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偏方治糖尿病(偏方治糖尿病七律诗)

无求医生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消渴病,张锡纯有一张妙方:玉液汤

“一天喝七八杯水还是渴,刚上完厕所没半小时又想去,体重半年掉了15斤。”62岁的刘大爷他这半年来被“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这“三多一少”的症状缠得够呛,空腹血糖更是到了9.8mmol/L的程度。

其实,刘大爷的情况在中医里被称为“消渴病”,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的玉液汤,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设。这个方子由生山药、生黄芪、知母、葛根、五味子、天花粉、生鸡内金七味药组成,看似简单却配伍精妙。我给刘大爷用的就是这个方子加减,他服药一周后就感觉口渴减轻了,每天喝水量从七八杯减到了三四杯;两周后,夜尿次数从每晚3次减到1次,吃饭也没那么“贪嘴”了;坚持一个月后复查血糖,空腹血糖降到了6.5mmol/L,体重也稳中有升,整个人精神了不少。

玉液汤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标本兼治”。方中重用生山药和生黄芪作为君药:生山药既能补脾养胃,又能固肾益精,像“营养传送带”一样把津液输送到全身;生黄芪补气升阳,能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让津液不再白白流失。知母、天花粉作为臣药,能滋阴清热、润燥止渴,就像给身体“补水润燥”,缓解口渴难耐的症状。葛根能帮黄芪升发脾胃清阳,让津液上达口舌;鸡内金擅长“消食化积”,让吃进去的食物更好地转化为能量;五味子则能收敛阴津,减少尿液中的津液流失。七味药合力,既能补气养阴、生成津液,又能疏通渠道、合理布津,从根源上改善“三多一少”的症状。

而且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了玉液汤的科学性:山药中的多糖能调节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黄芪中的黄芪甲苷能促进胰岛细胞修复;知母、天花粉中的有效成分则有辅助降糖的作用。

针对刘大爷“气虚偏重”的情况,我在方中加重了黄芪的用量,还加了太子参增强补气之力;考虑到他伴有轻微的手脚麻木(瘀血阻络的表现),又加入了丹参、地龙活血化瘀。

此外调理期间,我还让刘大爷每天坚持喝杂粮粥,少吃精米白面,饭后散步半小时,这些健康习惯也帮他更快地稳住了血糖。消渴病的调理就像 “修水库”,玉液汤负责 “加固堤坝、疏通渠道”,而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则是 “涵养水源”,两者结合才能让身体的 “津液循环” 恢复正常。

儿子为患糖尿病母亲准备食疗偏方,还没来得及吃,母亲就患癌去世

家里有一大玻璃罐陈醋泡生姜黄豆,已经泡了8年,这是给母亲用来治糖尿病的。可是,母亲还没来得及吃,就患癌去世。抱着玻璃罐,我泪流满面!

母亲原来是没糖尿病的,但在父亲去世三年后,检查出糖尿病。

那时,母亲才55岁。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很能干也很能吃,每顿饭能吃两三碗米饭。

母亲的胃口好,主要是因为她要干很多活,而且是重活。

干重活费力气,自然吃得多,容易饿。

由于父亲身体不好,家里挑重担的活,主要是母亲干。

农忙时,收割稻谷,用箩筐装着的一担稻谷,少说也有百来斤,母亲挑着,从田里到家里,一天要走二十多趟,每趟来回两三公里。

而平时,门前的大菜园,一年四季都要浇水施肥,母亲从猪圈里挑粪水,从池塘里挑清水,一天来回十几趟。

母亲是家里干重活的主力,自然饭量也大。

父亲去世时,不到60,母亲很伤心,在老家住了不到一年,就跟着我们到了城里。

这时的母亲,不再种田种菜,也无需挑重担,饭量也小了,不久却检查出了糖尿病。

母亲没有糖尿病家族史,为何还会得这个病呢?

我想,可能是父亲去世后,母亲忧伤过度吧。

后来,我听说,年轻时饭量大,吃碳水太多的人,年纪大了容易得糖尿病。

对母亲而言,可能两方面原因都有吧。

我们在医院给母亲开了治糖尿病的药,但母亲吃一顿停一顿,经常忘记。

那年七月,母亲到广州来帮我带孩子,见母亲服药经常不按时按点,我便准备给她用个偏方。

偏方还是老家一位表姐告诉我的,她得糖尿病十多年,没怎么吃药,就吃醋泡生姜黄豆,也能较好控制血糖。

我买来一个大玻璃罐、两斤生姜和三斤黄豆,还买了5瓶老陈醋。

把生姜和黄豆洗净,放入玻璃罐,再倒入陈醋,盖上盖子。

密封一个月后,就可以吃了。

每顿饭前,用漏勺舀出生姜3片,黄豆10粒,随米饭吃下。

坚持吃,就能降糖。

可惜的是,母亲只在我这里住了半个月,就因身体疼痛不适,被姐姐接过去治病,后检查出癌症晚期。

化疗放疗和靶向疗法,亦回天乏术。两年后,母亲还是离开了我们。

如今,母亲已离开5年多,那罐泡好的生姜黄豆,母亲还没来得及吃,仍然搁放在书房柜子里。

抱着玻璃罐,我泪流满面!

作家梁晓声在小说《人世间》里说:

失去亲人最痛苦的,不是失去的那一刻,而是日后想起他的每一刻。

亲爱的母亲,您知道吗,您走后的这5年多里,儿子思念了您2000多个日日夜夜啊……

#情感##母亲##乡愁#

糖尿病没那么吓人,老祖宗讲其实是阴虚了,三个方子帮你调!

糖尿病没那么吓人,老祖宗讲其实是阴虚了,三个方子帮你调!

郑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主任医师王晓东。

其实糖尿病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惧、那么害怕,因为老祖宗讲其实就是因为身体的阴虚、阴阳失衡。今天原老师告诉大家三个方子来可以帮助你调治糖尿病。

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病,而消渴又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本质上都是阴虚内燥。

·上消指的是肺阴亏虚,肺不能够布散津液,人就会口干口渴,每天喝再多的水还是不解渴。调理方子用消渴方进行加减改善,知母、麦冬、天花粉滋阴润肺,黄连、黄芩清虚火。

·到了中消阶段就是胃火旺盛,脾阴不足了,胃火旺食物就腐熟的快、消化的快,人就总会有饥饿感。但是脾阴不足食物不会被消化,所以越吃越瘦。这种情况可以参考玉女煎、石膏清胃火,牛膝引火下行,熟地、知母来滋阴。

·下消则是肾阴虚,不能控制水液代谢了,所以尿量频多、夜尿浑浊、如膏如脂。阴虚阴液不能够上盛于舌面肌肤,人就会舌红少苔、皮肤干燥瘙痒。这种情况参考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来填精补肾阴。