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糖尿病的菜(治糖尿病的菜是什么)
这6种蔬菜是“控糖高手”!碳水含量低,经常吃,促消化,调血糖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你以为控糖只能靠药?错了,厨房里那些不起眼的蔬菜才是真正的“隐形高手”。
尤其是这6种,不仅碳水少得可怜,还能帮你稳住血糖,安抚肠道,吃起来一点都不亏。只要方法得当,血糖管理也能吃得开心,吃得科学。
说白了,血糖就是身体里的“能量账本”。吃进去的碳水化合物,最后都会变成葡萄糖流进血液,用不掉的就储存起来。
问题就出在这儿:如果你天天吃得多、动得少,那血糖就像水库爆满,迟早溢出来。溢出来的后果,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衰竭,甚至中风。
但血糖也别怕,只要你选对食物、吃得聪明,它还是可以有规律地“起起伏伏”,像坐高铁,而不是过山车。
有些蔬菜,虽然看起来其貌不扬,但其实身怀“控糖绝技”。
不是说它们能治糖尿病,而是它们富含膳食纤维、抗氧化物、多酚类物质,这些东西能影响胃排空速度、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延缓糖吸收速度,简单讲,就是让你吃了不容易“血糖飙车”。
而且这些蔬菜本身碳水含量就不高,吃点也不会让血糖暴涨。
“绿叶中的糖管家”——菠菜,低调又靠谱菠菜真的很“朴实无华”:热量低、碳水低、膳食纤维高,还富含镁。
别小看这个镁。研究显示,镁摄入不足和2型糖尿病风险上升密切相关。菠菜里的镁能帮助胰岛素更好地发挥作用,是“胰岛素的好搭档”。
而且菠菜富含α-硫辛酸,这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不过肾功能不全的人要注意,菠菜中的草酸含量高,最好焯一下水再吃。
西兰花可能是医生最爱的蔬菜之一,不光是因为它抗癌名声在外,更因为它在血糖这块也有一套。
西兰花富含一种叫做“萝卜硫素”(Sulforaphane)的活性物质,研究发现,它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尤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帮助。
而且西兰花的膳食纤维非常丰富,能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说白了,吃西兰花就像给血糖装了个“缓冲垫”。
关键是它吃法多样,上蒸下炒都合适,真是厨房里的万金油。
很多人对秋葵爱不起来,觉得它滑得像鼻涕。但就是这股“黏糊劲”,是血糖管理的宝藏。
秋葵的黏液里富含果胶和水溶性膳食纤维,这些成分能包裹住食物中的糖分,延缓它们在肠道里的吸收速度。
更妙的是,有研究指出秋葵提取物能降低空腹血糖,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尤其有参考价值。
不过吃秋葵也别乱炖乱煮,清蒸或焯水更能保留它的控糖成分。
苦瓜是个“自带药味”的蔬菜,不少人一听就皱眉头。但它的确有一定的“辅助控糖”潜力。
苦瓜中含有一种叫“苦瓜皂苷”的活性物质,有研究显示它能模拟胰岛素的作用,对降低血糖有一定帮助。
当然,这不代表苦瓜能替代药物,但在合理饮食中加入它,确实对餐后血糖波动有缓解作用。
想吃得不那么苦?切片泡盐水,或搭配鸡蛋清炒,味道会温和不少。
黄瓜和莴笋这两个蔬菜,常被误以为“没营养”,但它们在控糖方面的表现其实非常稳。
黄瓜水分多、碳水极低,适合做餐前小菜,帮助增加饱腹感,减少主食摄入量。
莴笋富含钾和膳食纤维,能帮助调节血压和肠道功能。而且口感清脆,凉拌、清炒都不腻口,是夏天的“血糖守门员”。
很多人一听要控糖,就以为只能吃水煮青菜、白水煮蛋,生活从此没了滋味。
其实科学控糖的核心不在“吃少”,而在“吃对”。合理搭配低GI(血糖生成指数)的蔬菜,能有效减少主食带来的血糖负担。
比如吃米饭的时候搭配西兰花和苦瓜,不仅营养更全面,还能让血糖“走得慢一点”。
控糖不是“节食马拉松”,而是一场“聪明吃饭”的修行。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蔬菜不是药,更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但如果你每天的饮食中都能加上一些“控糖蔬菜”,那你的血糖曲线就可能比别人更平稳一些。
就像开车,油门不能猛踩,刹车也不能乱来,最好的驾驶方式,是提前规划路线,保持平稳速度。
这6种蔬菜,就是你血糖路上的“减震器”。
很多人以为血糖问题只是糖尿病患者的专属,其实不是。
血糖波动大,哪怕没查出糖尿病,也可能影响记忆力、情绪稳定、睡眠质量,甚至让你更容易发胖。
所以每天摄入一定量的低碳水、高纤维蔬菜,不只是“控糖”,也是“养命”。
别等血糖飙了才“临时抱佛脚”,身体是每天吃出来的,健康不靠一顿饭,而靠每一顿。
参考文献:
①.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S].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②.何静,张玉梅.秋葵对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22):179-182.
