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救助(糖尿病救助申请书)
专家呼吁社会更多关注糖尿病慈善救助 助“小糖人”勇敢面对生活
“2022年儿童糖尿病公益项目总结会暨胰岛移植技术推进培训班以“关爱糖宝,甜蜜未来”为主题。 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糖尿病干预救助专项基金供图
中新网上海11月5日电 (陈静 王根华)当今,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糖尿病干预救助专项基金(下称:专项基金) 发起人,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暨肝脏外科主任殷浩教授5日对记者表示,由于他们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导致胰岛细胞受到攻击从而永久丧失功能,需要终身每天注射3-4次胰岛素来维持生命,并且血糖波动大难以控制,极易造成失明、截肢、肾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这位专家表示,更严重的是,由于对疾病的特殊性和科普教育不足,使得患儿家庭长期难以接受,患儿也很难融入到正常的社会中去,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教育、医疗等问题。“提高全社会对1型糖尿病的认知,履行公益职责,汇聚社会资源,向糖尿病患儿及其家庭提供救助和关怀;资助贫困家庭,保障患儿接受基本的治疗,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也是成立儿童糖尿病干预救助专项基金的目的所在。”作为专项基金发起人,殷浩希望更多的社会力量和爱心人士加入到糖尿病慈善救助事业中,给予“糖宝”家庭信心与关爱,让他们能够勇敢面对生活。
专项基金启动以来,积极开展儿童糖尿病防治,为贫困家庭提供救助和关怀。 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糖尿病干预救助专项基金供图
在5日于上海举行的“2022年儿童糖尿病公益项目总结会暨胰岛移植技术推进培训班”上。来自中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慈善组织代表、糖尿病患者代表和爱心企业等为儿童糖尿病干预救助公益事业共谱蓝图。活动以“关爱糖宝,甜蜜未来”为主题,由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糖尿病干预救助专项基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儿童糖尿病专项基金联合主办。
“9岁时,我被确诊1型糖尿病,至今已是第29个年头。20多年来,我完成了学业,参加了工作,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还有2个健康可爱的宝宝。我想告诉小糖宝们,患糖尿病并不可怕,我们照样可以拥有健康幸福的生活,甚至我们可以做的更加优秀!”专项基金的项目主管蒋婷婷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小糖宝们,要能吃苦、能坚持就能成功。
据了解,2018年12月,专项基金启动以来,积极开展儿童糖尿病防治,为贫困家庭提供救助和关怀,积极开展科普知识宣教等公益活动。几年来,专项基金会开展了33场社会活动,拍摄了国内关于儿童糖尿病公益宣传片《我要找到你》,通过真实的糖宝家庭向社会展现了“儿童糖尿病患者”的真实心声与期望;制作系列科普视频在多个视频网站上点击率超过数百万次,让患儿家庭可以在确诊初期获得专家的专业建议与指导。
除了救助和关怀,专项基金还面向社会为儿童糖尿病公益事业募集善款,共收到爱心善款427万余元人民币(下同),爱心物资600万余元;为新确诊的糖宝家庭设计专属救助小包——“希望小包”,发放救助物资43.2万元,救助新确诊糖宝家庭2660个;为1型糖尿病患儿申请困难救助金46.4万元,救助困难糖宝家庭54个,帮助患儿家长更好地管理孩子的血糖;志愿者队伍从6人扩大到15人。
据悉,未来,专项基金将加强社会各界的爱心团体,爱心力量的联合,举办“公益跑”活动、设立“糖宝奖学金”等,为糖尿病患儿营造一个宽容友好的成长环境,鼓励糖尿病儿童勇敢面对疾病,助人自助。殷浩教授告诉记者,专项基金将以临床 科研为重心,进一步支持胰岛移植、胰岛干细胞等治愈糖尿病的最新技术研发,希望彻底治愈糖尿病的一天能尽早到来。(完)
糖尿病患者一年可省4500元!这个省今起执行→
近日,海南省医保局印发《海南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做好国家组织第六批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工作的通知》,明确国家组织胰岛素专项集中带量采购结果于2022年5月30日起在海南省落地执行。
据了解,此次胰岛素专项集采涵盖临床常用的二代和三代胰岛素,共有11家企业的16个通用名品种中选,包含餐时人胰岛素、基础人胰岛素、预混人胰岛素、餐时胰岛素类似物、基础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六大类。中选产品价格在海南省平均降幅51%,最高降幅72%,预计一年节约采购资金超6000万元。以某临床常用的甘精胰岛素为例,从平均每支206元降至每支72元,每位糖尿病患者每年可节约费用4500元左右。
胰岛素专项集采是国家组织药品集采首次拓展到生物药领域,是集采改革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本次胰岛素专项集采不仅有效减轻了糖尿病患者的费用负担,更提高了糖尿病患者使用先进治疗药物的可及性。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 中国财经报
联合国糖尿病日 | 确诊糖尿病不要慌,这样做重拾幸福生活信心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3日讯(通讯员 马玲)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提高大众对糖尿病的认知,防治糖尿病,提升幸福感。糖尿病作为慢性病,被称为“甜蜜的杀手”,源于疾病本身的进展性发展及对身体各个器官带来的伤害,如何“化敌为友”?湖南省人民医院医生来介绍一下科学饮食、规律运动、足部护理及居家管理的相关知识。
科学饮食
