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复检(糖尿病复检病历模板)

内分泌糖大夫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复查一定要注意这9点!不然就白查了

80%的糖尿病患者每月常规拿药,10%的糖尿病患者会主动要求复查生化,5%的糖尿病患者会和医生沟通自己身体情况和血糖情况,还有5%的糖尿病患者流失。复诊不是“走过场”,挂号——开药,和医生只有一句话,“照上个月开”,拿了药单就走人,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复诊”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复诊的目的是为了让患者及时了解并发症进展情况,为进一步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所以需要我们合理的安排复诊。

简单来说,做到以下9点:

1,空腹及餐后2h血糖检测检查意义

血糖范围:空腹血糖4.4-7.0 mmol/L ;非空腹血糖<10.0 mmol/L。

2,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查意义

HbA1c目标范围:糖化血红蛋白<7.0%。
血糖控制良好者应每6个月测1次,血糖控制不佳或近期调整了治疗方案者应3个月测1次。

3,血压监测意义

如果是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建议降压目标控制在130/80mmHg。
建议每周至少测一次血压。

4,血脂检测检查意义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血脂异常是总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
建议每6个月到医院检测1次。

5,尿常规 、微量白蛋白尿 、尿蛋白检查意义

尿常规检测主要看有无尿蛋白,这种方式有助于发现明显的蛋白尿。
建议每6个月检测一次,至少每年一次,以帮助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

6,肝功能检查意义

肝功能检查主要是为了观察服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是否引起肝脏损害。
一般3-6个月检测1次。如果是首次服用降脂药,则需要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肝功能。

7,心电图检查意义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做1次检查,因为糖尿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性较大。

8,眼底检查意义

眼底病变也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慢性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患者每年都需要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检查。当出现视网膜病变后,则需要制定随诊计划。

9,胰岛功能检测意义

胰岛素抵抗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加重的根本原因,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每年做一次胰岛功能检测,以了解胰岛素分泌、胰高血糖素分泌、是否有胰岛素抵抗等情况。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任何糖尿病问题,需要帮助与治疗,点击「链接」!

#糖尿病##关注糖尿病##控糖##秋日生活打卡季#

2型糖尿病患者平时需要做什么检查?多长时间查一次比较合适?

糖尿病的相关检查并不是很多,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以下检查,但根据个体情况会有调整,一般来说血糖控制比较好的检查的间隔时间会长一些,如果血糖控制比较糟糕,检查的间隔时间就会短,方便根据检查的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例如糖化血红蛋蛋白,已经达标的(多数以<7%为标准),可以6个月复查,但是血糖控制不好或调整过治疗方案的则2-3个月就需要复查。同样的,尿蛋白、肾功能、血脂、眼底等等已经出现异常情况也需要间隔时间较短就需要复查,一方面了解病情的进展情况,一方面看治疗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请关注我,您可以源源不断获得专业而规范的饮食、运动、减脂减重、糖尿病、甲状腺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知识和信息!欢迎留言讨论。谢谢!

糖尿病定期复查有多重要?看看这就明白了!

更多靠谱糖尿病知识来源,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

还是先要啰嗦几句: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当然并发症的预防除了很好的控制血糖外,关键的就是要查,许多医生都会给病友说要监测并发症,所以说并发症是提前查出来的,只要提前查出的并发症,才有可能通过治疗逆转,不然等感觉到时,有些并发症已经加重了,再治疗也不能逆转了!

那么如何在复查出监测并发症,今天给在家讲下:

每次到医院就诊(包括每季度和每年)均要检测的项目有:

空腹和餐后血糖、体重、身高及腰围、血压和尿常规。

每季度(包括每年)需要检测的项目有:

糖化血红蛋白、足背动脉搏动及神经病变相关检查。

每年度需要检测的项目有:

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血尿素氮,肝功能,心电图,视力及眼底,还有甲状腺激素水平。

需要在家监测的项目有:

自我血糖监测、血压、足部检查及护理、体重和腰围等。

需要定期三个月到半年查的项目有: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

•反映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评价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指标

•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瞬时情况

•HbA1c的正常值范围为4%~6%

•在治疗之初建议每3个月检测1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3~6个月检查一次

2)血脂

•血脂异常导致冠心病、中风的发生风险增加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应定期检查

•糖尿病患者应每3个月至半年检查一次

血脂也有“好”和“坏”

坏的成分:促进动脉硬化--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

好的成分:抑制动脉硬化--高密度脂蛋白

3)胰岛功能测定包括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

可以确诊您是否患了糖尿病。

可以确诊您是属于1型还是2型糖尿病。

可以了解您的胰岛功能损害程度。

可以判定您的血糖波动和病情稳定程度,判断治疗效果。

4)糖尿病血液检查

血糖(包括三餐前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了解您的血糖控制情况和治疗效果,以便于调整降糖治疗方案。

肝、肾功能可以了解您的肝、肾功能,如果肝肾功能有问题,某些药物不能应用。

血脂、血液流变学(即血粘度)了解有无高脂血症、高粘血症。

血电解质(K 、Na 、Cl-)、血酮体、血/尿渗透压了解有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血/尿淀粉酶可以了解有无胰腺炎症。

•GAD、ICA抗体检测有助于鉴别糖尿病分型;

5)糖尿病尿液分析

尿常规和尿酮体可以了解有无糖尿病酮症、糖尿病肾病、泌尿系炎症。

尿微量白蛋白应用先进的放免检测技术,可以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这也是治疗的最佳时机)。

6)X线胸片了解心肺情况。心电图、心脏B超可以了解有无心肌缺血、心脏肥大、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肝胆胰双肾B超判断是否合并有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糖尿病肾病、肿瘤等。

7)眼底检查判断有无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等眼部病变。

8)肌电图判断有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9)经颅多普勒(TCD)、血管彩色超声波了解有无合并脑动脉硬化、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等。

10)骨密度测定了解有无骨质疏松。

11)动态血糖仪俗称“血糖Holter”,通过监测24~72小时内的动态血糖变化,可全面了解患者全天血糖波动情况和趋势,发现未知的高血糖和低血糖,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也可作为糖尿病各种科研的有力工具,代表了国际上血糖监测的最新水平。

糖尿病友上门诊复查注意事项:

一、复查前一天的晚餐应同与往常,晚八时后不再吃任何食物(可以喝水)。

二、心情放松,晚上睡好,不喝茶及咖啡,不做剧烈运动。(不影响睡前用药)

三、复查当日清晨可以喝水、服降压药、带上病历和近期自己监测的血糖记录。

四、查餐后血糖一定要服药,应带水带饭带药。

糖友出现以下症状出现可能预示病情发展,请及时就医:

•心慌、胸闷、胸口疼——心脏病变

•心痛、说话不清、手脚麻木——脑血管病变

•小腿疼、脚疼、脚肿——下肢血管病变

•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感到眼胀、眼前有黑影——视网膜病变

•脸肿、手肿、眼睛肿——肾脏病变

•手脚发麻疼痛,身上像小虫爬——神经病变

•膝盖疼、后脚跟痛——骨关节病变

•血压升高——心血管系统病变

微信公众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关注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