③.李春红,刘晓琴.苦瓜皂苷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9,39(09):715-718.
分享10种常见“降糖”蔬菜
中医认为,糖尿病总以热伤气阴为病机核心,最明显症状就是口干,所以中医抓住津液流失这一特征,把糖尿病称作“消渴”。
糖尿病:中医分3型
中医一般将糖尿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类型。
上消病位主要在心、肺,一般表现为口渴喜饮、喉咙干热、嘴唇干燥,饮水后仍口干;小便多、颜色发黄;食量变化不明显;舌红,苔黄干涩。
中消病位主要在脾、胃,吃得多但饿得快是中消最明显的表现,还伴随口干喜饮的情况。此外,还表现为小便频多、大便干结、头晕目眩、形体消瘦、舌红苔黄等。
下消病位主要在肝、肾,主要表现是小便频繁且量多;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
饮食原则:少苦配多酸,有助糖尿病患者控糖
无论属于3种类型中的哪一种,生津护阴都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手段。
中医认为,酸可生津,而苦能坚阴,苦寒药能通过泻火达到存阴的目的。因此,苦和酸搭配,可减轻或消除症状,有助于降低血糖及尿糖,或减少降糖药用量,使病情趋于稳定。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明确提出,黄连可治疗“消渴症”。
苦味食饮种类繁多,比如苦丁茶和苦荞茶就是不错的选择。不过苦的茶饮、食物多偏寒性。因此脾胃功能不佳的人群也不宜多食用苦味食物,但酸性的山楂和酸梅汤等可以适当选择。
2个小方法,生津更简单
食疗补充固然是生津的常用方法之一,还有两个生津方法更简单,容易操作,效果也很不错,就是吞口水和细嚼慢咽,大家平时不妨一试。
一些人在锻炼之后会出现唾液分泌增多的情况,这时一定要内吞唾液。现代医学证实,唾液可以湿润口腔,软化食物,便于吞咽;唾液中的淀粉酶还可以促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有助于消化吸收;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唾液中的黏蛋白可以保护胃黏膜,还有增加胃黏膜抗腐蚀性的作用。
另外一个生津方法是吃饭时细嚼慢咽。一般来说,吃一口饭至少需要咀嚼36下,这时嘴里会产生大量津液,然后再慢慢顺着食物吞下。有些人吃饭速度较快,几分钟就搞定一顿饭,如果不改掉这个不良习惯,久而久之容易患上胆结石或者膀胱结石等疾病。
10种常见“降糖”蔬菜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能够降低高血糖的食物,既经济实惠,又安全有效。
1、洋葱
中医认为洋葱味辛,性温,具有健胃降气、解毒杀虫、润肠通便、解表利水、提神强身和化痰散结等作用。
元朝成书的《饮膳正要》载有“回回葱”,为古代洋葱别称之一。书中记载洋葱:“味辛,性温,无毒。温中,消谷,下气,杀虫。”指出洋葱有温暖脾胃、助于消化降气、杀虫等功用。从性味上看,辛味能散能行能润,先入肺经,与人体水液代谢、宣通经脉等方面息息相关。甘味入脾,能补益脾胃、缓急。
现代医学证明洋葱不论生食或熟食都有同样的降血糖效果。这是因为其含有的一种类似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甲磺丁胺的物质,其能有效的刺激胰岛素的合成及释放。
要降糖,推荐这样吃:将500克洋葱剥去外皮洗净,切成薄片,放在微波炉里加热2~3分钟,取出后,加入600毫升醋,再放入冰箱,第二天即可食用。可每天食用1次,每次最好不超过30克。
2、南瓜
中医认为,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有补脾养胃、润肺益气、通便利尿、补肾养心等功效。根据五色入五脏,黄色食物可用于补脾胃。南瓜,是甘味食物的代表,又是典型黄色食物,素有 “健脾瓜”的美誉。
南瓜含有能抑制葡萄糖吸收的果糖,能与人体内多余的胆固醇结合,有防止胆固醇过高,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南瓜中还含有腺嘌呤、戊聚糖、甘露醇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并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每天煮食南瓜100克,对改善症状有良效。
3、番薯叶
清代《调疾饮食辨》记载:“(甘薯)苗、叶煮食甚佳,糁蒸尤美。”红薯叶具有健脾胃、益肺肾等功效,还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
番薯叶含有胰岛素成分,食之有益于防治糖尿病。日本及欧美一些国家把番薯叶看成“蔬菜皇后”,因为它不仅可降血糖,还含有大量叶绿素以及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钙、磷、铁等矿物质。
4、黄瓜
黄瓜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清血除热,解毒消炎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瓜含糖仅1.6%,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代食品,并可从中获得维生素C、胡萝卜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等。黄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抑制人体内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
