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能吃荞麦(糖尿病能吃荞麦面条吗)

卫生院张医生 0
文章目录:

常吃荞麦好处居然这么多,吃对主食血糖稳,荞麦糖友的控糖救星!

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清单里,主食的选择至关重要。很多人都在寻找既能饱腹,又不会让血糖“飙升”的主食,而荞麦正是这样一种理想的食材。常吃荞麦,不仅能为健康带来诸多益处,更是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得力助手”。

荞麦的营养宝库

荞麦虽名为“麦”,却与小麦、大麦等谷物不同,它属于蓼科植物,营养价值极为丰富。荞麦富含蛋白质,其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成分 ,生物价较高,能为人体提供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同时,荞麦还是膳食纤维的“大户”,尤其是其中的抗性淀粉,这种特殊的膳食纤维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缓慢,能有效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葡萄糖的吸收。此外,荞麦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矿物质(钾、镁、铁、锌等)以及独特的生物活性成分——芦丁和槲皮素。这些营养成分协同作用,赋予了荞麦强大的健康功效。

荞麦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

1.平稳控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重中之重。荞麦中的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能够在肠道内形成一种黏性物质,减缓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延缓葡萄糖进入血液的时间,从而避免餐后血糖快速上升。同时,荞麦中的某些成分还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胰岛素来调节血糖,使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2.降低并发症风险长期高血糖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等多种并发症。荞麦中富含的芦丁,具有维持血管弹性、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能够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全科医生张新宝)此外,镁元素有助于调节血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进一步为心脑血管健康保驾护航。

3.辅助减重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减轻体重对糖尿病的控制至关重要。荞麦热量较低,且富含膳食纤维,食用后能在胃内形成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同时,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预防便秘,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有利于体重的控制。

如何科学食用荞麦

1.巧妙搭配:荞麦可以和大米、小米、燕麦等谷物搭配煮成杂粮饭,既能丰富口感,又能使营养更加全面。也可以将荞麦磨成粉,制作成荞麦面条、荞麦馒头等主食,丰富饮食选择。但要注意在制作荞麦面食时,不要加入过多的糖、油等高热量成分。

2.适量食用:虽然荞麦对糖尿病患者有益,但也不能过量食用。一般来说,每天食用50 - 100克为宜。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不适症状。尤其是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更要控制好食用量,可从少量开始,逐渐适应。

3.烹饪方式荞麦的烹饪方式以蒸煮为宜,避免油炸、油煎等方式,减少油脂的摄入。例如,蒸煮的荞麦饭、荞麦粥,保留了荞麦的营养成分,又易于消化吸收。

食用注意事项

1.部分人群可能对荞麦过敏,食用后出现皮肤瘙痒、呼吸急促等过敏反应,这类人群应避免食用。

2.荞麦性凉,脾胃虚寒、消化功能差以及经常腹泻的人群不宜大量食用,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荞麦凭借其丰富的营养和显著的控糖优势,成为糖尿病患者理想的主食选择。但饮食只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一部分,糖友们还需要结合适当的运动、规律的作息以及规范的药物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享受健康生活。不妨从现在开始,将荞麦纳入日常饮食,感受它带来的健康益处吧!

糖尿病病人饮食推荐(十六):荞麦

荞麦营养成分表

食品中文名

荞麦

食品英文名

Buckwheat

食品分类

谷类及制品

可食部

100.0%

来源

英国食品标准局

产地

英国

营养素含量(100克可食部食品中的含量)

能量(千焦)

1522

蛋白质(克)

8.1

脂肪(克)

1.5

饱和脂肪酸(克)

反式脂肪酸(克)

单不饱和脂肪酸(克)

多不饱和脂肪酸(克)

胆固醇(毫克)

碳水化合物(克)

84.9

糖(克)

0.4

乳糖(克)

0.0

膳食纤维(克)

2.1

可溶性膳食纤维(克)

不溶性膳食纤维(克)

钠(毫克)

1

维生素A(微克视黄醇当量)

N

维生素D(微克)

0.0

维生素E(毫克α-生育酚当量)

Tr

维生素K(微克)

维生素B1(硫胺素)(毫克)

0.28

维生素B2(核黄素)(毫克)

0.07

维生素B6(毫克)

0.40

维生素B12(微克)

0.00

维生素C(抗坏血酸)(毫克)

0.0

烟酸(烟酰胺)(毫克)

2.80

叶酸(微克叶酸当量)

N

泛酸(毫克)

生物素(微克)

N

胆碱(毫克)

磷(毫克)

150

钾(毫克)

220

镁(毫克)

48

钙(毫克)

12

铁(毫克)

2.0

锌(毫克)

2.60

碘(微克)

N

硒(微克)

9.0

铜(毫克)

0.70

氟(毫克)

