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糖尿病(瑞金医院糖尿病专科门诊每天都有吗)
- 1、糖尿病常伴心肾并发症,医生提醒:预防管理须两手抓
- 2、让糖尿病患者别走到截肢这步,瑞金医院七大学科聚拢解决“老烂脚”顽疾
- 3、上海瑞金医院重磅发布!和扎手指说拜拜,糖尿病患者狂喜:期待的要来了……
糖尿病常伴心肾并发症,医生提醒:预防管理须两手抓
本文专家:金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
慢性肾病作为2型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预后差和医疗费用高等特点。同时,慢性肾病和2型糖尿病会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金玮强调,“糖”“心”“肾”联系紧密,而且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患病时间越长,患者出现肾脏、心血管合并症的比例就越高。因此对于糖肾患者来说,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无疑对提升生存期大有裨益。
糖肾患者,
更要注重“心”管理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指出,我国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现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也指出,糖尿病肾脏病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及其相关死亡风险,并且心血管病是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糖尿病肾脏病确诊后应尽早进行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并积极开展综合防治。
“从临床来看,糖尿病肾病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约有44%。”金玮教授强调,慢性肾病和2型糖尿病都会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因此,一旦确诊糖尿病就应重视慢性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而对于糖肾患者,更应重视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目前2型糖尿病慢性肾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聚焦于严格的血糖、血压控制,主要治疗药物包括α-糖苷酶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降糖药物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2受体阻断剂(ARB)等降压药物。
作为新一代非甾体高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非奈利酮,是首个用于慢性肾病伴2型糖尿病治疗的MRA。2020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非奈利酮治疗可显著降低肾脏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18%,心血管复合终点事件风险降低14%。①2022版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南推荐,对于存在心血管事件或慢性肾病进展风险增加,或不能使用SGLT2抑制剂的慢性肾病患者,推荐使用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非奈利酮,以降低慢性肾病进展及心血管事件风险。②
定期检查,
风险早知道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负责人,现在强调疾病干预前移,因此,对于个人来说,首先要重视常规体检,一旦发现血糖高一点或者小便里面有微量蛋白尿,就要做健康评估,比如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金玮教授介绍。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指出,在2型糖尿病诊断之时,即应进行肾脏病变的筛查,以后每年应至少筛查1次。筛查内容应包括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血肌酐。
金玮教授介绍,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糖尿病和肾脏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对心血管风险进行评估。
她建议,心电图是最基本的检查项目,其次是心脏超声,每年至少做一次。同时,可以选择做颈动脉超声或冠脉CTA。无论是糖尿病还是肾脏疾病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都很高,因此要对血管进行评估。如果患者无明显症状,可以每年做一次颈动脉超声;如果患者有肥胖、抽烟、家族史等,平时有一点胸痛或者胸闷,可以做冠脉CTA进行排查,还可以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此外,糖尿病患者也需要每年查一次眼底,如存在眼底动脉硬化则要特别注意。
管理生活方式,
预防并发症
控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除了及时筛查与用药外,也离不开生活方式的干预及管理。
金玮教授表示,饮食方面,主要是要控制摄入总量,控糖、限盐,适量优质蛋白质,增加一些微量元素的摄入。一般不需要限制饮水,但有两个特殊情况要注意。一个是肾脏病人如果出现全身浮肿,就要请医生来作判断,可能需要适当地减少饮水摄入。另一个是对心衰患者来说,在急性心衰发作的时候要限制饮水,一天的饮水量要少于1000毫升。
对此,金玮教授分享了一个小窍门,“心衰患者可以在家里放一个体重秤,每天固定时间至少秤一次,如果三天内体重超过4斤,这个时候要马上就医,需要进行药物干预。如果不能及时就医,可以自己加一点利尿剂,脚就马上不会那么肿了,可以避免急性心衰事件发生。”
锻炼方面,运动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五驾马车”之一,每天都要做适量运动,散步、游泳、太极拳、八段锦都是很好的方式。如果不能做到每天,至少一个星期要坚持4天。但要注意适度,最好要在专业康复老师的指导下。
理念方面,要提高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在一开始就要把血糖、血脂、血压都做到良好地管控。糖尿病、肾脏病人一定要按医嘱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日常监测血压、血糖、心率、小便量等指标,可以及时提示病情的变化。此外,还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及时戒烟戒酒,控制体重等。
参考资料:
①Bakris GL, et al. N Engl J Med. 2020; 383(23): 2219-2229.
②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betes Care. 2022; 45(Suppl 1): S1-S264.