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者,每天食黄瓜100克,大有益处。
5、苦瓜
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性寒,归心、脾、肺经,有清心祛暑,明目解毒的作用。苦瓜明代以前医书没有记载苦瓜,明代《救荒本草》、《本草纲目》始列入。
李时珍认为苦瓜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中提到苦瓜“青则涤热,明目清心。熟则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苦瓜中所含的苦瓜皂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不仅有类似胰岛素样作用(故有植物胰岛素之称),而且还有刺激胰岛素释放的功能。
6、菠菜
菠菜性凉,味甘、涩,归肠、胃经,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菠菜是辅助治疗糖尿病口渴喜饮的最佳蔬菜。
需要注意的是,菠菜含草酸较多,与含钙丰富的食物共烹,容易形成草酸钙,不利于人体吸收,对肠胃也有不利影响,烹调时应加以注意。
7、扁豆
白扁豆,性平、微温,味甘,入脾、胃二经,具有健脾、祛湿、消暑的作用,常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久泻痢疾、妇女带下、小儿疳积,以及夏秋季感受暑湿之邪引起的呕吐、胸闷、腹胀、泄泻等证。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白扁豆性温平,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
扁豆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素,具有降糖、降甘油三酯和有害胆固醇的作用。用小扁豆30~50克煮食,每天1次,对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者有良效。
8、魔芋
中医认为,魔芋味辛、苦,性寒,有小毒,具有化痰消积,解毒散结,行瘀止痛的功效。临床可用于痰嗽,积滞,疟疾,瘰疬,癥瘕,跌打损伤,痈肿,疔疮,丹毒,烫火伤,蛇咬伤等。
魔芋,《开宝本草》载其能够“消肿散结”。
魔芋含有的葡萄甘露聚糖,分子量大,黏性高,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有效地降低血糖,从而减轻胰岛负担。同时,魔芋还是一种低热能、高纤维素食物,它吸水性强,能增加饱腹感。因此,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9、薏苡仁
薏仁味甘、淡,凉,归脾、胃、肺经,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
《本草经疏》记载,薏仁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淡能渗湿,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薏苡仁中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硫胺素、核黄素,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可起到扩张血管、降低血糖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肥胖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者。薏苡仁的吃法有很多种,煮粥、做汤、泡茶、酿酒均可。
10、芹菜
芹菜性味甘凉,具有清胃、涤热、祛风之功效,还有助于平抑肝阳、降血压。
芹菜吃法众多,可切碎做馅料,也可清炒或搭配百合、肉丝炒香。平素口味清淡者,还可以用热水焯熟后凉拌,也可榨汁饮用。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可以适量食用。■
【来源:本文综合整理自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作者:郭旭光)、中国中医药报(作者:张敏 蒋婷)、黄穗平说脾胃、养生中国、暖暖的味道官微、《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等微信】
糖尿病“怕”5种蔬菜,不吃药也能降血糖?别再让爸妈受骗
►
本文1747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最近,66岁的李叔在微信群里看到一条“神奇蔬菜降糖法”——说是吃某几种蔬菜,坚持一个月就能甩掉降糖药。他一激动就照做了,结果不到两周,血糖飙上了16mmol/L,人也差点因为酮症酸中毒住进ICU。
“吃菜就能降糖”?听起来真诱人,但真相是:这类说法,不仅不靠谱,甚至可能害人!