食物种类多样,均衡搭配:建议平均每天吃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谷薯杂豆类、蔬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食物都有特定的营养价值,均衡摄入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以谷类食物为主食,粗细搭配:除米、面之外,杂豆、淀粉类蔬菜如芋头、老南瓜、土豆、莲藕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多吃蔬菜:保证餐餐有蔬菜,每天摄入蔬菜500g,深色蔬菜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质,宜占每日摄入蔬菜总量的一半以上,如油麦菜、油菜、西兰花、红菜苔、菠菜、茼蒿、西红柿、紫甘蓝等。
清淡饮食,少油少盐:每日烹调油使用量宜控制在25g以内,少吃动物脂肪;食盐摄入量宜限制在每天5g以内,同时应少吃含盐量高的调味品或食物,例如耗油、酱油、鸡精、味精、咸肉、咸菜等;保证每日饮水量,女性1500ml,男性1700ml,宜选择白开水、淡茶水; 限酒、禁喝含糖饮料。
烹调方法:宜采用蒸、煮、炒等方式烹调食物,避免将食物加工成粥、汤类,避免过长时间、过高温度加工食物。进餐时先吃蔬菜、肉类,最后吃主食。
规律进餐,合理加餐:一日三餐及加餐的时间相对固定。一定要吃早餐,如果不吃早餐,长时间空腹容易导致午餐前低血糖,午餐时因为饥饿进食过多,从而导致餐后高血糖,造成血糖明显波动。
在三餐基础上可以安排加餐,加餐不加量,加餐的量要从三次正餐中扣减出来,保证全天总能量不变。晚餐不要吃得太晚,吃晚餐的最佳进食时间为晚上5-7点。睡前加餐除主食外,可选用牛奶、鸡蛋、豆腐干等蛋白质食品,因蛋白质转化成葡萄糖的速度较慢,对预防夜间低血糖有利。
规律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控制血糖、增强胰岛素作用、预防心血管疾病、调整血脂、降低血压、控制体重、改善心肺功能、防治骨质疏松、增强身体灵活度、放松紧张情绪。
运动方式的选择:根据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以中等强度运动为佳,常见的轻度运动包括步行、购物、散步、做操、太极拳、气功等,常见的中度运动包括快走、慢跑、骑车、爬楼梯、健身操、羽毛球、乒乓球、广场舞等,强度稍大的运动包括跳绳、爬山、游泳、足球、篮球、跳舞等。
把握运动强度:通常用心率来衡量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应保持心率(次/分钟)=(220-年龄)*60~70%,也可采用简易计算法:脉率=170-年龄。运动强度还可根据自身感觉来掌握,即全身微微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呼吸稍快,但不是气喘吁吁,能说话,但不能唱歌。
运动时间和频率:运动时间的选择应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在饭后1~2小时左右开始运动,因为此时血糖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每次运动持续时间约为30~60分钟,包括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时间和运动后做恢复整理运动的时间。注意在达到应有的运动强度后应坚持20~30分钟,这样才能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每周至少坚持150 min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
运动注意事项:避免在潮湿、闷热、有雾、高温、极冷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户外运动;运动前监测血糖,选择合适的衣着、鞋袜和安全的场地,准备好食物、水,糖尿病救助卡;结伴同行,做好运动前热身;运动中出现强烈的饥饿感、四肢无力、出冷汗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进食含糖食物;运动后不要立即停止,应继续做一些行走等放松运动,不要立即沐浴,应把汗水擦干,注意检查有无足部损伤,运动会引起食欲增加,应注意饮食控制,多饮水。
足部护理
日常护理:温水洗脚,不要泡脚,用浅色的柔软的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擦干,特别要注意趾缝间的皮肤不要擦破。干燥的皮肤应使用润滑乳液或营养霜。修剪趾甲应选在洗脚后,平剪成“一”字即可,不要斜剪。冬天不要用电热毯、热水袋及加热器烘脚,防止烫伤。
进行足部检查:养成每天检查足部的习惯。检查内容包括色泽、温度、有无鸡眼、胼胝,趾甲内陷、水疱或皲裂;有无擦伤、裂伤、抓伤及水疱等异常情况,趾缝间是否有破溃。每年至少至医院行足部检查一次,高危人群每次随诊或每3个月检查一次。足底有溃疡者可以每1~3周复查一次或根据病情随时就诊。
选择合适鞋袜:建议下午买鞋,两只脚同时试穿,鞋子大小合适、圆头、防滑、透气性好,鞋底不宜太薄,鞋后帮可伸入一小指为宜。对于新鞋,穿20~30分钟后应脱下检查双脚是否有压红的区域或摩擦的痕迹。穿鞋前,应检查鞋里是否存在粗糙的接缝或异物。不要穿外露脚趾的凉鞋,也不要赤脚穿鞋、赤脚走路或穿袜子走路。选用浅色、无破损的棉袜,袜口勿太松或太紧,每天更换袜子,必要时可选用5趾袜。
居家管理
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保持皮肤清洁,适当涂抹身体乳,避免瘙抓皮肤。
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做好居家毛细血管血糖监测(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加测凌晨3点)。
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口服药物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避免日晒。未开封胰岛素置于冰箱2℃~8℃冷藏保存,胰岛素初次使用后,应当在室温(15℃~30℃)下贮存不超过30天。
定期测量体重、血压,每3个月检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每3~6月门诊定期复查,每年全身检查1次,做好并发症的防治,不适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