锰(毫克)

1.60

δ-E(毫克)

(β-γ)-E(毫克)

α-E(毫克)

胡萝卜素(微克)

脂肪酸(总)(克)

灰分(克)

水分(克)

13

能量(千卡)

364

对糖尿病的功效

荞麦中富含着一种极为重要的物质——芦丁。芦丁具有神奇的功效,它就像一把钥匙,能够精准地激活胰腺的功能,促使胰腺更加积极地分泌胰岛素。通过这种方式,芦丁能够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让血糖值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在那些以荞麦为主食的地区,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低于那些不食用荞麦的地区。这充分证明了荞麦在控制血糖方面的卓越作用。

荞麦的膳食纤维更是堪称“控糖小能手”。它犹如一张细密的网,能够紧紧地拖住糖分的吸收速度,就像是在血糖的前进道路上设置了一道道关卡,让糖分不能过快地被人体吸收,从而避免了血糖像坐过山车般剧烈地波动。这种稳定的血糖变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减少血糖的大幅起伏对身体各个器官所带来的损害。

荞麦中还含有一种名为 D - 手性肌醇的成分。这一成分就如同胰岛素的得力小帮手,它能够悄无声息地进入身体内部,与胰岛素协同工作,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使得胰岛素能够更加高效地发挥作用,更好地调节血糖水平。

荞麦的升糖指数(GI 值)相较于白米饭要低很多。这意味着食用荞麦后,血糖的上升速度相对较慢,不会像食用白米饭那样迅速导致血糖升高。因此,荞麦非常适合作为糖尿病患者主食的替代品,能够在满足饱腹感的同时,不会给血糖带来过大的负担。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荞麦性凉味甘。这种特性使得荞麦能够帮助糖尿病人“灭灭火”。中医认为糖尿病(消渴症)与体内燥热有着密切的关联,而荞麦的凉性正好可以中和体内的燥热之气,起到调节身体内部环境的作用。

此外,荞麦还具有健脾胃、促消化的功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常常会伴有腹胀、没胃口等问题。而荞麦能够温和地刺激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脾胃的消化功能,从而缓解腹胀、没胃口等不适症状,让患者的身体更加舒适。

对并发症的益处

在西医研究中发现,荞麦含有丰富的芦丁(维生素P),堪称血管的“养护工”。它能有效增强血管弹性,预防高血压与动脉硬化,进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并且,芦丁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软化血管、预防高脂血症和心脑血管出血的作用,这对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高胆固醇症、心血管病变的患者有显著益处。

西医研究还表明,荞麦富含B族维生素和镁,这些营养成分如同神经的“营养剂”,能够缓解高血糖对神经造成的损伤,减少糖尿病患者手脚麻木等神经性病变症状。从西医角度分析,荞麦中的类黄酮等抗氧化成分是“自由基清道夫”,可减轻高血糖导致的氧化应激,保护身体器官免受损伤。

从中医角度来看,荞麦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血液粘稠问题,促进血液循环,保障血管健康。荞麦的“祛湿通络”作用,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所引起的肢体麻木、刺痛等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荞麦的“清热解毒”功效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伤口难愈等问题,促进皮肤健康,加速伤口愈合。

此外,荞麦含有钙、镁、铁、维生素B₂等有效成分,对高脂血症及因此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有良好的预防保健作用。荞麦的脂肪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亚油酸、烟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对降低人体血脂、胆固醇及保护血管、视力具有重要作用。

