万能的,它得讲究时机、方式和血糖状态。别让“自律”变成“自毁”。
最要命的,其实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你对它的掉以轻心。
那些口口声声说“我不怕”的人,往往是最容易中招的。糖尿病急症不是你想象中“发病才救”,而是你在平时是否能听懂身体的“暗语”。
很多糖友,明明吃得少,却越来越瘦?明明不运动,却总出汗?明明睡够了,却总是累?这些都不是“年纪大了”的问题,而是血糖在悄悄作乱。
别再等到昏迷、抽搐、送进医院,才想起查血糖。别再以为“我年轻,不怕糖尿病”,急症从来不看年龄,它就喜欢那些“掉以轻心”的人。
糖尿病不是你生活的全部,但它可以在你忽视它的时候,决定你全部的生活。
别怕知道它的真相,怕的是你不知道真相的时候,它已经悄悄动手了。
糖尿病的急症,是可以预防的。
不是靠某一种食物,也不是靠某一种锻炼方式,而是靠你对身体的尊重,对知识的敏感,对异常的警觉。
你糖尿病不是“有血糖仪就没事”的病,它是那种要你“每天都不犯错”的病。
它像一个斤斤计较的恋人,你一没吃好,它就生气;你一摔跤,它就发飙;你一感冒,它就离家出走。
请你认真一点,别再用糊弄的态度去对待一个可能夺命的病。
糖尿病急症,是生活给我们开的一个“快问快答”。你反应慢一秒,它就会惩罚你一生。
记住这四个字:早识别,早应对。别让自己成为新闻里那个“突然昏迷”的人。你值得过稳稳的日子,而不是惊心动魄的抢救。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2]陈丽莉,刘志红.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识别与防控[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42(1):7-11.
[3]许樟荣,王玉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的危险因素与防控策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0):2536-2540.
血糖高的人,看脸就知道?糖尿病人面部一般有5个特征
王敏,是一位45岁的上班族,每天都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度过。她总是把自己的健康放在次要位置,忙碌的生活让她忽视了自己的身体状况。然而,一次偶然的体检改变了她的一切。
在一次例行的体检中,医生发现了王敏血糖偏高的情况。王敏本以为自己只是偶尔感觉疲倦,没有想到居然是患上了糖尿病的前兆。面对医生的告知,王敏感到震惊和不知所措。她开始回想起自己最近的生活习惯,发现自己确实忽视了饮食和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
这次体检的结果让王敏意识到,她不能再忽视自己的健康了。她开始主动了解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并寻找方法来控制自己的血糖。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些有关糖尿病患者面部特征的信息,这让她更加警觉起来。
肤色变化面部肤色的变化可能是高血糖影响的明显迹象之一。人体皮肤中含有的色素决定了我们的肤色,而高血糖可能干扰这种色素的正常生成和分布。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肤色变化,主要体现在面部。这种变化通常表现为面部肤色晦暗,失去了原本的健康光泽,甚至可能出现黯沉和灰暗的情况。
肤色的变化往往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的血管损伤和微循环障碍所致。血糖水平长期升高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血管收缩和扩张功能障碍,从而影响了血液的供应和循环,进而影响了皮肤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使得皮肤失去了原本的健康光泽。
此外,高血糖还可能影响皮肤的角质层,使得角质层增厚和脱屑不畅,从而导致皮肤干燥和角质堆积,进一步影响了皮肤的光泽度和柔软度,使得面部肤色显得晦暗和不均匀。
因此,当我们注意到自己面部肤色出现异常变化时,尤其是长期存在的情况,应该及时进行血糖检测,排除是否存在血糖异常的可能性。同时,积极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改善面部肤色和预防糖尿病相关的皮肤问题至关重要。
皱纹和松弛除了肤色变化外,长期高血糖还可能导致面部皮肤出现更多的皱纹和松弛现象。皮肤的弹性主要依赖于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和弹力纤维的支撑,而高血糖可能干扰了这些蛋白质的正常生成和分布,导致了皮肤的弹性减弱和皮肤组织的松弛。
研究表明,高血糖会增加皮肤中糖化终产的生成,进而影响了胶原蛋白的稳定性和弹性纤维的弹性,使得皮肤失去了原本的紧致度和弹性,出现了皱纹和松弛的现象。这些皱纹主要集中在面部的表情部位,如眼周、嘴角等地方,给面部增添了岁月的痕迹。
此外,高血糖还可能影响皮肤的水分平衡,导致皮肤失水和干燥,使得皮肤更容易出现皱纹和松弛。因此,除了控制血糖水平外,还应该注意保持皮肤的水分平衡,适当补充水分和营养,保持皮肤的充足水分和营养供应,从而延缓皮肤的老化过程,减少皱纹和松弛的发生。
毛细血管变化高血糖状态下,毛细血管的健康状况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导致面部出现一些特征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和了解。
扩张与红血丝
血糖异常可能引起微血管扩张,尤其在面部容易观察到这一现象。患者可能出现面部皮肤潮红、微血管扩张,甚至出现红血丝。这是由于血糖的不稳定导致了毛细血管壁的损伤,从而影响了血管的正常收缩与舒张功能。
色素沉积与暗沉
此外,高血糖状态下,毛细血管周围可能发生色素沉积,导致面部皮肤出现暗沉、色素沉着的情况。这种变化可能在额头、颧骨等部位尤为明显,使得面部肤色不均匀,给人一种疲惫不堪的感觉。
血液循环不畅除了外观上的变化,血糖异常还可能影响面部的血液循环。由于微血管的异常扩张,血液循环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导致面部皮肤气色不佳,显得暗淡无光。
综上所述,毛细血管变化是糖尿病患者面部特征的一部分,其出现可能与血糖控制不良、病情加重等因素相关。因此,除了注意面部外观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及时进行血糖监测和控制,以预防并减缓这些变化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常常面临着皮肤干燥的问题,尤其是在面部。这种现象可能与血糖异常导致的皮肤水分流失有关,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水分流失增加