来源: 健康时报
让糖尿病患者别走到截肢这步,瑞金医院七大学科聚拢解决“老烂脚”顽疾
糖尿病足病区
俗话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话对一般病人来说,或许没错,但对“糖尿病足”,问题可没这么简单。瑞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糖尿病足病病区,为提升疾病诊疗效果积累了一定经验。如今,随着医学认识水平、技术水平的提升,这个病区再度获得提升。
今天(5月28日),“瑞金医院糖尿病足多学科诊治中心”落户瑞金医院远洋院区,从“病区”到“中心”的升级,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整合型的“一站式”诊疗服务。
患病群体庞大
8.1%的糖尿病患者患有糖尿病足
都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目前,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意味着每10个人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其中8.1%的患者患有糖尿病足,患病群体庞大。
67岁的钱女士患有帕金森病,近年又查出了糖尿病。最近几个月,她久卧不起,且由于家庭护理不够专业,足跟出现了大面积破溃,伤口疼痛剧烈。
原以为涂点药膏会好转,可一个月后,她的破溃不但没愈合,还出现了坏死、发黑的症状,当地医院看了建议截肢。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长,高血糖导致神经及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在脚上的伤口或感染得不到及时处理导致感染扩大,并向肌肉、骨骼内蔓延而形成的。
由于糖尿病足溃疡涉及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问题,几乎都存在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等,涉及科室众多,患者要在不同科室间奔波,伴随糖尿病足多学科诊治中心的成立,令患者头疼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七大科室各怀“绝技”
提升糖尿病足综合防治水平
升级版的糖尿病足多学科诊治中心由瑞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功能神经外科、灼伤整形科、创面修复中心、骨科、放射介入科、中医科7个学科组成,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一体化、一站式综合管理。
2007年,内分泌学科在远洋医院开设糖尿病足病区,专门收治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目前已收治超过10000例次以上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专科门诊每周超过200例次,糖尿病足溃疡治愈率三个月达75%,形成了瑞金特色的诊疗体系。
功能神经外科看似与糖尿病足无关,它的作用却不可小觑。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主任孙伯民介绍,借助“脊髓电刺激技术”,通过神经调控使血管扩张,将常规疗法的“明修栈道”变成“暗度陈仓”,直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促进溃疡愈合。患者钱女士就是这项新技术的受益者,手术一个月后,她脚上的坏疽已愈合50%以上,疼痛感基本消失。
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和创面修复中心也有绝技,这里不仅有一双“美足”的妙手,更能在危重糖尿病足感染抢救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里的糖尿病创面难愈和胰岛素改善愈合机制研究,曾获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为糖尿病足愈合调控手段找到了新突破。
瑞金医院骨科除了拥有创伤外科、足踝外科等专业特色,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里还拥有国内首创的一支专科护理团队。
放射介入科则为糖尿病足患者闭塞的下肢动脉“清道”,使其恢复畅通,为提高保肢率和降低截肢平面作出重要支持。
中医科采用“预防为先,内服外用”并重的理念,内外同治糖尿病足,改善患者全身状态。
糖尿病足具有高复发率、高截肢率、高死亡率的“三高”特点,其截肢率占非创伤截肢比重的60%以上。
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致辞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高,出现糖尿病足和慢性创面患者也将越来越多。每每看到患者因为疾病控制得不好、没有获得有效科学的治疗而到了需要截肢这一步,我们是很痛心的,大部分患者不用走到这一步。”瑞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主任王卫庆教授说,这个中心的成立将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治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因人施治,提升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希望把瑞金糖尿病足的治疗经验打造成为全国标杆,推动我国糖尿病足综合防治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唐闻佳李东
编辑:唐闻佳
图源:瑞金医院
上海瑞金医院重磅发布!和扎手指说拜拜,糖尿病患者狂喜:期待的要来了……
检测血糖,就意味着扎手指?
不!以后只需将手掌
轻轻贴在检测设备上
就能准确测量血糖水平
告别有创血糖检测带来的疼痛
和感染潜在风险
图源 视觉中国 昨天(2月5日)
也就是说,可以和扎手指"说拜拜"了!
2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国家内分泌代谢病临床研究中心王卫庆教授团队与瑞金医院医学芯片研究所及上海近观科技的陈昌研究员团队合作在《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在线发表一研究论文,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扎手指或抽血测血糖之外的新无创方法。
该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一种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即:多重微空间偏移拉曼散射(mμSORS)光谱技术。利用该技术,
瑞金医院国家内分泌代谢病
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王卫庆:
这个无创血糖(检测),彻底改变了糖尿病病人血糖跟踪的模式,是无创血糖检测领域的重大突破。
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5亿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2%。有效且规律的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础,而目前常规的血糖检测方法均需侵入皮肤,可能引起疼痛不适或血液感染等问题,降低患者长期血糖监测的依从性。
因此,无创血糖检测技术是研究热点,但始终面临准确性和通用性的挑战,被誉为"生物传感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研究团队首先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确定人体大鱼际表皮厚度的分布范围,研发出mμSORS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第一阶段通过系统性探索研究,研究团队确定无创血糖检测的最佳探测深度来自富含携带血糖信息的组织液和毛细血管的真皮-表皮交界处(DEJ)或其下方,
更令人振奋的是
这项技术无需个体校准,即来即检
适用于不同年龄、
肤色和肥胖的人群
↓↓↓王卫庆表示,现在(检测设备)外观看上去比较大,是放在医院里。
有网友激动评论
“我们期待的无创血糖检测
真的出现了!
这真是开年的第一个好消息”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在看】与【点赞】,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在看】数达到2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部分来源:上海瑞金医院、新闻坊、看看新闻、网友评论
校审:林桂人
终审:神小丢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