食物生克关系

荞麦-虾

×

两者均性寒,中医认为易伤脾胃阳气;西医指出荞麦膳食纤维与虾高蛋白叠加加重消化负担。

间隔2小时食用,虾需清蒸(≤80g/次),荞麦建议煮粥时加姜片(2-3片)。

荞麦-蟹

×

蟹黄高胆固醇与荞麦高纤维结合易致腹胀;中医认为寒性叠加引发腹泻风险。

避免同食,痛风患者尤其需谨慎,蟹肉单独食用≤50g/日。

荞麦-香蕉

香蕉果糖与荞麦缓释碳水协同控糖,但两者性寒叠加可能致脾胃虚寒者腹痛。

建议分开食用(如荞麦早餐、香蕉加餐),总量控制:荞麦≤60g(干重) 香蕉≤80g/日。

荞麦-牛奶

×

荞麦植酸抑制牛奶钙吸收;乳糖与纤维叠加可能引发腹胀。

选择无乳糖牛奶或植物奶,间隔1.5小时饮用,牛奶≤200ml/日。

荞麦-鸡蛋

荞麦芦丁增强毛细血管韧性,与鸡蛋卵磷脂协同保护心血管;优质蛋白 纤维稳定血糖。

搭配1个水煮蛋,避免煎蛋(减少油脂),建议早餐食用。

荞麦-牛肉

牛肉血红素铁与荞麦维生素C(强化吸收);中医认为牛肉温性中和荞麦寒凉。

瘦牛肉(≤80g)与荞麦饭同食,加黑胡椒提升铁吸收率。

荞麦-菠菜

×

荞麦植酸与菠菜草酸结合形成草酸钙,降低钙利用率。

菠菜焯水后凉拌,与荞麦间隔2小时食用,肾结石患者慎用组合。

荞麦-绿茶

×

茶多酚抑制荞麦中铁、锌吸收;鞣酸与荞麦纤维加重便秘风险。

间隔2小时饮用,贫血患者优先上午食用荞麦。

荞麦-核桃

核桃不饱和脂肪酸促进荞麦脂溶性营养素吸收;协同调节血脂代谢。

搭配3-4颗核桃仁,需减少当日食用油10g,糖尿病患者计入脂肪总量。

荞麦-蜂蜜

×

快速升糖组合加重血糖波动;中医认为甘寒伤脾,不利糖尿病控制。

禁用此搭配,可用肉桂粉 代糖调味,或搭配苦瓜片平衡。

荞麦-姜

姜的温性中和荞麦寒凉属性;姜辣素促进荞麦黄酮类物质吸收。

煮荞麦粥时加姜丝(5g),或饭后饮姜茶(1片姜 150ml热水)。

荞麦-海带

海带褐藻多糖与荞麦膳食纤维协同吸附胆固醇;但高碘可能干扰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疾病患者慎用,建议海带焯水后凉拌荞麦面,每周≤2次。

荞麦-山楂

山楂有机酸促进荞麦矿物质溶解,但过量酸味刺激胃黏膜;中医认为两者消食作用叠加易致胃酸过多。

建议分开食用(如荞麦主餐、山楂茶加餐),每日山楂干≤10g,鲜山楂≤50g。

荞麦-黄鱼

×

荞麦植酸抑制黄鱼中锌、钙吸收;中医认为两者均性偏寒凉,同食易致脾胃虚寒腹痛。

间隔3小时食用,黄鱼清蒸(≤100g/次),荞麦烹饪时加胡椒粉(2g)驱寒。

荞麦-羊肉

×

荞麦鞣酸与羊肉蛋白质结合降低吸收率;中医认为羊肉大热与荞麦微寒属性相冲,引发胃肠不适。

冬季进补需间隔4小时,糖尿病患者慎用,优先选择午间食用羊肉。

荞麦-豆腐

×

荞麦植酸与豆腐钙质结合形成难吸收物质;中医认为寒凉叠加加重脾胃负担。

间隔2小时食用,豆腐选择南豆腐(含钙量较低),搭配温性调料如葱姜。

荞麦-枸杞

枸杞多糖与荞麦芦丁协同抗氧化;中医认为枸杞温性中和荞麦寒凉,滋阴明目。

煮荞麦粥时加枸杞10粒,糖尿病患者需计入每日碳水总量(约增加5g碳水)。

“干饭人”注意!这四种饭要少吃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田爽 林惠芳

红烧肉、酸辣肉丁……就着下饭菜,两碗米饭下肚,满足干饭人的口腹之欲。然而,关注饮食健康的朋友可能都发现,吃太多的白米饭不好,尤其是当下我们爱吃的“精白”米饭。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夏燕琼表示,精白加工是商家为了米的口感好,样貌佳,对大米进行的一系列处理,这样的加工过程把稻米外层的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去除掉了。余下的部分是仅含小部分非优质蛋白和大量碳水化合物的胚乳部分。

这样的精白米,相较于荞麦、燕麦、糙米等粗粮,其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都比较低,排除营养因素,精白米对于血糖也是不友好的。精白米富含淀粉,又比较容易消化吸收,升糖能力强,对于糖尿病患者或是预防慢性疾病都不是有利的。

“干饭人”要健康便要注意吃饭技巧了。夏燕琼主任指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天摄入谷薯类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杂粮杂豆与米饭一起煮混合米饭。

这四种饭要少吃!

夏燕琼表示,这四种饭要少吃:

一、精白米饭要少吃,最好添加荞麦、燕麦、红米、黑米等杂粮与精白米一起煮,粗粮占1/3。这些粗粮的添加可以弥补精白米中流失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二、不要吃烂饭、软饭。这样的米饭消化速度快,会使餐后血糖明显上升。

三、不要吃炒饭。炒饭中的油增加了能量的摄入,而且容易吃多。再者有研究显示米饭中加盐会加速消化淀粉含量增加,消化速度加快。

四、不要吃剩饭。米饭最好当天吃完,反复加热的米饭容易变软变烂更容易消化吸收,也会使餐后血糖明显上升。当然还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问题。

作者:张华

来源: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