高血糖状态下,机体内部的水分流失可能增加,这会直接影响到皮肤的水分含量。面部皮肤的干燥往往是由于皮肤水分蒸发速度过快,而导致的水分不足。
皮脂分泌减少
此外,糖尿病患者的皮脂分泌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皮肤表面的油脂层减少,也会加剧面部皮肤的干燥程度。缺乏足够的皮脂保护,皮肤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侵害,进而出现干燥、脱屑等问题。
血液循环不畅
此外,血液循环不畅也可能是导致皮肤干燥的原因之一。高血糖状态下,微血管的异常扩张可能影响到血液的正常流动,使得皮肤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皮肤瘙痒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着皮肤瘙痒的症状,这给患者带来了不适和困扰。瘙痒的出现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和控制。
神经损害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神经损害的情况,这会导致皮肤感觉异常,出现瘙痒等不适感。神经末梢受到损害后,皮肤的感觉传导可能受到影响,使得患者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出现异常。
皮肤干燥
此外,皮肤干燥也是导致皮肤瘙痒的常见原因之一。干燥的皮肤表面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进而引发瘙痒感。因此,保持皮肤的充足水分和适当的保湿十分重要,有助于减轻瘙痒的症状。
感染
最后,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下降,皮肤容易受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感染,引发皮肤瘙痒。因此,及时处理皮肤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于减轻瘙痒症状十分重要。
血糖高的人,看脸就知道?糖尿病人面部一般有5个特征
只是一夜之间,整个颜面部全部都浮肿了。55岁的杨女士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急忙来到医院寻求帮助,通过检查,医生发现导致杨女士颜面部浮肿的罪魁祸首,就是糖尿病肾病,医生说,杨女士的血糖升高肯定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她从未到医院检查过,所以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最终导致了糖尿病肾病的出现。
糖尿病肾病会导致尿蛋白阳性,尿素氮和肌酐增加,尿量减少,肾脏无法有效排出身体里多余的水分及毒素,于是就容易导致颜面部的浮肿。
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很高,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1亿人,发病率高达12.8%,相当于每8个人里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
很多人其实血糖已经很高了,但始终没有发现,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难道得了糖尿病,一点症状都不会有的吗?
当然不是这样,很多时候,糖尿病并非没有症状,只是出现不适的时候被忽视了而已,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导致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所谓的三多是多饮多食多尿,所谓的一少就是体重减少。
但并非每个糖尿病患者都有如此典型的症状,作为医生,今天我想和大家说一说糖尿病引起的一些与众不同的症状,很多人不知道,血糖升高以后,脸部也会有所表现,比如以下5个特征。
第一,血糖升高,可能会导致颜面部的浮肿
糖尿病最可怕的是慢性并发症,很多糖尿病患者是出现并发症以后才意外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早期会出现尿蛋白阳性,随着病情的进展,就会引起尿量减少,肾功能持续恶化,颜面部浮肿。
第二,血糖升高,可能会导致颜面部皮肤的瘙痒
很多糖尿病患者,最开始出现的症状是皮肤瘙痒,特别是颜面部,你说长了皮疹吗?并没有,但就是瘙痒,原因是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如果水分没有及时补充,就可能引起脱水,此时皮肤会变得特别干燥,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颜面部皮肤还容易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攻击,也会出现异常的皮肤瘙痒。
第三,血糖升高,可能会导致口唇的干裂
口干,特别干,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出现的症状,如果认真观察口唇,还会发现口唇有明显的干裂,有些人误认为这是缺少维生素的表现,其实归根结底是血糖高了。
第四,血糖升高,可能会导致视力的下降
糖尿病导致的其中一个慢性并发症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患者会有视力下降,看什么东西都看不太清楚。有些虽然没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是单纯的血糖升高也会导致视力的下降,原因是血糖升高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所致。
第五,血糖升高,可能会导致颜面部异常的皮肤改变
血糖升高以后,就可能引起糖尿病肾病,由于肾脏是生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部位,所以血糖升高会导致造血原料的合成异常,从而导致肾性贫血,表现为头晕、乏力和面色苍白,血糖升高以后,会对微血管造成损伤,有可能导致口唇发绀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