这几年,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尤其是中老年人。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12.8%,相当于每8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病。
面对长期吃药、打胰岛素的现实,很多人难免心生抗拒。于是,一些所谓“天然疗法”、“蔬菜降糖法”就开始流行,特别在老年群体中传播极快。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所谓“五种蔬菜降糖法”——西兰花、洋葱、秋葵、芹菜、胡萝卜,被称为“糖尿病的天敌”。
可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先说清楚一点:蔬菜中的确含有一些有助于血糖控制的成分,但“吃蔬菜就能治糖尿病”是彻头彻尾的谣言。
比如西兰花。研究发现,西兰花中含有一种叫“萝卜硫素”的植物化合物,它能改善肝脏对葡萄糖的代谢能力,有一定控糖价值。但作用有限,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其他几种蔬菜也是类似情况:
洋葱中含有有助胰岛素敏感性的硫化物;
秋葵纤维丰富,有助延缓糖类吸收;
芹菜钾元素丰富,有助血压控制;
胡萝卜含有β-胡萝卜素,有抗氧化作用。
但这些都是辅助作用,不是主要治疗手段。真正控制血糖,靠的是:科学饮食 规律运动 药物管理。
1. 延误治疗时机
很多人听信偏方后,擅自停药或者减药,结果血糖反弹,甚至引发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控制不当后引起的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
2. 误导家人跟风尝试
老人一旦相信偏方,往往会影响家人。很多人会觉得“吃蔬菜总没坏处”,但如果因此放松了对血糖的监测和管理,就是拿健康在赌博。
3. 造成营养失衡
长期大量吃某一类蔬菜,反而可能造成肠胃不适、营养不均。比如秋葵黏液多,吃多容易影响消化;胡萝卜含糖量偏高,过量摄入反而不利于控糖。
2020年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早已明确指出:
糖尿病的管理核心在于“个体化治疗”,关键是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合理用药,监测血糖。
而在饮食方面,指南也特别强调:
每天保证25~30克膳食纤维摄入;
主食以粗粮、豆类、低GI值碳水为主;
肉类选择白肉、瘦肉;
避免高油、高糖、高盐食品。
蔬菜当然该吃,但应当作为均衡饮食的一部分,不是代替药物的“万能钥匙”。
可以吃,甚至应该吃,但要知道怎么吃才科学。
1.西兰花:含丰富萝卜硫素和膳食纤维,有助抗氧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建议清炒或蒸熟后食用,每次控制在100克左右。
2.洋葱:推荐紫皮洋葱,含有较多抗氧化物。熟吃更温和,尤其适合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人群。
3.秋葵:富含可溶性纤维,有助延缓糖吸收。可以焯水后凉拌,注意避免和钙片同时服用,以免影响吸收。
4.芹菜:钾含量高,有助于控制血压。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适合食用。
5.胡萝卜:虽然含糖量略高,但β-胡萝卜素有抗氧化作用。建议蒸熟或煮汤食用,更利于吸收。
合理吃蔬菜,是糖尿病饮食管理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 不要相信“吃某种菜”就能治糖尿病的说法,这类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临床验证。
- 坚持用药,按时检测血糖,才是控制糖尿病的根本。
- 多吃蔬菜没错,但要避免单一化,每天摄入多种颜色、多种种类的蔬菜才更科学。
- 适合自己的控糖方式,一定是医生根据体检数据给出的建议,不是朋友圈里的“万能偏方”。
- 定期复查,关注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眼底情况,别把糖尿病“拖”成并发症。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南》. 科普中国, 2023-03-10.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